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墨家的事情,那就不是李宸能操心的,她和墨非不过是各取所需,只要彼此关系维系好了就万事大吉。
    这几股力量开始的时候,尤其是灵隐寺,其实并不是那么可控的状态,好不容易经过了这十来年渐入佳境,公主竟然说日后只想游遍名川大山、走遍五湖四海,悟云大师是只差没吐血。
    可是想了想,悟云大师还是强行将那口血吞了回去。
    李宸并不是那么看重权力的人,如今所做的一切或许不过也是为了当初先帝的遗愿。可是她一旦做了,便不会半途而废,即便是她心中倦了想要抽身,必然也是想好了要怎么处理这些事情。
    一直在凝望着远处两个稚儿玩耍的李宸忽然转头,看向身旁的悟云大师,笑着说道:“大师已经许久不曾离开长安,若是大师得成,是否想过要云游四方,普度众生?”
    悟云大师一怔。
    李宸又说道:“到时候若是可以,神农大山或许是个十分不错的选择。唔,小郡王这些年来一直都待在洛阳,不曾离开过父母身边,可是他的父亲在他这么大的时候,便跟着叔父到处游历,后来他的祖母去世后,他父亲更是跟着叔父到蜀地去游历了好几年。”
    悟云大师闻言,瞠目结舌。公主的意思,是他想象中的那个意思吗?
    李宸:“他的父亲曾说,人若是总是困在一个地方,便会认为天地就这么一点大,自己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似乎就是整个世界。可若是能走出困住自己的那个地方,感受天地辽阔,大概便能明白个人的悲喜不过是沧海一粟。”
    悟云大师对此深以为然,点头说道:“驸马所言不错。人若是偏居一隅,便与画地为牢无异。和尚也曾听闻驸马年少之时跟随叔父游历四方,知晓民生多艰,才有今日风光霁月的宋相公。”
    李宸回过头来,跟悟云大师说道:“若是大业得成,我希望大师能带着我的煜儿云游四方,唔……就从神农大山开始罢。”
    悟云大师闻言,彻底愣住,看向面带笑容的永昌公主。
    永昌公主却是一脸认真的神色,轻声跟悟云大师说道:“他这辈子都注定了不能过平凡人的生活,在我与他的父亲尚能庇护他之时,我希望他能多走走多看看,大师,此事届时便交给你和舒晔了。”
    悟云大师:“……”
    公主竟然是打算日后将这些事情都交给小郡王。可小郡王……悟云大师看了过去,正在跟李隆基说话的宋煜不知道是做什么,眉头微蹙了下,随即松开,又眉开眼笑地凑过去他小表兄的身边,两个小郎君蹲在地上,各自手里拿着棍子,不知道在地上比划着些什么。
    这般无忧无虑的模样,本就该在两京养尊处优,锦衣玉食。
    李宸却是不理悟云大师,笑着说道:“日后他要不要接下我身上的重担再作商议,但我希望他能多去看看。”就像从前他的父亲一样,可是他应该是比他的父亲要幸运得多,毕竟,神农大山也不是谁说进就能进的。
    宋煜说,希望能成为他父亲那样的人,为民请命,为圣主开太平盛世。
    那么,她就试着给他那样的后盾。
    不管不羡园漫山遍野的野花有多姹紫嫣红,连绵不断的茶树林里有多少采茶的年轻娘子穿梭其中,李宸一行人都没能在长安逗留多长时间,因为这年夏初,首席宰相狄仁杰在洛阳相府中与世长辞。
    李宸得到消息,便马不停蹄地赶回洛阳。
    首席宰相去世,武则天年事已高,又有张氏兄弟祸乱朝政,这个关头,宋璟那边肯定是忙的不可开交,而近年来武则天亲在国事上也越来越依赖狄仁杰,听说狄仁杰与世长辞的那天,心硬如铁的武则天竟然当着众臣的面留下了泪水,说道:“狄国老一走,朕感觉整个朝廷都是空荡荡的。”
