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没费什么力气,她就生下了第一胎,大女儿妞妞。

    在妞妞半岁大的时候,她又怀孕了,并在年前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小名饼儿,大名田勇明,沿用了田家勇字辈。

    儿女双全,赵氏每天笑的见眉不见眼的,同时,也开始催促田苗赶紧成婚。

    田苗倒是不着急,但凌长威急啊,趁着今年过年田苗回家探亲的机会,他跟赵氏一拍即合,将田苗娶了回去。

    所以,去年,赵氏可是双喜临门。

    跟阿彩相比,云书瑶生的这个孩子,就就像唐僧取经一样,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

    先是成婚很久肚子也没动静。着急之下,她就开始看大夫,喝各种难喝的中药还有腻人的补药。

    喝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才勉强怀上。可是这个孩子却一点也不安分,明天在她的肚子里翻跟头,折腾的她吃不下睡不着的,呕吐更是成了家常便饭。

    人家怀孕,都会发福,她怀这一胎,人却整整瘦了一圈。再加上她本来就瘦弱,那纤弱身子挺着大肚子的模样,活脱脱就是一个牙签肉,让人看着就为她担心。

    为这,赵氏不止一次明里暗里的嘲笑田老五,说,娶媳妇还是要娶阿彩这样的,像那些花架子,也只是中看不中用罢了。

    为此,云书瑶还哭了一场。

    幸好田老五现在倒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了,狠狠的刺了赵氏几次,算是为云书瑶撑了腰。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云书瑶怀孕的时候大半时间都在床上度过,能顺利生产才怪呢!

    难产,足足生了一天一夜,就在所有人都快放弃希望的时候,她才将这个孩子生了下来。

    是个瘦弱的女孩。因为在她肚子里待的太久,小脸被憋的通红,连哭都哭不声音来。

    而云书瑶自己,也是元气大伤,被大夫认定,以后可能不会怀孕了。

    这可是晴天霹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田老五还没有儿子,她却不能继续生了,这让她如何能接受。

    几乎一想起这件事来,她就独自流泪,并且还不能劝,越劝,那眼泪流的越多。

    为此,田老五还特地请姜婉白想个办法。

    云书瑶的流泪功夫,姜婉白可是见识过的,她最怕这样眼泪做的女人了,所以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让田老五多陪她。

    田老五在经历了生死,见识了田老二、田老四的求子之路后,对于儿子并没有太大的执念。就算云书瑶一个不生,他也愿意珍惜她,陪她好好过完这辈子,何况,他们还有一个爱女珠儿。

    日夜的开解云书瑶,并用行动一次次证明自己,云书瑶终于有些接受了这个结果,只不过,每天还是有些郁郁的。也只有在看见珠儿跟田老五的时候,脸上才会露出笑容。

    因为她在坐月子的时候哭了太多,还落下了迎风流泪的毛病。这下,她可比林黛玉还林黛玉了。

    “娘,你说老五这日子,以后可怎么过?”赵氏来拉着张氏一起,在姜婉白这里进行日常一次的叙家常加炫耀。

    不过,她确实有炫耀的本钱,现在田家他们这一辈,只有她儿女双全,还有了孙子孙女。

    “有什么不能过的!”姜婉白继续看着账本,有些懒的理会她,“男孩女孩都一样,只要教育好了,以后都会孝顺自己。”

    “哎呦,我的娘啊,这怎么能一样呢!男孩可是用来传宗接代的,女孩长大了,终究是别人家里的人。”赵氏撇着一张嘴,不屑的道。

    “我看苗儿给你的孝敬,不比承宝少。”姜婉白淡淡的道。

    “那当然,我家苗儿嫁了个有钱人,我自然跟着沾光了。不过,别人家的女儿,可不一定有苗儿这样的运气了。”说起田苗,想起自己屋里那些精致奢华的东西,赵氏满脸的得意。

    你的女儿能嫁有钱人,别人就不行是吧!姜婉白真要被她这种双标给气乐了,这是要有多大的脸,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行了,以后少在我这里提这些事。回头让书瑶听见了,又该伤心了。”姜婉白沉声道。

