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衡继续说道:“以如今济南的情况,事情不能一件一件的做,得开始就想好了,然后能做多少就尽量做多少,在招募人的同时,也请孟德收留流民,他们多数是失去了家园土地,因而出来逃难了,反正现在济南荒地一大堆,让人统计了数目,然后免费给予流民们土地耕种,这样人口和劳动力就都有了。”
    曹操点头,觉得这也是个解决劳动力问题的办法。
    听纪衡说了两条,曹操已经觉得他是个有办法的人了,这时候不由的问道:“这人口和土地都有了,那么其他的呢?”
    纪衡道:“孟德说的是农具耕牛和种子?这些问题都可以用钱解决,而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一般都不算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咱们都挺有钱的,我来之时也带了不少钱财,此时都可交给孟德,济南虽然遭难,但周围如北海等地却保存完好,再加上不远就是徐州,听说徐州的情况也不错,虽然黄巾刚刚平定,他们说富裕是不一定的,但余粮却一定有,孟德派出使者晓之以理,请他们卖一些给我们就是了。”
    不过,说到这里,纪衡又叹息道:“虽然这话说的轻松,但以我等所带来的钱财来算,就算省吃俭用,也至多顾得上东平陵这一块,其他地方就要另想办法了,不过幸好济南也并非各地都是破败的,也可互相调度。”
    这话听得曹操连连点头,又说道:“伯瑾愿意与我同来济南已经是尽到了朋友情谊了,如今又为我散出家财,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感激你才好。”
    曹操倒是没在这种时候推辞,毕竟他确实迫切需要钱。
    纪衡是明白这一点的:“孟德不必这么说,我这钱财也不是都给你的,这不是为了济南的百姓嘛。”
    曹旭听到这里举手道:“来之前父亲给我带了一箱金子,能用上么?”
    曹操嘴角一抽。
    这简直太能了好吗!
    那可是黄金啊!
    曹嵩给曹操塞的就是银子外加五铢钱,给曹旭直接塞了一箱金子,怕她要用的时候化不开不好用,还有一箱散碎银子和五铢钱= =
    不过,既然能帮上忙曹旭就很开心了:“我等会儿都拿过来给哥哥。”
    这么说着,她又想起一桩来:“说起来,我还有好多金银首饰呢,有些我也不爱戴,也给哥哥好了。”
    据说挺值钱的= =
    关于曹旭的首饰,曹操是知道的。
    曹嵩给曹旭的首饰基本都很实在,说是金子的,那就是十足十的金子,绝不带包一层金子忽悠人的。
    曹嵩出身不高,文化水平也只是一般,他不懂啥文人的浪漫情怀,他就觉得给曹旭挂一身十足十的金闪闪好看,于是曹旭的大部分收拾风格,不是金闪闪就是银亮亮,如果有配宝石的,那也一定是十足十的大块头。
    闪瞎人眼真不是开玩笑。
    不过曹旭不爱这些,当然不是说曹旭的审美很高雅,而是大小姐觉得这些东西挂一身打架不方便,因此又有丁氏给她定制的各种精致小玩意可以戴着,曹旭对这些倒是喜欢。
    此时曹旭说首饰,想也知道是她那一箱子金闪闪银亮亮了。
    再加上曹操自己也带了不少钱来,这么算算,其实也算勉强够用了。
    不过纪衡只说了民生问题咋解决,关于安全问题,他们还完全没想法呢。
    说起这个来,曹操觉得还是先解决东平陵周边再说吧。
    曹旭对这个问题很积极:“我们可以打过去,我路上看过啦,那些匪贼也不是很厉害的样子,在这周围都是我们的地盘,打几次他们就不敢来啦。”
    而且,他们有马,还有两百多算得上训练有素的队伍。
    曹操想了想说道:“我昨日问过了,这里原本剩下的士卒加起来,也能再凑个两三百,挑选一下,五百人是有的,现在也就只能先靠着这五百人了。”
    纪衡这时候插话道:“比起那个,孟德你看着是不是该把城墙先修好了?”
    城墙很重要啊!
    双方打起来了,有城墙和没城墙那真的是两回事。
    这个问题也被曹操采纳,于是今天也就暂时定下了议程。
    招募流民,清理周围匪患,然后除了修修修就是买买买了。
    纪衡主动提出去帮曹操买买买,按照他的说法,他除了这一点也不擅长其他了。
    “那不是吹,我买东西砍价可厉害了,就是一捆不值钱的白菜,我都能砍出半价来。”
    曹操嘴角一抽,最后还是说道:“伯瑾万不可如此,虽然我们现在确实应该节省,但毕竟这时候大家都不容易,愿意卖东西给我们的已经是心怀仁义的帮助了,万万不能亏待了人家。”
    纪衡看着他也挺无语的,话说,这么实在一个人,真的是曹操?
