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天下 作者:玉宇

    分卷阅读125

    一日,宰辅高阳得到内宫紧急宣召,慌慌张张地往里面跑。约莫走了二十来步

    ,忽有所感,不由自主回过头来,但见门外两根大柱上的浮雕盘龙,在光影下似抽搐扭曲,直如垂死前的挣扎惨状,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不祥!不祥的预兆!

    皇帝回光返照,多日来首次从昏迷中渐渐清醒。一直守在寝宫里的德妃中午就看出了些苗头,着内侍总管意顺先知会了信王,再与

    内廷侍卫统领分别通知其他要紧的几人。此刻,寝宫里各色人等密密麻麻跪了一地,皇子嫔妃,宗亲重臣,人人低头不语。面含忧戚的

    颜德妃一直沉默,这时开口说道:“请诸位听好了,宣读陛下遗诏。”

    绍帝神色木然,全无表情。总管意顺捧着轴黄绫揭帖,床前叩首毕,跪在中间高声宣读,“遗诏。朕不豫,传位于信王。一应礼仪

    由六部题请而行。朕嗣祖宗大统,偶得此疾,遽不能起,有负先皇付托。望汝遵典制,即皇帝位后用贤使能,无使怠荒。”

    意顺念毕,依例两手捧着诏书,呈给跪在第一排地位最高的那几人审阅。一圈看过,均无异议,这才恭恭敬敬递到元璎手里。

    高阳进入寝宫时本没有注意到信王,等听见皇帝遗诏要传位于他,这才发现元璎神情淡漠地跪在一角,德妃亲生的九皇子反倒不见

    踪影。他心头乱跳,隐隐觉得不对,偷眼去看龙床上命若游丝的绍帝。但见皇帝嗫嚅着想说什么,终究力有不逮,只在嗓子里挤出嘎嘎

    几声,似自知无力反对,目光又逐渐黯淡。传位元璎不是他本意,乃德妃居中策划,矫诏所为。只是这意顺原就是他的秉笔太监,玉玺

    不假,成年的皇子也只剩信王一人在侧,自然无人会质疑。绍帝一生心高气傲,刚愎自用,临了却被困在床榻上任人摆布,这一番折磨

    比死还难过。颜氏见大事已定,生怕再节外生枝,与信王交换了一下眼神,缓缓说:“各位请暂且回避一下,容信王与陛下说几句话。

    ”

    四下一片饮泣之声,片刻后都悉悉索索地退下了。殿门关闭,只余这一对父子独处。元璎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琉璃瓶,在绍帝鼻子底

    下晃动。皇帝吸了几口,精神一振,终于有力气说话了,“你好,很好!璎儿,你要干什么?”

    “把这江山社稷送给赵长歌,以免生灵再受涂炭。”信王冷淡回答,脸上神情不动分毫。

    “你!”绍帝不想他竟有如此胆量,敢当面直言江山易主,气得立时青了脸。半饷后才说:“歹毒畜生,你敢欺祖!”

    元璎的眼睛虽然对准他那刻薄寡恩的父亲,目光却仿佛能穿透人体与宫墙,投向无穷的远处。闻言忽而一笑,说道:“陛下能投毒

    杀妻,儿臣怎敢不肖生父?”

    绍帝本甚为喜爱元璎生母,后来无意中发现此女与故国暗中有书信来往。他素来眼里容不下纤尘,便疑心她是西越细作,一怒之下

    命人投毒害死了她。此事有失皇家体面,绍帝严禁声张,事后又再杀人灭口。没料到,信王还是知道了,单单挑了这个时辰来为思乡情

    切的母亲出气申冤。

    绍帝拼了全身气力,伸出皮包骨头的双手似乎想要抓住元璎衣角,却哪里够得到。元璎一派坦然瞧着他垂死挣扎,轻轻说了一句:

    “父皇,你一生妄杀无数,为的就是要元氏社稷万年永固,最后却弄得妻离子丧、江山改色,如今大限将至,也该知道错了吧!”

    皇帝恼得双眼暴突,正想发作,可这弥留之身却那里经受得起。喉咙里一片痰响,脸色憋得发紫,挣扎几下,终于缓缓垂头咽气。

    绍帝虽然气绝,却留下满脸忿忿不甘之色。一国之君的生死也不过如此,元璎轻叹,为他合上眼帘,转身推开殿门。外间众人见皇帝躺

    在床上一动不动,顿时哭声四起。

    消息传出,各宫各院都手忙脚乱的挂起了灯笼,不是惯用的大红宫灯,而是贴了一个黑色“奠”字的白纱西瓜灯。惨白的光芒衬出

    那几个黑字,顿时显得异常凄凉落寞。国有凶礼,皇帝葬仪,在一片哀伤凄惨氛围中,所有事情都静静的,冷冷的进行着。此后高阳为

    首的百官以中原板荡,天下不可一日无主为由,未及除服便请元璎匆匆继位,正式登基称帝,改元泰平。

    即位后第二日,新皇召见宰辅高阳。行过君臣大礼,高阳揣测不安的望向眼前这位素来不喜权谋,如今却已登基为帝的男人,猜度

    他那平静不波的外表下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心思。元璎屏退众人后突然拔出长剑,直指高阳说道:“这个问题朕只问一次。宰辅大人,你

    是要为天下百姓求一生,还是要为保全身后虚名求一死?回答朕!”

    高阳两股战战,无法直立,噗通一声伏在地上颤抖不能自持。天人一般高洁冷清的元璎内里却是烈性如火,神器易主这般天大的事

    情居然毫不曲折,直接用生死拷问人心良知,端的是犀利透彻。高阳明白他的意思,大魏已失民心天道,要求四方太平唯有请赵氏入朝

    ,可他如果点头同意,身侍二主,日后史笔如刀,高某人自然是节义尽毁,永为贰臣了。不答应吧,陛下心意坚定,手中长剑更是如雪

    如霜,只怕立时便要用自己的颈血人头祭旗。高阳心中摇摆,突然思及元璎有智谋有手段,何不劝他勉力周旋,保存国祚。于是强打精

    神磕了三个响头,恭声对上位者说:“陛下仁心,为天下生灵谋福,老臣岂敢不追随。只是陛下天资聪慧,高居尊位,要救苍生又何必

    舍近而求远?”

    元璎冷笑,老狐狸这是在避重就轻呢!朝中百官以他为首,眼下若不能震慑收服,此后行事必定受其掣肘。于是厉声道:“城外是

    赵家三十万大军,中都守军十三万,一半是贵胄子弟,根本不堪驱策,另一半为九门提督沈剑清所掌握,宰辅大人可知他乃是赵家死士

    ?一旦里应外合,嘿嘿!京畿便是一座死城!大人这是为求自保名节而袖手不理吗?”

    高阳闻言才知皇帝是铁了心要逊位他人,自己若再不识时务,唯死而已。顿时放声大哭道:“陛下有命,老臣奉诏便是了。”

    元璎点头,手中长剑却无一丝抖动,仍旧指着高阳。高阳知道这位主子容不得人含糊,连忙拭泪道:“禅让诏书就由老臣来草拟,

    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甚好!”元璎收回宝剑,扶起了这位两朝元老。整衣冠朝他一躬到地,算是代天下黎民道谢了。高阳不敢受礼,再次仓惶跪倒,

    泣告道:“陛下应先下诏免赵家一切罪过,着赵氏长孙长歌继武威王爵,再擢升为镇国襄王,待天下归心后寻机禅让

    分卷阅读125

    -

章节目录

长歌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玉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玉宇并收藏长歌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