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式?那是何许人也。”
    去石渠阁的路上,与任弘同车的张敞提及此人,任弘却一下子没想起来是谁。
    “昨日列席于石渠阁中,骠骑将军忘了么?”
    任弘无语,昨天全是戴着高帽子的儒生,名字都很陌生,他哪能一一记得啊。
    张敞只好帮任弘回忆,说四家诗混战时,鲁诗那边除了韦玄成、鲁诗博士江公外,还有东昏侯——也就是废昌邑王刘贺的老太傅王式也被邀请来了。
    张敞道:“王式乃是昌邑王刘贺的太傅,昌邑王因行淫乱被废,昌邑群臣因此下狱诛杀。王式也在被诛杀之列,廷尉责问王式,你是昌邑王老师,为何不进谏制止?”
    “王式答道:我朝夕给昌邑王讲授《诗经》三百零五篇,那些教人做忠臣孝子的篇章,都是反复讲诵;那些描述无道昏君的篇章,我也痛心剖析,怎么没有进谏!廷尉以为有理,也免去了他的死罪。”
    “而王式回家教授,其弟子沛县褚少孙等应博士弟子选,成绩甚佳,得到太常赏识,这次也将王式邀请来了。”
    不过昨天多是韦玄成发言,王式倒是没太多话。
    结果昨日鲁诗一派庆祝狙击毛诗成功的酒宴上,就出事了。
    “鲁诗博士江公对王式心怀嫉妒,与王式起了口角,王式秉承《曲礼》不肯以客身份唱《骊驹》,江公遂大骂王式所学的是《狗曲》。”
    “王式觉得羞耻,装醉跌倒,今早就走了,其弟子沛县褚少孙不忿,便跑到向京兆尹状告那江公有辱斯文。”
    任弘道:“此事不该告到太常处么?莫非那褚少孙认识你?”
    张敞道:“然也,褚少孙对史颇有兴趣,曾登杨恽家门,跪求借《太史公书》观看。”
    “杨子幼借他了?”据任弘所知,杨恽一贯是眼高过顶的。
    “借了,还夸此子有史家之才,我去子幼家时遇到过一次。”
    这件事其实很简单,韦玄成已经是列侯了,还是太中大夫,不屑于争区区博士之位。但江公却害怕王式抢了他的饭碗,加上王式也和他一样,在鲁诗之外钻研孝经,还有口碑不错的著述,所以江公才嫉妒不已。
    “石渠阁之会还没结束,这就迫不及待开始内斗了,果然是儒生啊。”任弘摇头笑道:“更何况,彼辈就笃定毛诗败了?”
    虽然解延年口头上不敌三家,但毛诗到底能不能位列博士,最后还不是天子一句话的事。
    不过为了区区一个博士之位,这些“大儒”就能说出如此粗鄙之言,若为了一整个学派的地位和仕途?真不知会做出怎样疯狂、没下限的事来。
    他说的就是公羊家。
    “公羊派加人了。”进了未央宫来到石渠阁附近,提前来到此处的黄霸来告诉任弘这件事。
    “公羊众人说,他们与榖梁本来各出五人,但榖梁却暗暗加了萧望之,不公平,故公羊也加了贡禹为助吏。”
    琅琊人贡禹是王吉的老友,“弹冠相庆”这个成语的贡献者,乃是董仲舒的再传弟子,本来和萧望之等同属于“清流”,可这次关乎门派存亡,他也不得不坐到萧望之所占的榖梁对立面去了。
    耿寿昌有些担忧:“将军,吾等不加么?”
    任弘看了一眼跟了自己多年的弟子刘更生,他虽然个头没长,跟个小豆丁似的,但其聪慧才智让人赞叹,在钻研左传方面,已经青出于蓝了,真是捡了块宝啊。遂笑道:“不必了,我相信子政。”
    “今日且看他,舌战群儒!”