    由此看见,狄仁杰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便用了当初狄仁杰推荐的张柬之为宰相,新官上任三把火,从前狄仁杰为首席宰相的时候,狄仁杰为主、宋璟为辅,其余宰相视情况配合,如今狄仁杰去世,张柬之取而代之,宋璟依旧是吏部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新官上任三把火,张柬之走马上任,各种事情有待熟悉,这时宋璟便得有三头六臂,一方面要帮着张柬之尽快熟悉从前狄国老要处理的事情,另一方面还要处理吏部的各种事情,忙得不可开交。
    公主回到洛阳的时候,驸马已经半个月不曾回公主府歇息,都是直接留宿在中书省。李宸回来后,派人前去中书省送信,驸马才拨冗回了公主府一趟。
    可是来去匆匆,驸马只来得及抱一抱公主,还来不及耳鬓厮磨呢,就又被中书省的人叫了回去。
    李宸对此非常无奈,在宋璟回中书省之后就换了衣裳进宫向母亲请安。狄仁杰去世后,母亲的状态也并不是太好,她本就年事已高,身体已经不如从前,狄仁杰去世,她虽不至于悲痛欲绝,但多年君臣,她与狄仁杰私交也十分不错,时常两个老人家一起在宫里闲话家常,场景倒也颇为其乐融融,说对狄仁杰之死一点都不难过,那也是假的。
    李宸见到武则天的时候,张氏兄弟正在一左一右地半跪在武则天的两边,一会儿是捶腿,一会儿是捏肩膀。
    空前绝后的女皇此时大概也真的是上了年纪了,竟然让两个花瓶哄得心花怒放。大概人到了暮年之时,便是只希望听阿谀奉承之类的话,张氏兄弟长得面如莲花,甜言蜜语说起来不要钱似的,当着永昌公主的面都毫不避讳。
    李宸心中不快,可脸上却没有表现出分毫,进退有度地跟母亲说了一会儿话,见母亲精神不济,张氏兄弟又说要侍奉女皇汤药,李宸见状,便识时务者为俊杰,退了出去。
    李宸想,这些事情当真是眼不见为净。
    出宫的时候,是上官婉儿引领她出去的,走到一半,上官婉儿忽然跟李宸说道:“张氏兄弟如今越来越讨圣人欢心,自从狄国老薨了之后,太子与相王前来请安都被挡在了宫外不得入内。半个月前英王已回洛阳,要进宫拜见圣人,圣人说心意到了即可,她眼下身体不佳,等改日身体好些了,便召他进宫相见。”
    上官婉儿的声音越说越轻,“今日来的幸亏是公主,若是旁人,怕且还是会被挡在宫外。”
    李宸没有吭声。
    上官婉儿看了看四周,又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公主,圣人如今这般偏袒张氏兄弟,早晚是要出事的。”
    李宸徐徐转头,那双漂亮又无情的眸子安静地看向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被她看得心里有些发憷,李宸才将目光收了回去。
    两人走在楠木的回廊上,李宸走到拐角的地方,才跟上官婉儿说道:“若当真要出事,必然有要用得了你的地方。上官昭容,在此之前,请务必审言慎行。”
    ☆、第188章 :歌尽风流(三)
    宋璟回到公主府中,李宸正在书阁里陪宋煜练字。
    难得公主有这样的雅兴,驸马即便是忙得头昏脑涨,也要过去看看的。要知道,平时宋煜的这些事情,父亲在府中的时候父亲管,父亲若是在中书省忙得团团转,那么小宋煜的功课全靠自觉。幸好,宋煜从小在这些方面就十分自觉,即便身为母亲的永昌公主一直放养着他,他也能自己成才。
    宋璟还没走进书阁,就听到自己的儿子在问他的母亲。
    “阿娘,我听阿瞒说,我还有一个舅父,他如今已经回来洛阳了,为何阿娘还不带我去看他。”
    “你想去看他?”
    “嗯。”
    李宸略微沉吟了下,笑着说道:“再等一阵子,如今还不行。”
    宋煜闻言,便没有再说话。
    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又跟母亲说:“我看到许多人都有阿兄阿妹,阿娘也有,为何我没有?”
