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民风开放,但也断不是放任秦仪在此事上做文章的理由。
    戚秋看向韩言。
    她心里明白,秦仪就等着她开口辩解,到时候她好纠缠个没完没了,说的越多,她就越解释不清楚。
    还是由韩言开口解释最好。
    谁知抬眸一看,韩言竟是个脸皮薄的。
    这会他被秦仪打趣的脸色涨红,加上纸梅花的事被秦仪说个正着,张了张口,却是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
    戚秋叹了一口气。
    实在无法,她刚欲开口,身侧却传来了谢殊的声音。
    谢殊微皱着眉头,不悦地看向秦仪,“秦小姐,慎言。”
    谢殊的声音低沉冷冽,如冬日的寒风一般,吹得人又冷又瑟。
    秦仪抬眸看着谢殊,登时就噤了声,止住了还想开口再说的话。
    谢殊坐在风口处,寒风将身上的大氅吹起,露出里头玄色的衣袍。
    他目带不悦,下颚锋利,脸色更添冷硬,“今日来相国寺是我母亲的意思,什么相约而来纯属无稽之谈,表妹和韩公子不过见过次几面,我更不知你口中的熟稔从何而来。秦家是簪缨世家,想必秦小姐应该知道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
    秦仪脸色一白。
    她自然知道戚秋和韩言不是相约而来的,所说的这番话也不过是故意说与谢殊听的。
    本以为依照谢殊的脾性是不会插手此事的,到时候等戚秋坐不住了,她再与其争论,说的越多,此事就越像真的,到时候谢殊自然不会再把心思放到戚秋身上。
    若是日后戚秋敢仗着近水楼台先得月去勾引谢殊,谢殊反而觉得戚秋是个朝三暮四的女子,更能断了戚秋的念想。
    可她却没想到谢殊不仅替戚秋开了口,还冷下了脸色。
    如此毫不留情的话,让秦仪心中又惧又羞,一时之间也红了脸。
    秦韵咬着唇,站起身对着谢殊福身,“仪儿素来口无遮拦惯了,还请谢公子见谅,我待她向戚小姐道歉。”
    说着,秦韵转向戚秋行了一礼,“仪儿出言无忌,还请戚小姐不要跟她一般见识,我回去定会多加管教。”
    戚秋也没有想到谢殊会突然开口,反应过来之后,却也没有避开秦韵这个礼。
    等秦韵起身之后,戚秋做出一副无奈的样子,开口说:“秦小姐,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但既然秦小姐可以出言无忌,那我也就冒昧的说上一句。”
    秦韵身姿一顿,随即笑着道:“戚小姐请讲。”
    戚秋看了秦仪一眼后,微微垂下眸子,“秦二小姐也马上要及笄了,不能再像小孩子一般顽劣了。同样身为女子,应该知道一些话是不能乱说的,就像今日之事若是传出去岂不是毁了我和韩公子的名声,若是再被有心之人搅合,那我……”
    戚秋面色一白,委屈道:“若是旁的也就罢,可此事却断然不是能拿来说嘴的,还请秦小姐以后莫要拿我寻开心了。既是秦家小姐,也该注意一些分寸,莫要……”
    戚秋话说到一半,便止住了。
    秦仪咬着牙,身子都被戚秋气的直发抖。
    方才她本以为戚秋不敢受秦韵这个礼,却没想到戚秋坐的四平八稳,丝毫不见起身客套。
    碍于谢殊坐在一侧,她虽然忿忿却也不敢说什么,可万万没想到戚秋竟然还教训起她来了!
    什么叫做不能再向小孩子一般顽劣了,这不是摆明了说她不懂事,喜欢胡说八道,嘴上没个分寸吗!
    可偏偏戚秋嘴里说着诛心的话,面上却是一副委屈的模样,就好似被当众指责不懂事的人是她一样!
    眼见坐在一旁的韩言也隐隐投过来的不悦目光,秦仪到底年纪还小,脸皮火辣辣的,当即便有些坐不住了。
    可她刚站起身要与戚秋理论,谢殊便看了过来。
    谢殊的眸子幽深,像是不见底的湖水,又冷又冰。
    秦仪就被盯着看了一眼,身子瞬间往后退了一步,脑子一空,嘴唇嗫嚅半天也不记得自己要说什么了。
    谢殊站起身子来,神色冷淡,“今日秦小姐之言,日后我不希望再听到只字片语。”
    谢殊没说后果是什么,但秦仪却已经害了怕。她虽倔强着没点头,却也不敢说什么反驳的话。
    垂眸看了一眼怀里还抱着纸梅花的戚秋,谢殊屈指敲了敲她身前的桌子,淡声说:“坐的也够久了,走吧。”
    戚秋这才反应过来,站起身子,低头跟在谢殊身后。
    见谢殊和戚秋要走,韩言也站了起来,谁知还没来得及跟上戚秋,谢殊却转过来了身。
    谢殊神色淡淡,看向韩言,不咸不淡地说:“既然秦家小姐已经误会了,韩公子还是避避嫌的好。”
    韩言的身形当即一顿。
    谢殊领着戚秋一道出了亭子。
    寒风又起,肆意不止。
    园子里的落梅被踩在脚下,像是凋零的胭脂。
    戚秋抱着袖炉,拢紧身上的披风,一时之间两人谁都没有主动说话。
    一路到了西厢房,推开门,一股热气涌出来。
    韩夫人和谢夫人还在说话,像是说到了兴头上,两人正掩嘴笑着。
    门被推开,两人抬眸去看,瞧着竟是只有戚秋和谢殊回来了,韩夫人不禁问,“言儿呢?”
