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确定了苏云卿那里的计划没问题,曹操自然就再次恢复了信心,他下令高览徐晃进军白马延津,又令于禁李典两人在青州边境上严防死守。

    而曹操自己则亲率重兵驻守官渡一带。

    曹操知道比兵力他不是坐拥六州之地的苏云卿的对手,因此他要做的就是集中兵力,扼守住这些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地方。

    反正苏云卿来了也是打这几个地方,这几个地方打不下来,苏云卿就算占据其他的地方那也并无卵用啊。

    话是这么说,可曹操还是紧张的,因为这次苏云卿派来攻打白马延津两地的正是吕布和他的小伙伴张辽高顺两人,面对这三人的组合,曹操空前的紧张。

    吕布的战斗力有多彪悍他是清楚的,甚至是亲眼见过的,当年不管是平黄巾还是伐董卓,吕布那叼的飞起的战斗力都给曹操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可除了吕布之外,真正让曹操感到紧张的人其实是张辽。

    这问题其实挺简单的,吕布勇武天下无双,即便是关羽张飞那样的武将联手都不一定是他的对手,可吕布没脑子啊!

    拳头大确实很有用,可没脑子的话,拳头再大都算不上十分可怕,因为这是有办法对付的。

    过去两家关系好,不管是在洛阳还是之后的黄巾董卓什么的,曹操和苏云卿吕布的相处都很多,因此他对这母子两可以说是十分了解的,如果单单只有一个吕布,曹操自信对付起来其实不算太困难。

    然并卵,曹操都知道的问题苏云卿当然也知道,所以她给吕布配了个张辽,吕布没脑子,但是张辽有啊!

    张辽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因此吕布这一路对曹操的威胁是十分巨大的,毕竟对手不仅拳头大的吓人,智商也充值成功了,就算张辽和郭嘉这样的谋士比智商大概是比不过的,但吕布本身的战场能力完全可以弥补这方面的差距。

    曹操不由的就担心起了徐晃和高览能不能挡得住吕布,高览虽说也是名将吧,但那个武力值……就算加上徐晃这两人跟吕布也到不了一个水平面啊。

    曹操心塞塞。

    你说如果他手下有关羽张飞那样的武将肯定就不用担心这个了呀,毕竟就算不是对手,但他们对上吕布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然并卵,曹操并没有。

    可仗还是要打的,好在他知道苏云卿的所有计划,既然拼个人武力拼不过,那就走点其他路线嘛。

    然而就在苏云卿和曹操终于在延津白马一带开撕的时候,扬州却出了另一件大事。

    这事和袁术有关。

    自从被曹操拿了豫州,袁术的日子就一直不好过,即便袁术还有一个扬州,即便扬州的面积非常非常大,完全是一个顶几个的节奏,但富庶程度不一样啊!

    这年代的扬州包含了后世江苏的一部分,安徽的一部分,上海,江西,浙江,福建……甚至就连湖北河南都有一部分在内,要说起来,这些地方在后世其实算是经济非常不错的地区,尤其是南方,然而在这个年代不是这样的。

    这年代的重点都在北方,南方相对要贫困不少,就像扬州虽然比豫州大了不知道多少,可实际上财政这一块可能还不如豫州呢,好好的豫州就那么丢了,最后只能流落到扬州这穷地方来,袁术能不郁闷么!

    尤其是把他赶到扬州的还是他从小一直都瞧不起的,宦官后代曹操。

    袁术心情抑郁很快就病了,袁术一病,手下又没个能挑担子的人,便只好倚仗刘备了,刘备也确实是个很不错的人,袁术托付给他的事情他都能做好,甚至凭借着大家都姓刘,都是皇亲,刘备还搭上了扬州隔壁的荆州,也就是刘表那边。

    刘表那真是个实在人,再加上他本就没多大野心,只想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因此刘备去找他一说,他立刻就表示愿意与袁术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当然,也因此袁术不得不更加倚仗刘备,再加上袁术的病越来越重,且完全没有好起来的倾向,渐渐地扬州倒是刘备做主了。

    直到苏云卿和曹操干上的时候,病了好久的袁术终于还是没撑住死了。

    袁术一死,那么首要的任务不是其他,而是确立扬州的新主人,而这个新主人的人选最好的自然是刘备。

    当有人提出要刘备领扬州刺史的时候,刘备自然是拒绝的,按照刘备的意思,袁术对他十分厚待,他怎么能在袁术死后占据袁术的地盘呢?

    袁术又不是没儿子,袁术是有一个长子袁耀的,刘备表示他愿意以袁耀为主,拥立袁耀做扬州刺史,他只求一个容身之所就足够了。

    可袁耀无能,从来没做出过什么事情,自然不能服人,再说了,袁术作死作到最后手下没人,于是他后期大部分的军队都被刘备收编,让刘备带领了,毕竟刘备手下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啊。

    可以说,刘备如今已经掌握了几万人马,袁术手下大部分的军队都在他的控制之中,如果他不当扬州刺史,难道还能有其他人能当吗?

