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就是。
    莺莺倒想的别的地方:倘若能种出并蒂莲,岂不是能赚大价钱?
    狄家两夫妻将信将疑:少夫人,并蒂莲倘若是那么易得的又岂会被视作佳兆?
    这个莺莺倒不放在心上:我娘给过我一本《花经》,里头记载过法子,我先试试,倘若不成也无甚损失。
    商议定了要种什么,莺莺心里一觉轻松:短短半天她有了地不说,还想到了赛花会上的参赛花卉。
    于是吃饭的时候莺莺便自告奋勇:今日多谢谢萧大人,我亲手做几个菜算作谢礼。她还没有在萧家下过厨呢。
    乡下厨房挂着风干的腊肉,狄庄头和儿子在稻草间捉了几支稻花鱼,用草绳系着送了过来
    屋后还挖了新出的竹笋。
    莺莺将稻花鱼开膛破肚削鳞剥筋收拾干净,而后将荆芥叶子放进鱼肚,鱼身上撒一层浅褐色的糟豆豉上锅清蒸。
    腊肉切片,与田间□□的藜蒿芽儿一起爆炒。
    切剩下的腊肉骨头则与切滚刀的竹笋一切炖汤,再加些农家自制的豆结。
    腊肉片得薄薄,玛瑙一样微红,还往外冒着微透亮的油脂,藜蒿芽儿嫩绿,搭配其中色泽好看。
    汤水雪白,冒着竹笋独有的鲜香气,喝一口滋味悠长。
    稻花鱼细嫩鱼肉与咸鲜豆豉搭配正好。
    萧照吃了一口,山野间食材本来清新,搭配莺莺一手好手艺,这桌菜倒不错,他吃得津津有味。
    狄嫂子也赞不绝口:少夫人手艺了得,谁能想到这么个娇滴滴的人儿下厨也是有板有眼,萧大人可真有福气。
    莺莺抿嘴笑:我先在南诏乡野长大,寻常门户的女主人都要做饭下厨,我娘便教会我厨艺备嫁。
    不比汴京城里贵门女子,说是下厨也是厨娘们做好了她只加把盐或是用滋味尝尝咸淡。
    莺莺回家里便翻出《花经》翻开,按照自己的印象寻到记载并蒂莲的地方。
    果然上面记载着莲花孕育花苞之时早晚用银针刺开花梗,须得在同一位置,连续十四天,便可获得并蒂莲。
    虽不知这是什么缘故,可却能试一试。
    如今播种莲花来不及,莺莺索性托青娘子去花市上买了莲花大苗,请佃农种进地里,随后自己便又往庄子上去预备侍弄莲花。
    萧照也陪着她再回乡下:我也陪着你,等太医诊治的日子我再回城里一趟。
    车马劳顿,莺莺不大好意思,可萧照很坚决。
    飘石小声劝她:您便应下吧,我家少爷定下事无人敢改。
    说起这个倒勾起萧照一门心事:当初成婚时我还病着,没有打理这些事,怎么如今上下称呼倒还乱七八糟。
    他成婚前府里上下都唤他为少爷,莺莺进门后便顺顺当当被人称为少夫人,可认真论起来成婚后便是大人了,他家又再无其他长辈,应当换为大人和夫人了。
    飘石激流绿儿几个忙改了口,萧照便拿出银钱给他们分发以示吉利。
    看到银钱莺莺笑:如今我们店里赚了些银钱,你们又在店里帮忙,今日咱们发一发店里的月例银子。
    她一个个分发过去,飘石激流偶然来店里帮忙便只得二两银子,绿儿奶娘长寿几乎住在店里,便多些得了五两银子。就连乌婶几个也多领了些银钱。
    一时之间满院里喜滋滋。
    绿儿更是盼:等到了端午节我们回汴京城里去,拿钱去街上买些好吃好喝的!
    苏环也在盼着端午节,她这些天购买了菖蒲、艾蒿、芩草、□□,各个堆得满坑满谷,就盼着端午节赚大钱呢!
    等有了这个钱,看她苏莺莺还怎么得瑟。
    可惜她买得早,花儿浸泡在水里如今都渐渐没了精神。
    娘子,那些花如今都有些蔫吧了,这可怎生是好?朗儿急得来报。
    什么?那花店老板居然敢糊弄我?苏环大怒,转而气势汹汹去寻花店掌
    正在寻花店掌柜的晦气:从你店里买的花,为何如今蔫吧了?我可是买了好几车的!
    掌柜的叫苦连天:您都买走两天了,鲜花离了土自然是要蔫,这小孩儿都知道的道理您不知道?
    苏环这才想到她平日里从未接触过花卉生意,这鲜花离了土自然是只能逐渐枯萎,她买花时只顾着构想怎么赚钱,却忽略了日期提前购买了花卉。
    苏环可不想承担这损失,她眼珠子一转,气势汹汹:
    那我不管!从你店里买的就要你负责!负责我就不走了!
    朗儿也跟着一边助阵:就是!瞎了你的狗眼!仔细看看这位可是侯府的世子夫人!
    掌柜的一听冒起了冷汗,民不与官斗,他一介普通百姓惹恼了皇亲国戚,那不是掉脑袋的事?
    要不,您拿水在上面洒洒,再将花浸入深水半天再拿出来用浅水养着?掌柜出主意,我们店里的花都是用这种法子保鲜的。
    苏环一听倒也可行,只不过她仍旧不依不饶:谁知道我照做会不会再将花重变精神了?你给我赔付一半的银钱我就饶了你!
    就是,你别嚣张,否则侯府绕不了你!朗儿也跟着气势汹汹。
    --

章节目录

我在汴京卖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吃吃汤圆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吃汤圆呀并收藏我在汴京卖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