    但不管怎么说吧,大家都分配到了任务,也都行动起来了。
    招募的事情交给曹操,干架的事情曹旭领了,典韦带着大家搞修理,徐昌训练新士卒,纪衡出门花钱买买买。
    纪衡没去徐州,虽然按说现在应该是徐州的情况更好一点,但毕竟人生地不熟的,去了也不知道咋说,他先去了北海国。
    北海国和济南国靠的很近,中间就隔了个齐国,齐国地方还很小。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此时的北海国相是孔融。
    对,就是那个孔圣人的后人,孔融。
    孔融把北海治理的还算不错,黄巾过后也没有特别破败的样子,因此纪衡相信孔融手上肯定有余粮,最重要的是,作为孔圣人的后人,他这都带着诚意和钱财上门寻求帮助了,孔融总不会不帮吧?
    事实是,孔融倒是无愧于他的名声,纪衡去了之后把曹操的亲笔信交给他,又再次表达了来意,话里话外把孔融捧的高高的,几个高帽子一戴上,孔融就是想不帮忙都不行了,更何况孔融确实算得上是仁厚的君子,他当然是帮忙的。
    甚至都不需要纪衡砍价,孔融主动表示他可以给纪衡打点折扣,又听说纪衡下一站打算去徐州,并且担心徐州那边会不愿意帮忙,孔融当即大包大揽下来,表示自己和徐州刺史挺熟悉,他愿意写信帮纪衡引荐。
    临走的时候孔融就更厚道了,因见纪衡只带了二十多人的护卫,担心这么多粮食农具外带十几头牛回去的路上会被人打劫,又从自己的部曲里给调了两百全副武装的军士来做护卫,帮纪衡好好的把东西送回东平陵。
    曹操看到那一车车的粮食和后面跟着的牛的时候,整个人感动的都快哭了,他一边对护送粮食的军士们热情款待,一边又亲自写了信去感谢孔融,称赞他不愧是孔子后人。
    孔融就爱听这话,当即觉得这个曹孟德也挺不错的=v=
    纪衡没有跟着这批队伍一起回来,他对孔融是很放心的,孔融既然说了会帮他把东西送到那么就一定会送,毕竟这是给百姓的东西,孔子的后人不守信用贪污百姓们的米粮,要闹出这种名声来,那乐子可就大了。
    事实证明孔家家风挺好,孔融很讲信义,哪怕纪衡没有留任何一人监督,孔融还是把东西好好的都给送到了。
    而纪衡自己,则拿着孔融给他的信件直接从北海去了徐州。
    纪衡的历史不算好,但也不算特别差,关于徐州这地方,除了啥刘备啊吕布啊之类的事情,他还记得个徐州刺史陶谦呢。
    然而现在陶谦并不是徐州刺史,他现在还跟着皇甫嵩打仗攒军功呢。
    好吧,纪衡不知道陶谦现在在干啥,但他至少知道现在的徐州刺史不是陶谦,是一个他之前没听过名字的人。
    不过按照孔融的说法,这位的为人还不错,纪衡拿着他的书信买点米粮应该不是问题。
    事实也确实如此,见到孔融的书信,现任徐州刺史也不推辞,也答应卖给纪衡,不过他就不像孔融那样还给打个折扣了,当然,护卫倒是愿意派的。
    虽然这护卫其实还得纪衡掏钱算是雇佣的→_→
    所以说,有对比才能看出来,徐州刺史这人虽然不算差,但跟孔融还真是没法比。
    当然,纪衡并不在乎徐州刺史如何,如果现任刺史叫陶谦,他或许还会关注一下,但一个他根本不记得名字的人,那就不需要过分关心了。
    纪衡来徐州,其实还存了另外一份心思。
    他想起后来刘备在徐州得到的那一份莫大的机缘了。
    刘备在徐州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绝不是陶谦在临终时把徐州交给了他,事实证明给了刘备也并无卵用,反正他没守住。
    刘备真正得到的,应当是糜夫人……好吧,是糜夫人所代表的糜家。
    糜家为徐州富商,和纪衡这种即使靠着穿越的优势从小开挂,目前也只能算是小富不同,糜家那是真正的庞然大物。
    当初刘备被曹操揍的放弃徐州的时候,据说有上万的百姓愿意跟着他一起走。

章节目录

窃国[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霜色十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霜色十字并收藏窃国[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