    谢殊道:“随后就到。”
    韩夫人点点头,又看向谢殊,笑道:“我正和谢夫人说起你,谢公子此次回京可是办完差事了?”
    谢殊回道:“还未办完差事,只是京中也有差事要办,便先回来了。”
    韩夫人一顿,问道:“那岂不是过几日又要走了?”
    谢殊点点头。
    谢夫人叹了一口气。
    谈话间,韩言回来了。
    韩夫人和谢夫人站起身来,“也快到晌午了,便也不好再在这里闲坐了。”
    谢夫人点点头,转身之际,却见韩夫人对她眨眨眼。
    谢夫人顿时明白过来,扭头对谢殊和戚秋说:“我和韩夫人有话还未说完,今儿个晌午便不回去用膳了,你们两个先回府吧。”
    戚秋和谢殊一愣,却也只能点点头。
    一行人出了相国寺,送走了韩夫人和谢夫人,戚秋转身上了谢府马车。
    谢殊是骑马来的,戚秋坐稳之后刚掀开帘子想让车夫驾车,马车却是一沉。
    侧目一看,只见谢殊也上了马车。
    第75章 归还   那些荷包,怎么了
    长街之上,商贩不断,冒着热气的炒栗子香气直往马车里钻。因今日天还不错,来往的行人并不少。
    积雪被堆积在路的两侧,只留下一片湿润,沿街挂起的六角宫灯上落了一层薄霜,在枯枝上随风晃动。
    路上拥挤,马车便走得慢一些。
    外面热热闹闹的声音不断,马车里头却是一片安静。
    马车里烧着炭火,即使寒风时不时地涌进来,却也觉得闷热。
    戚秋和谢殊坐在马车里,谁也没有开口说话,只留下静谧随着马车不断向前去。
    袅袅升起的熏香烟气隔断在两人中间,似有若无的烟雾如同割不断的绳索,将二人隔断开来。
    过了许久,马车里都只能听见外面的嘈杂声。
    谢殊身子靠着马车壁沿,微垂着眸子,直到寒风送进来一阵梅花香气,他这才又睁开了眸子,紧了紧眉头,看向坐在一旁的戚秋。
    烟雾之下,炭火烧得正旺。
    戚秋眉眼淡淡,微微垂着眸子,神情像是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
    ……可即使如此,她也不忘捧着韩言送的那一株纸梅花。
    谢殊不动声色地抿了抿唇,几声呼吸过去,他无奈妥协。
    谢殊开口问:“这株纸梅花不是要插在姻缘树下的坛子里吗,你为何给拿回来了。”
    半天没说话,马车里又闷,谢殊的嗓音有些沙哑,落在马车里却是不轻不重。
    因着马车里热,谢殊脱去了紫色大氅,玄色的衣袍将他桀骜的眉眼衬得越发肆意,像是驯不服的鹰。
    可偏偏谢殊生的肤色又白,稍微浓重一点的色彩就会看起来格外醒目。
    此时便只是眼尾那一抹轻淡的红,白与红产生强烈的对比,便让他看起来有一种别样的感觉,不再是冷硬的模样,桀骜之下反而……
    多了一丝欲。
    又冷又欲。
    戚秋收回视线,拨弄着手里的红梅,漫不经心地回了两个字,“好看。”
    谢殊紧了紧眉头。
    戚秋慢悠悠地说:“觉得好看,便拿回来了。”
    谢殊沉默下来,眼尾微垂,在烟雾之下虽看不清神色,却可见他紧皱的眉头并没有松开。
    马车之内又静谧了下来,隔了好一会,听着外面卖糕点的小贩在吆喝,谢殊忽而无奈地笑了。
    揉着眉心,谢殊叹了一口气,口中轻轻吐出两个字,“敷衍。”
    戚秋一顿,搁下手里的纸梅花,没有说话。
    外面不知何时搭了戏台子,锣鼓声随着寒风一声声敲响。
    咕咚,咕咚,咕咚……
    抿了抿唇,戚秋突然开口说:“姻缘树下插着的纸梅花太多了,那么多求姻缘的,我怕佛祖保佑不过来。”
    谢殊一怔,随即说道:“佛祖普度众生,怎么会保佑不过来。”
    戚秋垂下眸子,看着被火烧着的木炭。

章节目录

我的白莲人设不能掉(穿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檐上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檐上春并收藏我的白莲人设不能掉(穿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