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阿善这两天还担心呢,秀梅预产期还没到,肚子就大的吓人,可是大夫把了脉又说不是双胎,魏家上下都绷着一根弦,魏江除了下地哪儿也不去了,程延和大郎喊他打短工也不肯。

    阿善息了火,抓了两个个玉米窝头给阿红“好孩子,一路跑来累坏了,你慢慢走不着急,姨姨先走了啊。”

    “哎。”

    阿善关了大门赶紧去魏家。顾不上后面人小腿短的阿红了。

    阿善一踏进魏家,魏老爹蹲着抽烟,魏江记得转圈圈,见了阿善赶紧拉着她“妹,快进去瞧瞧咋么这么久,娘也不出来,我我我我……”

    “你担心嘛!那你别抓着我,你抓着我我怎么进去。”

    “哦,哦哦!”魏江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松了手,阿善推门进了屋。

    屋里门窗紧闭,炭火烤的热烘烘的,魏老娘抓着秀梅的手,接生婆在帮忙接生“三指了,用点力,用点力孩子就出来了。”

    “娘,嫂子咋样了?”

    魏老娘这才看见阿善立马呵斥她“快滚出去,你没生过孩子进来做甚!”

    “哥不放心叫我来看看。”

    “孩子太大不好生,没这么早,再等等,快出去快出去!”

    “哎。”

    阿善赶紧出去了,魏江连忙问道“咋样啊,你嫂子咋样啊?”

    “娘说孩子太大了,没这么早。”阿善照实说了,魏江担心的又开始转圈圈了“怎么这么大,这孩子没事长这么大干啥子!”

    魏老爹一听一个烟杆打了过来“混说什么,好的不说坏的说。”

    阿善看屋里帮不上什么忙,就准备去厨房“我去烧热水,总能用到。再煮碗蛋汤给嫂子喝。”

    魏老爹站起身“煮啥蛋,家里的鸡养了这么久正是时候,我去杀鸡。”

    “哎。”

    别看魏老爹性格急躁,做事却是一板一眼,鸡杀的快鸡毛拔得也干净,阿善翻出红枣当归赶紧下锅炖。

    正好接生婆喊热水,阿善赶紧接了热水要端进去,是真巧,秀梅娘赶到了顾不上说话抢了阿善的热水就冲了进去。

    阿善没进屋子,就守在门口帮忙,要热水给热水,要毛巾给毛巾,要倒水帮忙倒水。

    阿善蒸了窝头做晚饭可谁也没吃,没那心情,秀梅在屋里痛的哼哼声外头听的一清二楚,天还凉,魏江记得满头的汗,鸡炖的软烂,鸡汤浓稠,阿善装了鸡汤敲门,秀梅娘开门接过鸡汤来不及说谢门又关上了。

    可能是鸡汤的缘故,半个时辰后,“生了,生了,是个闺女。”

    然后就是婴儿的啼哭声。

    魏江立马冲了进去“闺女?我闺女在哪儿?”

    魏老爹皱了皱眉又抽起了烟,啥也没说。

    阿善知道,这和他想要的大胖小子不大相符。

    魏老娘一身汗出来了,看到阿善皱了眉“今日人手不够我就不说你了,你还没生娃怎么能看这场景,再有下次我打死你。”

    原来,这里的妇人生孩子只有妇人能看,别说男人,就是成了亲未生娃的也是不能看的。

    “晓得了,里头忙得很,厨房里有窝头你垫垫肚子再进去。”阿善说“我得回去了,二郎还在家呢!”

    “去吧去吧,今日谢谢你了。”

    “娘你也会说客气话了,你孙女儿难道不是我外甥女?”

    魏家的忙碌和她回家走的清冷的路形成了严重的反差,在魏家忙的想不了其他,秀梅孩子平安出生的时候也是真心替她高兴,可是当她一个人静了下来的时候,又有些失落。

    如果没有周荷花那一拽,或者她不怕看笑话早早请了大夫来,孩子没流,那现在她也有三个月的身孕了吧,再过半年,孩子出生,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场景,二郎会不会也像大哥那样着急。

    远远的,看见一抹光亮,近了才看清,是程延提着灯笼来找她。

    “二郎。”

    程延快步走向她给她披了一件外衣“嫂子生了吗?”他和大哥打短工回来就听人说魏家媳妇要生了,回到家,阿善果然不在家,厨房里饭菜藏在锅里还有些热,他便吃了,他知道阿善短时间不会回来,他也不方便过去。

    “嗯,生了,是个闺女。”

    “大哥估计很开心。”

    “他高兴坏了。”

    程延侧头就看出了阿善有些不对劲儿,太冷静了,没有笑容,程延也笑不出来了,回到家关了门,一把抱住阿善“媳妇儿,别着急,咱们才成亲一年,以后还长着呢!”

