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苏云卿地位的提升,能被苏云卿直接带领的部队,那自然也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可以说是在闻名天下的并州铁骑之中挑选出一部分精锐,之后这些精锐再经过严苛的训练和层层的筛选,最后还能留下的人才有资格进入苏云卿的手下。

    虽然大部分时候苏云卿不用自己亲自带兵打仗,但这支部队是真实存在的,很多时候苏云卿是交给吕布使用的。

    那么现在,带领过并州精锐的苏云卿面对着秦国的骑兵,这其中的落差简直不是一点半点。

    简直有种上一秒还睡在五万平米的床上,面对两百多个漂亮的女仆,下一秒就躺在了破破烂烂还漏风漏雨的低矮棚屋里。

    这落差太大简直接受不来啊!

    苏云卿倒是想过自己训练,毕竟秦国的士卒不比当年的并州军差,甚至可以说是更胜一筹,战马什么的花点钱也总是能弄到的。

    可惜时间不等人,她的时间太少,当她亲眼看见秦国那坑爹简陋的骑兵的时候,已经要准备着去和赵军干架了,于是纵然有再多的想法苏云卿也只能憋着了,不管怎么说,得等到这一仗打完了再去想其他。

    苏云卿唯一苦恼的,如果赵国派出骑兵的话她该怎么办。

    赵国的骑兵和秦国可不一样,不仅建立的比较早,还学习了很多胡人的战法,可以说是这个年代天下最精锐的骑兵了。

    甭管此时的赵国骑兵和后世的并州骑兵有多大的差别,至少在苏云卿拿不出同等的军队的情况下,面对赵国的骑兵是非常棘手的。

    辽阔平坦的北方大地简直就是天然为骑兵准备的,供骑兵纵横驰骋的战场。

    与河道纵横的南方不同,在北方骑兵的战斗力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尤其是……这战场还在凉州并州一带。

    ……简直糟心!

    大概唯一能让苏云卿苦中作乐的是,她要面对的是几百年前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的赵国骑兵,而非几百年后纵横于北方大地的并州精锐。

    哦,要真是遇上并州精锐,苏云卿觉得如果人数上没有绝对优势的话她就可以速度的投降了_(:зゝ∠)_

    所以说,幸好赵国骑兵的强大也只是相对于这个年代来说的,这种等级的骑兵,苏云卿觉得咬咬牙她还能应对。

    毕竟要说起对骑兵的了解,这个时代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比得上她,即便是当年推行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也不行。

    这个时代所能取得的高度决定了他的视野。

    苏云卿想想这次回去大概得再冒充一次‘大发明家’了,马具绝壁是提升骑兵战斗力的关键性道具,这年代的马具……好吧,简陋到苏云卿完全不想称之为马具了。

    而当年的并州可是有刘晔这个货真价实的大发明家的,后来糜竺还给苏云卿推荐了一个叫马钧的,据说是比刘晔还要靠谱的真·技术大手,苏云卿是不知道糜竺到底是从哪里挖来的人啦,但从后来刘晔对他的推崇以及并州技术团队取得的成果来看,马钧确实是个非常靠谱的神队友。

    苏云卿敢想,马钧敢做,糜竺有钱,得,啥都齐全了。

    苏云卿最得意的时候差点就觉得过几年自己就能登月了【。

    而马钧那一系列的发明图纸……感谢系统允许往背包里塞东西!

    当然,最重要的是,老子当年太特么的机智了!

    咦?说起这个,苏云卿突然想起个事情来,当年她攻打袁绍的时候,袁绍手下就有个叫麴义的大将,那是真的干过用步兵打骑兵的事情的,且双方的兵力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差距,据说当时麴义差点就成功了。

    好吧,差点的意思就是没成功,可就算是这样,麴义也给当时的并州骑兵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说是差点成功,意思其实也就是,一个不小心就被他翻盘了。

    但就算麴义最后没成功这也是相当值得借鉴的经验了呀,再加上苏云卿本身对骑兵的了解,以及目前的赵军可不是后世的并州军,这么一算,苏云卿觉得挺靠谱的。

    如今苏云卿手下的部队人数众多,可真正能用的却也有限,苏云卿想了想很干脆的分兵了。

    苏云卿的部队当中有不少昭襄王临时招募的士卒,这些人里面也是真的有刚满十五岁的孩子的。

    十五岁,在苏云卿看来完全就是个孩子啊。

    无论如何苏云卿总不希望这些人被投入到正面战场上做炮灰,是的,炮灰,即便他们本身是接受过一定训练的,但毕竟与真正的精锐之师不同,如果把他们安排上正面战场那就是送菜的。

    苏云卿当然不准备把这些孩子拿去送死,她从一开始的计划就是让这些人去和赵军的后勤部队干架= =

    对呀,赵国派援军肯定不是只派军队来呀,毕竟赵括的后勤没了,他们要派人救援赵括就一定会携带大量的粮草辎重,不然万一发生援军到了,白起败了,但军中没粮了,于是大家没被白起打死反而自己饿死了这种事……

    就算赵王傻逼他也知道丢不起这种人啊!

