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再强大的人物在命运和历史的洪流中,都会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而任何再庞大的事物在无垠无际的大海中,也会显得是那么的渺小。

    渺小归渺小,但它终究是存在的。只要存在,便有它存在的意义,只是往往我们没有找到它存在的意义罢了……

    ^^^^

    ^^^^

    小船于海域上行驶,速度并不像来时那么快捷,它很缓慢的向前行进,似乎是在欣赏这沿途的风景一般。

    不时的有那么两条鱼来到了小船四周,张大了它们认为能吞下整条小船的巨口,想将小船和船上的人一齐吞

    这些鱼的想法没有错,做法也没有错,错得就是他们错误的估计了船上的人了。所以,它们失败了。而失败自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所以它们毫无意外的成为了一具具……鱼尸。

    无论在哪个时代,世界的生存法则依旧是……弱肉强食。

    小船依旧在海域上平稳的行驶,小孩躺在船上,进入了梦乡。

    再广阔的海域也会有它的边际,当小船在某处岸边停船的时候,意味着他们的目的地已经到了。

    下了船,看着四周密密丛丛的树木,抬头看着头顶直抵云端的山峰。

    秦维跟随者易爷爷向前走去……

    在小船上的这些日子里,两人虽然很少说话,但是对方姓甚名谁,却还是知道的。老者姓易,全名不曾透露,只是让秦维管他叫易爷爷。而小孩子姓秦名维。

    他们要去的是目的地则是前方一座被云雾笼罩的高山。而这座山很高很高。究竟有多高呢?半腰已直抵云端……

    山顶很高,上去很难。但是有易爷爷这种无异于神明的存在,上山却显得……那么简单。

    什么是山顶,就是当你站在山顶时,你会有一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陡然而生……

    秦维看着不远处一块数丈高的大石块上,刻着几个字,入得我门,天下纵横……

    易爷爷,这字不错,但是这话更不错。本以为是一个绝好的马屁却没成想拍到了马腿上。

    因为,这字和话都不是易老头的……

    易老头的脸色难免有些不好看说道:这是我大师兄弟子所书……

    四十年前,大师兄离山,我那师侄不知道哪根弦搭错了,想收徒,于是写了这八个字。丝毫不像师兄,那么低调。

    当然不像啊!他又不是您大师兄的儿子……说完,秦维张了张嘴,眼珠转了一圈,似乎发现了什么。然后他闭上了嘴,低下了头。

    易老头看着秦维极其无奈的摇了摇头,想着日后的某些事,顿时感觉头很痛。当然并不是真的头痛。至于为什么头痛,是因为他觉得秦维有些太过聪明了,太聪明的人通常活不了……太久。

    山顶虽然不大,但是也并不小,方圆数十里余。

    而这数十里地方却只有区区茅屋三间,当然这茅屋自然不会太小。一间茅屋住个数十人不是问题。

    刚刚易老头说让他住这间,不明所以。当他走进屋内,看着这满屋的书籍。眼神之中带着炽热的光芒,小手颤抖着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看着映入眼帘的五个字,天极宫之秘。

    有些紧张的翻开第一页,天极宫于上古时创下……当秦维将这一本天极宫之秘看了数页后,将其放回原处,心中默默的骂了句“妈蛋”,之所以咒骂是因为他有些字,还……认识。

    本来秦维自认为的绝学秘籍,却是一些记载秘闻的书籍,屁用没用,极为光火的躺在了屋内地板上。

    在不远处的端坐于蒲团上的易老头,嘴角处露出了些笑意,显然秦维屋内发生的一切,他都知道。

    当然在知道秦维一举一动的同时,他也看到一个道人上了山。

    道人上山,走得很快。比之当日易老头在前往秦城时之速度,也不见得慢多少。

    眨眼间,易老头对面便站着了一个人。

    这个人当然是上山的道人,他极为的有礼的向易老头,行了一个作揖礼后,便一掀道袍坐了下来。

    师叔……道人恭敬的说道。

    嗯。我此次下山,带了一个孩子回来。我打算收为弟子亲自教导。

    是那个孩子吗?说话的时候,眼神向另一间屋内望去。

    易老头没有说话,当然谁都知道是那个孩子了。

    恭喜师叔,觅得良徒。我们几个师兄弟也多了一位小师弟。

    藏经阁的钥匙这些年一直由你保管,我需要一把,易老头说道。

    道人笑着回道:“明白”,随后便飘然下了山顶。

    翌日,天还未得大亮,鸡还未打鸣。

    易老头带着还在迷糊之间的秦维下了山顶,来到了一座极为宏大雄伟宫殿前,秦维看着眼前的宫殿。问道:这是哪?