    可刘备表示,他的兵权都是袁术给的,袁术对他有恩,他不能因为此时自己的力量强大就抢了袁耀的位置啊,如果袁术无子且留下遗言说把扬州给他,那么刘备是可以接受的,但袁术没有,再加上袁术还有个长子袁耀活着,刘备是怎么也不愿意占据扬州的。

    可大家根本不愿意去看那个无能又无功甚至还无势力的袁耀,都支持让刘备当扬州刺史,刘备也坚决不接受,于是这事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老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的扬州也是这样啊,总要选出个领头的人才行,否则的话扬州必然又要成为一盘散沙,各地太守豪强割据。

    这也是大家推选刘备的原因,袁耀根本镇不住场子,让他当扬州刺史,扬州立马就要乱,刘备就不同啦,有能力有实力有军功有威望,他做扬州刺史太理所当然了。

    然并卵,刘备本人不接受。

    最后就连荆州刘表都给刘备写信劝说他做扬州刺史,甚至刘表以同族的身份向朝廷上书,请封刘备为扬州刺史。

    这时候,一直摇摆不定,既想做刺史又没那能力的袁耀也出来说话了,他对刘备说自己并没有这样的能力承担大任,请求刘备领扬州刺史。

    又这么来回折腾了好多次,刘备光是在正式场合就推辞过四五次,可最后架不住众人劝说,他上位本就是众望所归,再加上朝廷的任命也到了,刘备这才勉为其难的接受了扬州刺史的位置。

    但刘备也对袁耀说,这本该是属于袁耀的,他做这个扬州刺史实在是心中有愧。

    可谁都知道,刘备不当就没人能当,真让袁耀上位那不叫子承父业,那叫集体作大死。

    当然啦,也因为这件事情,刘备的名声彻底的传扬开了,大家都说刘备是仁德君子,一时之间吸引了不少人才投奔。

    刘备也终于摆脱了兄弟三人闯江湖的局面,在刘备继任扬州刺史的一个月之后,刘备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谋士,张昭。

    张昭字子布,本是徐州人,后来是避乱来了江东之地,他的才德也广为人知,非常受人尊敬。

    刘备见到张昭之后自然是高兴的,他甚至都感动哭了。

    奋斗了大半辈子了,眼看着和他年龄差距不大的曹操苏云卿等人割据一方手下文臣武将无数,可他还是兄弟三人闯江湖,刘备总觉得心中悲凉。

    可现在不一样了,他得到张昭,而张昭的才能也是非常受人推崇赞誉的。

    刘备拉着张昭的手,一边哭一边说:“先生就是我的文和,是我的文若啊。”

    这说的是贾诩和荀彧,而贾诩和荀彧各自在苏云卿和曹操那里是个什么地位,大汉天下的人都知道嘛。

    于是刘备这话的意思实在是太明显了,当然,他也是在告诉张昭,张昭未来的地位一定会如同贾诩荀彧那样的。

    受到刘备的重视和重用,张昭自然也是十分感动的,这年代很流行士为知己者死嘛。

    再加上张昭与刘备相谈,无论是谈天下大事还是治理一方,两人都很有共同话题,刘备则越发觉得自己得到了一块宝啊。

    于是一时之间两人食则同席寝则同榻,就连出门都要手拉手坐同一辆车,实在是亲密的不行。

    可刘备与张昭亲密,一天两天还好,时间久了顿时就让关羽和张飞不满了。

    毕竟刘备太过重视张昭,难免就要忽略一下自己的兄弟了,关羽张飞顿时就受了冷落,再加上关羽傲慢,向来有些轻视那些文文弱弱的读书人,因此就更加不满。

    要知道,以往和刘备一起的是关羽和张飞啊!

    关系最好最亲密的就是他们兄弟三人,哪知道现在冒出个张昭来霸占了刘备的所有关注。

    尤其是一起吃一起睡什么的,以前和刘备睡一起的明明是他们两人好吗!

    张昭算什么玩意儿也敢插进来?

    关羽张飞不满意,他们不会去给刘备添堵,难免就要找张昭的麻烦,甚至这两人表现的十分明显,刘备也是个聪明人,自然很快就发现了。

    他拉着关羽张飞二人的手,安抚他们说道:“你们不该对子布不尊重,更不应该排斥他,我得到了子布,就像鱼儿终于得到了水一般,我心中是十分高兴的,你们也应当为我高兴才对,以后不要再同子布为难了。”

    关羽看他一眼没说话,张飞倒是说了:“可是大哥,以往都是我们兄弟三人一起,这时候突然多出来一个人,反正我不高兴。”

    总觉得他们之间好像没以前那么亲密了。

    刘备摇摇头:“翼德啊,子布是能让我成就大业的人,而你与我是共为一体的兄弟,这怎么能拿来比较呢?我希望你们能为我高兴,以后与子布好好相处。”

章节目录

[综+剑三]武安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霜色十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霜色十字并收藏[综+剑三]武安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