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大秦 作者:光暗之心
第两百五十九章 【百家互融?】
阳光大秦 作者:光暗之心
第两百五十九章 【百家互融?】
“法家也好,儒家也罢,就再加上那个出世的道家,都要先吃饱了肚子才好说话罢?说到根基,只怕无过农、工两家。老夫以为,入院的学子不分男女贵贱、出身高低,第一就要学会种田”
“种田?若是凤鸣书院教出的学生都去种田,做先生的还有什么脸面?许子,你那套农事兴国的理论还是不用说了,粮多固可安民,也能令各国野心频生,引发连绵战火呢”
众人齐齐白眼,没人去搭理许行,只顾继续激烈论辩;其中论辩最激烈的就是儒法两家,公输清虽然也列坐,倒是没有参与这种无谓的争论,在他看来书院学子学习哪家的经典并不重要,心灵手巧才是根本,公输家之兴,当在凤鸣书院也。
公输家不能再墨守成规了,为什么总是被墨家压制,就是因为不肯将手艺传于外姓人,甚至连本族中的旁出庶子也无法得到真传;这样下去万万不成,如今正好借凤鸣书院选拔天下贤才,将公输家的手艺发展到巅峰,祖上班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那就是制造出可以比奔马更快的车子和能够飞行在天空的木鸟,这样伟大的想法是否能够在自己的手中实现呢?
“各位不必再争了,我观百家虽有纷争,却也有互通之处。儒家法家虽为朝堂之政,可墨家主张的兼爱大同又何尝不是儒法两家追求的最终目标?道家看似出世,实是先求世上无争、而后人方无为,更似儒家追求的垂拱之治。所以外王而内法。以法治国。以德求全理法之人,才是治国经民的大道所在”
“各位固于己见,岂非是钻进了牛角之中、越走道路越窄麽?孟夫子请想,你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与法家所主张的‘公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又有多大的区别?慎子和左庶长是法家名士,追求的最高目标则是‘君明则国愈强、君不明而国不见弱’。这就是虚君之意,有没有君主、君主是周公还是商纣,都不会对国家造成太大的影响;虚君则君无为,岂非也是源于道家的‘无为’之说?各位学宗,其实条条大路都是可以通向周王室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合理规划这些道路,让它们相互连接,成为一条捷径,各位又何需争论?”
“白子此言虽有牵强之处,倒也十分有趣”
听了白栋这番话。诸子学宗不觉陷入沉思。
所谓当局者迷,儒法墨历来是争论最激烈的三家。可就算贤如孟珂颜俭,也不会真正思索百家是否有互通之处,有时自身受到别家的影响,嘴上也是绝不会承认的,更没有白栋多出了两千年的阅历。
在先秦之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汉代的统治者其实就已尝试过‘百家融合’的治国手段。后人只知汉初是尊崇黄老的‘无为之治’,却不知道家只是提出了一个无为的口号和目标,并没有与之相呼应的实现手段;汉代所谓的‘无为’其实只是一个表象而已,也就是法家的‘虚君’和儒家的‘垂拱大治’。
汉初实现无为政治的手段就是‘外王内法’,外行王道,内以法治;只是有了前秦的教训,汉法就温柔了许多,最终体现出‘无为’的表象。这可不是道家理论中的无为,而是儒法道三家思想为主、农工手段为辅的治国手段,让华夏大地得以从连年战乱中修养生息,两汉也因此得了六百年天下,‘汉’更是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代名词。
在白栋看来,百家鸣于先秦,却是惠于两汉,不过汉代的历史实践并非孟珂和卫鞅他们可以看到,这就是历史的局限性了,好在这些都是当代大贤,一旦被自己捅开了窗纸,就必然会引发他们的思考。现在不能接受没关系,有的是时间来改变他们。
“白子所言颇为发人深省,依你之意,是要将百家学说齐鸣于书院,没有主辅之分?如此说来,这书院的招生考试就要有趣多了”
孟珂其实是个伟大的‘改革者’,若说颜俭和漆雕藐属于‘旧儒’,他这个几乎自立一派学说的儒家民~主派人士就是‘新儒’,脑筋更比卫鞅慎道这类法家人物来得灵活,所以对白栋的话理解最深。
“不错,书院考试会直接剔除一家之士,也就是那些秉承一家学说、旧念难破的士子。所以颜老先生家的子侄可以到书院做先生,却万万做不得学生”
白栋的思路很怪异,以百家名士为师,却不肯招收执念太深的学子进入书院,这让嬴渠梁和骊姜很难理解,可孟珂他们却是微微点头。
其实白栋要的就是一张张白纸,读过诗书春秋没关系,这是为学的基础,却不可陷于一家之见;因为心中一旦有了成见,就很难接受书院的教育,成为白栋理想中可以‘融会百家’的大才。
融会百家这种高大上的事情在众位学宗看来是非常困难的,虽然这种想法颇为让人期待。作为百家理念的坚守者,孟珂不可能去研究法家三派,并且为其摇旗呐喊;卫鞅和慎道更不可能认同儒家的理念,什么是儒家?在他们看来儒家就是最大的骗子。
所以无论白栋说得如何动听,诸子学宗还是会严守自己的理念,更不会去贸然尝试。不过白栋有志与此,似乎应该鼓励才是,而且白栋说得很清楚,若是他们肯留在书院为师,尽可传播自家学说,真有本事将学子拉入门中,书院也不会阻止。
这小子哪里来的信心?不过管他能不能成功呢,凤鸣书院可是个好地方,而且住在这凤鸣别院里也极为享受。能在这里传道授业正是学派之幸;何况他们的好奇心已经被白栋勾起了。现在连颜老头儿都在憋坏。你不是说随便我等传播学派思想麽?我老人家年级大了,精力或者不济,却有一批好儿子好孙子,随便挑出一个来,就能把你的学生拐走一半,你小子信不信?
