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型人格障碍又叫妄想型人格障碍,俗称偏执狂。
    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以下几种:
    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
    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
    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
    当然,这些特点主要是表现在犯病的情况下。
    一旦犯病,这种人在家不能与家人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当然,事情都是有其两面性的。
    从字面上来理解,偏执,重一点叫固执,轻一点叫执着。
    对于偏执狂来说,也是有其好的一面的,世界首富洛克菲勒就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这一两面性也表现在了沈默身上。
    从负面来看,他会对过去耿耿于怀,对年轻未婚女性的接近极其多疑,对结婚这一概念极度过敏等,对自己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心理。
    这当然会严重影响他的生活,尤其是感情生活。
    但从正面来看,他对于事业成功有着锲而不舍的追求,做事要么不开始,一开始就会很执着,反而容易带给他成功。
    这也正是他事业能有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好的一面,还表现在对他病情的求医方面。
    比如说现在。
    当陆先生提出了一系列注意事项,指明前路艰巨而遥远时,沈默没有任何退缩和畏难的情绪。
    并且,当陆先生提出让他当他的学生时,沈默想都没想,一口就答应道:“好。”
    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他原本就对心理学有着强烈的兴趣,陆先生在心理学方面又是大师级的人物,这一要求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他没理由拒绝。
    当然,作为偏执狂,多疑是他的另一本能。
    话刚一出口,他性格中的多疑特点立即又显露了出来,他立即又追问道:“为什么?”
    陆先生却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郑重其事地问道:“你确定?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沈默沉默了下来。
    当他的疑心病一犯时,他就已经意识到这个要求不会太简单,只是他想不出来复杂在哪里。
    现在看来果然不简单。
    “意味着什么?”
    既然不懂,那就直接问。
    “意味着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里,你都需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心理学上面来,意味着你原本的事业会受影响,还可能意味着你的后半辈子会转行。”
    沈默:“……”
    竟然要转行?
    陆先生这是想让我转行干心理学当心理医生?
    为什么有这样的要求?
    以他的水平,想当他学生的人应该不是一般的多吧?
    为啥会看上我?
    还有,真要转行的话,这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一点?
    从企业家到心理学家,这转变将不是一般的大,这让沈默非常的纠结,因为纠结,他的多疑特征越来越严重了,他心情复杂地看着陆先生,久久未能言语。
    “先生,为什么看上我?”
    良久之后,他终于问出了这一句。
    陆先生笑了笑,但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又开始话题跳跃:“你现在的钱够用了吗?”
    直到现在,沈默还没习惯他的这种跳跃。
    既然不习惯,那就努力跟上吧!
    “这么说吧,如果我不瞎折腾的话,以我现有的消费标准,我现在的钱我这辈子都花不完。”
    沈默实话实说。
    “这么说来,你并不想成为一个更成功的企业家?”
    沈默的心思又被陆先生准确地抓住了。
    又是可怕的读心术。
    沈默点了点头。
    事实上,现在的他对于自己重建的三观其实是持全盘怀疑态度的,包括导致他事业有成的事业观。
    如果不是怀疑,他就不会针对他的恐婚症来积极寻求治疗。
    如果不是怀疑,他就不会在事业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开始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和想法。
    说白了,他再次开始怀疑人生,觉得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为什么?”
    陆先生没有放过这一点,又开始深挖。
    “叔本华说:‘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对于这一观点我非常认可。”
    沈默开始剖析自己。
    他之所以对肖荣天的共创大局面的邀请不感兴趣,原因就在于此。
    在他看来,他现在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财富,那何必再去追求?
    追求更多的财富?
    那样得到的只是一个更大的数字,这样的数字游戏并不能给他更多的幸福感。
    追求名望,成为一个更成功的企业家?
    现在的他都是低调的,更成功企业家对他根本就没吸引力。
    因此,肖荣天的提议根本就无法提起他的兴致。
    不仅如此。
    叔本华的思想里还有一句对沈默影响极为深远的话:“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对于叔本华的这一系列哲学观点,沈默是深表认同的,在他看来,当财富足够多,健康却有严重欠缺时,就更应该去追求欠缺的东西。
    人越是缺什么,就越想得到什么。
    正因为如此,他才不遗余力想来治好他的心理疾病。
    “很好,你懂得反思,懂得自我剖析,这不管是对你的病情,还是对你的未来,都是非常重要的。”
    陆先生又一次肯定了他。
    但这只是他对沈默点拨的开始,他又补充了非常关键的一句:“可这是远远不够的。”
    “怎么说?”
    “我再次问你,心理疾病的本质是什么?”
    “心中不同认知之间的激烈对抗和冲突。”
    因为刚接受过教诲,沈默立即就把答案准确地报了出来。
    “那我再问你,人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让内心产生激烈的对抗和冲突?”
    “胡思乱想时。”
    又一个答案从沈默嘴中脱口而出。
    作为一个心理疾病患者,他对这一问题实在是太有体会了,他每一次病情加剧,都是在他无所事事、有足够的时间去胡思乱想时。
    “准确地说,是当人失去追求目标、感到迷茫时。”
    陆先生立即纠正了他的说法。
    沈默又有所悟。
    他立即回想起了好多。
    在当初,当他从打击中稍稍缓过神来,便一头扎进了工作当中,以此来麻痹自己。确实,忙碌让他短暂地遗忘了伤心往事。
    到了后来,当他开始自己的事业时,他更加忙得一塌糊涂,更加没有时间去胡思乱想,那段时间他的病情相对也比较安稳。
    直到后来,当事业有了起色,他也稍稍闲下来,开始有了空闲的时间,开始尝试去夜蒲后,病情才又发作得比较频繁。
    ……
    原来如此!
    确实是当人失去追求目标,有足够的时间开始胡思乱想时,才更容易让心病发作。
    “我懂了。”
    沈默轻轻说出了这么一句。
    “因此,要想彻底根除你的病患,除了积极治疗之外,还要让自己有一个积极、永无止境的人生目标,让你永远也不会停歇下来。”
    “这样伟大的人生目标,不可能是对财富的追求,而应该是对学术、思想、精神世界的追求。”
    陆先生点拨出了最为关键的几句。

章节目录

心灵摆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墨老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老黑并收藏心灵摆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