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太子很难养 作者:苏景闲

    分节阅读_4

    重生之太子很难养 作者:苏景闲

    分节阅读_4

    敌在暗,这样的状况,只能先暂时被动了。日影渐渐倾斜,有木窗菱格的阴影落在他的面上,掩去了他唇角的冷意。

    顾明珩闭着眼没有看见,一直盯着悬挂的红绸发呆的陆承宁缓缓将视线转到了他自己的手上,看着握着自己的顾明珩的手,怔愣了许久。

    在钟鼓声敲响下的时候,顾明珩握着陆承宁的手走出了偏殿,候在门口的典仪监将漆木盘中的玉璋交到他的手里,那是皇家与太子赐予太子妃的信物,以此为聘,琴瑟和鸣。

    两人缓步走向太和殿,此时钟鼓声已敲响了二十一下,三七之数,以合人伦。金乌只剩小半日轮尚在天际,天色渐凉。

    他们的前方,是巍峨的宫室,宴饮欢愉,明烛高悬,而他们的身后,是正在逐渐蔓延的黑暗,似临深渊,再无退路。

    踏进大殿的时候,钟鼓正敲响八十一下,九九之数,以合天地。随后,礼乐响起,殿中安宁毫无嘈杂之声。

    帝后二人高坐堂上,群臣皇亲分坐两边,每人身前都有一张横桌,上面放置着酒樽。陆承宁和顾明珩站在大殿中央,典仪司的两名典仪监完成了祭天之礼后,恭敬地将酒樽递到了陆承宁与顾明珩面前,这是为新人所祈的祭祀之酒,寓意天赐姻缘。

    停顿了许久,陆承宁也无动作与反应。顾明珩不能越过太子先一步接下酒樽,因此只能安静地站在原地,安静地等着。

    此时殿中的群臣相互看了看,眼里或是担忧,或是嘲讽,但是目光聚集处的二人,却是一样的沉静如初,八风不动。

    御座之上,皇后有些担忧地靠近皇帝,“太子如此的模样,要不就撤了这一道仪式吧。”她的声音很低,眼神带着深深的忧虑。

    她乃陈郡许氏的嫡长女,自当今的皇帝陆泽章尚是晋王之时便嫁与他为正妻,之后陆泽章登基,她被册封为后,这么多年来后宫唯她一人,独宠至今。

    她年纪尚轻,眉眼带着一种属于少女的明丽,而身着的厚重的皇后礼服让她添了一份凤座之上的端庄大气。

    “不急,应该出不了大事。”皇帝陆泽章淡淡道,他的眼神扫过神色各异的群臣,手指轻轻敲击着御座,神情中毫无担忧之色。

    仔细打量着尚才十一岁的顾明珩,皇帝陆泽章眼神欣慰,他,是个不错的孩子,看着太子的眼神温和,面对这样的场景也没有丝毫的紧张,不愧是濮阳顾氏的嫡子。

    迦叶,你的选择确实是对的,这样的选择,对太子来说才是好的。

    典仪监举着酒杯的手已经有些颤抖了,他一直弓着身子低着头,脖子僵直,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太子不接下这杯酒,这婚仪便是不得上天承认的,有违礼制。

    因此他只能保持着这样的姿势,直到太子接过这杯酒为止。

    站在一旁的顾明珩目光低垂,殿内的大臣已经有些窃窃私语了,而御座之上的帝后似乎也没有插手的意思。他细细回忆着,在殿前的时候陆承宁的情绪都还很好,没有一点烦躁的模样,不管是步子还是动作都很配合。但是进殿之后,连续两次都发现陆承宁的脚步有了迟疑。

    是因为婚仪的时间过长让他不耐,还是因为有什么其他的原因?顾明珩收回心思,现在紧要的是,先让太子接下这杯酒。

    想到这里,顾明珩极快地看了一眼神色无波的陆承宁,随后将典仪监手中的酒樽双手接过,单膝跪地,姿态清雅而严谨。

    慎重而缓慢地将酒杯举至头顶,顾明珩朗声道,“愿我大雍海晏河清,社稷永安。国祚绵长,天下太平!”他的声音清越,在大殿之上隐有回声。

    说完,他抬起头,红色的袍袖顺着他的手臂缓缓滑下,袖角微微摇晃,上面绣着的云纹如水微漾开来。他的面部被长袖遮挡住了大部分,唯有一双眼睛定定地看着陆承宁,没有担忧,没有退缩,像是春日的暖阳,温和而不炽灼。

    这是他在赌,若是陆承宁接下了这杯酒,那么这场婚仪可以进行下去,也会让旁人知晓他对于太子的影响力,他的位置不会那么尴尬。

    但若失败了,他必会成为大雍的笑柄,甚至会连累到各方势力对太子的看法,以及对顾家的评判。

    我选择相信你,陆承宁。

    ☆、第五章

    随着顾明珩的一句“愿我大雍海晏河清,社稷永安。国祚绵长,天下太平”,殿内的众皇亲与群臣都安静下来,他们看着一身红衣的顾明珩,有些惊讶于这个少年的勇气与内敛的气质。

    并非任何一个人都敢于在这样的场景之下,下如此大的赌注。

    皇帝陆泽章轻敲着的御座的手指也蓦地停了下来,眼神一凝,承宁,你会如何?

