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简直恨不得空降个GWW砸在苏云卿的脑袋上,这才能表达出他那艹蛋的心情来。

    苏云卿毫不在意系统的情绪,她对着昭襄王侃侃而谈,且越说眼神越亮整个人也越发的激动,说到最后,她眼中的光彩简直不可直视,那份热忱仿佛要灼伤人眼一样。

    可苏云卿这样的表现却叫昭襄王安心了。

    他看到了苏云卿的野心,可这野心完全在他的容忍范围之内,苏云卿说来说去,却从未提过掌权这种事,她仿佛并不贪恋君主的大权,只想去一展心中抱负,施展自己的才华而已。

    明珠不愿蒙尘,这种事理所当然。

    抛开其他不讲,就算是昭襄王自己也觉得苏云卿这样的人如果只能终老与太子的后宫,永远做个不受宠的姬妾,那未免是一件太过悲哀的事情,也是秦国的损失。

    可此时也有一些事情叫昭襄王必须要问出来:“寡人听太子说,之前他处理的很多事务都是你的建议?”

    “是。”

    昭襄王的眼神一凛:“可以寡人看来,那可不是什么初次处理政务的人能做出事情。”

    简直就像是当了几十年的国君一样熟练且直指关键,处理的手法也颇为圆滑老辣,这可不是一个之前一直安安分分并不见有什么特殊之处的女人能做到的事情。

    苏云卿当然知道昭襄王会有此一问,她并不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紧接着又添了一个问题:“不仅如此,大王一定也很疑惑为何我之前安安分分,现在却又突然不遗余力的表现自己了。”

    昭襄王当然好奇这个问题。

    苏云卿也不隐瞒:“因为我想灭赵,而如今秦赵之间的长平大战让我看到了希望。”

    只要昭襄王别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把白起召回来,而是再咬咬牙坚持一下,再给白起多一点支持和时间,灭赵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这话是站在苏云卿的角度说的,昭襄王却不这么觉得,甚至其实他的心中早就开始摇摆不定了,长平之战已经打了两年,可双方僵持不下,秦国的消耗巨大,又一直不能取得像样的成果,这让昭襄王开始犹豫这一仗到底该不该打下去,又该怎么打下去。

    因此对于苏云卿的话,昭襄王固然心动,但却并不当真,灭赵确实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可现在赵国守的十分严实,秦国大军不能寸进,又何谈灭赵?

    苏云卿也知道这话此时说还太早,因此她便继续说道:“大王应当知道,子楚此时正在赵国为质,想要他好好的回来,灭赵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

    因为太子并不缺儿子,因此作为继承人来说子楚回不回来可有可无,如果苏云卿坚定要做这件事情,那么要么帮助子楚逃离赵国,要么直接灭了赵国。

    显然,苏云卿选择了后者。

    昭襄王不由的看着苏云卿,她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十分坚定,仿佛灭赵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必须要做也即将做到的事实一样。

    至于说苏云卿不选择帮助子楚逃离反而选择直接灭赵……这样的选择这样的心性,昭襄王不得不说,苏云卿若为男子,若是他秦国的公子,他一定立刻踹了太子改立苏云卿做继承人。

    简直太特么对他的胃口了啊!

    苏云卿看眼神就知道昭襄王已经被她说动,这里面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但这并不重要,至少,在昭襄王听完她接下来的话之后,其他的一切都不会显得太重要了。

    她已经表现了自己只愿做个为秦国大业添砖加瓦的人,而不是抢秦国主权的人,苏云卿自己也当过主公,也坐过昭襄王类似的位置,即便她本身并不是这样的人,但她却太过了解昭襄王的感受,也太清楚该怎么对这样的人说话才更能表现出自己的诚意并且取得对方的信任。

    同样的意思,不同的人说,用不同的方法说,所表现出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这时候,苏云卿很自信昭襄王即便对她还有疑虑,可这些疑虑已经不会叫他太过担忧,更不会把她所表现出的能力视作心腹大患了。

    既然如此,接下来的话也就顺理成章的可以说出来了……

    苏云卿至始至终的目的都只有一个,灭赵!

    这种几十年才能抓到一次的机遇,若是浪费了,她又怎么可能甘心呢?

    苏云卿可不打算在这次继续耗到时间限制来临依旧不能统一天下了。

    一切为了不掉入宫斗大坑啊!

    【赵王若是知道你是因为这个而发誓灭赵,大概会哭出来吧。】

    简直叫人心疼。

    第102章 再敢抽就仇杀管三啊!

