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宸爬了起来,跪坐在榻上。她的头发已经散开,披在身后,烛光下的少女身上曲线玲珑,脸上神情有幽怨,有自责,也有倔强。
    “永昌也希望可以让父亲开怀,可是出降的事情,让父亲开怀了便是永昌一辈子不开怀。”
    武则天瞅了女儿一眼,没搭腔。
    李宸咬了咬下唇,问母亲:“为什么不可以是宋璟?”
    武则天却反问:“为什么非得要是宋璟?”
    “因为他长得好看,我从前就见过他,他小时候也好看的,但性情十分古板,像个小老头。如今长大了,性情却比从前讨人喜欢许多。”
    武则天挑了挑眉,语气十分怀疑:“是吗?”
    李宸被噎了一下,其实她也不知道宋璟如今的性情到底是怎样的。
    武则天坐了下去,伸手轻抚着女儿的秀发,喟叹着说道:“永昌啊永昌,你到底在想些什么?你可知道那宋璟身无旁物,你父亲坚决不同意也十分正常。”
    “可他会参加科举考试。”
    “你能保证他一定会考上?”
    李宸沉默。
    武则天看着满脸郁闷的女儿,笑了笑,说道:“不然这样,若是科举考试宋璟此人可以进入前三甲,我便替你在你父亲面前美言几句。”
    当初武则天和李治之所以改革发展科举,为的便是打击贵族政治。朝廷中大量的官员通过科举选拔,有利于聚集各方的有志贤能之士。武则天也有些摸不透李宸在想些什么,但她从小就特别与旁人不同,十分跳脱。武则天有时候除了暗叹她是被惯坏了之外,也找不到别的解释。
    少女如今大概也是因为父亲向来对她千依百顺惯了,忽然有一次不顺着她,一下子便执拗起来。
    那股倔强劲儿,真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女儿在倔强的道路上越奔越远,好似下降给宋璟才是她人生的终极目标一般。而父亲也是气得呼呼的,一提起这事就横挑鼻子竖挑眼,毛怎么都顺不过来。
    李宸抬眼,看向母亲,语气有些不信任,咕哝着说道:“可我觉得阿娘会帮着父亲。”
    武则天闻言,也不是该气还是该笑。
    李宸说:“阿娘向来将父亲放在首位,父亲若是不乐意宋璟当永昌的驸马,阿娘大概也是不乐意的。”
    武则天没好气地伸手捏了捏她的鼻尖,“真想看看你脑子里是装了什么,是不是将你脑袋剖开了,里头的脑浆也是宋璟两个字的形状?”
    武则天没见过宋璟,倒是听了不少。从临川公主到李治再到狄仁杰,反正每个人提起宋璟的时候,态度都不一样。李治的态度武则天是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的,但狄仁杰和临川公主,她心中觉得是靠谱的。临川公主认为宋璟是个难得一见的人才,出身是唯一的败笔。而狄仁杰那一番少年强则国强的言论武则天早就听说,狄仁杰对宋璟明贬实褒,也是十分赞赏的。
    在武则天看来,如果她是想要放长线钓大鱼,那么李宸选宋璟当驸马,也并非是不可以。
    李宸是大唐天子李治的亲生女儿,血浓于水,李治和小女儿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若是有朝一日,武则天真的想要□□,她甚至没把握说女儿绝不会和她作对。在这种情况下,李宸选了一个没有什么家族力量的宋璟当驸马,对武则天而言,也算是为她解决了一个长远的隐患。
    宋璟如今还不到十七岁,年纪轻轻,若是能中了科举,也是万里挑一的人才。如果宋璟科举还能进前三甲,那也算是前无古人了,不用李宸开口,武则天都会主动为宋璟说情。
    毕竟,草根驸马背景比出身勋贵的驸马单纯得多,即便是给了他实权,也不怕他在政权的事情上翻出什么浪涛来。
    李宸轻叹了一口气,嫁人怎么就这么难?
    偏偏她还不能不嫁。
    真是烦死个人了!
    李宸想着想着,就十分生气,跟母亲说:“我宁愿像阿姐从前那般当个女道士,也不想出降,阿娘和父亲非要我出降,我愿意出降了,你们又不喜欢我选的驸马,你们到底是想永昌怎么样嘛!”她大概是越想心里越不平衡,直接迁怒。人人都会迁怒,但一般人没她那么大胆,迁怒到了帝王夫妻身上。
    武则天淡瞥了李宸一眼,纯粹当她无理取闹。
    李宸干脆整个人躺平在床上,十分有气无力地说道:“我不管了,阿娘跟永昌说好的,只要宋璟科举中了前三甲,就要替我向父亲说情的。科举之前我都不想再提出降的事情了,实在太烦人。”
    武则天:“宋璟进了前三甲我替他说清没关系,若是他没进呢?”
    李宸默了默,咬了咬牙,“若是他没进前三甲,父亲想让永昌下降给谁都可以!但宋璟考试之事,必须要公平公正,不许任何人从中作梗。”
    李宸只知道宋璟是少年进士,他到底是考了多少名,她是一点印象没有。但凡能青史留名的卓越之辈,肯定是学霸。
    李宸赌宋璟就是学霸,所以赶紧科举完!