    顾明珩专注地凝视着他的眉眼,身姿如凝固的雕塑,没有丝毫的颤动。陆承宁却没有看他,他只是愣愣地看着顾明珩的手,双目无波。仿若人在殿中,却早不知神游何处了。

    许久后见他依然没有动作,顾明珩在心里苦笑,阿宁,我果然还是高估自己了吗?罢了,这一次的赌局,就算是——我输了吧。

    想着,慢慢将早已酸痛的手臂收回,长长的大袖落到了地上,连之上的云纹都失却了流光。他缓缓站起身,褶皱着的礼服直直垂落,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端着酒樽,顾明珩看了看杯中澄亮的酒液,双手稳稳地持着杯身,递于唇边,轻颤的眉睫垂下,遮住了眼中的神色。原来这酒香,也可以闻出苦涩的味道。

    阿宁,这一杯,我为你而饮。

    就在酒液顺着杯壁触碰到他的唇时,顾明珩的手臂突然被拉住了,动作一顿,他微微侧眼,就看见陆承宁一手紧握着自己的手臂,双眼专注地盯着自己端酒樽的手。

    不是看着酒杯,而是手。

    “阿宁,要喝吗?”顾明珩表情瞬间变化,嘴角弯起,将酒樽递到陆承宁的面前,轻声问道。

    陆承宁的视线随着他的手移动着,最后有些疑惑地看着这双手中捧着的酒樽。迟疑了很久,最后陆承宁抬起手,伸出食指轻轻碰了碰杯沿,像是在试探着什么。

    顾明珩很耐心地看着陆承宁一点一点地抚着杯上的花纹,手没有一点动作,一直都是双眸含笑的模样。

    陆承宁似是确定这是熟悉的事物,这才接了下来,学着顾明珩刚刚的模样,双手捧着酒樽放到了唇边,抿了抿唇尝了尝味道,神色极为认真。

    顾明珩看着他认真而单纯的模样,突然觉得鼻尖有些酸涩。阿宁,我可不可认为,这是你已经接受了我的存在了呢?

    想着,顾明珩敛了神色,满脸肃穆地接过属于自己的那杯酒,仰头喝下。酒液沾染在淡红的唇上,若夜晚的露水滴落花瓣。

    之后,他将陆承宁一直握在手中的酒樽接下,放到了典仪监的漆木托盘中,便看见典仪监微微抬头感激地看了他一眼,随后躬身缓步退出了大殿。

    顾明珩握住陆承宁的手,步子合着礼乐的奏鸣往帝后的御座行去。两人十指相扣,红色的衣摆逶迤在身后,若流动的霞蔚。

    两人站定在御座阶下,便听站立于大钟之前的典仪司大监轻敲钟面,悠扬的钟声伴随着高声吟颂:“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随后,帝后起身,从一侧的漆盘中取出一玉璧一玉琮。顾明珩牵着陆承宁跪下,双手举过头顶,接下了玉琮,高声唱和,“吾皇万岁!”

    话音刚落,群臣皇亲起身面向御座方向,亦是跪地高呼,“吾皇万岁!”

    至此,婚仪礼成。

    乘上去往东宫的车轿时,顾明珩还有些回不过神来。方才那一幕幕,如幻象又如记忆,让他分不清今夕何夕。他看着轿外熟悉的亭台楼阁与九曲回廊,一时心绪万千。

    自己,终是又回来了这里,这座光明而晦暗的皇城。

    想着,他低头看了看坐在一边的陆承宁,见他像是累了一般,身体坐得笔直,眼睛却已经闭上了,脑袋一点一点地在打瞌睡。顾明珩看着他的模样,抬手想要触碰他的面容,顿在半空却终是住了手,收回手握紧了自己的五指。

