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甚么,看到甚么就买甚么,要是实在不行,就往王家干货店去瞧瞧。”

    小叶子点头答应了,顾三娘就给她数了几十个钱,嘱咐她收好,那小叶子便提着篮子一蹦一跳的出门了,御哥儿本来想跟着一起去,但被顾三娘喊住了,看到御哥儿撅嘴不高兴的样子,顾三娘好生哄了他一番,总算他那小脸上重新雨过天晴了。

    这边顾三娘等着小叶子的菜,她也半刻不曾闲下来,厨房里很乱,顾三娘先收拾了一番,眼见小叶子一时片刻回不来,顾三娘先量米蒸饭,又回自家去割了一块猪肉,削了几个萝卜上锅炖煮,正在她有条不紊忙活时,小叶子提着满满一篮子菜回来了,只是她那脸色却微微有些惊慌。

    ☆、第13章

    顾三娘看到闺女神色不对,赶紧放下手里的锅铲,出声问道:“叶子,出啥事了?”

    小叶子像是一路跑回来似的,大冬月的累得满头大汗,她嘴里喘着粗气,站在顾三娘面前,深深的呼出一口气,低声说道:“娘,我看到大伯和大伯娘了。”

    顾三娘一惊,这个时候乡下正是农闲,庄户人家一般都窝在家里猫冬,况且她们那个小乡屯,等闲人家都不会轻易出远门,大多数的人一辈子也不曾到县里来过,王金锁他们夫妇俩怎会过来?

    “你可看准了?”顾三娘沉着脸问道。

    小叶子瞪着眼睛直点头,她说:“我原先只当自己看错了,后来悄悄的跟上去,果然就是大伯,他用板车拖着大柱哥,直接进了医馆,似乎是生了病的样子。”

    听到这里,顾三娘已是明白了几分,这王大柱是王金锁的儿子,王金锁家的除了头一个是个哥儿,往下三个全都是姐儿,因此他们两口子将大柱看作眼珠子一般,把个好好的哥儿娇惯得游手好闲,如今长得十几岁,眼看就要娶亲,地里的农活干得还不好家里的姐儿们。今日小叶子在医馆里看到大柱,必定是大柱生了重病,要不王金锁也不会这么大老远带着大柱到县里来求医。

    小叶子看了她娘一眼,又说道:“我怕被他们看到,就赶紧跑回家了。”

    不管到底大柱得了甚么大病,总之听到他们遭了难,顾三娘就有种十分解气的感觉,她冷笑一声,嘴里咒骂道:“报应!”

    小叶子想起他爹死后,她娘被叔伯他们欺负,不禁担忧的说道:“娘,大伯他们要是找过来该如何是好呢?”

    “来就来,我还怕了他们不成?”顾三娘这辈子真是恨毒了那一家子,她要不是个妇道人家,何以眼睁睁看着家产被夺而又无能为力?现今她没有报仇的能力,王金锁不来惹她便罢,要是再苦苦相逼,她就是拼着性命不要,也要揪着他们去告官。

    看到顾三娘脸色发狠,小叶子想了一下,自我安慰道:“我猜大伯他们肯定不敢来闹事的,要知道秦林叔可在县衙里当差呢。”

    “你说得很是,不过这几日你记得少往外边走动,我别的不怕,就怕你碰到他们吃了亏。”这里是县城,顾三娘可不会像在老家那样任他们捏圆搓扁,只是平日她都在绣庄当差,家里只有小叶子,顾三娘担心她要是遇到王金锁平白受欺负,这才叮嘱了几句。

    “娘,我知道了,现如今大柱哥病了,我看大伯他们未必有精力去管别人。”小叶子说道。

    顾三娘点了点头,母女俩说了一会子话,眼见时辰不早,顾三娘叫小叶子帮着烧火,想到王金锁家倒霉,顾三娘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恰逢冬至节,县上的集市有许多还未开门,小叶子出去转了一圈,买到一把白菜,二十来个鸡蛋,再加一条干鱼,还有半斤野菇,顾三娘今日心里高兴,使出拿手的本领,猪肉炖萝卜,干烧红鱼,白菜炒野茹,又炖了一碗鸡蛋羹,摊了几张鸡蛋饼,虽说不算丰盛,但份量都很足,要不是小叶子实在没买到菜,她恨不能大显身手,好好得料理一桌席面出来,不过这一桌菜也不算差就是了,御哥儿进到厨房,看到案板上做好的菜,他欢快的拍着巴掌,喜道:“今日有好吃的喽。”

