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仝是个很拎得清的人,否则也不会年纪轻轻就坐稳这个位置,他知道轻重,不敢乱说。&

    如今朝堂上寒门已然站稳脚跟。世家力量虽说折损了些,但到底经营多年,没有伤到根本,如今今上瞄着盐权出手,已经是想动世家的经济命脉了。

    曹仝又不蠢,自己一个皇子能说出要收回盐权这种话,总不能是自己拍拍脑袋想出来的新花样,必然是天子暗中授意,要么就是和世家一条心来对抗朝廷,要么就是站在朝廷这一边来对抗世家,既然听到了,就总得站一边,没得第三个选择。

    他第二世时也曾看过许久,曹仝和世家的关系并非附属,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他更倾向于游离于世家掌控的灰色边缘地带,并很擅长利用自身资源维持这种微妙的平衡。

    只要不是世家那一边的力量,就好办。

    王府早在易北封王的旨意下来时,就已经开始动工修缮,用的是原本废弃的一座大宅,据说还是前朝时宰相致仕隐居时住的地方,不过后人落没,宅子便荒了下来,风水朝向是一等一的好,里面亭台楼阁布置得分外雅致,郡守有心巴结,更是卖力添置,奇花异草,珍奇古玩和不要钱一样流水的往里头搬。

    据说这位王爷可是圣上亲自选的封地,在京城最得盛宠,圣上更是亲口发了话,府邸只求舒适,银钱随意花用,一切皆由宫中开支。

    如今看看易北的派头,再看看他身边跟着的近卫军,可见自己消息果真还不够灵通。

    到封地不算,圣上还拨了自己的近卫来给易北使用,这何止是圣宠优渥,简直就是要比肩太子的节奏啊。

    先前还是五王和太子平分秋色呢,如今风水轮流转,是一皇子的风头竟然还生生盖过了太子。

    郡守大人不敢怠慢,亲自领路,一路陪笑,叮嘱了又叮嘱,着人安顿易北行李和随行人员,临走前跪在易北面前,俯首痛陈,今晚设宴为王爷接风,还请王爷王妃务必赏脸光临,下官蓬荜生辉云云。

    曹仝活活尝到了现世报的滋味,一路上他把易北当太监,如今到了安乐郡,易北没空理会他,郡守派出的亲信见他和易北同坐一车,顿时脑补把他当成了王爷近身第一总管,哪个箱子该放哪里,哪个箱子里的东西要打开归置,统统跑来问他的意思,倒把陈管事晾在一边,吹胡瞪眼气得不行,总算是还记着在白虎滩上周围那一圈明晃晃的刀子,否则早就一张嘴把曹仝祖宗十八代的教养都数落了个遍。

    刚来的第一天,不用过早谈公事,大家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把人头先认认熟,然后才会开始选人。

    郡守原先的工作只需要对朝廷上报,如今陡然来了一个封王,无异于自己脑袋顶上生生多了个上司,不论他是真心欢迎还是假意逢迎,自己的事情总该是要好好办下去。

    近卫军有先前钦差赈灾时的交情在,倒是能分掉不少孟陵和许都的活儿,好让这两个暗卫不至于过劳死。

    易北前四辈子就没正儿八经的封过实打实的王,如今也是头一回干这个事儿,地方上有实权的和京城里只有个名头的王爷,手中权力千差万别。

    &到时候会有很多官夫人和你套近乎,如今席上以你为尊,不用太让着谁。&

    江梨难得又被套上那套沉甸甸的王妃冠服,差点没把脖子给压断。

    易北临行前特意绕到江梨房中,替她选了几样首饰。

    江梨哦了一声,点点头。

    &我就照着皇后娘娘那个派头来就对了,是吧。&

    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么,在宫中那么久,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了。

    易北被江梨的上道给逗乐了,伸手揉揉江梨的脑袋。

    &没错没错,架子端起来。&

    易北的口风不好套,估计今晚会有很多人把主意打到江梨身上,枕头风不就是这么吹的么。

    派出夫人家眷前来打探一下王爷的意思,或许王爷还有些不好说出口的,也得借着王妃的口来传达呢。

    易北穿着封王时的紫色团花朝服,和江梨站在一块儿,端的是花团锦簇两大只。

    郡守大人派来的车架早早在王府前等候。

    歌姬献唱,舞姬柔媚,席上觥筹交错,人人喜气洋洋,一派欢迎之态,所言皆是王爷一路辛苦,无人提及公事。

    易北一一应下,酒到杯干,特别豪爽,赢得众人交口称赞。

    江梨则被一群官夫人团团围住,从京中流行的胭脂水粉到各色妆容,从衣服首饰聊到家中陈设,言辞亲热,只是碍于江梨王妃之尊,自己夫君再高的官位,都不敢和江梨称姐道妹。

    江梨努力回想皇后的模样,尽力把自己的表情拗到和她一致。

    官夫人们越发感慨,到底是从京城里来的,听说还是圣上亲封的县主,派头就是不一样,于是越发恭敬,即便是先头存了些打探的小心思,如今也被江梨连消带打,灭了个干干净净。

    于是,席过人散,夫妻二人秉烛夜话,互通消息,发现竟然俩人周围都只谈风月,无涉国事,不由感慨果然地方水深不比京城差,连官家夫人都如此谨慎小心,沉得住气,真是藏龙卧虎,高手在民间。

