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太多心态炸了:大王!哈哈哈,昨天虎哥老生气了,他有四把都先凉了……微澜原来近视吗?真的治好了?那我也要买!”

    “吉利服我最爱:微澜的近视好了?我说他这几天眼神怎么那么好呢?!我这就去买!”

    “小挠抚:我也听说微澜的近视治好了,我们家也买了好几盒。”

    “木木木木木:虎嫂也来了!我去,真那么好使?那我也要买!我八百度近视啊!!”

    “专业澜吹:楼上的小伙伴都注意啊!微澜说这个真的有效,有近视眼的赶紧买,他们家代餐胶囊已经开始限购啦,谁知道这个治眼睛的药有多少库存?”

    “特技摩托车手:嘿嘿嘿,已经买了四盒,不怕不怕啦~”

    “凉拌海葵:摩托你真是……还这么贱贱的。对了米娜桑,别忘了微澜说他们家只有一家店,别买了山寨的啊!”

    …………

    方圆翻评论翻到十点多,满意地发现这次的推广效果看起来还挺不错的,这才去休息。

    第二天早上一到厂里,王涛和小宋就高兴地把销售数字告诉了他。

    从昨天晚上道今天早上,拓元素明目胶囊的销量已经达到了六千盒!方圆都震惊了——他想过这一波推广的效果会很好,但是他没想到会达到这样的销量!

    其实,随着购买祝余代餐胶囊的人越来越多,代餐胶囊的口碑早已经热遍整个互联网,而喵喵酱等三个网红也搭着这次的东风扶摇直上,如今早已经今非昔比,每个人的粉丝量都几乎翻了个番,更别提拢住了多少死忠粉了。

    所以当他们放出拓元素明目胶囊的广告之后,之前尝试过祝余代餐胶囊神奇效果的这些死忠粉们,几乎立刻向着方氏制药厂的网店发起了攻击。

    方圆还因为小宋拿来的销售记录高兴着呢,车间几个大师傅着急忙慌的就过来了。

    “厂长,照这么卖下去,咱们的库存很快就要不够啦!”

    “怎么会呢?”方圆吓一跳,“我记得咱们库存将近十万盒呢?!”

    马师傅负责外包装车间,库存多少他最有数,闻言赶紧解释:“库存是有九万五千多盒,可是照这么个数量卖下去,这不十多天就没啦?”

    方圆笑道:“马师傅,刘师傅你们别急。今天忽然出这么多货,其实是做了广告的缘故,也就这一两天销售能显眼点,过几天肯定会大幅度跌下来的。”

    几个老师傅互相看看,更上火了:“我说厂长,要是卖得不好,那不更糟心了吗?”

    方圆哭笑不得,赶紧招呼小宋帮着几个师傅倒水,他在旁边给几个老师傅解释着:“咱们的药效果有多好,咱们自己是知道的,可是顾客不知道啊!要想销售额真正提上来,还得等这次广告之后,这些买了药的顾客亲身使用过咱们的产品,看到效果反馈到网络上,到时候明目胶囊的销路才算是打开了。”

    第35章

    方圆给几个大师傅解释着,刘师傅一言不发的听着他说完, 砸吧砸吧嘴:“明白了, 厂长你的意思是,怎么也得一个月之后,等现在这批买了新药的顾客治好了近视, 自发帮咱们宣传, 才算是成了是不?”

    “对!”方圆笑道, “您几位忘了?之前代餐胶囊也做了广告, 头一两天也卖的不少, 第三天就没什么人买了。等销售再上来的时候,都过了好几天了,还全是回头客来着?”

    马师傅一拍大腿:“诶呀, 那, 那可是这个药他就不可能有啥回头客啊?!”

    其实药厂众人都明白,新药只要打开销量, 口碑一定会爆。不过大家也都清楚,明目胶囊其实是个一次性药品。因为只要治好了眼病, 也就不需要在服用了, 顶多多买一盒巩固一下。

    这就不像代餐胶囊一样,是个长期的生意,明目胶囊实际上每个近视眼患者一生服用一次就行,除非几年之后因为用眼过度再次近视,否则实在是不会再次光顾的。

    可是方圆却不以为意:“马师傅,咱们没有回头客, 可是这些顾客自己治好了眼睛,他们身边的人看到他们没带眼镜,会不会问一问呢?全国有多少近视眼患者您算过吗?只要咱们的产品口碑出来了,哪里还需要什么回头客啊?”