    有人捧场,顾三娘自然是高兴,她和小叶子把饭菜端上桌,沈拙看这满桌有荤有素,比自己那三两招简直不知强了多少,便对顾三娘说道:“顾娘子受累了,今日就留在家里吃饭罢。”

    顾三娘笑了,她说:“不必你多说,厨房里已留了我和小叶子的饭菜,你们带着御哥儿先吃,等吃完了我帮着收拾干净再回去。”

    沈拙最尊敬顾三娘这爽利不扭捏的品性,他也心知她不便上桌,于是不再多言,那顾三娘又把钱袋还给沈拙,说道:“这一桌饭菜花了三十个铜钱,你点点数。”

    沈拙还有甚么信不过顾三娘的,他接过来,看也不看就收了起来,那顾三娘自带着小叶子到厨房去用饭。

    这厢沈拙和东方检带着御哥儿坐了下来,那东方检夹了一块炖得软烂的肥肉吃下去,他品了品滋味,遗憾的说道:“端得一手好厨艺,就是可惜少了一壶酒。”

    沈拙全当没听见,他给沈御夹了几箸菜,便端着饭碗不紧不慢的吃着。

    东方检把那食不言的规矩早抛到脑后,他见沈拙不搭理自己,又说道:“看起来,你跟这小寡妇很亲近呀。”

    他见顾三娘母女俩都戴着重孝,便猜测顾三娘是寡妇,一问之下果然如此,听到御哥儿说,他们两家门对门,平日御哥儿常常往小寡妇家去玩,有时沈拙带着学生读书,小寡妇的闺女也会跟着旁听。

    沈拙放下手里的碗筷,他看了东方检一眼,说道:“这么多年了,你仍旧改不了胡言乱语的坏毛病。”

    东方检看到沈拙这般郑重,非但不住嘴,还接着开玩笑的说道:“这有甚么,鳏夫配寡妇,再恰当不过。”

    正在吃饭的御哥儿抬起头来,他天真的问道:“甚么是鳏夫?”

    东方检简直是个促狭鬼,他听到御哥儿这话,朝着沈拙努了努嘴,说道:“你问你爹!”

    御哥儿又扭头眼巴巴的望着他爹,沈拙给他夹了一块肉,淡定的说道:“你爹就是个鳏夫。”

    御哥儿知道东方检刚才说的寡妇就是顾三娘,他想了一下,说道:“那爹要和顾婶娘在一起吗?”

    沈拙的眉角终于忍不住抽搐了一下,他严肃的望着御哥儿,连名带姓的喊着他的名字,说道:“沈御,不可学你东方世叔胡说八道,要是叫别人听到了,只会无端给你顾婶娘招惹口舌。”

    他和顾三娘清清白白,人家好心来帮忙,他们却背地里编派她,若是顾三娘知道了,依她的气性,只怕都不肯再轻易和他打照面了。

    那东方检轻轻挑了一下眉梢,其实刚才不过都是些玩笑话罢了,沈拙就算要再娶妻,也必然是位能匹配得上他身世的女子。

    且说顾三娘和小叶子用完饭,又把灶上清理得干干净净,这才回到西厢,至于东方检,果然是个说风就是雨的怪脾气,先前还说要在县里停留几日,吃完饭后,忽然就说要告辞离开,沈拙也不曾挽留,听说他要走,径直就将他送了出去。

    走到门口后,东方检整理了一下衣襟,说道:“行了,不用送了,你且进去罢。”

    沈拙原本也没打算要相送,他问道:“你准备往哪里去?”

    东方检看了一下远处的天边,漫不经心的说道:“或许是横州,不过也不一定,说不定半路会转道去黄山。”

    他俩都不是多愁善感的人,就算是分离也不会觉得不舍,只是想到京城里的事情,东方检沉默了片刻,问道:“你难不成真的要一辈子待在这乡下地方。”

    沈拙目光沉稳,平静的说道:“那也未尝不可,这里与世无争,不必受声名所累,我也能静下来读几本书。”

    东方检撇了一下嘴角,讥讽的说道:“人家都是趋名逐利的俗夫,就你最清高!”