    第122章 借人

    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易北的行程被殷勤的郡守大人安排得满满当当。

    早上起来去城中最出名的酒楼吃早饭,接着逛一逛上午的街道,看看围观群众菜摊上的蔬菜有多么新鲜,大姑娘小媳妇挽着小篮子出门买菜的生活是如何和谐,接着午饭又去吃当地的名菜,下午小睡片刻,便去城外看看周遭风景,至晚回来,还来看看安乐郡中人们悠闲的夜生活,吃吃小摊点心,也算是体察民情。

    城中逛完还有隔壁县,县城逛完还有周围村,村子逛完还能再折回来看看商户是否按时交税,建筑有没有什么安全隐患,从业人员是否混进了生人,等等等等,事情多得说起来都要说上半天。

    而江梨则被各种各样的拜帖直接埋了。

    最开始郡守夫人还想打着自己好歹是一郡最高长官夫人的旗号,以江梨闺中密友的身份,不用拜帖直接上门,结果被笑眯眯而又略带遗憾的碧云直接拦在了大厅上,灌了满肚子的香茶点心,然后无功而返。

    而江梨在郡守夫人来的第四次时终于空了出来,和夫人把臂言欢,对于夫人来了三次却没见着正主儿的事情懵然无知,特意把碧云叫来正经吩咐,郡守夫人是贵客,她的拜帖无论什么时候来,无论自己有什么事,都必须要第一时间递到自己手上。

    碧云连声称是,诚惶诚恐跪下给郡守夫人致歉,请罪自己招待不周,怠慢了贵客。

    还处于观望期的夫人们彻底明白了王妃娘娘的架子到底有多大,想要拜见先得通传,一个两个乖乖回家写拜帖。

    易北在外头忙,江梨在后院也没太闲着,王府在修缮到过程中,郡守大人已经给添置了一些最基础的下人,比如说厨娘花匠之类做杂活儿的人,但更高级一点的比如说侍女仆从,则没敢随意往里塞。

    毕竟都是一路当主子当过来的人,身边肯定已经有了一大批得用的心腹,他往府里塞人塞多了,还会让易北觉得他别有用心。

    陈管事最近忙着在外采买丫鬟小厮,找了一堆的人牙子,一个一个挑过去,只觉得到底是小地方,看上去一个两个都不顺眼,只能凑合凑合买回来再慢慢教规矩。

    于是,在喝了三杯茶,说了无数闲话之后,郡守夫人终于还是先开了口。

    &娘娘初来安乐郡,所有东西都是刚置的,妾身也不知娘娘王爷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不敢乱添,如今娘娘既然已经安置下来了,这府里……&

    已经年逾三十保养得宜的郡守夫人微笑着,打量了一下江梨身边站着的碧云。

    &如今圣上大力省俭,妾听闻京中以皇后娘娘为首,各宫娘娘各家女眷都不添新衣,按说这省俭也要省俭,只是娘娘到底是王妃之尊,太过于素净总归不太好,妾看娘娘身边总是只得这一个丫鬟使唤。&

    顿了顿,郡守夫人笑得越发和蔼。

    &妾不是说碧云姑娘不能干,可再伶俐,娘娘身边只有一个贴身侍女也太过不像,妾这儿倒是有几个还能看得过去的丫头,若娘娘不嫌弃,偶尔能指点一下这些丫头们,倒是她们的福气了。&

    游完封地接着就要开始选府中配套的基础官员,那是郡守要操心的事儿,而郡守夫人的任务,就是要来探一探江梨的口风,看看往王府里塞下人是不是容易。

    一方面是好心,另一方面也是试探。

    &夫人盛情,本宫心领了,碧云是宫中贤妃娘娘赏的宫女,跟着我惯了,出嫁便只带了她一个,其余的人都留在京中王府,毕竟路上人多也太过繁琐,京中也的确需要人看着,便没把她们带过来,夫人来的不巧,陈管事昨天才和我说人已经挑好正在教规矩,想来过几天也能用了。&

    十一皇子府都快被安插成个筛子了,好不容易躲来封地,她才不要把府里又变成各个能人的角力场所。

    这几天来的夫人们大多都打着江梨初来乍到不方便的旗号,往府里塞人,统统都被江梨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挡了回去。

    后院里选人都是小事儿,最麻烦的还是易北要用的那一群人。

    虽说是封了地,但易北只有对地方官员的管理权,没有任免权,王府里要配的也就是一套日常对外办公联络的十来个专属官,比照东宫的配置减掉两级,谁上任都是由易北说了算。

    郡守仗着地头熟,每带易北走过一个地方,就招来当地里正,谁家是孝子,谁家有才名,谁家考了功名还没得官做,根根底底都和易北交代清楚,供王爷随意挑选。

    易北一一记下,然后谁都没挑。

    &你那儿还有人没,借两个使使?&

    易北在郡守殷勤的带领下,初步巡查完自己的封地,总算是暂时偷得一点空闲,泡上一壶茶,拖着曹仝说闲话,狮子大开口,提出第一个要求。

    曹仝被易北的直白和豪爽狠狠噎了一下。

章节目录

开着外挂来篡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滚来滚去的团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滚来滚去的团子并收藏开着外挂来篡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