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记事 作者:白糖酥

    分卷阅读343

    尽时。

    就好比秦家兄弟,十里八村都是出了名的能干肯干,一大清早天边刚刚露出鱼肚白,忙活到日上中天的大中午,弯腰驼背的割上一亩地稻子,是俱都不在话下的。

    可也就只能到此为止了。

    实在已经力竭,虽然力气这东西,今儿用完了明儿还能再长出来,可到底当下这下半晌的,往往也就只能勉力做些旁的活计了。

    就这样,年复一年的,秦家都是这样兜兜转转的忙活过来的。

    原本还想着今年水稻被雨水泡了这样久,难做手脚,粮食上岸或许不难,可秋播或者说冬播却是个大问题,也不知道能不能赶上,若是赶不上,今年也就只能休养一年了。

    却没想到因着乡邻们的相帮,昨天,算起来不过秋收的第三天,大伙儿陆陆续续地过来忙到日头落山,这一整天,就割了二十来亩地的稻子。

    到了今天,不过第四天上,更是不到黄昏,另两块地里三十亩地的粮食也全都上了岸,只余了些零散的稻穗在地里。

    已是穿夹衫的时节了,弯腰驼背的一众老少爷们俱都忙到头顶冒烟恨不得打赤膊。

    却还未收工。

    谁都没想到这么利索地就将秦家地里的粮食收齐活了,只要粮食上了岸,这心也就落下一半了。

    倒是兴头了起来,纷纷商量着是不是索性再帮着秦家把地耕出来的,一人一两亩,不过两三天的忙活,也好叫秦家能赶紧的把油菜小麦的种下去,免得明年打饥荒。

    更有的已经打算家去,把镰刀换成锄头过来深耕整地了。

    而实际上,花椒看的分明,这些人家大多自家地里都是一片狼藉,也只是堪堪把粮食收上岸,还未顾得上整地播种的。

    秦老爹带着秦家兄弟几个过来道谢,拱了一圈儿手,道:“老少爷们,多谢大伙儿搭手了,家里头备了点儿家常便饭,大伙儿赏脸,吃口滚热茶饭歇口气儿。”

    这两天过来帮忙的这些个乡邻们基本上都是之前秦家翻修宅子,或是开河筑坝的时候帮过工的,都没少吃过秦家的大锅饭。

    更是念念不忘。

    只这回大伙儿都是过来帮忙的,说到底其实是过来报恩来的,哪里好意思连吃带喝的,纷纷摆手婉拒了秦老爹的好意。

    还预备着趁着日头还未落山,赶紧再干会儿活计。

    可到底秦家是诚心诚意邀请大伙儿吃顿便饭的,三请四邀,大伙儿推辞不过,只得跟着过来,哪里知道秦老爹明明说是家常便饭,却是直接杀了一头年猪的。

    在庄户人家来说,杀猪是大事儿。

    而且也不是甚的日子都可以动刀的。

    这也是秦连虎昨儿说要看看黄历的缘故。

    按着惯俗,属猪这天杀不得猪,再有就是家里头若有人同猪属相相冲,这也杀不得。

    正巧今儿就是个黄道吉日,所以昨儿秦老娘就挑了头膘肥体壮的大黑猪来给它控饭。

    今儿一大早,花椒刚刚睡醒过来,浑身上下酸痛的跟站了一天的混元桩似的,就听到了家里头大黑猪的叫声。

    烧水的烧水,牵猪的牵猪,家里人没让花椒香叶几个小丫头旁观,怕吓着她们。

    所以花椒抱着香叶只听到一声叫声,就知道必是秦连熊动的刀,阖家也就只有他同秦老爹能够一刀毙命的。

    只不过秦老爹到底年纪大了,力有不逮,这些年家里头都是秦连熊在杀猪。

    之后放血、吹气、褪毛、开膛,充作杀猪匠的秦连熊一直忙活到日头升到一杆高,把各个部位的猪肉都分割了开来,才换了身衣裳,往保婴堂去监工。

    而家里头秦老娘就带着杜氏罗氏忙活起了夜里的宴席来。

    花了半天工夫,把猪骨、猪头肉、五花肉,以及全套的下水等,做成了整套的猪八碗。

    一头养了大半年,将近一百五十斤重的大黑猪,从头到尾巴,全都派上了用场。

    隔着堡墙都能看到蒸腾的白雾,闻到浓郁的肉香味儿。

    把被秦连虎请过来的漏斗湾的老村长看的心痛不已,直道破费了,还拉着秦老爹替他可惜,道:“你家的猪吃得好,油水足,头头都能有一掌膘,下水炖了就顶好顶香的了,猪肉该腌了留着过年吃的。”

    秦老爹就呵呵笑了起来。

    在他看来,比起大伙儿的真心实意,杀头猪实在不算甚的。

    就请了老村长还有老舅公过来上首坐,同二人商量:“我打算把这几十亩地佃出去给大伙儿种……”

    ☆、第三百六十九章 出佃

    秦老爹之前不想把家里头积积攒攒下来的田地佃出去,完全只因舍不得。

    毕竟不比家里头这两年来添置的族田,本就是佃出去给佃农耕种的,甚至于秦连熊当初过契的时候,虽然召集佃户们说过话,也重新换了佃契,却没换下一家佃户来。

    老爷子对这四百亩族田还未生出甚的感情来。

    可自家耕种到如今的这七十余亩吃饭田,其中将近八成都是老爷子花了将近二十年的光景一点一点置办下来的荒地。

    当初俱是边边角角毫不起眼的抛荒地,土地贫瘠灌溉不便,不是茅草长得比人高,就是满地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块石子儿的。

    全靠他们老两口带着还年幼的秦连虎兄弟一点一点收拾出来,又精耕细作精心保养到如今,就跟养孩子似的,才侍弄的如此肥沃的。

    这些年来,只要老天爷还算开眼,水稻的亩产已经连续保持在三石左右了。

    产量上已经可以同上等的土肥水浇田较量一番了。

    老爷子如何舍得把自己的心血佃给旁人家耕种的。

    到时候要是将他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地力耗尽了,他真是哭都没地儿哭去的。

    只经此一事儿,老爷子倒是想开了些许了。

    昨儿夜里就询问过秦老娘同秦家兄弟了。

    秦老娘自是罢了,一辈子都跟着秦老爹的主张走。

    而秦连虎秦连豹兄弟几个,也总是听从老爷子的意思的。

    毕竟不光是老爷子,他们也对这曾经养活了他们兄弟的田地感情非同一般。

    何况当初分家之时就已是商定好了的,这地是作为二老的零花钱由二老自行打点的。二老百年之后,才由长孙酌提,二老自然有做主的权利。

    二老想要自家耕种,那他们兄弟就出力,自然没有二话的。若是二老想要佃出去,那他们就帮着找几个靠得住的乡邻,绝对不让二老的心血被人作践也就是了。

    只秦连熊却是有些异议的。

    他同兄弟们一样,也记挂着自家的吃饭田。

    可到底觉得为了这点子粮食,家里头老老少少的,这几天实在是遭大罪了。

    若是二老能想通了的,当然是佃出去比较好的。

    尤其老爷

    分卷阅读343

    -

章节目录

农家记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白糖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糖酥并收藏农家记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