    李宸的轻笑声响起,“怎么?你想要一个阿妹或者是阿弟么?”
    宋煜并没有正面回答母亲的问题,只是咕哝着说:“可别人都有,阿瞒也有阿兄和阿弟,我听阿瞒说起从前他在宫中的事情,因为有阿兄阿弟陪着,好似多闷的事情都会变得有趣一般。”
    “阿瞒如今是你太子舅父的儿子了,他已经没有阿兄和阿弟了。”
    在门外听两人谈话的宋璟:“……”
    还不等宋煜说话,又听到李宸带着几分笑意的声音想起,“煜儿,你可得想明白了,若是你想要多一个阿弟或者是阿妹,也不是不可以,不过阿娘日后能陪你的时候又更加少了呢。”
    “为何?”
    阿娘陪他的时间已经够少了,要是更少……小宋煜的眉头皱了下,看向歪在榻上漫不经心翻着书生和女鬼故事的母亲,三思再三思,然后蔫蔫地说道:”那就算了吧,煜儿也而不是那么想要一个阿弟和阿妹。“这回,倒是轮到李宸惊讶了,“你不是那么想要?”
    宋煜说:“太平姨母家的万泉长得虽然好看,可也太喜欢哭了些,麻烦!若是再有个阿弟,父亲又十分忙,若他不能像煜儿这样能自个儿看书怎么办?”
    李宸:“……”
    说得好像十分有理有据的样子,她竟无从反驳。
    在门外的宋璟听这对母子的谈话听得是哭笑不得,抬步走了进去。
    宋煜听到动静,抬眼,十分惊喜的模样,“阿耶,您回来了。”
    宋璟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歪在榻上的公主一眼,随即移开,先是检查了一下宋煜的字,然后跟他提点了几句,就让他去找舒晔玩了。
    宋煜才离开,驸马就已经挤上了公主的榻上,将她手中的那本书抽了出来,翻了几页之后,有些无奈地说道:“这些书有什么好看的?”
    李宸整个人软若无骨地靠在了他身上,笑着说道:“煜儿似乎有些寂寞。”
    宋璟将她环在怀里,一目十行地看过她适才翻的那本书,有些漫不经心,“嗯。”
    他不咸不淡的反应让李宸有些莞尔,抬眼看向他,“你想为他添个阿妹或是阿弟吗?”
    宋璟徐徐低头,黑眸与公主盈盈秋水般的双目对上,眼底带着淡淡的温柔,“一切随缘。”如果教导得好,一个就已经足够了。宋璟觉得有宋煜就挺好,他自己便是独子,从来没有觉得独子有什么不好,虽然叔父宋世钊总是每日变着法子催他和李宸多生几个,可宋璟对这些事情,从不强求。李宸也有兄姐,驸马这些年来,越发地懂得他的公主为了她的兄姐们付出了多少。凡事皆有好坏,宋璟觉得如今这样就挺好。
    李宸微微一笑,头枕在他的肩窝,儿子一走,她就显得有些精神不济。
    “其实我觉得有煜儿就够了。”她轻喃着说道。
    宋璟没有接她的这个话题,只是一只手摸到她的下巴,将她的脸抬起,“进宫跟圣人请安了?”
    李宸点了点头。
    宋璟没有说话,环在她腰间的手臂收紧了些许,下巴抵在她的头顶,“舒晔替我搜罗了一些上个月张易之找人占卜算命的证据。”
    占卜算命?
    李宸笑了起来,“他胆子不小,舒晔搜罗的证据是否足以让他定罪?“在大唐,只有皇帝才能占卜算命,其余之人,胆敢占卜算命,那都是死罪。张易之是仗着如今自己是武则天宠爱的男宠,就以为能上天了吗?
