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练兵,还不如回去青州呢!
    在前线却不能打仗,反而整日龟缩在营内,这不是丢人吗!
    曹操说道:“在青州练兵和在这里练兵,那能一样吗?”
    “怎么不一样了,反正,不让打仗的话,在哪里练兵都一样的。”
    曹旭这么说着,吕布也跟着点头:“就是就是,主公,自从来了青州,这都多长时间了?我还没打过一次像样的仗呢,你也不能让我太丢人啊。”
    曹操道:“这对你们来说可能是一样的,但对陶谦来说恐怕就不一样了。”
    这话说的曹旭和吕布两人一愣,曹旭问道:“怎么这么说?这跟陶谦有什么关系?”
    曹操却没有解释,而是对荀攸说道:“公达,你讲给他们听吧。”
    荀攸闻言对曹旭和吕布道:“二位将军暂且不要着急,这其实是主公的一计。”
    “计?”曹旭有些茫然:“这是什么计呀?哎,主公跟我们说清楚呀,要是有用,都听你的,你让我们怎么练我们就怎么练。”
    荀攸道:“这是给陶谦的一计,二位将军且先听我解释。”
    然后荀攸就给曹旭和吕布说了这大概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要问现在的青州名气最大的将领是谁,那一定是曹旭和吕布,就算是赵云,即便武艺好,可这名气是真的不能与曹旭和吕布相比。
    那么显而易见,只要曹旭和吕布出现在前线,哪怕他们什么事都不干整日留在大营里,陶谦也必须得分出至少一半的精力来盯着这两人才能安心。
    所以说,把曹旭和吕布叫来不是要他们出去打什么仗,而是要他们留在营内大张旗鼓的练兵,一副随时都要出征的样子,以此来牵制陶谦的精力,让陶谦必须防备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听到这话,曹旭倒是明白为什么她和吕布要留在营内了。
    可……
    “就算陶谦关注我和奉先分散了精力,难道这有什么用处吗?”
    完全没看出来好吗?
    荀攸道:“这事是为了消耗陶谦的力量保存我们自己才这样做的。”
    袁绍打公孙瓒打了多久?甚至为此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即便是那时候曹操出兵,帮助他威胁公孙瓒侧后方,但那也无法改变公孙瓒重兵与袁绍对阵的情况,这种对于双方都是消耗战,如果不是冀州安稳富饶,而公孙瓒那边却是接连战事,又有外族侵扰,袁绍可没那么容易打败公孙瓒。
    至于说陶谦,或许陶谦比较起来的话,确实是不如公孙瓒的,但陶谦却也不是什么随便就能解决的小角色,他早年到底也是追随过皇甫嵩张温这样的名将,身经百战的,因此陶谦即便不如公孙瓒那么强大,但也不是好招惹的。
    这种时候曹操必须要考虑的事是,他该怎么与陶谦交战。
    难道要像袁绍和公孙瓒那样慢慢耗着吗?
    要知道,第一年的时候,袁绍可是没占到什么便宜,因为公孙瓒当时的底气还很足。
    直到后来,公孙瓒消耗太过所以才输了。
    袁绍当然可以和公孙瓒耗着,毕竟公孙瓒自己要面临的问题很多,而对于袁绍来说,冀州是块好地方,他只要不作死,就一定是比公孙瓒要安稳的,就连粮草都会比公孙瓒多很多。
    曹操却不能这么比,因为青州是没有这样的底气的。
    青州的发展确实很快,可发展快也意味着投入大,现在的青州还在建设中,是需要花钱的,再加上徐州本就是块好地方,陶谦也很擅长经营,他把徐州治理的很好,这种时候曹操和陶谦拼消耗,谁先耗死谁可不好说。
    更何况这还没考虑袁术呢。
    虽然这次袁术很坑爹的只派了五千人前来,但谁都不会认为袁术的野心只有五千人,他可等着陶谦和曹操双方都虚弱的时候才出手呢。
    曹操并不愿意给袁术这样的机会。
    因此曹操需要的是能够快速解决陶谦,至少是要在一年内解决陶谦,他耗不起第二年甚至第三年的,倒不是完全不能那样打,但一则那样打自己的损失也挺大,二则,谁知道到时候会不会有什么变数呢?