    ……
    贡禹今日不弹冠了,只静静坐在石渠阁中。
    他是被严彭祖等公羊博士、弟子哭着恳求来助阵的,公羊派这几年青黄不接,对面出了萧望之这个通五经的名儒,他们自觉不是对手,琢磨着也只有贡禹能与之一战。
    贡禹与萧望之政见相同,可今日分处不同学派,榖梁是想踩着公羊的尸体跻身朝堂,而任弘的左传一派亦虎视眈眈,公羊唯有自救。
    上一次他们遭到挑战,乃是董仲舒与瑕丘江公的辩论,榖梁一派认为,是公孙弘的偏袒和江公口吃导致榖梁败北,可贡禹却明白,这不是主要原因。
    他们公羊之所以能赢,是因为以学应术,恰逢其时,迎合了大汉和孝武的需求。
    贡禹知道,孝武在给董仲舒的策问中,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三代受命,其符安在?”。
    当时大汉立国七十余载,却尚未得到关东的普遍认可,长安对关东也十分防范,过函谷关跟去外国一样,七国之乱绝非只是几个诸侯的野心作祟。
    故大汉急需确立正统,得到普天之下的认可。公羊派便能提供这种理论,过秦、宣汉、三统,这三板斧确立合法性,最后再通过更化改服色、历法,完成“新王”对旧统的继承。
    “这便是公羊能赢的缘由。”
    贡禹得回想起前师董仲舒等人在初见孝武时的抉择。
    而另一边,落座的任弘也在看着公羊众人,他很清楚,当初的公羊派是激进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相信太平盛世是可以实现的,将希望寄托在孝武身上。
    孝武也如此认为,他给董仲舒的策问中便说:“伊欲风流而令行,刑轻而奸改,百姓和乐,政事宣昭。”
    为了实现太平理想,汉武帝得在自己帝王生涯内彻底解决匈奴问题。为断匈奴左臂而进入朝鲜,为断匈奴右臂而开河西辟西域,盐铁专营、算缗告缗等等举措,无不为了筹集军费。在这期间他还平定了南越、东越和西南夷。
    巨大的成功使汉武兴奋不己,于是把一些应在太平盛世到来以后的事情提前,比如封禅、巡行,他不认为自己的扩张步伐太快,但帝国已经疲敝不堪。
    所有正确的事情,同时去完成,就成了不正确。
    到这时候,公羊儒生也对孝武失望不已,于是试图借天人感应,给皇权上一道紧箍咒。想通过对天命的解释,制约越来越疯狂的皇帝,但孝武看穿了董仲舒的把戏,他本人差点被杀。
    这时候,三统说这把双刃剑就开始起用了。
    当儒生对大汉充满希望的时候,三统论可以为刘姓的正统背书。但当儒生对大汉普遍失望的时候,三统论又可以成为论证汉家当亡的根据,睦弘、盖宽饶莫不如此。
    皇帝开始发觉三统说的危险性,公羊若不做改变,恐怕会被黜落。
    学术与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大一统已成,匈奴已残灭,九世之仇已报,《公羊》对汉家治术的两个重要支撑,此时已不再重要。何况《公羊》家对战争的态度,早就站在了天子的对立面上——他们的“尊王攘夷”只支持被动反击,对主动开拓极力反对。
    这使《公羊传》成了既陈之刍狗,如今面临生死存亡。
    但公羊派,还有最厉害的一招,从公孙弘、董仲舒处传承了下来。
    “那便是……权变!”
