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旭摇头:“不知道。”
    曹操解释道:“为的是把黄巾拖延在这里,同时也让他们看到希望,让他们多做攻城器械。”
    曹旭之前曾经提出过出城奇袭,然后破坏掉对方攻城器械的主意,但是被曹操拒绝了。
    这时候曹操再次提起,曹旭也是茫然的:“可是,为什么要让他们多做攻城器械呢?这不是对我们更加不利吗?”
    “你想想,做这些器械都需要大量的木材,而东平陵不远就有林子,材料是不缺的,因此黄巾们必然大量囤积材料在营内,而黄巾扎营向来没有章法,这几日你看他大营混乱,完全排不出阵势来,营中做器械燃起的烟火随处可见,这说明了什么?”
    曹旭想了想:“这说明,他们大营里到处都随意堆放着木材,而且数量众多!”
    而说起这个,她又想起曹操之前说,陈宫建议今晚用火攻的话来,眼前一亮:“对呀!他们这样,只要一把火烧过去,想灭都灭不掉呢!”
    东平陵城外没有让黄巾依草扎营的条件,更何况就算有,经过波才的教训之后,想来其他人也没那么傻了。
    但没条件,咱么可以自己创造条件啊。
    黄巾当然不会听曹操的吩咐,也不会听陈宫的,但他们可以忽悠呀。
    你看,他们已经蔫坏蔫坏的诱使黄巾做傻事啦。
    曹旭想明白了曹操和陈宫的计划,当下也不多说,立马去叫人了。
    这段时间士卒们被要求提高警惕,对外的说法是为防黄巾夜袭,他们必须随时做好出战的准备,而现在则方便曹旭在最短时间内把人集结完毕。
    也不点火把,大家趁着月光往城外走。
    道路畅通平坦,还有些月光,虽然不明亮,但看清周围一段距离已经足够,一个跟着一个也不用担心走岔。
    曹旭带人到指定的地点埋伏起来,然后大家开始等陈宫的信号。
    陈宫的信号其实再明显不过了,大晚上的,距离又不远,大火烧起来的时候,各处都能看见。
    曹旭这里看的尤其清楚。
    大火让黄巾惊慌失措,他们的战斗力甚至只余下不到一成。
    他们本就没什么组织和纪律,也没经过严格的训练选拔,乱起来的时候,恐惧和混乱就像瘟疫一样传播起来,即使原本还有些镇定的人也被周围人的情绪感染开始慌乱起来。
    尤其是,当黄巾们乱糟糟的冲出大营,却发现自己根本无处可逃,不管往哪个方向跑都能看见有官军拦在半道上。
    曹旭则握紧手中的刀。
    陈宫判断,这群黄巾之中最大的那一条鱼会走这个方向,交给别人他不放心,只好交给曹旭,并且要求必须斩杀对方。
    曹旭不知道陈宫是怎么做出这种判断的,但她相信陈宫,陈宫是有真本事的人,且向来不爱信口开河的胡说。
    果然,在前面打的热火朝天,曹旭这里已经有人开始按捺不住的时候,他们终于看到一队人马直冲他们而来,黑夜之中那些火把显得格外显眼。
    曹旭没动,她已经准备好的包围圈,因此大可不必着急,把人放的更近一点打不是更好?
    当双方的距离足够近的时候,曹旭忍不住微微倒吸一口气。
    还真是条大鱼啊!
    陈宫让她守着的不是别人,正是黄巾的大当家!
    曹旭这些日子也是见过他的,不过大概是有了二当家的教训,只要看见曹旭拿着弓箭在城头,大当家就绝不靠近一步,这些日子黄巾的各大头领们用他们的生命丈量出了曹旭弓箭的覆盖范围,大当家更加谨慎一点,他比之那样的距离后退的还要更多。
    二当家当初不就是这样吗?
    在曹旭射出第一箭之后,因为面子问题只是稍微后退了几步,然后就自认为自己安全了,结果被曹旭一箭穿喉,谁能说他们这些日子看到的距离就真的是曹旭的极限呢?
