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济美交代了不少事情,可他没说裴连瑛啊,怎么他竟会随行?
    裴,裴大人
    寻常百姓要见大理寺的官员,都得在府衙才能见到,不像裴连瑛矜矜业业,会亲自查案。
    吴掌柜认得他,腿一软,就要下跪。
    裴连瑛拦住他:不必如此,我是陪同陈姑娘与你谈丝线一事的。
    吴掌柜下意识朝潘济美看了一眼。
    他是要买丝线,但并不急于今日,也是潘济美给了他好处,才愿意跟青枝合买丝线。
    可裴连瑛不止来了,还是为陪同这位陈姑娘来的,他眼睛一阵乱转。
    潘济美暗道不好,他本以为吴掌柜也是经得住事的,结果遇到官员,惊慌如此,忙安抚道:裴大人和善亲民,吴掌柜不要害怕,陈姑娘与裴大人是同乡,两家长辈相识,故而裴大人才会同行。
    只是同乡吗?
    吴掌柜有点怀疑。
    裴连瑛中了状元后名扬京城,但在馆阁很少露面,调到大理寺后,因查案之故时常走街串巷。那些年轻女子也有了见他的机会,常在周围晃悠,可从未听说他与哪位女子亲近,更别说陪同了,恐怕这陈姑娘对他来说有些特别。
    青枝此时问道:吴掌柜打算买多少丝线?
    吴掌柜磕巴道:我,我还未考虑好他之前当然是想好的,看到裴连瑛时脑中突然变得空白,忘记了数目。
    青枝一愣。
    眼前的中年男子目光闪烁,看似极为慌张,她疑惑道:那你平常会买多少丝线?
    我店铺生意不是很好,故而都是买三百,四百多斤。吴掌柜见潘济美对他使眼色,略微振作起来,若是陈姑娘想买的话,我们可以一起买个,买个五百斤,这样价钱会低许多,十分,划算。
    青枝想要答应,可吴掌柜的脸色实在奇怪,她有些犹豫,多问了一句:吴掌柜手下有多少织娘,一年能卖出去多少幅锦缎?
    裴连瑛这时也开口了:已经入夏,天气越来越热,便算是万春锦缎铺,生意也会骤降,故而锦缎铺多是在八九月买入丝线,织锦,一直卖到四月,你应该丝线早就买好了吧?
    锦缎就一个缺点,厚重,是以都是在天冷时做成锦袄,锦袍穿,天热时多穿罗衣,纱衣。
    而这时节,购买锦缎基本都是用于屏风,装裱,衣物镶边等。
    吴掌柜被裴连瑛锐利的目光盯着,又开始慌乱了:这这这,我去年是买过了,但是已经用完啊,也没有全部用完,还剩一些。我是听潘掌柜说陈姑娘善织锦,我想着算了算了,我还够用,等明年再买吧。急忙向裴连瑛行礼,是草民一时没想清楚,草民的错,草民不打搅裴大人了。
    他道歉完马上快步离开。
    这是顶不住裴连瑛的问询落荒而逃了,潘济美忍不住抽了下嘴角。
    真是找错人了!
    又不是作奸犯科,这吴掌柜至于吗?这下好了,把烂摊子留给他。潘济美忙道歉道:陈姑娘,我不知吴掌柜这般糊涂,当时他明明答应得好好的,说正好需要丝线,谁知道又反悔。是我心急,我应该再问问他,这下倒好,让你们白跑一趟,实在对不住。
    他连连作揖,抬起头时,与裴连瑛的目光对个正着。
    仿佛是对上清冷明亮的月光,把所有的东西都照得一清二楚,潘济美心头一跳,脸色有些发红。
    青枝当然不怪潘济美,他是主动帮忙,又不欠她,就算没办成也是出于好心,她宽慰道:没事,今日过来也是游玩,不耽误什么,倒是劳烦你专程来一趟。
    潘济美道:我再替你想想别的法子。
    青枝这次拒绝了:不用,你已经替我想到了办法,我会去理县看看。
    出师不利,只能再找机会,但裴连瑛在旁不易下手,潘济美告辞离去。
    等他走后,裴连瑛告诫青枝:你不要太轻易相信别人。
    青枝问:你该不会是说潘公子吧?
    怎么,你很信任他?他反问。
    谈不上很信任,但潘济美确实颇为热心,青枝并不答,只道:与你何干?
    裴连瑛腿长,青枝走得再快,他也稳稳跟在身边:今日我若是不在,你恐怕已经跟吴掌柜立下契约了。
    青枝脚步缓了缓。
    确实吴掌柜是看到裴连瑛才变得紧张的,后来裴连瑛一开口,那吴掌柜的五官都要慌得移位。
    吴掌柜怎么这么怕你?青枝奇怪地看裴连瑛一眼。
    也只有她对他毫不忌惮吧?裴连瑛道:心里有鬼。
    青枝拧起秀眉,暗道她初来乍到,又非富人,说实话真的没什么好骗的,但吴掌柜确实一幅心虚之相,畏首畏尾。还有潘济美,他跟吴掌柜到底是什么关系?
    你怎么知道买丝线的月份?青枝忽然问裴连瑛,谁规定非得八九月才能买入?
    诓他的,自然随时都可以买,只他太过紧张,一问之下就乱了。
    青枝扑哧一笑:原来如此,你还真差点说机敏,忽而意识到她在对他笑,马上收敛住,你在大理寺查案,定然也时常这样诓骗百姓了。
    --

章节目录

艳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久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久岚并收藏艳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