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文武百官齐聚朝堂之上,他们一一上报近日发生的大事。

    “什么!关内道刺史陈光裕死了。”武则天从宰相那里听到陈光裕死亡的消息很是诧异。

    “他是怎么死的?”武则天追问。

    “这…”宰相没有回答。

    “嗯?为何不讲?”武则天感到奇怪。

    “启禀天后,陈大人他是被厉鬼所杀。”温开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厉鬼?温开你仔细说来!”武则天越来越感到奇怪。

    “是,天后!”得到允许后,温开将近日来乾陵发生的命案一一说与武则天。可谁知,武则天听后大发雷霆。

    “大胆,竟然以幽冥之事为由,拖延工事,居心何在。”武则天听说乾陵已经停工,她狠狠的拍了下椅子上的扶手。

    “微臣不敢,请天后恕罪!”温开赶紧跪下。各位大臣也相继而跪。

    “李秉浩,温开所言是否属实?”武则天转而问李秉浩。

    “天后,温大人所言并非恶意,只不过确实发生了这样的怪异之事,若非微臣协部下一干人等亲眼所见,微臣亦不敢相信。”李秉浩直言。

    “这么说真有此事!”武则天暗自揣度。

    “天后,先帝入殓在即,今因此幽冥之事停工,若此被天下百姓得知,岂不贻笑大方。”礼部尚书站了出来,向武则天进言。

    “天后,臣所言属实,确实有吸血厉鬼。”温开连忙开脱。

    “哼,妖言惑众,来人,摘去关内道刺史温开顶戴?”武则天并没有听进去温开的话。

    “请天后息怒。”众位大臣下跪求情。

    “天后,刚听温大人一讲,微臣想起汴州林阳县管辖内也有一宗怪事。”河南道大都督王孝廉似乎想起了什么事,他见温开的顶戴已经摘去,武则天已经散去了怒气,于是谏言道。

    “哦,说来听听。”武则天似乎很感兴趣。

    “近几日,林阳县内百十头家畜莫名死亡,同温大人刚刚所言极其相似,牲口尸身内没有丝毫血液。”说到最后他稍微压低了下声音。

    “怎么会有这样的事?”不等武则天回答堂下的各位大臣便开始议论纷纷。

    “哼!”武则天拍案而起,“尔等唯恐天下不乱!”震慑住了堂下的混乱。

    “微臣不敢!”各位大臣赶紧又低头下跪。

    “嗖!”的一声,只见一枚暗器从人群中发射了出来。

    “天后,小心!”那枚暗器从堂下径直射向武则天,李秉浩眼疾手快将暗器拦下。

    “有刺客,保护天后。”在宰相的大声呼喊下,屋外的士兵迅速的拔刀跑进朝堂。

    李秉浩将打落的暗器从地上捡起,看到上面其上嵌着一张纸条,把它递给了太监。然后他又仔细的查看那枚暗器。

    “天后!”太监见那纸条呈给了武则天。

    武则天打开纸条,略有些发黄的纸张上写着“石像生人生像石”几个字,她突然内心一颤,踉跄了一下差点跌倒。

    各位大臣看到武则天的反应感到奇怪,他们相互观望了下都没有说话。

    武则天一阵恍惚过后,回过神来。问李秉浩:“李大人,你查到了什么?”

    “回天后,方才微臣耳畔从人群中听到‘嗖!’的一声,一扭头就发现了这枚尖口暗器,看见其正飞向天后,所以赶紧将其拦下。”

    “嗯。是何暗器?”

    “是一把普通的尖口小刀暗器。”

    “这么说,没有什么发现。”武则天无精打采的问。

    “是的,天后!这种暗器在军队、民间、乃至商贾之中随处可见。”

    “天后,依臣之见,应将方才堂上的官员一一询问。”王孝廉接着李秉浩的话题,向武则天请示。

    “来人,把他们都带下去,一个一个询问。”武则天觉得王孝廉说的有道理,于是下令将刚刚堂下的官员们带下去逐一审问。

    “是!”士兵领命后,将各位大臣一一的押往别处。各位大臣也都沉默不语。

    “天后,在下以为不妥。”李秉浩看到纷纷退下的官员,感觉事情似乎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他胆言相谏。

    “有何不妥?”

    “天后,朝堂之上贸然行刺,可见歹徒已将性命置之度外,有如此之人,为何要冒死行刺,这其中肯定有隐情。”李秉浩解释。

    “有何隐情?”

    “天后,既然是行刺,可为何要在暗器上留下一纸条。”

    “哦?”武则天仔细回想了一下觉得李秉浩的分析还是有几分道理。她又仔细的看了看手中的纸条,心中顿生怀疑。

    “天后,李大人所言不无道理,这说明这张纸条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其性命。”温开谏言。

    “温开,你所谓的鬼可是如石像一般。”武则天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间又问温开有关于‘厉鬼’的事情。

    “这,微臣不曾看到。”温开如实说。

    “天后,在乾陵确实发现了一个怪异之人,他肢体僵硬,却行动迅速,身披黑色斗篷,而且面如石,口中带血。”

    “啊,难道真是?”武则天沉默了片刻,她脸色苍白,神情不定。她突然问:“狄仁杰现在何处?”

    “天后,您忘了,狄大人不久前就已经辞官回乡了。”李秉浩回答。

    武则天记起那日狄仁杰对其提起辞官回乡之事。狄仁杰将一本厚厚的辞呈交予武则天,她看过后心有所感,郁郁不乐。两个深邃的眼睛已经略带晶莹的泪花,狄仁杰赶紧将手绢递了过去安慰。

    “天后,微臣此次辞行,一是探望久病在家的父母,二是追查当年暮饮天河案的余孽。若此行狄某若有不测,还望天后切勿挂量。”

    “狄卿,在你眼中,我是不是铁石心肠之人。”

    “天后宅心仁厚,处事雷厉风行,今天下得天后治所,乃是万民之幸。”

    “既然你决心已去,那就随你。至于暮饮天河案的余孽,若有线索,立即表奏。”昔日之情历历在目。武则天一番思忆良苦。

    “天后,昨日林阳县令报,狄仁杰同林阳县所有官兵匆忙前往麦子山。”王孝廉站了出来。

    “麦子山,死去的牲口,他去那里做什么?”武则天回过神来,她似乎觉得事情有些蹊跷,琢磨了一会下令说。“河南道大都督王孝廉听命。”

    “臣在!”王孝廉快步上前准备受令。

    “立即率兵一千前往麦子山!速传狄仁杰。”

    “臣听命!”王孝廉后退,转身迅速离去。

章节目录

神探狄仁杰之章怀三部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徐一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徐一克并收藏神探狄仁杰之章怀三部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