长歌天下 作者:玉宇

    分卷阅读126

    ,也可免士林学子

    狼奔豕突。”

    元璎点头应允了,心想这高阳虽无经天纬地的大才,但久在御前行走,历练得颇具眼力分寸,做事也极有条理,将来倒可为长歌臂

    助。

    第一封诏书送到济宁时,赵长歌刚带着重峰从凤凰山回城。新皇以先帝受奸人蒙蔽,临终留下遗言宽恕赵家为由,免了赵氏合族一

    切罪名,命长歌继承武威王爵。五天后,第二封诏书又下,封他做镇国襄王,并将济宁等东南十六郡赐给他做封地,世袭罔替。特许仿

    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驾六马坐金银车,王冕十一旒,仅比皇帝少了一旒而已。赵长歌本已消了那争雄天下之心,余生惟愿与重峰江

    湖悠游,闲散度日,况元璎一向与他交好,由他即位赵家便再无后患,因此接到第二封诏书时就有意推辞掉。

    元璎似能猜透他心思,随圣旨附上亲笔书信一封。言明禅让诏书已拟好,君既敢挑动天下战乱,日后自当义不容辞的还百姓一个四

    海昇平。北戎西越,君之故友,皆须由君亲自安抚,不可负望于民等等。简而言之就是这皇帝你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我可不替你收