    宋璟点头,“只要圣人不从中袒护,这回必定能将他□□。”
    李宸听到宋璟的话,笑了起来,“我母亲不袒护他们?恐怕是驸马想得太好了。”
    宋璟闻言,墨眉微扬,“即便是圣人袒护,我也必定将他们办到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张易之和张昌宗这两个狂妄小子,睚眦必报,仗着圣人恩宠,与武承嗣武三思等人勾结,为了一己之私陷害忠良。我既为吏部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岂会放任他们这般扰乱朝纲。”
    李宸听着自己驸马十分正气凛然的话,抿着嘴笑。
    宋璟见她半天不说话,俯首一看,却见她忍着笑的模样,他皱眉,“笑什么?”
    李宸仰起头,伸出食指刮了一下驸马的下巴,“没笑什么,只是忽然觉得驸马近日好似变得比从前英俊了许多呢。”
    宋璟:“……”
    李宸看着宋璟无语的模样,又笑了起来,原本在他下巴轻刮着的手指游移到他的脸庞。他的五官依旧俊雅,可是比起从前脸庞却变瘦了些,李宸皱眉,十分不快:“都快半年了,张柬之想要累死你吗?”
    张柬之刚担任昔日狄仁杰的官职时,各种事情尚且生疏,因此宋璟得跟前跟后陪着。如今都快半年过去了,怎么说也早进入状态了。
    宋璟将公主的手握住,笑着说道:“跟张相公无关,是我自己的问题。”
    李宸想了想,也是,母亲即位之后,科举考试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官员的任命选拔都是吏部的事情,宋璟身为吏部尚书,要忙的事情自然也是很多。他一边忙着吏部的事情,一边还得跟张氏兄弟和武氏兄弟斗法,李宸光是想,也替他觉得辛苦。
    宋璟将公主的手放至唇边,轻咬了一下她的手指,“其实我没事,你别担心。”
    李宸叹息:“问题总是比方法多。”
    果然不出李宸所料,虽然张易之去占卜算命的事情证据确凿,可是武则天依旧想要偏袒他,此时朝廷中的大臣挺张派和倒张派的斗争也愈演愈烈,在宋璟说要将张易之一案审理的时候,武则天的本意是要将张易之交给挺张派的一个官员处理的,宋璟一听,那还得了,交给了对方,那不就意味着就是不用办了吗?
    宋璟急了,干脆直接跟女皇硬碰硬,当着群臣的面,朗声说道:“臣知圣人分为恩宠张氏兄弟,可此案臣非办不可,若是圣人归罪,璟虽死不恨!”
    武则天没辙,只好将张易之交给了宋璟。
    宋璟若是这般便能将张易之审了那未免也太容易了些,女皇这边解散群臣,将张易之交给了宋璟,回头就派了官宦去送特赦令,说女皇特别赦免张氏兄弟所有的罪行,不必再审。
    宋璟气得差点跳脚,怒声说道:“若我早知圣人有此一招,我适才便该一刀砍了这小兔崽子!”
    宋璟被武则天的举动弄得气急败坏,而以张柬之为首的朝廷众臣也开始对武则天有所不满。如今的武则天已经将近八十岁的高龄,身体精力都大不如前,最近一年,已经越来越少接见群臣,有时候首席宰相要找女皇议事也被挡在了宫门外,如今女皇的各种旨意,全部由张氏兄弟传达。到底是真是假,谁也不清楚。
    以张柬之为首的一批老臣开始忧心忡忡,如今张氏兄弟气焰冲天,肆意妄为,女皇年事已高,若是被这两个狂妄小子诓骗,如何是好?群臣如今已经有三个月不曾与女皇商议国事。
    这日永昌公主府中迎来而来贵客,来人竟是如今身居首席宰相的张柬之。
    张柬之前来,名曰要拜见驸马,实则要与永昌公主相见。
    公主在公主府的水榭中会见了张柬之,公主亲自煮茶,招待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宰相。
    张柬之是个实在人,见到了公主,客套了几句之后,便毫不避讳地跟公主打出了要“清君侧”的口号,要与公主商议如何联合太子李贤,以及宫中的御林军及后宫宫女,逼宫武则天,让她将帝位顺利传给太子李贤。

章节目录

珠玉在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秋水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水晴并收藏珠玉在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