    因此赵军这次的粮草辎重队伍是非常庞大的,而运粮队的战斗力肯定不能和正规军比较嘛。

    即便这次赵国因为运送的粮草辎重数目庞大一定会加强保护,可那又如何?苏云卿的计划当中自然包括了怎么引导敌人,让赵军把注意力全都放到她的身上来。

    毕竟赵军也肯定不希望让自己的后勤队伍参与到正面战场来的,而如果要避开苏云卿走的话……苏云卿完全能够推算出对方会从哪条路走啊。

    好吧,一开始苏云卿是不确定的,她选定了两条路线,最后是白起拍板给定了一条。

    ……据说另一条从地形来看是没错,但从环境来看就太难走了。

    好吧,几百年的时间差距所带来的当地具体情况的不同,即便山川河流没有变,但人类居住活动以及建设却一定是在变的。

    苏云卿心中略有些紧张,而昭襄王那里是彻底紧张了。

    昭襄王接到的最后一份战报是苏云卿分兵的战报,之后便只有两个副将不断有消息传回来,而苏云卿却杳无音讯了。

    这种异常的状况顿时就叫昭襄王紧张起来,可紧张归紧张,昭襄王还记得苏云卿临走之前就对他说过,她这一去很有可能中途就没消息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昭襄王一定不要紧张也不要轻举妄动,一切还按照原本的计划进行就可以了。

    因此无论昭襄王怎么忧心苏云卿那里的战况,他都只能忍着。

    至少副将那边传来的都是不错的消息,白起那里也没发现有赵国的军队靠过去,这样推算,苏云卿那边的计划应当是比较顺利的。

    哦,就算是出什么意外苏云卿被干掉了,那她也肯定是拖着赵国的军队一起了。

    苏云卿这一消失就消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就在昭襄王的忍耐即将到达极限准备让白起那里分兵的时候,苏云卿的战报传回来了。

    昭襄王不知道苏云卿是怎么做到的,但是苏云卿给他的战报就一句话。

    大王,赵国的军队被我干掉啦!

    昭襄王看到战报的时候一方面松了口气,高兴于赵国的援军没有了,白起那边彻底安稳了,但在最初的兴奋过去之后昭襄王的火气也上来了。

    谁特么的允许你一个月没消息了!(╯‵口′)╯︵┻━┻

    你个熊孩子不知道寡人会担心吗!

    昭襄王的脾气一上来那真是谁都拦不住,他当即就下令让苏云卿去找白起报道,顺便要苏云卿上交详细的战况说明。

    别想用一句话就糊弄过去啊!

    大概是真的了解昭襄王的心情,在昭襄王的命令传到苏云卿那里之前苏云卿的第二份战报也到了,这次可就比之前详细多了,苏云卿把详细的情况全都说了。

    可惜苏云卿的乖巧弥补并没有叫昭襄王高兴,反而叫他火气更大了,昭襄王紧接着就给白起送了第二份命令。

    看见熊孩子回来了,只要打不死就往死里打!打了算寡人的!

    然而就在昭襄王为了苏云卿的事情火气直冒的时候,白起的战报也到了。

    比起历史上用了四十多天,这次白起只用了一个月就干掉了赵括,俘虏了二十万赵军。

    昭襄王大喜过望,这时候他根本顾不上和苏云卿生气了,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这一战的胜利意味着秦赵之战最终胜利的天平已经完全倾向了他这一边。

    灭赵指日可待!

    比起昭襄王的兴奋,苏云卿接到消息的时候却淡定的多,且因为她和白起之间的距离更短,因此她接到消息还要更快一些。

    苏云卿并没有昭襄王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毕竟这世上再没有人比她更加对这场战争有信心了,这种结果是她一开始就预料到的。

    只是叫苏云卿疑惑的是,这消息是白起身边的一位将领亲自给她送来的,不仅如此,白起还给她送来了大量的后勤补充。

    苏云卿有些疑惑:“武安君这给的是不是太多了?”

    那将领四十多岁的年纪,身上穿着黑甲,面庞看起来却像是要更黑一些似的,此时听到苏云卿的话当即就笑了:“不多不多,将军的意思是大人您不必赶去长平与他会和了,毕竟下一步还要再攻打赵国,来回跑也不是个事儿,只是将士们连日征战恐怕是十分疲劳了,因此将军便请您先在这里扎营休息,他完结了手上的事情就赶过来和大人会和。”

章节目录

[综+剑三]武安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霜色十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霜色十字并收藏[综+剑三]武安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