    拾烂摊子。长歌苦笑,心中竟生被人逼奸之感,捧信再细读,又觉字里行间缠绵缱绻,如水拂面,另有一番情意深蕴,难以言表,于是

    叹息,久久不能平复。原来他竟为我做到如此地步,他怕我身负弑君篡位骂名,为人百世诟病,自愿当这亡国君主,担此不忠不孝罪过

    。元璎啊元璎!汝情深至此,叫我拿什么来还报。

    第一封诏书还罢了,新皇为平内乱施恩笼络赵家并不出人意料。此后赵军退兵,中都之危化解,人人都赞元璎审时度势,堪称圣君

    。第二封却如巨石投江,掀起了轩然大波。嚼出味来的忠臣孝子,纷纷找宰辅高阳追问究竟。高大人却恰巧病重,一概闭门不纳。于是

    正阳门前人山人海,平素温文尔雅的官员士子,这时候早把子云诗曰温良谦让等书生功课一古脑儿抛弃,只见他们在冬日残雪中,有的

    捶胸顿足貌似疯汉;有的龇牙咧嘴好像金刚;有的呼天抢地如丧考妣;有的攒眉拧目,如同是吃了几斤黄连药水。总之正如高阳事前预

    料的一样,是群情激愤,狼奔豕突了。

    闹得最凶的便是几位年轻学官御史,人人争着要做名垂青史的贤良诤臣,这个要上吊那个要跳楼,还有吵着要自焚的。新皇不慌不

    忙,每人赏缂丝经被一领。皇帝的意思是明明白白的,想做忠臣孝子?好,去死吧,朕成全尔等了!这不连死后应敕赐之物都替你们准

    备下了。其实只要身为宰辅的高阳不带头闹事,这些脑袋里尽是浆水的腐儒酸生还掀不起什么大浪花来。此计果然奏效,领头的失了锐

    气,闹事人群也就此散去。

    翌日,元璎急召赵长歌入朝受封。长歌如何肯接受这天般大的恩惠,却让他在青史中留下污名,坚辞了。新皇也不相强,命人捧着

    王冕金册,大张旗鼓的送到济宁。镇国襄王的冠冕乃纯金铸造,镶了珍宝玉石无数,足有二十多斤重。赵长歌嘴角抽搐,心想,元璎,

    你这是在故意整我吧!若是杂耍似的天天顶着这玩意,我还能活吗!事已至此,容不得他再行推脱,于是只好写了谢恩的折子呈上,却

    不肯回京。

    元璎接到奏折,看了又看,这人居然说他脑袋疼得无法骑马坐轿,所以暂时不能入京面圣。想到自己送去的特制王冕也实在是重得

    有点过分,嘴角忍不住浮起浅笑。赵长歌可能自己都没有发觉,这痞气十足的奏折几乎已是在同他撒娇了,如此率性自然在长歌真真是

    难得一见。元璎愈想愈觉得有趣,终于忍不住开怀大笑。宫门外,天青日朗,春绿初萌,新燕清啼,信风传香。冬日已尽,春天,正是

    万物生发的季节。时间逶迤流过,一年又过去了。

    第七十一章

    赵长歌拖了又拖,始终赖在济宁不还朝,他与重峰在这里过得快活好似神仙,自然不愿去受那些皇家约束,更何况还有元璎那一腔

    情真叫他不知该如何面对。一开始,世人讥笑他矫情,都做了这乱臣贼子,还立什么牌坊啊!后来发觉不对劲了,新皇似乎比篡位者还

    要着急,竟然当众说什么夜梦金龙于东南角遨游盘旋,此乃天赐祥瑞,神人降旨,赵氏合当起兴的明证。朕不敢窃据,还是移居别宫的

    好。长歌惶恐,怕他要不顾百官阻挠强行禅让,连忙奏请辞官,更欲挂印潜逃。

    雅寄生闻讯大喜,赶紧向自家皇帝进言,要他干脆拐了长歌私奔回越国。此人才高八斗,勇武善战,越国得一人更胜百万雄师,陛

    下日后有他辅佐,足可扫平四邻,一统宇内。有道是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雅太傅虽对赵长歌一直颇有微词,但眼下为求良将贤臣,便

    是把皇帝送于他做礼物也是无妨。他越想越觉得此事于越国大大有利,十分的划算,最后直说得唾液横飞,方圆一里内人畜草木尽受屠

    戮。重峰一边拿折扇遮住头面,抵挡对方的唾液攻势,一边暗中对忠心耿耿的老太傅翻白眼,心想,我还打算禅位潜逃呢!

    元璎一定要让,长歌坚辞不受,双方拉锯了月余,叫天下人的脑袋里都进了浆糊铅水。这可是九五至尊之位啊!两位若真的都不想

    要,不如送给我吧!当然,这话没人敢当着皇帝与镇国襄王的面说出口,只有赵月除外。他才这么一说,赵长歌立刻就把镇国襄王的王

    冕金印塞到他手里,拉了重峰准备出走。

    天下也许真的没有人比元璎更了解赵长歌了。长歌人还没离开济宁,新皇中毒垂危,太医院束手无策的密报就送到了。长歌带上九

    叶灵芝树,快马连续疾驰三日,赶赴京城。待他人到中都,却发现京畿四门大开,元璎未着龙袍,手捧玉玺金策,率百官御林军于城门

    外献纳。他不等赵长歌开口,当即命高阳宣读禅让诏书。

    皇帝诏曰:夫五德更始,三正迭兴,驭物资贤,登庸启圣,故大道之行,选贤与能,隆替无常期,禅代非一族,贯之百王,由来尚

    矣。镇国襄王,天诞睿哲,神纵灵武,德格玄祇,功均造物。止宗社之横流,反生民之涂炭。扶倾颓构之下,拯溺逝川之中。九区重缉

    ,四维更纽。绝礼还纪,崩乐复张。文馆盈绅,戎亭息警。浃海宇以驰风,罄轮裳而禀朔。八表呈祥,五灵效祉。岂止鳞羽祯奇,云星

    瑞色而已哉!勋茂于百王,道昭乎万代,固以明配上天,光华日月者也。河狱表革命之符,图谶纪代终之运。乐推之心,幽显共积;歌

    颂之诚,华裔同著。昔水政既微,木德升绪,天之历数,实有所归,

    分卷阅读126

    -

章节目录

长歌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玉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玉宇并收藏长歌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