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大学生 作者:番茄菜菜

    分卷阅读56

    束了战斗——吴庆民和邓义信以担心她们刚到学校迷路为由,护送三个女孩子去了图书馆草坪。

    北大校园很大,能参观的地方很多,简凌倒是不着急都看过来一遍,在燕园她有四年时间,足够慢慢体会每一处的风景。

    这会儿跟刘晴晴还有陈璐一拍即合去图书馆草坪,也是想着去瞧瞧热闹,顺便团结下班委同志的情谊。

    路上倒是说了起来北大早前几个著名的校园诗人和民谣歌手。

    “我头两天跟老乡聚会,他们说清华外语系的那几个最近老是来草坪唱法语歌。”吴庆民本意是想要简凌刘晴晴她们跟着一块指责领居家外语系的那几个不安分的家伙。

    谁知道这反倒是让简凌感兴趣起来,“那还挺浪漫的。”法语本来就是浪漫的语言,唱法语歌,估摸着能把一大票女孩子的芳心勾走,难怪吴庆民说这话时气急败坏的。

    她这会儿起了玩心,有心不安好心地与刘晴晴还有陈璐讨论起来,让吴庆民忍不住直跺脚。

    倒是邓义信沉稳多了,女生爱浪漫天经地义,想要把清华的比下去不简单吗?比他们更会制造浪漫就是了。

    “我觉得玩摇滚的男生都是酷的一塌糊涂,他们的嗓子都是沙哑中带着磁性,让人欲罢不能。”刘晴晴忍不住和简凌讨论了起来,“你喜欢什么流派的?”

    陈璐很认真地听着,她没什么艺术细胞,家庭环境也不允许她对音乐有什么兴趣,这会儿她想要从同学这里知道更多的消息,学会倾听就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

    “我还好,没有特别喜欢的。”简凌对歌曲的了解远比刘晴晴丰富,真要说喜欢的话还真不是很多。

    倒是陈璐忍不住问了句,“那简凌你当时保送是弹小提琴吗?”

    她就是忽然间想起来就问了,倒是也没多想什么。

    倒是其他三个人听到这话愣了下,对于系里头有保送生的事情,他们略有耳闻,可从来没想过保送生就在自己身边。

    这件事宿舍里已经知道了,瞒是瞒不住的,简凌也没打算再隐瞒,“我小提琴一般,唱的民歌,《山丹丹》。”

    邓义信听到这话愣了下,“这不是我们那边的民歌吗?”怎么简凌会唱,会唱也就罢了,关键是还凭借着这歌进了北大,这让邓义信觉得有点魔幻。

    倒是一旁吴庆民听到这话愣了下,原本走在后面的人发出略有些尖锐的声音,“你,你就是那个保送生?”

    他这副模样像是被蝎子叮了一口似的,简凌都觉得有些毛毛的。

    “我艹。”吴庆民来了句国骂,然后意识到在女同学面前这国骂未免不雅,他又是连忙呸了一口,“唱了《山丹丹》又唱《喀秋莎》的那个人竟然是你?!”

    即便是没什么艺术细胞的陈璐也知道这两首歌一个是国内红歌歌颂毛主席,一个是前苏联红歌,吟咏爱情战争。

    简凌是怎么把这两首歌联系到一起的?

    从吴庆民的语气以及表情上,简凌意识到这人可能是知道一些内情的,或许是从老乡学长那里了解到了什么,她眯眼笑了起来,“是呀,班长你怎么这鬼样子?”

    吴庆民实在是没办法把眼前这个三好学生简凌跟那个曾经在冬令营中惹得清北两个学校招生老师打口水仗的人联系在一起。

    “你知不知道,当时咱们招生办老师可是力排众议录取了你。”

    简凌摇头,这个她是真不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忘了说了,竟然还要我周末爆更,再爆更我就爆炸了(天好热的)。

    咳咳,我尽量保持三更,凌晨两点可能更一下蹭玄学,剩下两更我逐渐调整挪到十二点那会儿,不过得给我几天时间。

    第37章 一封情书

    吴庆民从老乡学长那里听来的。

    新生入学后找老乡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毕竟一个人来异地求学,有同乡照看一把总比孤零零一个人强。海外还有唐人街呢,老乡会那就是唐人街的国内版。

    吃饭的时候老乡不免说起了专业以及国家政策调整后的就业情况,吴庆民是新生蛋子,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他一说自己法律系的不要紧,老乡顿时笑了起来,“你们系有个冬令营的保送生,叫什么来着我忘了,还挺牛的。”

    冬令营保送、奥数保送这些吴庆民都知道,不过保送到他们系他不免还是多问了句,结果就问出了内情。

    原来他这老乡班里的一个同学在招生办勤工俭学,冬令营的时候也是担当服务人员,不小心听到了招生办的老师又跟清华老师打口水仗,其他几个评委则是在一旁和稀泥。

    “你也知道,这几年学校跟政治牵扯上关系的时候总有些惊弓之鸟的意思,你那天刚巧不巧又是在苏联解体纪念日唱了这么一首歌。”

    简凌早前觉得自己也是在这件事上太大意了,她生活在这个时代,当时整天背诵政治课本,可是对政治敏感性实在是太低。

    苏联解体后原本的中苏关系为中俄关系所取代,这又不像是几十年后人们怀念前苏联时代,这会儿的人对于俄罗斯还蛮多期待的,自己这节骨眼上唱《喀秋莎》精神外国人不说,还有那么点怀念苏联时代的意思。

    这件事可大可小。

    也正是因为这个可大可小,清北两个学校的老师打起了口水仗,而当时那个专业的音乐老师常老师还让简凌唱了俄语版的。

    说那常老师看热闹不嫌事大也好,说他觉得简凌是人才想要尽可能的引导其发挥也罢。

    总之在简凌是否通过保送这件事上,清北两校产生了很大的争议,而在早前两边都是为了抢人唇枪舌剑争辩不休。

    到最后简凌还是被录取了,至于原因,吴庆民本来就是从老乡那里听到的二道消息,所以也是含糊,“好像是招生办的老师觉得你能唱陕北民歌又能唱俄罗斯歌谣,海纳百川,有北大的气质。”

    这话听着像是夸人的,简凌表示虚心接受。

    “那你为什么不……”吴庆民想要问简凌为什么不当文艺委员,毕竟保送这事班主任是知情的,简凌要是竞选那就没陈璐什么事了。

    当着陈璐的面,吴庆民是及时收住了话头,他连忙找话题岔开,“到了到了。”

    已经听到了吉他声,还有歌声飘扬。

    分卷阅读56

    -

章节目录

九零年代大学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番茄菜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番茄菜菜并收藏九零年代大学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