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第三天回了家就看见魏江来找,说魏老爹知道了他们做生意的事儿,要找他们谈话。

    阿善程延对视一眼,把钱放好后,去了魏家。

    魏老爹抽着烟在厅里等着呢,黑着一张老脸就知道心情肯定不好。

    “爹,娘。”

    阿善一开口,魏老爹就砸了颗花生过来“混账东西,你敢怂恿你男人去做生意!”

    阿善还没说话,程延赶紧开口“爹,和阿善没关系,我觉得摆摊挺好的。”

    “好个屁!”魏老爹呸了一声“放着家里的地不做,一天到晚去镇上卖这个破玩意儿,你什么德行我不知道?你婆娘是我看着长大的我还不知道她什么德行!咋地,你还想靠着这碗凉皮发财啊!你咋不叫财神爷直接天上给你送钱!”

    “爹你这么说也过分了,那凉皮我不给你送过你也说好吃的!”

    魏老娘拍了把大腿“哎呦喂我的祖宗啊!咱自家人好吃热闹热闹就行了,你说你非得去镇上走歪门邪道,你那嫂子见人就说二房整天不着家,家里的地不管也不顾全赖着大郎,村子里现在闲话全是你们!”

    那么问题来了,周荷花怎么知道的?

    且不说这个。

    “爹,娘,你们先冷静听我说……”

    “说啥说!赶紧给我停手,你你你,你就是个狐狸精!把二郎忽悠的团团转!狐狸精!”

    阿善傻眼了,这天下骂狐狸精的多了去了,老爹骂女儿的还是头一回。

    “爹,我要是狐狸精你是啥!”

    “混账……”

    “我一天赚两百文!”阿善眼看魏老爹又要拿花生砸她赶紧说道,

    魏老爹一愣,端着花生就要砸阿善的手猛地一僵停在半空中“啥?”

    魏老娘和魏江也傻了“一天……两百文?”

    程延点头“真的,一天两百文。”

    终于安静了,阿善喘了口气说道“这玩意儿我自己琢磨的,我看大家都说好吃我就想拿去镇上卖卖,本来想要没啥赚头就不干了,我咋知道这玩意儿受欢迎的很,一天一百张,一张两文钱,去掉成本一天能赚一百文。”

    一百文!

    一个月就是三千个铜板!

    “就你那破凉皮儿?”

    破凉皮你不也吃的挺开心的。阿善心里嘀咕,面上继续说“我也晓得,这也赚不了多久,新鲜玩意儿腻了也就不值钱了,所以我就打算做完一个月就不干了,叫二郎乖乖在家里伺候地。这我事儿还没做呢,一个个都咋乎咋乎的。”

    魏老爹哼了一声不说话了。

    魏老娘只能帮着她说“你们两口子胆大的很,我们这边不说还瞒着二郎你老娘,你说你们,不说了不说了,既然有钱进来就算不错,新鲜玩意儿腻了就没啥看头,阿善你既然清楚我和你爹也不说啥了。赶紧回去和亲家母好好交代!”

    “哦!”

    走的时候,魏老爹突然来了一句“二郎你再惯着你婆娘我就宰了你!败家玩意儿!”

    阿善一转身翻了个白眼,这都什么爹,天天不盼着她好。

    路上,程延问了“你怎么说就摆一个月?”

    “还不一定摆一个月呢,说不定半个月就停了。”

    程延又有点不懂媳妇儿了“为啥?”

    “嘘!”阿善食指放在嘴前“杨家大婶在那瞅咱们,回家再说。”

    程延顺着阿善的眼睛看过去,杨老娘就靠在墙边儿嗑瓜子儿,想是看好戏的样子。

    “我说大嫂怎么知道咱们摆摊呢!”

    他们去东坊摆摊,村子里赶集都是南坊,一般碰不到,可杨家儿子媳妇就不一样了,之前还碰到过他们不是?

