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让赵云不由得赞一声张郃果然名不虚传。
    这坑真不是一般人挖的出来的,他几乎是算准了赵云的想法。
    曹旭接到赵云的回信之后就明白事情恐怕不那么简单了,但他们却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袁绍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
    此时的蓟县,袁绍看着新送来的战报也是皱着眉头:“虽然没能给曹旭和赵云带来大损失,但我们自己也没有受到损失,这也算是好事了。”
    旁边的荀谌点头。
    可他看着袁绍依旧担忧的样子。
    稍微想了想,荀谌大概知道袁绍在担心什么,于是说道:“主公也不必太过忧虑,目前来看,青州恐怕还没有怀疑公孙康。”
    谁能怀疑呢?
    至少在表面上来看,青州是觉得公孙康与袁绍有‘杀父之仇’的吧?
    而只要青州不怀疑这一点,这场战争他们就还有希望。
    作者有话要说:  于是大家互相坑2333333
    PS:本来打算今天跨年加更的,然而姨妈期我萎了QAQ
    于是改成明天三更吧
    亲爱的们新年快乐,挨个亲亲你们!(づ ̄ 3 ̄)づ
    ☆、第153章
    让曹旭意外的是,公孙康居然很快给了他们回复,在他们并没有质问的情况下。
    当然,这个回复是给曹操的。
    大概类似于,他之前并不知道袁绍会派出他的几个儿子,大概类似于袁绍是临时做出的决定,并且袁绍确实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来鼓舞士气。
    虽然说这不是袁绍办事的一贯风格,但是毕竟此时袁绍的情况艰难,他需要一点特殊手段才行。
    这么说倒也能解释的通,袁绍这人看起来似乎并不是有大勇气的,但实际上到了关键时刻他很有几分英雄气概。
    如果说在最后关头袁绍终于有了几分豪气的话,倒也解释的通。
    这种事公孙康显然是不能提前预知的。
    曹操接到这消息的时候也很自然的拿给大家看了,陈宫看完也是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以主公对袁绍的了解,他是能够做出这种事情的人吗?”
    如果要说对袁绍的了解和判断的话,大概是曹操说的话最靠谱。
    至少从私人感情方面来说是这样的。
    曹操听到这话也是点头:“确实如此,本初虽然看起来不像是能够做出这种冲动冒险的事情的人,但他到底也是个英雄。”
    陈宫听到这话果然是松了口气,可荀攸却并不为此放松,他想了想说道:“虽然袁绍的举动可以解释的通,但公孙康呢?”
    听到他这么问,大家都有几分疑惑。
    荀攸于是继续说道:“公孙康的解释来的未免太及时了一些,以常理来说,他这样的举动意味着什么?”
    曹操几乎立刻明白过来:“要么是他对于我们的结盟极为重视,因此发现自己的失误之后立刻来信解释,要么就是他早就知道,此举其实是担心我们怀疑,想要打消我们的疑虑。”
    荀攸点头:“正是如此,可看公孙康之前做事,他虽然确实重视我们的力量,却还没有重视到这种自降身份的程度吧?”
    这样的做法就显得公孙康十分惧怕曹操,并且自认比曹操低了很多,因此才在发现自己的失误之后急忙前来解释。
    这显然是说不通的。
    那么难道是第二种?
    说到第二种,陈宫倒是赞成的:“恐怕公孙康也是希望我们有损失吧。”
    曹操不由得问道:“难道他希望我们失败?但是这对他而言也没有好处吧?”
    公孙康自认和袁绍有杀父之仇,他总不会希望袁绍成功吧?
    陈宫道:“此举并非是希望我们失败,否则直接在取得我们的信任之后提供错误的情报就可以了,我想公孙康此举是想要消耗我们的力量,如果我们和袁绍之间的战况胶着的话,那么公孙康的力量在此时就显得十分关键了,这种时候他自然可以开口要更大的好处,而我们也不得不答应。”
    曹操点头:“应该就是这样,公孙康果然不值得信任。”
    虽然不值得信任,但该用的情况下还是要用的,这一点曹操很清楚,也不需要其他人再多嘴解释了。
    不过这种说法还仅仅都是猜测,因此还需要再确认一下。
    这倒也简单,曹操再给公孙康去一封信就可以了。
    曹操只需要在信中询问袁绍的计划和兵力部署等问题,只看公孙康的回答就能够得出结论。
    于是曹操接着问道:“元昭从前方来信问我是否还按照原本的计划行动,我觉得在确认之前还是先让他们暂缓吧?”
    小心谨慎一点也没有关系,毕竟到了这种程度,曹操不想因为失误而失去这个好机会。
    见所有人都赞同,于是就由陈宫修书一封差人送去公孙康那里。
    果然,公孙康的回信并不算很快,并不是加急送来的,明显是一路不紧不慢的过来,而曹操接到信后再看,果然发现公孙康的言语模糊,只讲了些大概情况。
    这对他们攻打袁绍确实是有用处,但如果要凭此制胜恐怕就不行了。
    曹操道:“看来你们说的没错,公孙康果然是想要一边卖我们好处一边让我们与袁绍之间互相消耗。”
    想到这里,他哼了一声,说道:“让元昭和子龙不必再留手了,照原本的计划打过去!”
    这其实就是在给公孙康威慑,告诉他其实袁绍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强,而如果公孙康不能老实合作的话,他们也并不介意撇开他。
    毕竟青州确实是有这样的实力。
    袁绍接到曹旭和赵云的动向的时候却笑了出来:“一切尽在友若所料之中啊。”
    荀谌看了看之后也放松了不少:“看来他们已经完全顺着我们引导的方向去想了。”
    让公孙康去做这件事情本就危险,毕竟如果给出的都是真实的情报,那么这对袁绍是非常不利的。
    毕竟前期为了取得信任,总不能一开始就让公孙康提供假情报,青州那群人又不傻,没那么好忽悠的。
    那么在这种必须要提供真实的情报,却又不能让袁绍为此暴露太多的情况下,给一些半遮半掩模棱两可的情报是最好不过了。
    至少这样做的话,给他们留下了非常大的操作空间。
    而在关键时刻这种看似正确实则模糊的情报是非常要命的,只要稍加误导就能让整个战局发生变化。
    打个比方来说,袁绍分明是要打冀州,可公孙康这种时候就可以给出情报说袁绍南下,然后用模糊的语言引导曹操认为袁绍是要打青州。
    反正都是往北走,在最初确认情报的时候,肯定是觉得公孙康说的没错的。
    当然,也可以灵活运用于其他方面,总之最终的目的都是在关键时刻对曹操方面造成误导,使得袁绍获得翻盘的机会。
    而且曹操对自己的力量十分自信,想来不会在意公孙康提供的情报到底是不是十分详细。
    毕竟对于曹操来说,他拉拢公孙康的最主要原因并非是想要公孙康做个间谍刺探情报,他仅仅是不想要增加袁绍的力量而已。

章节目录

窃国[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霜色十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霜色十字并收藏窃国[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