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记事 作者:白糖酥

    分卷阅读136

    送去了秦老娘亲自腌晒的腌菜干菜,还有家里刚刚试验出来的秋提前白芹。

    正如花椒预想的那般,只要能想方设法熬过温度这一关,一手遮阳避光一手降低土温,人为的给白芹的软化创造出比较适宜的生长环境来,比常规白芹提早了半个月二旬之久的秋提前白芹,亦是可以很好地存活生长的。

    而且虽说相较而言,秋提前白芹的生长周期还比常规白芹略短一些。

    可除了种芹数量有所增加之外,不知道是不是今年种苗素质优于旧年的缘故,或者是壅土期间的温度虽然高于冬天,可也正是因着秋高气爽、天气晴好阳光充足的缘故,所以白芹的品质只有更好的,而且产量也远远高于旧年。

    旧年一塬白芹有个八(九)斤、十斤左右的产量就够花椒欢喜的了,哪里知道今年一下子就飙升到了十七八斤,差点就翻了一倍。

    虽然只是毛芹的重量,可也足够家里人高兴的了。

    花椒却有些挠头。

    这畦试验田里的白芹俱都长得相当好,根系发达,根茎粗壮,嫩茎雪白晶莹如玉,看起来已是脱离了营养不良的模样了。吃起来口感也相当的不错,清脆爽口带有甜香。

    在花椒看来,这样的品质已是能算得上一级标准了。

    可别说她那费了许多力气的泉水、井水的水质实验了,就是她进行了半年之久的肥料腐熟实验在白芹身上也没有丝毫的体现。

    只话也不能这样说,毕竟这茬秋提前白芹的品质能这样好,和腐熟重肥必然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可一畦白芹品质一般齐,高矮胖瘦根本没甚太大差别,口味上光靠味觉也尝不出任何的差异来。

    但这并不应该呀!

    毕竟这一茬白芹的壅制期间从底肥到追肥俱是有所差异的。

    难不成这白芹真个是个来者不拒的?

    花椒再次咬了咬牙,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个实验继续下去。

    而家里其余的老老少少自然不知道花椒已是对着白芹咬了几回牙了。

    或许已是对花椒几个小丫头的折腾功力已是有了免疫了,白芹都折腾出来了,这会子能在秋天壅出白芹来,好像也不算十分稀奇了。

    何况这会子刚刚十月上旬,东头园子里的白芹不过刚刚培土,却已有白芹可以上市了,说不得明年家里就能壅上四茬白芹了。

    家里人的注意力大多俱是放在这个上头了。

    倒是秦老爹,这些日子虽则忙的脚打后脑勺,家里地里两头烧,却也知道几个小孙女在这茬白芹的壅制期间是一直都在给白芹降温的。

    也不知道打哪想来的,那么些个草帘子,一觉得白天日头太大气温升高了,立马就遮盖避光降温,到了日头落山,再揭开露水。日复一日,照管的无比精心。

    那是不是可以这样想,只要能够解决温度问题,或许三伏天也是可以壅出本应属于冬令时蔬的白芹来的。

    花椒自然想象不到秦老爹同她一样,已是在心里琢磨起了反季节白芹来了。

    而秦老爹蹲在试验田旁琢磨了一回,就把这个念头暂且搁置下来了。

    这事儿,暂且不急。

    紧要的是赶紧起收一半白芹,给莲溪的俞阿婆与方家送去。至于另一半,却是打算过些天家里摆宴的时候添碗菜的。

    莲溪的风俗,按着礼仪程序,有条件的女家亦是要置办宴席招待亲朋故旧的。

    崇塘上的一些个大族讲究起来,更是有“前三后二五”这样的安排的。

    即催妆之后,头一天添箱,第二天发奁,第三天聘女,之后花轿虽已出门,可家里却还得热闹两天的。

    也有的不讲究个“前三后二五”的,而是直接摆上三五天的流水席,招待亲朋乡邻。

    而寻常人家,通常只安排聘女正日这一天摆酒,这也是常见的。

    秦家虽然没有五天的讲究,也不打算摆流水席。可从亲迎的前三天,舒家送了催妆礼过来,家里也就开始摆宴待客了。

    只不过桌数不多罢了,秦家的女眷自己就能料理的过来了。

    而打舒家大张旗鼓送了催妆礼,婚礼的前奏也就算是正式开始了。

    隔天就是添箱的日子,只不过添箱和洗三满月一样,俱是女眷堂客们出面的事儿,来的也都是亲朋故旧之家的姨娘舅娘、伯娘婶娘、嫂子姐妹。

    添箱的喜礼也多半是婚后的实用之物,比如针线吃食之类的,也有直接塞封红的。

    当然,人情有亲疏远近,送礼亦是如此的。

    这也是人之常情。

    关系亲密一些从来有来有往的,打发新娘子金银首饰的也并不少见。关系疏散一些或是手紧一些的,也有随人情搭份子,几家凑一凑一起置办一色喜礼的。

    多少都是心意,主家从来也只有高兴的。

    而秦家这边的本家亲戚虽只有袁氏,可本村的外亲却并不少,何况还有姚氏族里的亲眷,再加上杜氏、沈氏的娘家也早早来人了,俞阿婆带着许氏更是昨儿就从莲溪赶来住夜的。

    正巧赶上舒家送来了催妆帖和四对条盒四抬食盒的催妆礼,看着体面又实惠的催妆礼,俞阿婆不住地点头,倒是略略放下心来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八章 添箱

    早在秦连虎亲送了龙凤喜饼和日子过来之前,俞阿婆已是在家盘算过了。

    这可是秦家小字辈头一遭婚嫁,凭着他们两家的交情,既要给莳萝添箱,也要吃酒的。

    这么一来一去,就得三四天工夫。

    可这家哪里离得了她,她也离不了儿子孙子的。

    倒是没了主意了。

    方良这些日子没日没夜地蹲在田庄里守着白芹,难得回来换身衣裳吃口许氏亲手料理的热汤饭,听了俞阿婆的犹豫后,想都没想即大手一挥,不仅让秦老娘索性在秦家住下热闹几天,还叫许氏也跟着一道去。

    反正他也不在家,许氏不必服侍他。至于方庆,随便扔在外家住两天就是。等到正日子,他们父子俩再过去吃喜酒。

    饶是许氏原本只打算正日子去吃喜酒,也不免心动了起来。

    实在是除了秦家这门姻亲,她的交际范围一直就陷在方家群房的那一亩三分地里,能出去走动走动,自是欢喜的。

    袁阿婆也不是刻薄媳妇的婆婆,再加上本就踌躇,一听方良这话再无顾忌,婆媳两个当即就抛开了家中琐事,团团打点了起来。

    十五这天就赶了过来,今儿添箱,俞阿婆一出手就是一副珍珠头箍。

    上头的珠子虽不大,却小而莹润,还都一般大小,也算难得了。

    这却是俞阿婆考虑再三的手笔。

    想着之前方老夫人曾一口气赏了秦家那么多绸缎衣料,却是再不缺这些个的。至于首饰,按着秦家如

    分卷阅读136

    -

章节目录

农家记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白糖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糖酥并收藏农家记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