    父亲的身体就是她的致命伤,她一直希望父亲能够开怀,可以静心养身体,可是如今自己所做的事情却是跟自己的本意截然相反。她心中每天都十分自责内疚,可又要摆出一副我任性我有理的模样跟父亲唱反调,实在伤不起。
    这个拉锯战,她也打得很伤,所以速战速决吧!
    ☆、第107章 :有匪君子(十)
    李宸和母亲达成共识,武则天便前去跟帝王说:“我与永昌说了,若是宋璟科举能进前三甲,我便为他说情。”
    李治闻言,眼睛一瞪,就想要发作。
    武则天却眉眼带笑,像是看个闹脾气的小孩子一般看着帝王。李治约莫是已经不知道多少年没被他的皇后殿下这么看过了,微愣了下之后,硬是板着脸,“你那样看着我做什么?”
    武则天笑出声来,“妾在看主上,好似是被人夺了心头所爱的小孩一般。”
    李治:“……”
    帝王心里有苦说不出,他心里最宝贝的小永昌要出降了啊,从此以后她的家就不在大明宫里头了,再也不能向从前那般动辄抱着茶具古琴来找父亲了,黄昏日落的时候,小永昌身旁的人再也不是他了,取而代之的是不知道哪个混账小子了……帝王本来想到这些,就觉得心里苦,要是人选让他满意,也就罢了。问题是他对宋璟也十分不满意,永昌还没出降呢,便挖空了心思要替宋璟说话,帝王觉得最好是别让他见到宋璟,他见到宋璟便要让他圆润地滚远一点!
    趁着李治十分无语的时候,武则天放柔了声音与李治说道:“主上,我朝科举选拔至今,从没有年未过弱冠之人中选,更别说是前三甲。若是宋璟当真能进入前三甲,想来也是上天的缘分。”
    帝王面无表情,心里头只嘀咕:缘分?那是什么破缘分?万一上天就真的对宋璟情有独钟呢?
    帝王虽然不吱声,板着脸玩自闭。可武则天一看便知他的心思,一时之间也是忍俊不禁,年过半百的人了,没想到在一些事情上还是这么孩子气。
    武则天微笑着走至李治身后,抬起双手替他按压肩膀,“主上,若不是宋璟,也还是会有旁的少年郎来将您的心肝宝贝领走。”
    李治:“……”
    “可我对狄御史所言的少年强则国强一席话印象十分深刻,主上,您的子民不远万里赶赴到长安参加科举,便是为主上对他们一视同仁,只要有才华有能力,不论出身不论门楣,依然有机会在朝廷之中立足,实现心中所愿。既然永昌十分心悦宋璟,主上何不抛却偏见——”
    “谁说我有偏见?”
    武则天:“……”
    帝王夫妻两人大眼瞪小眼,夫妻之间谁先不讲理谁先赢,武则天退了一步,改口说道:“主上何不趁机看看宋璟是否当真是那般惊才绝艳,有治国之才。若是他进了三甲,主上要招他为女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公主之尊,贵不可言,宋璟一介平民,主上却不在意他的出身如何,却愿将女儿许配给他,这个对天下读书人都是一件十分鼓舞人心的事情,天下才子都会惊叹佩服主上的胸襟。国有明君,百姓之幸,天下贤才都会折服于主上,前来长安为主上赴汤蹈火。”
    不愧是最了解李治的人,武则天这次顺毛摸顺得异常顺利,李治不管怎么说,原本挂在眼角那句“谈宋璟者滚”,好歹是摘了下来。
    武则天见状,暗暗松了一口气。
    好歹是把第一个关打了下来。
    李宸不知道母亲是怎么和父亲说的,反正如今父亲情绪好了许多,今天大清早她才起床,凤阳阁外便有人抬了个箱子进来,李宸让舒芷开了箱子的锁扣,只见箱子里静静地躺着一套紫色的男式便服。
    李宸愣住。
    舒芷说:“公主,这是圣人让人送过来的。”
    李宸眨了眨眼,上前去将那套男式便服取了出来,鼻头一酸,险些没掉眼泪。父亲是疼她,在大唐,只有三品以上官员才能穿紫色,父亲这般给她送来紫色男式便服,便是想告诉她,无论她选了怎样的驸马,父亲都不会委屈了她。不论如何,当父亲的会给她所有他所能给予的。
    还在长安城外的宋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基本上已经被决定了,每天发奋读书,好不容易到了春节正月的时候,科举考试开始,圣人亲自监考,这就意味着这次科举所选□□的官员,统统是帝王的学生。
    宋璟心无旁骛,考完科举回家吃饭睡觉等成绩。
    周季童看着他该吃吃该喝喝的模样,心中十分佩服。佩服之余,周季童心中又忍不住嘀咕,先前不是说永昌想要召宋璟当驸马,怎么这段时间就再也没听说过?莫非永昌那时当真是一时心血来潮?