    易老头说道:本门两大禁地之一,悟道殿。

    那还有一个禁地呢?秦维有些好奇的问道。

    山顶,易老头简短的回道。

    今天我们来这里是做什么?

    拜师。

    我拜谁?

    拜我。

    哦。

    悟道殿,乃为供奉历任天阙宫祖师画像之地。也是行拜师大礼之处。

    当然也不是所有弟子都有这个资格能在祖师爷面前进行拜师大礼的。

    而秦维之所以能在此行拜师大礼,不用说都知道是因为……易老头。

    拜师大礼与一般的拜师礼,没有什么不同。如果说要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观礼的人的不同。

    观礼的人大约有二十余位,其中有那么几位,都是身着深蓝色道袍之人,比之其余十余位要显得更加显眼一些。

    在往后的日子里,秦维也渐渐的知道今天观礼的这些人都是谁。尤其是那几位身着深蓝色道袍之人,都是当今世上极为罕见的炼虚境强者。

    当然这几位厉害的强者,他以后也只需要称呼一声:师兄便可。

    除了这几个人外,那些虽然年纪大于秦维,修为也高于秦维的,见了秦维都要尊称一声:小师叔。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秦维发现他名字已经很少用了。一般用的最多的都是,小师叔,小师叔公了……

    ^^^^^^

    ^^^^^^

    数日后,天阙宫两大禁地之一的山顶,书屋内,易老头与秦维对坐。

    今日师傅有事要与你说。

    说吧,师傅。

    你需要改一个名字。

    为什么要改?

    因为,有人想知道你在不在这里!

    那我改什么名字好呢?

    额,这个要想想。有了,万丈高楼平地起,而如今你就是一小的不能再小的小楼了。我姓易。

    你就叫易小楼好了。

    易小楼?那我以后长大了,叫易高楼?

    易老头想了一会,缓缓说道:小改为晓,左为日,右为尧,而这尧又为数千年前的一位圣人境界至尊强者。

    从此以后,你便叫……易晓楼。

    ^^^^^^

    ^^^^^^

    又是某日,山顶的书屋内,易老头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授徒讲课。

    这要说修行,就不得不提,这当今各大圣地。

    那都有哪几大圣地呀?易晓楼揉了揉有些干涩的眼睛问道。

    这纵观历史的长河中,这圣地最多时共有十数余,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圣地也渐渐的消逝了。

    到了当代,能被称之为圣地也就只剩下四个。

    一为极南之地千尺崖上的魔宗,一为极西之地的佛门清净寺,一为极北之地的紫薇谷,还有就是本门天阙宫。

    而至于这些门派的强者,这书屋里都有记载,你自己看吧!

    随后易老头,又极不负责任是丢下一本书籍,便一甩衣袖向屋外走去。临走前说了句:这书是本门基础,你好好看吧。

    拿着手中的书籍,看着上面书写着,天阙经(一)。难道还有二?易晓楼,问了句!但是却没有人回答他。

    ^^^^^^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冬去春来,一位身着单薄青色衣衫的十岁左右少年,正在读一本关于世间一武道强者的介绍时。

    有身影映在了书面上,他有些疑惑,因为这里是山顶,很少有人上山,就算是他那几位强者师兄,也极少上山。

    所以他抬起头,出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一个衣着杂乱无比的中年男人时,他有些紧张。

    因为他不知道这个男人是怎么上的山顶,但是他却知道,能避过前山数位师兄的耳目。此人一定很不

    而不着声息避过前山,来到山顶,一定有所欲为。

    此刻他有些害怕,但也仅是害怕而已。因为这里是山顶,师傅就在不远处。

    青衫少年微微低头问道:先生由何而来?

    而就在说话的同时,青衫少年陡然拔出身旁的青钢剑,由下而上,一剑挥出。中年男人当然毫无意外的……没有受伤。

    中年男人之所以没有受伤,是因为在少年拔剑挥出那一刻,便向后倒退了三步,但是就是这三步,少年的剑便再无法前进一步。

    而中年男人,之所以不接少年的剑,当然不是不敢接,而是认为少年还远远没有达到他要接剑的地步。

    不过对于少年敢于对其出剑,脸上露出了令人不可琢磨的笑容,至于为什么笑,也许只有中年男人自己知道吧。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天阙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舒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舒梦并收藏天阙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