    所以还是尽快解决问题比较好。
    这时候曹操选择的办法就是在这一年内尽量的削弱陶谦的力量。
    曹旭和吕布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曹操就是要曹旭和吕布整日练兵,还一定要把阵势摆的很大,让陶谦认为他们随时会打过去,这样陶谦一定会加倍防范。
    老话说的好,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虽然这比喻不是很恰当,但道理却是一样的。
    陶谦不知道他们到底打不打,于是手上必须留下足够的军队,并且保证这支军队随时处在紧张的的状态,一旦出现情况,立刻就可以投入战斗。
    这其实是一种相当大的消耗了,尤其是如果时间比较长的话。
    曹旭却说道:“就算是这样,但是陶谦见我们一直不去打,他难道会一直上当吗?他早晚有不信的那一天。”
    曹操点点头:“你这话说的不错,不过,不管陶谦信不信,这事都是我们占便宜。”
    见曹旭疑惑,荀攸就继续说道:“陶谦若信了,这自然不必说,他的大军整日里绷着根弦,时间长了是个人都受不了的,可他若是不信了……难道我们便不能假戏真做吗?”
    说白了,陶谦信了,他们就不打继续歇着,可陶谦若是不信了,不管他们,那么他们干脆就趁势攻打一番,出其不意的突袭定然能有不错的收获。
    毕竟曹旭和吕布都是大家的关注点,他们两人既然来了,必定是有人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的,想要奇袭就太困难了,而如果对方有所防备的话,即便赢了,所要付出的代价也不会很小。
    可吕布却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要是陶谦自己主动前来攻打我们呢?”
    对啊,要是陶谦主动打过来又怎么办?
    曹旭眼巴巴的去看荀攸,荀攸道:“打过来又如何呢?世上本就没有百分之一百成功的计划,总会有各式各样的突发情况,也会有计谋被人识破的时候,但就算陶谦来攻,难道我们就怕了他了?”
    对哦,陶谦不打最好,打了也不怕呀!
    想到这里,曹旭抓抓脑袋:“哎,这下我倒是听懂了,不过你们怎么也不早说嘛,早说了我和奉先肯定能好好配合不会来捣乱的,你说是不是,奉先?”
    吕布原本是想反驳的,他向来受不了这些,从来就没个听话的时候,然而这时候曹旭已经把话说出去了,他又很喜欢曹旭,这时候也不好反驳,最后只好给曹旭一个面子:“差不多吧,不过这话说的也对,你们怎么不早说?”
    这话就不再是荀攸回答他们了,而是曹操开口:“因为这是我对你们的考验。”
    曹操说道:“难道为将着只要武艺好就行了吗?我看不见得,武艺再好若是不会动脑子,那也不过是匹夫之勇,是不能真正成大事的,若想真正的成为优秀的将领,就必须智勇双全才行,这一点,我看就是文远都比你们两好得多。”
    这么说着,曹操看了看曹旭和吕布的表情,于是又补充道:“当然了,你们这次也还算是有进步的,元昭原本算得上听话,可这次对于公达的解释也知道思考了,至于说奉先……至少你这次愿意听话,也算是个进步吧。”
    关于吕布是不是听话这一点,张辽和高顺两人简直有一把的血泪史可以说。
    高顺之前说的那句都是被逼出来的,真的不是开玩笑,有个吕布这样的坑货在,高顺必须让自己靠谱一点,更靠谱一点,他必须非常非常靠谱才行。
    不过……
    “这虽然是个进步,但你们若是能够忍的更久一点,再来问我,更加沉得住气一点,甚至学会自己去思考,然后带着问题来问我,那就更好了。”
    曹旭和吕布是目前曹操手下武艺最好的人之一,可偏偏这两人比起赵云来说太让人不省心,曹操只好为他们多花点心思了。
    当然了,因为这一出解释,曹旭和吕布两人也算是消停了。
    曹操见两人安心离开,终于还是叹息一声:“虽然说是有进步,但还是不够啊。”
    荀攸劝说道:“主公也不要太着急了,这事还得慢慢来才好。”
    曹操道:“可他们忘了最重要的事情。”
    怎么就没想起来问一句,张郃去哪儿了?
    对啊!张郃去哪儿了?

章节目录

窃国[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霜色十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霜色十字并收藏窃国[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