    这时候,灌装车间的王师傅忽然笑了:“老马,你忘啦?你闺女近视眼好了之后,你不是说他们整个年级的孩子都等着咱厂的药上市呢吗?”

    闻声围了过来,但是一直在旁边旁听的王涛也突然出声:“哎呦,马师傅,您女儿是在市一中读书吗?还是实验中学的?”

    “我闺女?”马师傅都有点愣了,“她在实验中学啊,怎么了?”

    刘师傅也说:“我们原料车间小邹,他儿子好像在市一中。小王啊,到底咋啦?”

    王涛一乐:“刘师傅,是这样——昨天咱们就有两个大单分别来自市一中和实验中学,市一中买了235盒,实验中学买了376盒。”

    马师傅这才反应过来:“……我说呢?我闺女一直跟我打听明目胶囊什么时候上市,我前天跟她说已经开始卖了,这孩子咋反而不吱声了呢?原来是早跟同学说好了,他们一起买啦!”

    方圆笑呵呵:“马师傅,您明白了吧?您女儿近视眼忽然治好了,邹技术儿子也忽然不戴眼镜了,周围同学能不问?问了能不动心?您闺女这不就帮咱们厂介绍了一个大单吗?等这批学生集体治好了近视眼,同学校的人会干看着不动心吗?”

    他这话说得明白清楚,几个老师傅合计着果然是这个道理,就放下心了。

    可是销售不愁了,生产呢?“那厂长,咱厂库存可不多,一个月之后要是大家都反应过来了,到时候卖疯了可咋整啊?”

    方圆闻言苦笑:“咱们厂产能只有这些,我这也是没辙……”

    王师傅这时候也点头道:“确实,咱们厂全力运转,一天也只能灌装四万多粒,就相当于一万多盒,这已经是现在设备的极限产能了。”

    “现在确实没办法了,”方圆叹口气,转头跟王涛吩咐,“这样,还是限购吧。明天开始,明目胶囊一人限购两盒,价格改回原价。”

    他安抚厂里众人:“至于产能的问题,这几个月咱们也赚了不少钱了,我最近有意在A市周边重新申请一块地方盖新厂,既然咱们有好东西就一定借着这个机会做大一些。不过新厂再怎么说也是半年多以后的事儿了,这段时间只能这样了。”

    厂里的员工对厂子的利益问题这么上心,方圆只有开心的,于是好说歹说安抚了这些老职工,这才回头跟王涛说起了新品销售的事儿。

    “厂长,限购是个好主意,不过咱们对学校的大批采购是不是要做出一些优惠啊?”销售状况这么好,王涛整天笑呵呵的,也对药厂的前景极为有信心,使出浑身解数帮方圆出谋划策。

    自从王涛过来负责网络销售之后,方圆可省了不少事。原来药厂也有几个跑销售的业务,不过虽然是老职工,业务能力还是不如王涛这个老江湖,现在都在王涛手底下干的劲儿劲儿的呢,根本不用方圆做思想工作。

    方圆如今十分器重他,对王涛的建议当然十分支持:“我的用意也是这样。我想着,今后如果有学校能提供证明来大批采购,可以以每盒四百九十块的价格卖出,如果是贫困地区的学校还可以更优惠一些。不过怎么确定能筛掉别有用心的家伙确实是个难题。”

    王涛想了想:“我记得学校也有资格证书的……这样,我去问问朋友,他们商场前几年做过学生优惠活动,跟市里学校有过接触,我打听打听门道再说。”

    方圆拍拍王涛的肩膀:“那就拜托你了!”

    他如今真是庆幸当初挖了王涛过来,太得用了!方圆想着一定要给王涛提一下待遇,这才慢悠悠去找艾芒。

    不论如何,原材料该囤就得囤,现在只是产能跟不上,到了冬天原料也跟不上可就得傻眼了。

    从这天开始,每个周末方圆都开车带着艾芒和方周去山上住一晚上,一边是催生更多的原料,一方面也是让弟弟放松一下。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厂里的祝余冻干粉和拓豆粉已经堆得满满当当,第一批购买明目胶囊的顾客,也开始纷纷在网上晒出了自己的使用心得。

章节目录

山海经带我去致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西西里晴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西西里晴空并收藏山海经带我去致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