    苏云卿为昭襄王画了一张非常好看的大饼,但昭襄王依旧有顾虑。

    如今赵国的主将是廉颇,昭襄王即便觉得苏云卿说话再怎么有道理,他都不可能轻易相信,毕竟廉颇是成名已久的名将,而苏云卿只是个突然冒出来的女人罢了。

    苏云卿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她很干脆的对昭襄王说道:“大王心中定然还有顾虑,而这个顾虑除了廉颇再无其他人。”

    昭襄王也承认这一点:“廉颇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如果廉颇好解决,那么秦国也不可能打了两年都没什么进展了。

    苏云卿却说道:“廉颇确实不好对付,但是赵王却很好对付。”

    这话说的叫昭襄王的眼神立刻不一样了,可苏云卿没有继续往下说,反而说道:“大王不妨问问丞相的意见?”

    丞相说的是范雎,苏云卿倒是记得长平之战是赵王坑了一把廉颇,临时把廉颇给换了,最后造成了赵国的惨败,但这其中具体怎么操作苏云卿倒是不清楚了,这种事她是真的没做过。

    昭襄王想想也对,他确实不能因为苏云卿的几句话就改变想法,毕竟苏云卿在他看来以前并没有做出过什么成就,并不是非常靠得住的类型,范雎就不同了,昭襄王还是很愿意听听范雎的意见的。

    于是昭襄王很快让人去请范雎。

    范雎来的很快,他今天本就进宫议事了,结果刚出门没走多远呢昭襄王又派人来找他,要他回去。

    范雎还是有些疑惑的,尤其是在他看见了坐在一边的苏云卿之后更加不明白昭襄王这是想干啥了。

    范雎没见过苏云卿,但他自有看人的本事,做了这么多年的秦国丞相,范雎还是很有一套看人眼光的。

    可看着苏云卿,范雎却皱了皱眉,苏云卿给他的感觉……即便她现在看起来似乎是非常谦卑的样子,但无论是气质还是眼神都透露出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

    当然,无论心中有多少疑惑和想法,范雎都只是看了一眼便把视线移开了。

    能进咸阳宫的女人,不是昭襄王的就是太子的,又或者是秦国哪个宗室成员的,总归不是他应该盯着看的。

    范雎年纪不小了,昭襄王先让他坐下之后才继续谈事情。

    昭襄王对着范雎并不来一堆弯弯绕绕,大部分时候老秦人还是挺朴实的,于是他直接对范雎说了,之后又询问范雎的意见。

    而说起这个范雎没忍住就去看苏云卿,他实在是想不到这种话居然能是苏云卿说出来的。

    不过范雎倒真不愧是范雎,他只是扫了眼苏云卿和昭襄王的神色便把心中对苏云卿的惊讶放到了一边,至少现在得先把正事解决了,比起他对苏云卿的惊讶,显然还是秦赵之战更重要一点。

    而说起怎么对付赵国,事实上关于这个问题范雎已经想了一段时间了,毕竟长平之战打了差不多两年了,基本一直处于没什么进展的状态,昭襄王为此烦恼,范雎自然是要帮助昭襄王分忧的。

    因此这时候说起秦赵之战的事情来,尤其是既然已经提到了赵王,范雎便也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范雎的办法也挺简单的,既然廉颇不好对付,那么把廉颇换了就是,让赵国换个好对付的将领过来,基本也就搞定了。

    然并卵,昭襄王觉得范雎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

    “难道寡人让赵国换将赵国就会换了吗?”

    廉颇那是成名已久的老将了,一直以来的战绩也相当不错,他在长平打的好,甚至叫昭襄王都有点怂他,如果昭襄王说几句话赵王就乖乖的把廉颇换走了,那昭襄王早说了。

    然而这并不现实,至少昭襄王觉得吧,站在赵王的角度来看,廉颇打的好好的,守的十分稳妥,堵着原本来势汹汹的秦军寸步不能前进,在这种情况下谁换了廉颇谁傻逼啊。

    反正搁昭襄王自己身上,他肯定是不换廉颇的。

    范雎当然也明白廉颇不是说换就能换掉的,但他既然说了这话自然是有自己的办法的:“廉颇确实是老将,这一战也确实打的漂亮,赵国仓促应战但廉颇却能坚持两年不落下风可见其人能力如何,但我们会这么想,赵王呢?”

    范雎的这个问题叫昭襄王一愣,苏云卿也安安静静的看着范雎。

章节目录

[综+剑三]武安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霜色十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霜色十字并收藏[综+剑三]武安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