    回了家,阿善切了瓜和程延在屋里分析。

    “你想,咱们到底还是在乡里,不住镇上家里还有地也不能真的天天都去摆摊,这样地里全让大哥做确实不公平,咱们没分家,地里的收成咱们两房和娘是要分的,到时候大嫂说咱们没碰过地不该得这个钱也是对的,可如果有一天分了家,大嫂还拿这个做借口,说地没咱们的分也不是不可能。”

    “再说说这个凉皮,新鲜玩意儿,也就夏天能卖的好些,冬天谁都想吃口热的还吃啥凉皮,还有,咱们不能天天摆摊,隔三岔五的去也没啥老顾客赚不了几个钱。”

    说到这儿程延就不懂了“既然不能摆,那你辛苦这么多天干啥?”

    “打名声。”

    “啥意思?”

    阿善吃了口西瓜说“咱们做不了这个生意儿就给别人做啊,我们摆摊这两天,客人多的很呢,肯定有人眼馋,这玩意儿只有咱俩会,咱俩把方子一卖,赚的可不比摆摊的多,还轻松的很。”

    “再有就是,咱们毕竟就是小老百姓,方子要趁早卖,要不然总有些黑心的,咱们对付不来。”

    阿善有耐心的细细道来,程延听了一半也懂了,感情媳妇儿这是撒网大鱼啊!

    “你说咱们卖东西在东坊,除了杨家谁知道?杨家大婶肯定不安好心的很,所以才和大嫂说,大嫂闹起来丢人的是咱们。她就能坐着看好戏了。”

    “两个搅事精。”

    阿善对程延的吐槽满意的很,拍了拍他的手“这事儿我太着急没和娘商量是我的错,你等等拿一百文钱去给娘,就说去掉成本一天一百文,咱们没分家,该给娘的咱们还是得给。然后和大哥道歉,以后还得辛苦他一下。”

    “得嘞,我这就去。”

    “这次咱们疏忽了,娘和嫂子说啥你都受着。”

    “哎,晓得。”

    要说这事儿本来阿善也要跟着一起去老屋认罪的,可是她不想顶着酸软的身子还要看周荷花的脸色。

    反正他们大房二房妯娌不合人尽皆知。

    阿善换了身衣裳躺在床上好一阵程延才回来。

    “咋样?娘生气了吗?”

    “刚开始挺生气的,说了就不气了。大嫂要咱摆摊带上大哥带上她也行,我还没说话呢,大哥就打了她。”

    要说这周荷花阿善最佩服的地方就是能屈能伸。

    找全村的人见面就说二郎不干活,二房的不着调。一听有钱了,就换了个脸,仿佛四处抹黑他们名声的人不是她。居然还想着分他们一份?

    这事之后,两家就不再管程延两口子卖凉皮儿的事儿,村子里也有些人知道了他们每日里跑去镇上是去做买卖,一时闲言闲语也多了些,可是又看两家人一声不吭一点反对没有,渐渐的看多了也就习惯了。

    程延阿善起早贪黑十来日,终于有人来开口了。

    找上门的也不是别人,是从前程延常送猎物的馆子。掌柜的是个有点肚腩的八字中年男人,人称胡掌柜,抛去客套话,掐头去尾就是试探程延有没有做长期买卖的打算,程延也不是傻的,听了阿善分析的就开了窍,见了胡掌柜也不说卖方子的事儿,他绕圈圈程延就跟着圈子跑顺便扯一下家里的地,兄长一个人撑了好几天已经大大的不满了。

    能在馆子里做掌柜,人可以普通,脑子和嘴却不能普通的,个个都是人精一样的。程延说的他一听就懂了,在收摊程延把桌椅还回去的时候拉着他谈方子。

    说了一通就是看在老交情的份上,他多出些,二十两钱,程延当时没有应下,只说回家想想,胡掌柜也没为难他,说了两句客套话也没有收他今日桌椅的租金就让他回家了。

    凉皮这玩意儿也就夏天图个凉爽,能当正餐却也不能天天吃,一年四季的吃,二十两,价格还算公道。不过阿善没有立刻叫程延应了,多摆了两天的摊,又有两家人来问,都是小饭馆,比不得胡掌柜的馆子大,毕竟镇上就这么巴掌大,胡掌柜这样的馆子也就三两家吧。出的价格也不高,一个十三两,一个十六两。程延都没应,直到胡掌柜再来找他。

    “小老弟啊,想的咋样了?眼看着夏天过了一半,再拖下去真卖不了这么多钱了。”

章节目录

农户家的小绣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三十八只鸭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十八只鸭纸并收藏农户家的小绣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