    沈拙轻笑一声没有说话,东方检见不得他这副世外高人的模样,于是嘴里重重的哼了一声,牵着马转身就走。

    看到东方检出了巷口,沈拙也回身关上门,他站在门口,看到顾三娘和小叶子坐在檐下整理绣线,不知怎的,那五颜六色的丝线缠成一团,亏得她们母女俩不嫌繁琐,竟要一根根的解开,这是个需有耐心的活儿,小叶子解了半日,手里的一团丝线越来越乱,脸上便渐渐露出心急的神情,那顾三娘手指的动作却始终不急不缓,不到半日,乱如麻的丝线就被她解开了。

    随后,顾三娘又接过小叶子的手里的线团,说道:“老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只管一味的使蛮力,这线只会越缠越紧。”

    说话时,她低下头解了大半日,总算抽出第一根丝线,顾三娘嘴里又对小叶子说道:“别看线团乱糟糟的,你只要解开头几根,后头的就十分容易了。”

    说完,顾三娘把手里的线团又还给小叶子,当她抬头时,看到站在院门边的沈拙,便说道:“那客人走啦?”

    沈拙这才发觉自己竟是怔了许久,他回过神来,轻轻点头,说道:“中午劳你受累,还不曾谢过你呢。”

    顾三娘抿嘴一笑,说道:“你们读书人就爱谢来谢去,都是住在一个院子里的人,不过是搭把手的事,这又值甚么呢?”

    沈拙笑了起来,她这般干脆,再多言就显得他酸腐了,日后要是她家有甚么事,他多帮衬一些就是了。

    ☆、第14章

    冬至过后,又连下了几场大雪,再过不久就要过年,绣庄里的绣娘们越发忙了起来,只是夜长昼短的,一日做活计的时辰实在有限,顾三娘免不了要熬灯费油的赶工,东厢的沈拙留意到,往往更鼓都敲了好几个更次,对面的灯还亮着,便是御哥儿也常常说,晨起去西厢找小叶子顽,顾婶娘十回倒有九回是早就出门去上工了。

    这日,乌云阴沉沉的,眼瞅着又要下场暴雪,绣房里的光影昏暗,顾三娘绣了几针,便搓着冻得冰凉的手指看着窗外,她想着,这会子又是风又是雪的,灯火最是要仔细,她们住得西厢冷得很,平日她不在家,从来是不许小叶子烧火取暖的,也不知今日她会不会往秦大娘或是沈拙屋里去避寒。

    如此怔了半日,莫小红也停下手里的针,她揉了揉眼睛,嘴里嘀咕一句:“这鬼天气,成心不让人好好干活。”

    绣娘们都瞪着眼睛干了一日活,身子又冷又乏,因此又有几个人抬起头来搭话:“可不是,越是这样,绣活催得越是紧。”

    顾三娘耳边听着她们说话,手指摸着纹路又绣了起来,一个边角才刚绣完,管永旺就进来了,他对着顾三娘说道:“三娘,外头有个人找你,说是你乡下的亲戚。”

    听了管永旺这话,顾三娘心里一惊,她在乡下还能有甚么亲戚?这么一想,顾三娘忽然回想起前些日子小叶子说在县里看到王金锁夫妇,找过来的人莫不是他们?

    顾三娘沉吟了片刻,便放下手里的针线,起身跟着管永旺出了绣房,走到天井里,她隔着窗户望了几眼,看到有个人影拱肩缩背的坐在门房边的火盆旁烤火,只待再看清他的脸时,顾三娘一口银牙险些咬碎,果然叫她猜对了,这来的人正是王金锁。

    一旁的管永旺见她气得浑身直颤,便问道:“怎的,这人真是你家的亲戚。”

    顾三娘嘴里恨道:“是亲戚,是专门想着要谋我家财害我性命的亲戚呢!”

    管永旺只听这么一说,便已猜了几分出来,他说道:“既然如此,你且别出去,省得跟他歪缠,我自叫人打发他走。”

章节目录

顾三娘再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小春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春贤并收藏顾三娘再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