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曲森去做过多的介绍了,所以他干脆收起文稿,随着李莹的操作介绍起夜莺的其它参数,包括超轻薄的母版、扁平化工艺的燃料电池、重量、尺寸、续航时间、可操控范围……
    一圈介绍下来,曲森离了稿子说的轻松,下面观众席上的学员们也听的极其认真,毕竟电子产品做小要比做大难度要高的多的多,更别说“夜莺”也还具有极其夸张的性能参数。等李莹完成回收和曲森一起装箱的时候,大家还意犹未尽。
    曲森和李莹下场后,主持人略微有些激动的说了几句垫场的话后,请评委们打分。
    9.8、9.8、9.8、9.9,四组分组一亮出来,会场里就被嗡嗡的感叹声充满。
    49.3分,这个分数已经跟满分比没什么区别了。
    随后在主持人的介绍声中,曲森提着“秦弩”和周莉一起上台,曲森连接好笔记本和天线后,刚打开操作界面,投影仪上的画面就已经吸引了会场里所有人的注意。
    因为“秦弩”独特的双摄像头设计,让操控界面显得很复杂。界面上半部分,分为两个主显示区,左侧是为远程操控镜头的图像传输画面,右侧则是高速摄像头的图像显示区域。
    而操作界面整个下半部分,为一个细长的显示窗口,这片区域里将会显示,由系统自动拼接后的广角高清照片。
    操作界面复杂,也同样意味着“秦弩”操作起来也难度极高。曲森需要左手完成各种快速机动操作的同时,右手控制高速摄像头捕捉连续的战场画面。
    同时还要从下半部分的高清照片中,判断出可能存在的敌方狙击点。说起来“秦弩”更适合双人操作,可考虑到战场环境中双人操作有太多的局限性,便设计成了单人操控。
    不过在李莹读的设计报告中也阐明,后续开发中可以着重开发图像自动分析插件,争取做到捕捉敌方狙击点位置的工作,完全由电脑完成。
    尽管现在操控系统中,自动捕捉可疑目标的插件,识别率还不是很高。但捕捉图片中明显的人形态目标,还是比较轻松的。
    曲森控制着“秦弩”飞出会场后,一边围绕着会场外圈飞行,同时高速摄像头,在不断的完成对周围环境的拍照,很快照片中拍到的行人,被插件直接标为高亮提醒。
    几名评委和学员们看着如此智能的图像处理功能,感叹声完全超过了前面的“夜莺”。当周莉那面介绍到“秦弩”用到的,高精度陀螺仪和极其复杂的图像处理算法时。
    很多人禁不住在怀疑:“这几个信息工程大学的学员,是不是也牛的太过分了一些。”
    直到周莉在介绍中专门感谢了五一一软件工程研究所时,这种怀疑才释然。
    果然,如此复杂的软件设计,就不是几个学生可以独立做出来的。
    尽管知道“秦弩”的制作中,信息工程大学的参选小组找了外援,不过这并不影响大家对曲森几个人的钦佩。毕竟,整机的构思和制作,还有绝大多数的软件部分,都是三人独立完成的。
    特别是在功能拓展介绍中,提到的携带烟雾弹和安装战斗部,通过遥控引爆的方式,直接攻击敌方狙击点的想法,更是引起了会场中激烈的讨论。
    几乎所有参选选手,在最初的设计思路中都考虑过给无人机加装武器部件,所以对这个想法实现起来的难度都非常明白。
    相比之下,曲森三人提出的,直接加装可爆战斗部和投掷烟雾弹的思路,实现起来再简单不过了,而且完全可以推断出,这个思路的有效性。
    把成本不高的小型无人机当成一种消耗品,去达到战术目的。这种损耗和可能减少的战损比起来,绝对是微不足道的。
    最终四组评委中,负责完整性和技术参数的两组评委都给出了9.9分,功能性和应用前景两组同时亮出了10分的满分。
    当主持人高声宣布“秦弩”获得了39.8分的高分时,全场掌声雷动!
