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间的时候,薛蟠特意看了一眼六子说的那个郑氏,长得倒是面容娇媚,身段婀娜,看着羞怯怯的,是个养心悦目的美人。不由又仔细打量了剩余几个,老薛倒是福气不浅,不说薛夫人身上的端庄大气,那些个小妾,一个个长得也都是不俗,放到现代,咳,发展演艺圈的话,也是妥妥的出名的。

    打量下来,薛蟠才发现今天的这些女人们打扮的比以前都格外用心,生生漂亮了几个档次,上身的小袄都做的极贴身,一个个裙裾飘飘,别有一番风情。

    薛蟠刚端起喝了一口茶,相比漱口的绿茶,普洱茶味道淡薄些,有一点可以忽略的涩味,这样无味之味的普洱才是极品。

    坐在上座的薛栩就道:“为父去问了周夫子,我儿学业很是用功,不错,少些玩闹,用心读书,早日进学才是正途。”

    薛夫人道:“姐姐家的珠哥儿十四岁进学,都已经了不得了,蟠哥儿才多大,老爷你也太心急了些。”

    薛栩道:“你懂什么,甘罗十二岁拜相,前朝更是有年及弱冠中状元的读书人,这世上聪明的人多了。

    我听说附近今水县里有个神童叫窦洙,九岁就做出诗来。他家中贫寒,父亲只是小吏,窦洙趁着帮家里牧鹅的空隙还有晚上读书写字。咱们家蟠哥儿,每天什么都不干,好吃好喝的只用读书,只比人家小一岁,比得上人家吗?”

    薛夫人一听涉及到薛蟠,立马不乐意了,道:“老爷在哪听说的,妾身怎么没有听说,可不要是别人瞎编的。”

    薛栩却生了火气,道:“哪个会编这话,金水县县令带着全县的举人、秀才去孔庙参拜孔子,三拜九叩后发现墙上用木炭写着一首诗:颜回夜夜观星象,夫子朝朝雨打头。多少公卿从此出,何人肯把俸钱修。

    查问之下才知道,是窦洙牧鹅遇雨躲进孔庙,一见庙门,只见殿低破败,蛛网百结,圣象破碎,鸟粪遍地,想起朝廷里的文官武将都是孔夫子的学生,可孔夫子却在这样的破庙里,也没人拿银子修一下,这才在墙上提了这首诗。

    县令见了他穿的短小衣衫,就嘲笑没见过神童穿这么短的衣衫的。窦洙听出县令怀疑,眼珠一转,就朝县令行了个礼,脱口吟道: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县令听了大赞,称其以后必成大器,还资助窦洙去了南山书院读书。”

    薛蟠听到这,心里一动,正想着要出府读书,老薛就过来递梯子了。

    薛夫人听了,知道真的是确有其事,道:“老爷觉得,聪明的哥儿都是别人家的,我看还是我的蟠哥儿最好,会作诗又有什么大不了的,我的蟠哥儿也会做,蟠哥儿,快,给你爹做一首,别让他小瞧了你去。”

    薛蟠面皮僵住,举着的茶是喝不下去了。

    薛栩轻哼了一声,也看向薛蟠。

    薛蟠装模作样的喝了一口茶,这才放下杯子,施施然站了起来,面上一片平静,心里却埋怨薛夫人是个猪队友,自己哪里会做什么诗,正想着怎么和老薛说自己出去求学的事呢,一不注意,这战火就烧到了自己身上。

    可也不能就这么干站着,薛蟠慢悠悠走到窗前,实则心里开始快速搜索记忆里有没有适合现在年纪和场景用的诗,在薛蟠挪到窗户旁时,还真的想到一首,于是,这才笑了起来,道:“外边正在下雪,回来时我还远远看到松树上的雪,正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薛栩没想到薛蟠真的能憋出一首诗来,刚听了前两句时还有些失望,等听了后两句,不由正了脸色,看来,几个月不见,这小子是真的进益了!新换的周夫子果然教的好。

    薛夫人听完就开始叫起好来,赞道:“不错,我就说我们蟠哥儿也是极聪明的,做个诗有什么大不了的。”

    说着拉过薛蟠,怎么看都看不够似的,满脸都是骄傲。

    一直在自己玩的宝钗,看到薛夫人脸上的高兴神色,也凑到薛蟠身边,说着:“哥哥真厉害。”

    薛蟠苦笑了下,逗着宝钗道:“哪里厉害了?刚才吃饱了没?”

    宝钗摸摸肚子,笑嘻嘻的道:“吃的饱饱的,哈哈…”

    薛栩在一旁看着儿女和乐的场面,扶着短须,哈哈笑了起来,眉间的郁结都似乎淡了。

    嘴上不忘教训薛蟠道:“诗不错,有气骨,你平时也更要用心,我薛家这几代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我看蝌哥儿也不是个读书的料子,就靠你给我薛家争气了。”

    薛蟠忙躬身行礼道:“不敢让父亲失望。”

    心说,哥考个秀才还是没有问题的,是不会让老薛失望。

    薛栩看着礼仪周全的薛蟠满是欣慰,又想到郑氏肚子还有一个,心里越发高兴了,道:“时辰也不早了,你也快些回去,读一会儿书也好歇息。”

    出正房之前,宝钗闹着要和薛蟠玩,被薛栩言辞镇压了。

    走在抄手游廊上,听着风吹过树枝发出的沙沙声,薛蟠低低叹了口气,被人管着真是难受,在这“孝字大过天”的朝代,自己只能被管着,特别是这样注重礼教的钟鸣鼎食之家,丝毫不能反抗。

    而正房里头,薛夫人哄住了宝钗后,又叮嘱武嬷嬷她们好好照看,才放了她们回西跨院。

    等房里除了侍候丫环、婆子,只剩夫妻两人时,薛夫人才问道:“老爷,蟠哥儿写的诗到底怎么样?是不是很好?”

    薛栩点点头,依旧是满面笑容,道:“是不错,有骨气。”

    薛夫人立马笑起来,道:“也许久不曾和京城的姐姐写信了,这眼看也快到冬至了,等送节礼的时候把蟠哥儿的诗一并写了捎去,让他们也瞧瞧,不是只有他家里的珠哥儿优秀的,加个衔玉而生的宝玉也比不上我的蟠哥儿。

    说来,姐姐都抱孙子了,什么时候我的蟠哥儿才给我生孙子啊!”

    ;

章节目录

一梦到红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半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半味并收藏一梦到红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