    阿宁,睡吧,我会守在你的身边。

    许久后,车轿才到了东宫宫门前,此时已是月明星稀,隐约能够听见鸟的鸣叫声,声音稀落。东宫的属官纷纷站在宫门口迎接太子与太子妃的归来。

    “阿宁,到东宫了。”顾明珩轻轻说道,就见陆承宁睁开眼来,眸色清冷的模样没有一点初睡醒的茫然,他看了看匾额上书的“东宫”二字,先一步下了车。

    顾明珩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果然期望他能够等自己一起还不知道要等几年去了,一边想着也跟着下去了。

    站在陆承宁的身后,顾明珩俯身扶起跪在最前面的太子太傅郑儒远,疾声道,“老先生快请起。”他自太子六岁起便入东宫任太子太傅一职,原本年过花甲的他奏请辞官返乡,皇帝同意了,却恳请他能够留下来做太子太傅。郑老应下后便收拾了书卷入了东宫,如此便是三年。

    顾明珩自上一世便钦佩这位在士林中声望崇高的老先生,他一生为官清廉,门生无数,心态豁达,崇尚古礼。

    当年皇帝废陆承宁太子之位,封安王为皇太弟时,唯有他在中朝宣政殿劝谏,一跪便是一日。后来昏倒在地,没过三日便西去了。

    “太子殿下今日大婚,老夫心中实在为殿下高兴。”他就着顾明珩的搀扶站起来,手掌枯瘦,但眼神却很是矍铄。他蔓延欣慰地看着顾明珩,“愿太子太子妃得乎天佑。”说着再要拜下。

    “先生无须多礼!”顾明珩急忙止住他的动作,诚恳道,“太子与晚辈日后还需先生多加教导,如此,先生便是晚辈的师尊,晚辈怎当得起一拜?再者,先生年事已高,日后见晚辈都不用再行礼了。”

    说着退后了一步,恭敬地俯身道,“学生顾明珩,拜见老师。”他的声音沉静,带着源自心中的尊敬。

    “太子妃快起!”郑儒远抚了抚长长的灰白胡须,眼中满是笑意,“早闻顾九公子博学高华,精通琴画,这一拜老夫受了,此后必定会尽心教导,方不负这诚心一拜。”

    顾明珩起身,嘴角弯起,他知道自己这一次算是通过这位老先生的考验了,有郑老的帮扶,许多事情都要轻松许多。如今已入东宫,很多事不得不早早考虑。

    “学生见过老师!”顾明珩满脸笑容,抬手松松地作了一揖,一老一少相视一笑。

    进入寝殿的时候,顾明珩只觉全身酸痛,累得手臂都快要抬不起来了。现在毕竟才十一岁,身体还经不起这么长时间的劳累,精神又很是紧张,一时离开了众人的视线,只觉疲惫不堪。

    看向陆承宁,就发现他已经趴在圆桌上睡着了。想来是到了熟悉的地方,又很是劳累,应该是撑不住了吧?顾明珩去到门口轻声唤了阿徵和阿羽,他们早已候在了寝殿外,听见声音便和东宫大监姜柏领着一众宫侍进了寝殿。

    “太子平时是何时就寝?”抬手任阿徵阿羽为他解去礼服外袍,顾明珩看着候在一旁的姜柏轻声问。

    “禀太子妃,殿下就寝时间非常固定,每日均是戌时(晚九点左右)就寝。”他尚且拿不准这个新主子的脾性,按照殿下此时的情况来看,这位太子妃必定是日后东宫的实际掌权者。他作为主管内务的东宫大监,如何也不能在次拜见时便落下任何的差错的,因此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应道。

    “如今已过子夜。”顾明珩喃喃道,随后又对他道,“整理殿下卧床旁的木榻,今夜我就睡在那里。”说着换上了淡青色的宽松外袍,显得眉眼有些清冷。

    姜柏迅速地低下头应“是”,到一边指挥着宫侍自去整理。

    “你们出去吧,留阿徵和阿羽在就好。”收拾完毕后,顾明珩淡淡说道,就见寝殿内的宫侍慢慢退出门去。他坐到了陆承宁的旁边,看着他睡得香甜的模样,眼神也柔和起来。

    “公子劳累了一天,要不先休息?”阿徵看着顾明珩疲惫的模样,在一边轻声说道。

    “不急。”顾明珩伸手自桌上端了一杯浓茶,姿态闲逸,神色放松。他视线一直落在陆承宁身上,像是在思考着什么。看到这般的场景,阿徵和阿羽安静地站在他的身后,没有再开口。

    公子自有打算,他们无需插嘴。

    过了半柱香的时间,门外传来宫侍通报的声音,“吴嬷嬷求见太子殿下。”

    “吴嬷嬷乃是太子的乳母,是太子最为亲近的人,在东宫地位

    分节阅读_4

    分节阅读_4

章节目录

重生之太子很难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苏景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苏景闲并收藏重生之太子很难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