    ……
    萧望之的位置距离贡禹并不远,但今日他却惊讶地看着,平素也算刚正的贡禹,今日却像平津侯公孙弘一般,苟合取容。
    在榖梁众人纷纷开炮,指摘公羊中有异端邪说,欲颠覆大汉社稷时,贡禹与公羊众人一起,拼命为公羊学说洗白。
    比如将禅让说成“再受命”,孝武皇帝改制便是再受命.又言睦弘预言的汉天子禅以帝位,指的是孝昭当内禅于今上。
    他们甚至用上了齐学擅长的阴阳谶纬,开始说一些神神叨叨的东西,想要证明公羊派对大汉的忠诚。
    先是贡禹献上一幅《春秋纬·演孔图》,说孔子得麟之后,有血书飞为赤鸟,化为白书,署曰《演孔图》。
    贡禹大声念道:“孔圣没,周姬亡,彗东出,秦政起,胡破术,书记散,孔不绝。孔子仰推天命,俯察时变,却观未来,像解无穷,知汉当继大乱之后,故作拨乱之法以授之。”
    而公羊博士严彭祖找来的东西更侮辱智商:“孔子作《春秋》、制《孝经》既成,使七十二弟子向北辰星罄折而立,使曾子抱河洛事北向,孔子斋戒,持缥笔,衣襦单衣,向北辰而拜,告备于天曰《孝经》四卷,《春秋》、《河》、《洛》凡八十一卷,谨已备。”
    “天乃虹誉起,白雾摩地,赤虹自上下,化为黄玉,长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受而读之曰……”
    那么刻文是什么呢?严彭祖提高了音量:“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珍北,字禾子,天下服。”
    任弘差点没笑出来,好嘞,孔子成了带预言家,不仅知道未来将有个汉朝,而且还知道了未来的皇帝叫刘季。
    孔子的十二世孙孔卬是越听越脸黑,难怪孔家会跟公羊派彻底闹掰,这群人胡扯起来没个下限的。
    这已经不是孔子了,而是某位先知教主吧,任弘越听越觉得公羊家可以洗洗睡了。
    但公羊家擅“权变”,随机应变能力确实强,眼看这些阴阳谶纬似乎没让皇帝露出笑容,贡禹咬咬牙,抛出了他们的最后一招,开始重提公羊派的核心理论:三世说。
    《公羊》学把《春秋》十二公分为三世: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但从春秋真实的历史来看,“三世说”的诬妄显而易见。事实上春秋时愈降则愈不太平,政乱民苦无可告诉,礼乐也越发崩坏。
    所以,这三世说不是给春秋准备的,而是要套在大汉历史上,来讨好皇帝。
    贡禹说道:“如高祖、孝惠、高后时,内其国而外诸夏,乃是据乱世;孝文、孝景、孝武、孝昭时内诸夏而外夷狄,乃是升平世。”
    “至于今上,昭至德,开大明,配天地,本人伦,劝学修礼,祟化厉贤,以风四方。匈奴为北藩,西域远夷之君内而不外,天下四至万里外,远近小大若一,可谓太平世也!”
    谄媚之意溢于言表,但至此,刘询一直板着的脸才稍微松了松。公羊派求生欲果然很强,这三世说一出,他们起码多了一个被天子看中的点,应该不会直接被废除了。
    任弘暗想,这公羊也是有可取之处的,这三世说,可不比榖梁那种越古越美好的理论强多了,只可惜沉寂多年。
    再过两千年,才被号称“新公羊”的康有为等人和西方进化论结合在一起,成了“历史进化论”。
    “应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再退居二线。”
    任弘心中暗暗笑道:“这三世说,现在是我左传一派的了!”
    ……
    榖梁那边,萧望之等人倒是一愣一愣的,他们将注意力都放在左传上了,确实没想到公羊派求生欲如此之强。贡禹在几乎所有人的批驳下,硬是将大逆不道的“逼迫天子禅让”给圆了过来,保留了一席之地,看来接下来是三方角斗之势啊。
    今日的辩驳才刚刚开始,天子让公羊停止鼓吹他们的三世说,会议进入下一个议程:论春秋三传异同。
    按照学术讨论的规矩,先提出一个问题,三家学者给出不同的解答,最后由皇帝加以裁断。
    出于公平起见,刘询没有让任弘、魏相来提,而是点了他身旁的太子刘去疾。
    “太子,你挑一个罢。”
    刘去疾才十岁,他模样和许平君很像,温顺而乖巧,他的教育是皇帝亲自抓的,先被苏武教了六年,如今苏太傅已逝,新的太子太傅尚未选出,但已经开始读春秋经了,只未涉及传。
    今日哪家能赢,或许便能承接太子的教育。
    刘去疾显然对儒术不太感兴趣,方才听得都快睡着了,也不知该怎么选,信手翻着手里的春秋经简牍,最后想了想后,指着首卷开篇,用稚嫩的语气问三家道:
    “元年春,王正月,何解?”
    就六个字,应该争辩起来也很快,这样能早点结束吧?嗯。
    “完了。”
    任弘有些头疼,这皇太子还是太年轻了,不明白深浅啊。
    光这六个字,就足够让三家吵吵一整天,从白天到黑夜,看来石渠阁之会想两天结束,没可能了。
    任弘不由摸了摸软软鼓鼓的肚子。
    “有点饿了。”
    ……
    ps:饿了,吃饭,第二章在0点前。

章节目录

汉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七月新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月新番并收藏汉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