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细微,让人恍惚不觉。
    城头上漆黑一片。
    沈安全身披挂,用风衣紧紧地裹住自己,静静的等待着。
    “当年先帝打开天章阁,令范文正和老夫写下大宋需要革新之事,那时的老夫热血沸腾,只觉着大宋的希望就在自己的手中,就在唾手可得之地。”
    富弼靠在城墙的内面,戴了个头盔挡雨。
    “老夫进谏的条陈和范文正大同小异,都是从吏治着手?为何?”
    富弼的脸在黑暗中若隐若现,“因为这个大宋衰败的根源就在于吏治。官吏清廉,官吏尽忠职守,官吏不多……如此天下大治不在话下。”
    历朝历代,每一代好像到了王朝末期,吏治基本上都玩完了。
    “整顿了官吏之后,方能一一革新,那时候就是如臂使指,你明白吗?”
    “明白。”沈安当然明白,“要革新大宋,首要就是革新官吏,官吏清正了,官吏和朝中是一条心了,那什么都好做。”
    以后的太祖就提出了这一条。
    千年前后的人物,对政治的认知却罕见的一致。
    富弼笑了笑,“可整顿吏治就是割自己的肉,疼啊!疼了就有人会惨叫,有人会咆哮,然后群起而攻之……老夫和范文正就这么失败了。”
    “如今大宋一步步的又走了上来,老夫这几年一致在琢磨你……”
    富弼靠过来了些,在黑暗中盯着沈安那张模糊的脸,“没有哪个年轻人如你这般……你看似胡闹,看似随性而为,可大宋许多事就这么随性被改变了,比如说厢军,比如说奉养宗室……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我去!
    老富竟然在盯着我?
    沈安有些发毛,干笑道:“小子不过是胡闹罢了,幸而官家和相公们宽容,否则小子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宽容?”
    富弼突然笑了起来,“你在前面冲杀,官家和宰辅们在后面搭架子,给你顶着,如此有了变故也好从容收拾……好计谋啊!”
    “什么计谋?”
    沈安觉得富弼大抵是疯了。
    “官家和韩琦他们把你顶在最前面,看着你在闹腾,成功了皆大欢喜,不成功,他们还能兜底……”
    黑暗中富弼的声音多了些感性,“当今官家果然是聪慧啊!当年咱们若是有这等手段,哪里会一败涂地……”
    当年的仁宗和范仲淹等人就是这么直挺挺的开始了革新,然后因为触碰到了既得利益者的切身利益,范仲淹等人被轰下台,赵祯偃旗息鼓,此后闭口不谈革新。
    沈安开始觉得富弼是在瞎编,可等听到后面时,他自己脑补了一下。
    我沈安在最前面,身后是帝王将相,而在对面,一大群凶神恶煞的家伙正在准备动手……
    尼玛!
    真的有可能啊!
    难道官家他们就是这样让某顶在最前面,把某当做是缓冲的工具?
    旋即沈安就笑了。
    “你笑什么?”
    富弼听到了笑声。
    沈安说道:“即便如此又如何?”
    “你不生气?”富弼觉得很奇怪。
    没有人喜欢被利用。
    “某愿意。”
    千金难买我愿意啊!
    沈安瞬间就想通了这些事儿,顿时觉得灵台清明,快活的想大笑出声。
    “某巴不得如此,唯有如此,这个大宋才能渐渐变好。”
    若非如此,他怎么有机会去触碰那些禁区?
    比如说宗室革新!
    哈哈哈哈!
    沈安欢喜的想大笑,就在此时,有人摸了过来。
    “郎君,春哥有发现。”
    沈安起身走了过去。
    黄春蹲在城墙后面,闭着眼睛在颤抖。
    这段时日他太辛苦了,沈安担心他会垮掉。
    “郎君来了。”
    黄春抬头,“郎君,来了。”
    他没说什么来了,沈安明了,说道:“给春哥弄姜汤,弄到下面去烤火。”
    “是。”
    两个乡兵把黄春架了下去。
    沈安招手,几个将领汇集起来。
    “敌军来袭!”
    “您如何发现的?”
    几个将领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去做!”沈安没有给他们解释的义务。
    于是城头一阵细微的骚动,旋即安静了下来。
    “来了吗?”
    沈安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富弼已经掀开了风衣,被凌晨的寒风吹得直哆嗦。
    “来了。”
    沈安单膝跪在城头上,透过城垛在观察外面。
    富弼在努力的调整呼吸,几次三番都失败了,于是苦笑道:“老夫竟然不如一个小卒……”
    “杀几个人就好了。”这是沈安一直强调的,于是包拯、曾公亮、韩琦……这些宰辅都提着刀剑去砍杀。
    其中的佼佼者就是韩琦。
    驾长车一路追杀,老韩那一次震撼了整个大宋。
    “好。”
    在官场上富弼可以给沈安当老师,但在沙场上他却是个小学生。
    寂静的夜里渐渐多了些细微的声音。
    沈安闭眼,在给富弼上课,声音细微,“这是小股敌军想摸上来,打开通道,大军随后破城……”
    “怎么应对?”