    曲森、周莉和李莹三人的“大秀”表演完后,下午后面的几组参选作品,基本无法引起大家太高的兴趣。
    赛前被所有人十分看好的,那架被命名为“候鸟”的参选作品,因为在设计思路上跟“雨燕”雷同,可参数上实在相差太远,连参选小组的讲解员在介绍时,自己都觉得有些无味,整个过程显得有些兴意懒散。
    等所有参选小组演示完毕后,主持人宣布下午的赛程结束。晚上七点半,各小组开始夜航展示。
    与前两天不同,学员们没有在展示结束后就散开,而是不约而同的把曲森三人给围了。
    之前的几天里,因为作为理科男、工科男的学员们都有些腼腆,男生们聊天大多选择曲森,没几个好意思跟周莉和李莹搭茬,可这回谁也顾不上那些了。
    因为演示时就看明白了三人分别拎着的是哪架无人机,一散场就奔着各自感兴趣的机型而去。
    惊艳全场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曲森三人也愿意让大家近距离的感受一下,三架无人机的各方面性能。面对大家的热情,毫不犹豫的打开提箱。
    没过一会儿,三架无人机相继再次升空。弄得主办方的领导和评为们也手痒不已,纷纷上前试着“玩”了一会儿。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就算性能再优秀,也禁不住这么消耗,一个来小时之后除了“夜莺”,其它两架相继都没电了。
    还好学校大方,给每架机器都配了三块备用电池,让所有想上手的学员,都有机会能亲自体验一下操控的乐趣。至于晚上的夜航展示,还有燃料电池可以顶上。
    一直到邻近晚饭开始的时候,大家才意犹未尽的收手,感叹了一番三架无人机的性能后,开始异口同声的感慨信息工程大学实在是太有钱了。
    他们开始时,还把目光放在三台充当控制器的笔记本上,后来打听了一下三架无人机的组件价格后,才知道哪里才是真正的大花费。
    就这还是曲森三个嘴严,没说他们光打印费用就花了五万来块钱。不然那组得到学校五万块经费支持就得瑟不已的几个学员,恐怕当场就得泪奔。
    在资金方面热闹了一阵,晚饭的时候学员们开始感叹,搞科研,技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确实离不开钱的支撑。特别是研发的时候,无论做什么首先想到的就是花费。
    像“秦弩”上用到的高速摄像头,就是非常金贵的东西一枚就要几千块,而且有钱都不好买。
    曲森他们做各种测试,特别是驱动实验时运气好,没有损坏,要是一不小心弄坏两枚,估计都得心疼死。
    晚饭后各校的学员们凑到一起,又讨论了一番无人机相关的各种技术问题,夜航展示的时间到了。
    白天时被“夜莺”和“秦弩”抢去不少关注的“雨燕”,终于凭借着高敏感的热成像性能,好好的出了一把风头。
    最终宣布比分的时候“雨燕”和“夜莺”得到了三十分的技术加分,“秦弩”则因为独特的双摄像设计和极其强大的软件性能得到了四十分的加分。
    曲森三人的三架参战作品,毫无争议的包揽了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三个名额。“观测者”、“候鸟”和“胖子”瓜分了三等奖。
    这个结果早在大家的预料之中,毕竟这次的参选作品中,信息工程大学的三个作品实在是太突出了,跟其它作品完全拉开了档次。
    原本“观测者”、“候鸟”和“胖子”三款作品哪个更优秀,还存在着不小的争议。这回好,都拿了个第三,大家也不用争了。
    不过“候鸟”的设计小组在宣布完名次后,开始大声嚷着,让信息工程大学的三个人请吃饭。
    理由是,“夜莺”实在是太折他们的面子了。
    大家都知道几个人说的是玩笑话,一番哄笑中场面倒是更加热闹了。

章节目录

一代军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三颗金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颗金星并收藏一代军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