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突然出声,吓得我连忙把手缩了回来。我诧异的看着元宵,不知道他突然喊停的原因是什么,“怎么回事?为什么不能动?”

    元宵蹲下身子,仔细的看了看这个瓦罐的外部,又轻轻摸了摸瓦罐的盖子。

    我禁不住问道,“怎么了?这个东西很危险吗?这到底是个什么?”

    元宵盯着这两个罐子说道:“这个罐子本身没什么危险的,只是里面装的东西不一般。”

    “里面是什么?”孔雪在一旁问道。

    “死人!”

    “死人?”我第一次听说用瓦罐下葬死人的。

    元宵点了点头,“这种下葬方式被称为瓮葬。尽管极少被人们知道,但是瓮葬的历史其实相当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夏朝甚至更早。这些两年我做古董生意,也接触到了一些这种比较奇怪罕见的东西。”

    “不过...”元宵皱了皱眉,若有所思。

    “不过怎么样?”我催促元宵继续往下说。

    元宵接着说道:“不过,我说听过见过的瓮葬里面大部分都是孩子,一般来说只有夭折的孩子才会进行瓮葬,而且这种瓮棺的盖子上都会留有一个小孔,一是因为,当时医疗水平低下,孩子会出现一种假死的情况,在瓮棺盖子上打出一个通气孔,大人们就希望孩子能够侥幸复生。二是因为,人们认为孩子还小,灵魂也比较弱小,直接埋葬其灵魂难以脱出升天,于是就在翁盖留有一个小孔供灵魂出入。”

    我听了点了点头,真的有些佩服元宵,这两年古董生意真是没白做,这方面的事情懂得真不少。“但是我听你这么一说,似乎也没有多大危险啊,你为什么不让碰呢?”

    元宵指着这两个瓦罐说道:“问题在于这两个瓦罐的个头,对于孩子来说太大了,我觉得这两个瓦罐,或者叫做瓮棺根本就不是为夭折的孩子准备的。恐怕这里面葬的是成年人!如果是成年人,那意义可就不一样了。”

    我疑惑的问道:“怎么个不一样法?”

    元宵说道:“成年人一般都会进行土葬,西南有崖葬,西藏有天葬,甚至有些地方至今保留着缸葬。虽然方式不同,但是根本都是出于对死者的尊重或者敬畏,但是在古代将成人进行瓮葬的话,就没那么简单了。你们看这瓮棺即便是大,也难以摆下一个成人。在古代除非迫不得已,否则很大一部分瓮葬都是屈膝葬,就是将死者下肢砸折,让死者在瓮棺里呈一种跪姿。在古代采用这样下葬方式的,一般都是犯错误的罪人,或者是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人才会采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有一些里面甚至会灌满石灰。”

    元宵顿了顿接着说道,“因此这里面的东西,有可能会相当凶险。小时候,我曾经听我爷爷跟我讲过一件事情...”

    元宵给我们讲的这件事,发生在50多年以前。说起汤家,好几代人都是做古玩生意的,元宵的爷爷也不例外,不到二十岁就接接触了家族的生意。在那个时候,做古玩生意的人,有一部分会去盗墓,这早就是一件不是秘密的秘密。因此元宵的爷爷也经常随自己的父亲,也就是元宵的太爷爷,下墓盗取冥器。

    那一次,有人开伙搭背,意思就是组织人下墓。邀请了众多好手,当然也包括汤家这对父子。元宵的爷爷对那一次印象很深,因为有幕后庄家下了定。这下定可不是随便什么人敢做的,所谓下定,就在下墓之前点名要其中的某样冥器,这种情况,一般都是下定的人早已知晓某些古墓的秘闻,判断出某样东西就在墓中,才敢这样做,因为这样做要给出数额极高的定金不算,如果下墓之后发现下定之物确实不在墓中,定金照付!一般这样下定的情况,都意味着,墓中之物对下定者有着特殊的意义。

    当时所下的墓是一座战国皇陵,其不光规模之宏大,而且陪葬之物更是价值连城。当然墓中也是险象环生,凶险异常。这次下墓也是元宵的爷爷这一生所遇到的最危险的经历之一。队伍在折损几名好手的代价下,才堪堪得手。

    一直到最后,挑头的人才告诉其他人,幕后庄家所定的,既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青铜玉器,而是一个瓮棺。幕后庄家指明要整个瓮棺,而且所给的价格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众人由于好奇打开了瓮馆,发现里面是一个年轻女人的尸体,而且是****着蜷缩在瓮棺之中。更让众人震惊的是,这具女尸栩栩如生,仿佛睡着了一般,雪白的皮肤还有弹性,甚至连皮肤纹理都看得出来,尤其是在她的锁骨附近,有一块红色的胎记。

    按照规矩,下定的钱众人都有份。也许正是因为高价的诱惑,众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这个瓮棺完完整整的带了回去,放在挑头之人的家里,待到第二天幕后庄家自会派人运走。

    挑头之人原本也是当地的大户,家中宽敞,众人也就在他府上住下,本来是打算等第二天分了定钱之后再走的,毕竟是不小的一笔钱。

    然而就在天色刚刚开始暗淡的时候,元宵的太爷爷回想起这次的事情,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太对劲。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总觉得这次要出大事,但是已然出了古墓,实在想不出还能出什么大事。可是心里就是慌乱的厉害,天色刚刚黑下来的时候,元宵的太爷爷不知为何已经坐立难安,额头冷汗直流,元宵的爷爷以为是自己父亲病了,询问是不是要去看看医院看看大夫。元宵的太爷爷摇了摇头,当机立断,定钱也不要了,连夜带着元宵的爷爷返回北京。

    事情过去了半年,元宵的爷爷也就将这件事慢慢忘记了。过了两天,元宵的爷爷偶遇一位业内的朋友,便一起喝上几杯。席间,聊起这段时间的古玩界的大事。因为当年那次下墓挑头的人也是为有头有脸的人物,因此元宵的爷爷也就有意无意的提起了他。

    谁知那个朋友脸色就是一变,说道:“莫非你不知道吗?他出事了!”

    元宵的爷爷也是一惊,连忙问道:“他出什么事了?”

    那个人显得有些紧张,“听说半年前,他不知从哪个墓里带回来一个瓮棺,本打算大赚一笔的,可是谁能想到,就在当天夜里他的家里突遭变故,至于具体是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只是第二天早上起来,他家里的所有人,以及和他开伙搭背下墓的其他人全部都死了,更诡异的是,所有人都没穿衣服,身体蜷缩着死在床上,而且...”那个人压低了声音说道:“听到现场看过的人说,所有的人的锁骨上都多了一块红色的胎记!”

    元宵的爷爷当时听了,冷汗就渗满了额头,心中狂跳不已。匆匆应付了几句就急忙返回家中,而且大病了一场。

    听元宵讲完这些,而且旁边就放着两个瓮棺,我也不由得心里发虚,指了指那两个瓮棺,“你说的是真的?这东西真那么恐怖啊!”

    ;

章节目录

发丘之天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雨木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雨木石并收藏发丘之天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