    “以逸待劳,杀了就是。”
    沈安笑了笑,握住了刀柄。
    正如同当年在府州城头那样。
    他微微垂眸,听着有人小心翼翼的把梯子架在身后,然后开始攀爬。
    这时候什么钩索都没用,因为上来的人太少,一旦被发现,就是被围杀的结局,反而会打草惊蛇。
    富弼的身体抖动了一下,他想回身,黑暗中一只大手按在他的肩膀上。
    这是沈安。
    攀爬的声音渐渐接近。
    富弼觉得呼吸都在打颤。
    这是他第一次离敌军这么近。
    当能听到呼吸时,富弼已经忍不住了。
    而就在此时,沈安霍然回身,手中的长刀挥动。
    那个刚冒头的辽人失去了头颅,身体在梯子上停滞了一瞬,然后颓然倒下去。
    沈安喝道:“敌袭!”
    “敌袭!”
    “点燃火把!”
    早有准备的宋军将士们点燃了火把,顿时城头一片光亮。
    长刀挥动,那些刚上来的辽人纷纷被斩落下去。
    一个悍勇的辽人冲上了城头,竟然无一人是他的对手。
    “破城了!”
    后续的辽人在欢呼!
    “撒比!”
    沈安指指那人,一队弩手冲了过去,单膝跪地。
    “放箭!”
    那个辽人胡乱挥舞着长刀去格挡,可弩箭是高速,和长弓释放的箭矢没有可比性,顷刻间他就变成了刺猬。
    富弼的后脑勺先前被溅了不少人血,此刻站在那里,奋力的喊道:“赶下去!把他们赶下去!”
    这种短兵相接让他有些心慌。
    沈安却在兴奋。
    “敌军大队来袭!”
    远方突然变成了白昼,无数火把映照着那些人马,正在飞速来袭。
    “弩阵……”
    城中,巨大的弩阵一片片的分布在空地上,那些弩手开始上弦。
    疾驰而来的辽骑中间,耶律洪基冷着脸问道:“宋军为何有准备?”
    城头全是火把,这不是仓促应对,而是早有准备。
    “春雨。”一个臣子说道:“陛下,春雨对于我军而言就是催战书啊!”
    春雨来了,辽军再不动手,那就等雨季过了再说。
    可大军在外,转运粮草不易,所以辽军必然要动手。
    耶律洪基怒道:“唐县城小,朕要瓮中捉鳖!”
    小城不可守,坚守就是自寻死路,被动挨打,这也是耶律洪基的倚仗。
    可现在是天黑啊!
    辽军冲到了前方,蓦地有人喊道:“那是什么?”
    一片片由弩箭组成的乌云飘了过来。
    “是宋军的弩阵!”
    有人在惊呼,耶律洪基喊道:“奔射!”
    黑暗之中,无数辽骑冲了过去。
    “敌军近前,防箭矢!”
    沈安把富弼拉了下来,旋即就听到箭矢敲击城头的声音,还有极少数倒霉蛋中箭后在惨叫。
    “放箭!”
    敌军靠近之后,弓箭手就开始发威了。
    箭雨从城头倾盆而下,辽军死伤惨重,旋即还击。
    “啊……”
    城头的弓箭手不断有人惨叫倒下去,后续有人源源不断的填补空缺。
    这便是战阵!
    “弩箭齐射!”
    弩箭再度齐射,辽军中突然传来了敲击铁板的声音。
    “敌军撤了!”
    这是一次短促的战斗,当辽军撤离后,城头点检了一下。
    “我军损失三百余人,大多是弓箭手。”
    沈安点头。
    弓箭手和对方对射,损失在预料之中。
    “敌军会如何?”
    富弼渐渐的平息了情绪。
    “耶律洪基会等待天亮,然后围城。”
    “如此……”富弼有些犹豫。
    “小城无法坚守,那会处处被动挨打,敌军只需围住即可,咱们的粮草一断,不战自败。”
    沈安很冷静的分析了战局,“稍后天亮,我军必须出城。”
    富弼叹道:“果真是要决战吗?”
    “不一定!”
    沈安指指城中,有人去催促早饭。
    早饭很简单,就是大饼加汤。
    汤里放了不少羊油,膻味不轻。
    但在这等寒冷的气候下,将士们必须要补充高热量的食物,而这里条件简陋,也只能如此了。
    天色渐渐亮了……
    “万岁!”
    “万岁!”
    “万岁!”
    城外的欢呼声震耳欲聋。
    富弼探头看去。
    入眼全是骑兵,无数骑兵簇拥着什么,肯定是耶律洪基吧。
    他举起望远镜,看到了辽皇。
    战马迈动着优雅的脚步,缓缓朝着小城而来。
    弩箭弄死他?
    这个念头才将升起,耶律洪基就勒马止步,随即指指左右,无数骑兵就冲了出来。
    “这是要包围咱们。”
    沈安打个饱嗝,说道:“咱们不能束手待毙,所以……准备出城。”
    “有令,准备出城!”
    瞬间城中的宋军就开始了集结。
    毫无疑问,这是决战。
    每一个人都做好了准备。
    只有那些百姓,他们从自家的窗户和门缝后面,怯生生的看着大军在城门后集结,担心这一战的结局。
    沈安在最前面,当身后的大军集结完毕时,他吩咐道:“打开城门。”
    城门缓缓打开,外面的欢呼声骤然停下了。
    “宋军出城了!”
    ……
    第四更送上,晚安。

章节目录

北宋大丈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迪巴拉爵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迪巴拉爵士并收藏北宋大丈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