    关于李宸出降的事情,不知是周季童是这么想的,连宋璟也是这么想的。以致于到了揭榜时位列第一的宋璟还没来得及回家报喜,便让人直接带到了帝王座前时,他几乎是一脸的懵逼。
    宋璟没想到自己科举第一的结果并不是当今圣人多赏识他的才华,而是圣人要招揽他当女婿。宋璟低垂着眼站在帝王跟前,脸上神情实在一言难尽。
    李治脸上的神情也十分一言难尽,这个小伙子长得是俊,风度是好,可至于让他的永昌一见难忘吗?
    李治为了挑宋璟毛病,把他的考卷都拿来了,横看竖挑,还是得承认这小子有点能耐,写得一手好字又言之有物。在吏部尚书定下科举选□□的官员之前,李治除了主考的时候露一下脸,其余全程没有插手。从阅卷评分结果出来后,便是考核的身言书判几个环节,宋璟不止卷面分数第一,面试分数也得了第一。
    最后吏部尚书给宋璟定的是凤阁舍人之位,从七品。当年的李敬业,凭着祖荫又有多年在宫中当亲卫,李治将李敬业从亲卫中分出来之时,给李敬业的不过也是从七品。而且凤阁舍人负责起草帝王的各种诏令并且兼管中书令,是个十分重要的官职,可见这一批当考官的大臣们对宋璟是十分赞赏。
    想要挑毛病发现没法挑,李治本该觉得十分欣慰,然而等待了许久,心中并没有任何欣慰之感。相反,他看宋璟,还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越看越碍眼,巴不得他身旁的皇后武则天赶紧跟这小子拉完家常,然后让他滚蛋。
    倒是武则天,那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
    武则天是这么认为的:李宸既然不愿意下降到武家那边的表兄们,那么下降给眼前这个宋璟也并无什么不好,总比她下降给父亲那边的亲戚要好。
    帝王夫妻两人坐在堂上打量宋璟,那是神色各异。
    宋璟心里头十分纳闷,但他早就练就了一套不管是面对什么事情,心里没底也要装作十分镇定自若的本事,于是也就十分淡定地站在堂前,静候圣人和皇后殿下发话。
    说起来,这是宋璟第二次见到圣人。第一次是科举考试的时候,不过科举考试的时候圣人当主考官,不过惊鸿一瞥,谁都看不真切。这回算是看得十分清楚了,圣人坐在堂上,虽然双鬓斑白,可一身清贵儒雅的气质,要是没板着脸就更好了。
    李治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地施舍了宋璟一眼,然后开了金口:“宋璟是吗?”
    宋璟拱手:“正是。”
    李治:“你科举进士第一,心中有何想法?”
    宋璟一怔。
    这时皇后殿下在旁和颜悦色地补充解释道:“你将来想要做些什么?”虽然吏部给他定了官职,但也是虽是可以调整的。
    宋璟抬眼,看向那高高在上的圣人和皇后殿下,说道:“璟愿跟随圣人鞍前马后,为大唐子民请命,为圣主开太平盛世。”
    武则天闻言,笑了起来,看起来十分高兴,她与李治笑道:“恭贺主上得此贤才,若我大唐千千万万的少年郎都如同宋璟这般,那是国家之幸啊。”
    这话搁在平时,李治听了心中是会十分高兴的。可惜他原本就是带着挑剔的眼光看宋璟,于是听到宋璟一席话,心中毫不客气地给人家按上了巧言令色的罪名。
    李治一脸高深莫测地“唔”了一声。
    武则天知道李治的别扭心情,心中也是啼笑皆非,脸上却笑得一派温暖优雅,她问宋璟:“不知你如今可有婚配?”
    宋璟一听感觉不对劲,试图含糊其辞:“这两年一直在为母亲守孝。”
    武则天微微笑着将话挑明了,“竟是为了母亲守孝而没有娶亲,果然是至孝之人。”
    “此乃为人子女该尽的本分。”
    武则天闻言,侧头看向李治,帝王的脸色还是不太好,却也没说什么。这几个月,武则天那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为宋璟说情的机会。即便不是为宋璟说情,也是在跟李治说世家出身等等诸多事情,不过是外物,最重要是女儿喜欢。
    永昌是公主之尊,当今天下,有谁的身份会比她更尊贵?既然都是不如她,多少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大唐日后的天子,不是她的父亲便是她的兄长,委屈了谁也断然不会委屈了永昌。
    ……
    巴拉巴拉,如此云云。
    李治其实心中也明白这些道理,他也并非是真觉得宋璟样样不好,他就是……哎,要明白身为一个父亲,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肝宝贝投向别人的怀抱,心里总是酸溜溜的。
    好不容易养大的呢……感觉被宋璟领走就像是被猪拱了一样。
    宋璟要是表现出十分稀罕领走公主的样子也就算了,可宋璟这家伙腰板挺得比谁都直,他没有很稀罕就是没有很稀罕。
    当然,没有表现出嫌弃大概是宋璟不敢。

章节目录

珠玉在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秋水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水晴并收藏珠玉在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