这种心思卫鞅也有,而且比老颜俭更为功利。凤鸣书院虽是面向全天下招生,老秦学子毕竟还是要占了多数。这些人若有所成,日后必为老秦的骨干之臣,到时岂非都要尊他这个招生司领一句‘恩师’?
看来慎道的提议还是应当考虑一下的,这次颜俭来了、孟珂和漆雕邈也来了,还不知墨家和兵家会否打书院的主意?如今最大的敌手就是儒家学派,慎道人单力孤,自己当不能坐视;变法固然重要,可强的却是老秦,如果在书院经营有成,强的可就是自身了
卫鞅表示自己不满足于只做一名招生司领。想用完了就扔,门儿都没有啊。这个亏不能吃,所以他也要做学院列师之一;卫鞅都表态了,孟珂这种原本还存了观望之心的人也就下定了决心。在齐国好是好,身份超然、田因齐更与他亦师亦友,可惜人心不古,圣道早衰,他的‘民贵’思想也最多就是嘴炮,现在各国国君重视的是霸道,最喜能在短期内强国强兵的法家人士,与其在齐国做个待遇优渥的闲人,怎比在凤鸣书院开学授课传播自己的思想?
白栋身为天下名士,或有霹雳手段,却从不持一家之见,现在天下士子无论贵族寒门,有谁不会写两笔隶书、吟上几句新诗的?而且早在半月前,身在齐国的孟珂和慎道就已经听闻了凤鸣书院将要进学开院的消息,可见白栋功课做得极好;以他的号召力,不愁遇不到可教之子,这才是真正吸引他们远赴老秦的原因。
看到这些天下闻名的学宗纷纷表示要留在凤鸣学院,嬴渠梁真是开心坏了,寡人倒要看看以后还有谁敢说老秦文事不休,近乎于蛮夷戎狄?
他才不管日后凤鸣学院教出的学生是哪家哪派呢,都是人才!儒家怎么了?指望他们变法强国是不成,王道思想就是个屁;可儒家出来的人个个都能克己守礼、清廉自守,虽然缺乏卫鞅这样的魄力,做个县令郡守什么的还是能够胜任的。
法家收天下之财,儒家收天下之心,墨家会画个饼、引领天下人之念,工家则在改良天下人的生活存在就是合理的,这可是白栋《思学》上的名篇,嬴渠梁喜欢着呢。
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了兵家人物,老秦现在缺少的不只是文士,还有名将。关中无大将、车英子岸为先锋,这是嬴渠梁心中永远的痛。
“呵呵,既有诸子相助,凤鸣书院自当鼎盛一时。有件事我是要提前说明的,凤鸣书院不会白白用人,除有佳宅相赠,还有执教之资,颜老先生就以每年万金计算,其余各位都是每年八千金的教资如何?”
糖衣炮弹是最管用的东西,白栋是拿定了主意要将这些大贤学宗留在老秦,凤鸣书院就是你们的归宿,以后就不用乱想了。
一年八千金可不是个小数字,没人会跟钱过不去,孔夫子当年周游列国没钱能行麽,还不是子贡掏得腰包?听到白栋肯出钱,连老颜俭都笑成一朵花儿了。
“呵呵,各位既是书院聘请的列师,以后就只管教授学子,诸如书院管理、学子的课程安排,那就是小子的事情了,还有这入院考核的试题,也不需各位过问,各位应当不会反对吧?”
“选拔学子的考题我们也不能过问?”