    “这……不提就不提吗。”赵氏还是很怕姜婉白的,灰溜溜的住了口。

    “承玉跟承安最近怎么样,最近有两天没见到他们了。”姜婉白问旁边的张氏。

    张氏根本不愿意跟赵氏一起来,所以只是眼观鼻,鼻观口的坐在那里。听见姜婉白问她,她反应了一下,才急忙道,“说是学堂里有个什么活动,他们一起出去了。”

    “哦!”姜婉白答应了一声,表示自己知晓了。

    她不问话,张氏也不会主动说话,屋里一时间陷入了一片寂静,唯有她翻看账本的唰唰声。

    ☆、第183章

    赵氏受不了这种寂静,起身道:“娘,饼儿这会该睡醒了,我回去给他蒸个蛋羹吃。”

    田家现在虽然有钱了,但大家都是过惯穷苦日子的人,所以根本没雇什么下人,万事都亲力亲为,每天能有鱼有肉,就很满足了。

    对比云书瑶那边又新添了两个奶妈子,两个丫鬟伺候田珠,每天山珍海味的吃着,也不知道赵氏怎么得出的优越感。

    大概就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吧!

    “去吧。”姜婉白随口答应着。

    赵氏却有些不想这么快走了,想了想,笑道:“小孩子真是一天一个样,我家饼儿这才几个月大,就已经能吃一碗蛋羹了。”

    没人理她,有些冷场。

    赵氏有些不甘心。田家所居住的这条街,周围非富即贵,她根本没办法像以前那样,出去东家长西家短,姜婉白这里是她唯一能说话的地方,就这么走了,她会一天不舒服。

    “三嫂,承安小时候也这样吗?”她没话找话说。

    张氏虽然也跟周围的夫人、小姐们说不上话,但她不像赵氏,自诩有身份,不跟那些下人聊天,再加上她比较和善,所以在这里倒不像赵氏那样寂寞。

    “承安小的时候,家里连点细粮都没有,能有一碗米糊糊吃,就不错了,哪里来的蛋羹。”张氏现在想起以前的日子,还仿佛就在昨天一样。

    “这倒是!想想以前过的什么日子,天天高粱饼子白薯粥,吃的人都打摆子。

    再看看现在,昨天阿彩还说天天喝鸡汤喝腻了。听听她这话,鸡汤都会喝腻,这在以前,不跟个笑话一样。”赵氏说着,又一屁股坐了回去,看那样子,好似要跟张氏长聊一样。

    张氏随意的附和了两声,突然站起来道:“承玉跟承安今天要回来,我答应了他们要给他们做最喜欢吃的红烧排骨,我就先回去了。”

    “回去啊。”赵氏愣了一下,随即道,“我跟你一起回去。”看来,她是不想放弃张氏这个说话对象了。

    一片青山绿水之间,一群七八岁的孩子身着统一的青衫,坐在那里望着远处的山水凝思,一副有模有样的感觉。

    这些孩子正是官学里的学生。

    作诗、做文章讲究有感而发,所以学堂里的老师隔三差五就会带这些孩子来外面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不求他们像骆宾王一样,小小年纪便做出《咏鹅》这样的佳作,能陶冶一下他们的情操,也是好的。

    这些孩子中,就有田承安。

    他现在八岁了,一改小时候那种头大身子小的样子,长的更像田老三一样,但比田老三好看许多。

    浓眉大眼,虎头虎脑的,身体更是健壮的像只小老虎,那身青衫穿在他的身上,倒少了一分书生的文弱,多了一分勃勃生机之感。

    此时,他也在盯着那连绵的青山,绞尽脑汁的想着该怎么作诗。

    不过作诗这种东西,还不像背课文,你用半个时辰背下来,我就算慢点,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也能背下来了,它讲究灵感。

    现在,或者说一直以来,田承安缺少的就是这种灵感。他所能想到的,就是“好大一座山”,“水浪打着卷”之类的东西,别说别人听了会笑,他自己都觉的自己说不出口。

    这时,已经陆续有同学站起来吟诵自己所得的诗作,他更加着急了。每次都是他最后几个站起来,还做的不好,同学已经开始嫌弃他了。

    可是奈何,越是着急,脑袋里越是一团浆糊,最后干脆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喂,承安,别那么愁眉苦脸的。别说兄弟不让着你,这次,我让你先说,我给你垫底。”一个小胖子拿胖手推了推田承安的胳膊,嬉笑道。

章节目录

农家老太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独恋一枝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独恋一枝花并收藏农家老太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