    所有人都怕那个站在城头的年轻女人,只要她出现,大当家就绝不靠近。
    于是他一直活到了今天。
    可他今天大概注定要落在曹旭手里。
    当双方的距离近道曹旭身边的士卒已经紧张到神经紧绷随时准备跳起来的样子的时候,曹旭终于发出了指令。
    只有一个字。
    杀!
    周围看似没有半个人的地方突然射出了箭矢,而铺天盖地的箭矢组成了密密麻麻的箭雨,对着大当家一行人撒了下去。
    大当家的反应倒是真的很快,也难怪能当上老大了,在关键时刻他翻身下马,用身下的马匹作为盾牌挡住了箭雨。
    三波箭雨过后大当家已经损失惨重,曹旭这时候才下令士卒们进攻。
    而她自己也冲了出去。
    曹旭和大当家面对面的时候,大当家一脸的不可置信:“你——你知道我会走这一路?!!”
    曹旭一笑:“我倒是不知道,但有其他人知道呀。”
    之后也不给大当家再讲话的机会,她直接带人向着大当家冲过去,双方厮杀在一起。
    曹旭带人回去的时候,正巧遇上同样返程的陈宫,比起曹旭那边只有少少百来人的俘虏,陈宫的收获可就大多了。
    曹旭一脸惊叹:“公台你这到底多少人呀,少说也得上千了吧?”
    陈宫点头:“人数应当不少,不过具体的还得回去统计了才知道。”
    曹旭不明白:“你那边其实根本没怎么打吧?”
    如果真的打的很激烈,其实很难抓到这么多人的。
    关于这一点陈宫没有否认,而是说道:“我一开始就打着这样的主意呢。”
    如果仅仅是为了击败这群黄巾,陈宫哪里需要跟孔融借那么多人,只要两千就足够了,但陈宫想要的不是击败而已俘虏,这就不同了。
    如果是两千人对敌,胜负方面陈宫是不担心的,他又是奇袭又是火攻,还有曹旭配合他,而黄巾营中本就容易燃起大火,这要是还不能赢,陈宫趁早回老家好了。
    可赢了之后又如何呢?
    两千多人,不管是围困还是追击都是十分无力的,一旦黄巾四散而逃,陈宫将拿他们没有丝毫办法。
    黄巾的特点大家都知道,如果放任这些人四处逃窜,要不了多久他们又会三三两两的聚集起来,继续为祸一方。
    而济南境内的黄巾之患依旧得不到解决,他们废了这么大的力气可不仅仅是想要把黄巾赶跑了事的。
    曹旭眼巴巴的看着陈宫:“公台求解释,我想不明白QAQ”
    既然陈宫想要俘虏的话,当初为什么要让她打的那么狠呀,还说能杀多少杀多少,于是她就真的尽量在杀人了,最后还剩下的俘虏也就这么百来人了,这百来人的规模再对比陈宫的大部队,看起来真是既不起眼又辛酸。
    陈宫说道:“因为我这里遇上的不过都是一些小卒子,而你,应当是遇到他们的首领了吧?”
    见曹旭点头,陈宫才继续说道:“这既是为了震慑,也是为了我能够俘虏更多的人,你当我要这么多俘虏干什么?”
    黄巾之中多得是青壮劳动力,就算是老弱妇孺也一定都是身体健康能干活儿的,身体差或者没什么劳动力的,按照黄巾的模式,早就被淘汰了。
    因此黄巾中能够生存下来的人都是有用的。
    现在曹操手下最缺什么?
    缺军队,缺青壮劳动力啊!
    曹操确实招募了不少流民,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解一时燃眉之急尚且可以用来应付,但为了日后的长久发展,这是远远不够的,更别说流民之中有身体差的,有年纪太大太小没有劳动力的,基本什么样的人都有,实际算起来,远不如俘虏这些黄巾划算。

章节目录

窃国[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霜色十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霜色十字并收藏窃国[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