老颜俭看了白栋一眼:“你小子该不会出些稀奇古怪的题目难为那些学子吧?我老人家可先说明白,要是你招来一些不成器的学生,我可不教!”
ps:求几张推荐票,谢谢大家。(
第两百五十九章 【百家互融?】
第两百五十九章 【百家互融?】
第两百五十九章 【百家互融?】
阳光大秦 作者:光暗之心
第两百五十九章 【百家互融?】
“法家也好,儒家也罢,就再加上那个出世的道家,都要先吃饱了肚子才好说话罢?说到根基,只怕无过农、工两家。老夫以为,入院的学子不分男女贵贱、出身高低,第一就要学会种田”
“种田?若是凤鸣书院教出的学生都去种田,做先生的还有什么脸面?许子,你那套农事兴国的理论还是不用说了,粮多固可安民,也能令各国野心频生,引发连绵战火呢”
众人齐齐白眼,没人去搭理许行,只顾继续激烈论辩;其中论辩最激烈的就是儒法两家,公输清虽然也列坐,倒是没有参与这种无谓的争论,在他看来书院学子学习哪家的经典并不重要,心灵手巧才是根本,公输家之兴,当在凤鸣书院也。
公输家不能再墨守成规了,为什么总是被墨家压制,就是因为不肯将手艺传于外姓人,甚至连本族中的旁出庶子也无法得到真传;这样下去万万不成,如今正好借凤鸣书院选拔天下贤才,将公输家的手艺发展到巅峰,祖上班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那就是制造出可以比奔马更快的车子和能够飞行在天空的木鸟,这样伟大的想法是否能够在自己的手中实现呢?
“各位不必再争了,我观百家虽有纷争,却也有互通之处。儒家法家虽为朝堂之政,可墨家主张的兼爱大同又何尝不是儒法两家追求的最终目标?道家看似出世,实是先求世上无争、而后人方无为,更似儒家追求的垂拱之治。所以外王而内法。以法治国。以德求全理法之人,才是治国经民的大道所在”
“各位固于己见,岂非是钻进了牛角之中、越走道路越窄麽?孟夫子请想,你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与法家所主张的‘公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又有多大的区别?慎子和左庶长是法家名士,追求的最高目标则是‘君明则国愈强、君不明而国不见弱’。这就是虚君之意,有没有君主、君主是周公还是商纣,都不会对国家造成太大的影响;虚君则君无为,岂非也是源于道家的‘无为’之说?各位学宗,其实条条大路都是可以通向周王室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合理规划这些道路,让它们相互连接,成为一条捷径,各位又何需争论?”
“白子此言虽有牵强之处,倒也十分有趣”
听了白栋这番话。诸子学宗不觉陷入沉思。
所谓当局者迷,儒法墨历来是争论最激烈的三家。可就算贤如孟珂颜俭,也不会真正思索百家是否有互通之处,有时自身受到别家的影响,嘴上也是绝不会承认的,更没有白栋多出了两千年的阅历。
在先秦之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汉代的统治者其实就已尝试过‘百家融合’的治国手段。后人只知汉初是尊崇黄老的‘无为之治’,却不知道家只是提出了一个无为的口号和目标,并没有与之相呼应的实现手段;汉代所谓的‘无为’其实只是一个表象而已,也就是法家的‘虚君’和儒家的‘垂拱大治’。
汉初实现无为政治的手段就是‘外王内法’,外行王道,内以法治;只是有了前秦的教训,汉法就温柔了许多,最终体现出‘无为’的表象。这可不是道家理论中的无为,而是儒法道三家思想为主、农工手段为辅的治国手段,让华夏大地得以从连年战乱中修养生息,两汉也因此得了六百年天下,‘汉’更是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代名词。
在白栋看来,百家鸣于先秦,却是惠于两汉,不过汉代的历史实践并非孟珂和卫鞅他们可以看到,这就是历史的局限性了,好在这些都是当代大贤,一旦被自己捅开了窗纸,就必然会引发他们的思考。现在不能接受没关系,有的是时间来改变他们。
“白子所言颇为发人深省,依你之意,是要将百家学说齐鸣于书院,没有主辅之分?如此说来,这书院的招生考试就要有趣多了”
孟珂其实是个伟大的‘改革者’,若说颜俭和漆雕藐属于‘旧儒’,他这个几乎自立一派学说的儒家民~主派人士就是‘新儒’,脑筋更比卫鞅慎道这类法家人物来得灵活,所以对白栋的话理解最深。
“不错,书院考试会直接剔除一家之士,也就是那些秉承一家学说、旧念难破的士子。所以颜老先生家的子侄可以到书院做先生,却万万做不得学生”
白栋的思路很怪异,以百家名士为师,却不肯招收执念太深的学子进入书院,这让嬴渠梁和骊姜很难理解,可孟珂他们却是微微点头。
其实白栋要的就是一张张白纸,读过诗书春秋没关系,这是为学的基础,却不可陷于一家之见;因为心中一旦有了成见,就很难接受书院的教育,成为白栋理想中可以‘融会百家’的大才。
融会百家这种高大上的事情在众位学宗看来是非常困难的,虽然这种想法颇为让人期待。作为百家理念的坚守者,孟珂不可能去研究法家三派,并且为其摇旗呐喊;卫鞅和慎道更不可能认同儒家的理念,什么是儒家?在他们看来儒家就是最大的骗子。
所以无论白栋说得如何动听,诸子学宗还是会严守自己的理念,更不会去贸然尝试。不过白栋有志与此,似乎应该鼓励才是,而且白栋说得很清楚,若是他们肯留在书院为师,尽可传播自家学说,真有本事将学子拉入门中,书院也不会阻止。
这小子哪里来的信心?不过管他能不能成功呢,凤鸣书院可是个好地方,而且住在这凤鸣别院里也极为享受。能在这里传道授业正是学派之幸;何况他们的好奇心已经被白栋勾起了。现在连颜老头儿都在憋坏。你不是说随便我等传播学派思想麽?我老人家年级大了,精力或者不济,却有一批好儿子好孙子,随便挑出一个来,就能把你的学生拐走一半,你小子信不信?