    “咱们多干活儿,多挣钱,以后孩儿有了日子也不苦。”

    阿善鼻子猛的发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嗯。”

    不过是有感而发,阿善情绪来的快走的也快,隔天睡醒又是没事儿人。

    程延赶早去镇上买了肉,猪蹄子和下水回来,下水里猪肚猪大肠是留着自己吃的,猪肝猪腰子是阿善和肉和猪蹄带去魏家的。

    魏家一片喜气洋洋,程延不方便进去在外头和魏江道喜,阿善提着东西去厨房,厨房里老娘在煮鱼汤,鱼汤炖的浓白,魏老娘洗了一把草丢进去。

    那草神奇的很,乳白色长条放汤里就蜷曲起来,夹出来又直了,像扭动的虫子似的。

    “这是什么草?”

    “通草,下奶的。”魏老娘说,转头看到阿善提的“你买下水做啥,难吃的很。”

    “您可别丢了,中午这两玩意儿我来做,听说补血好着呢。”

    “下水有啥好的。”魏老娘不以为然端着汤去了秀梅屋,阿善连忙跟上。

    秀梅屋里炭火撤了,还是暖和的很,秀梅戴着抹额抱着孩子。

    阿善凑上去伸手“快给我抱抱。”

    秀梅把孩子递给她转头喝汤。

    孩子小的很,软的不可思议,阿善抱的仔细,可能是自家孩子,透红的肤色,发皱的皮肤,稀疏的胎毛也觉得可爱的紧。

    “哎呦,小可爱,我是姑姑晓得不,我是姑姑啊!”

    孩子眼睛还没睁开,静静地由着阿善抱,听到阿善的声音扭了扭脑袋,阿善立刻笑了“瞧瞧,她听得懂我说话,她动了呢!”

    “听得懂才怪!”魏老娘接过孩子“你抱的她不舒服她肯定要动了。”

    秀梅一口闷了鱼汤“昨儿你可帮了大忙,真是谢谢你了。”

    “怎么一个两个都谢我,难道不是该谢你吗?这么辛苦生了魏家的娃娃。对了,取名字了吗?”

    “取了,生的时候是晚上,月亮正大,就叫月月。”

    “这好听。”

    午饭是阿善和魏老娘一起做,猪蹄留着晚上炖黄豆下奶,魏老娘炖了蛋,煎鱼,红烧五花,秀梅不能吃剩的h昨儿剩的鸡肉放锅里酱焖给大老爷们吃,阿善把猪肝和猪腰子洗干净后,猪肝爆炒,猪腰子和红枣煮汤,魏老娘闻着味道不错尝了口“不错,看颜色就知道肯定补血,快端进去。”

    阿善有些无语,老一辈说吃啥补啥怎么还和颜色扯上关系了。猪肝猪腰子本来就是红的,再说,你放红枣进去什么汤不是红的?

    秀梅喜欢喝猪腰子汤,对猪肝的味道厌恶的很,阿善就把猪肝端了出去,后来程延说,他不敢多吃,因为魏老爹喜欢的很。吃了午饭阿善就和程延告辞了。

    路上阿善和程延说起了孩子“小小的,软的跟豆腐似的我都不敢用力,娘说刚生下来就重的很,我反而觉得轻呢,不过昨天接生婆婆也说胎大,那么小的宝宝胎大,那要再小多少才正常啊。”

    “不对啊,也很大了,你说咱们人的肚子就那么点地,怎么就装得下一个大活人呢!”

    程延也不说话就笑眯眯的听着阿善啰嗦。

    不过很快没了声音“怎么不说了?”

    阿善抿着唇看了眼前方,程延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迎面走来一堆男女,女的陌生的很,程延想不出村子里那户人家能穿轻纱儒裙的,不过旁边的男人他可识得,书生打扮,村子里就那么几个童生,不是杨成杰还能有谁。

    “不高兴?”

    阿善摇头“有啥不高兴的,就是难免尴尬些。”

    “怕啥,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要放在再早些程延肯定心里不舒坦,不过自打阿善醉酒那次说的话,杨成杰算是从他心里的头号敌人位置淘汰了。

    没听阿善说吗!他是阿善见过最好的男人!杨成杰做不到的他都能做到,比如藏私房!

    阿善点头程延牵着她的手继续走,对面杨成杰也看到了阿善,她还是对着那个男人笑的开心,两眼弯弯,看她样子应该是从魏家出来,今儿他听老娘说了,魏家生了个女娃,听说新年的时候她在婆家没了孩子,难道她不难过吗?为什么还能对着他笑的如此开心。

    一旁湘云没注意到自家相公表情,看到擦肩而过的夫妻说道“倒还看不出来你村里还有这么清秀的姑娘。可惜,配了个大黑炭。”

    也不知秦湘云是没注意音量还是根本不在意会被听到,叫阿善两人听见了,程延脚步一顿,阿善笑眯眯摸了下他的脸“大黑炭,快回家了,你婆娘困的很。”

    “哎。”

章节目录

农户家的小绣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三十八只鸭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十八只鸭纸并收藏农户家的小绣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