这种心思卫鞅也有,而且比老颜俭更为功利。凤鸣书院虽是面向全天下招生,老秦学子毕竟还是要占了多数。这些人若有所成,日后必为老秦的骨干之臣,到时岂非都要尊他这个招生司领一句‘恩师’?
看来慎道的提议还是应当考虑一下的,这次颜俭来了、孟珂和漆雕邈也来了,还不知墨家和兵家会否打书院的主意?如今最大的敌手就是儒家学派,慎道人单力孤,自己当不能坐视;变法固然重要,可强的却是老秦,如果在书院经营有成,强的可就是自身了
卫鞅表示自己不满足于只做一名招生司领。想用完了就扔,门儿都没有啊。这个亏不能吃,所以他也要做学院列师之一;卫鞅都表态了,孟珂这种原本还存了观望之心的人也就下定了决心。在齐国好是好,身份超然、田因齐更与他亦师亦友,可惜人心不古,圣道早衰,他的‘民贵’思想也最多就是嘴炮,现在各国国君重视的是霸道,最喜能在短期内强国强兵的法家人士,与其在齐国做个待遇优渥的闲人,怎比在凤鸣书院开学授课传播自己的思想?
白栋身为天下名士,或有霹雳手段,却从不持一家之见,现在天下士子无论贵族寒门,有谁不会写两笔隶书、吟上几句新诗的?而且早在半月前,身在齐国的孟珂和慎道就已经听闻了凤鸣书院将要进学开院的消息,可见白栋功课做得极好;以他的号召力,不愁遇不到可教之子,这才是真正吸引他们远赴老秦的原因。
看到这些天下闻名的学宗纷纷表示要留在凤鸣学院,嬴渠梁真是开心坏了,寡人倒要看看以后还有谁敢说老秦文事不休,近乎于蛮夷戎狄?
他才不管日后凤鸣学院教出的学生是哪家哪派呢,都是人才!儒家怎么了?指望他们变法强国是不成,王道思想就是个屁;可儒家出来的人个个都能克己守礼、清廉自守,虽然缺乏卫鞅这样的魄力,做个县令郡守什么的还是能够胜任的。
法家收天下之财,儒家收天下之心,墨家会画个饼、引领天下人之念,工家则在改良天下人的生活存在就是合理的,这可是白栋《思学》上的名篇,嬴渠梁喜欢着呢。
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了兵家人物,老秦现在缺少的不只是文士,还有名将。关中无大将、车英子岸为先锋,这是嬴渠梁心中永远的痛。
“呵呵,既有诸子相助,凤鸣书院自当鼎盛一时。有件事我是要提前说明的,凤鸣书院不会白白用人,除有佳宅相赠,还有执教之资,颜老先生就以每年万金计算,其余各位都是每年八千金的教资如何?”
糖衣炮弹是最管用的东西,白栋是拿定了主意要将这些大贤学宗留在老秦,凤鸣书院就是你们的归宿,以后就不用乱想了。
一年八千金可不是个小数字,没人会跟钱过不去,孔夫子当年周游列国没钱能行麽,还不是子贡掏得腰包?听到白栋肯出钱,连老颜俭都笑成一朵花儿了。
“呵呵,各位既是书院聘请的列师,以后就只管教授学子,诸如书院管理、学子的课程安排,那就是小子的事情了,还有这入院考核的试题,也不需各位过问,各位应当不会反对吧?”
“选拔学子的考题我们也不能过问?”
老颜俭看了白栋一眼:“你小子该不会出些稀奇古怪的题目难为那些学子吧?我老人家可先说明白,要是你招来一些不成器的学生,我可不教!”
ps:求几张推荐票,谢谢大家。(
第两百五十九章 【百家互融?】
第两百五十九章 【百家互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