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之瓷 作者:南瓜老妖

    分卷阅读14

    料的大小和釉色的不同要求3-7天不等。

    入窑之后开烧,高师傅打发了徐久照,窑炉升温到最佳需要一天的时间,并不需要守在跟前。

    徐久照趁机去修自己的电动车,推着电动车来到了维修的地方,修车的伙计开出了500的高价。徐久照简直心如刀割,讨价还价了半天终于还价到380元。

    徐久照磨着牙,蒋忻的名字几乎被他磨碎了。

    蒋忻也是冤枉,他并没有赖账不赔的意思。谁让直到现在徐久照都没有明白手机通讯的重要性呢。

    也怪他现在所处的环境,让他对这个不太敏感。

    一开始在加护病房,医生不让吴久利用手机,于是吴久利真的老老实实地没有在病房里边用过一次手机。

    而回到福利院里,吴院长也是不用手机的,人家用固定电话,福利院里边的孩子们更是没这个条件了。

    等到了瓷器厂,高师傅对于手机这种高端产品虽然也说不上抵触,却也不喜欢老年机这种明显显老的玩意。于是明令禁止在工作场合使用手机,他自己更是不带,要找他就只能打厂子里边的电话,人力传话。

    如此这般的,徐久照就错过了理解手机通讯便利之处的时机。

    虽然他在马路上、在书店里蹭书也看见人自言自语或者是耳朵边上比着一个东西说话,只可惜他看图识物的时候认识的是老版本的图像,而现在人们用的偏偏都是智能机了。

    更坑的是,当时康复科的医生让他认识的手机的时候是跟mp4和遥控器之类的电子产品放在一起的!只知其名,不解其意的徐久照当然不知道那压箱底的二手诺基亚的重要性了。

    ☆、第 11 章

    开炉烧窑从来都是投入大收获少的事情。

    每次烧窑要烧掉大约70公斤木柴,这还是小窑,如果是那种大窑,烧掉的木柴就要成百公斤以上。

    现在这个世道,要煤容易,要这种烧窑的松木柴,就非常的难了。

    但是松木柴却是烧出精品瓷器必要的,只有真正的木柴才会在燃烧的过程当中跟胎体表面的釉面发生反应,造就出件件精美的传世之作。

    一个窑炉里边的空间并不是很大,瓷器的胎体并不能够跟火焰直接接触,而是要放在用耐高温的粘土材料制成的匣钵里。这些匣钵有方有圆,一般是根据烧制的瓷器大小来决定外形规格。

    为了节省空间,所有的瓷器都是叠在一起被放在匣钵里边烧。匣钵的内部还要撒上灰,垫上垫圈,一方面用来平衡水平,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发生粘连。

    一个窑炉里边,一排排的匣钵排列的整整齐齐,只有处于中心位置的那些才有可能出精品,而周围那些则要看运气了。基本上一批瓷胎放进去,只有六到七成的成品率,其中能有十件以上精品,就算是成功。

    高师傅非常给面子,徐久照的这一件大作就被放在中心的位置当中。

    再一次站在柴窑的跟前,徐久照站在高师傅的身后,看着熊熊燃烧着火焰的蛋形窑。高师傅则指点的说道:“看见那人了没有,他就是这一次的把桩师傅,姓邵。他身后跟着的那个是他的儿子,其他的几个有的是他的徒弟,也有的是学徒工。”

    把桩师傅俗称火头,是烧窑能不能够成功的关键人物。

    窑师们制作完瓷胎,就算是完成任务了。而烧窑指望的就是这些把玩火的艺术掌握的炉火纯青的人们。

    邵师傅一副沉默寡言的样子,他话不多,偶尔几句也只是指点一下跟在身后的儿子。

    徐久照看着邵师傅手里拿着一个测温计在火口测温,不由得感叹高科技的先进。

    他那个时候,哪里有什么测温计,直接就是有经验的师傅往火口吐一口唾沫,看挥发程度来判断温度的。

    窑炉里边除了装着瓷胎的匣钵之外,还有一排离火口最近的瓷胎垫圈,这是专门用来观察里边瓷胎燃烧情况的,叫做照子。

    12个小时之后,邵师傅就开始每隔2小时勾出里边的一个照子,查看胎体还有釉面的情况,来判断炉火内部的情况。

    38个小时过去了,把桩师傅停止烧炉,开始降温,等待自然冷却。

    这个过程是最不能着急的,冷却不好,釉面就彻底的完蛋,一批瓷器也就完全白瞎了。

    冷却过程是最看天气的,好在这几天一直都是大晴天,虽然干冷干冷,却比阴雨刮风要给力多了。

    其实一年当中最好的是七八、九这三个月份烧窑最佳,而其中又以九月份最好。历史上的名瓷,大部分都是在黄金九月诞生。

    然而一年里边就一个九月,剩下的十一个月就什么也不干了?

    当然不会什么也不干,平常的月份里,天气好的时段也会开窑烧瓷,当然大多数会烧一些低端产品,或者用来探索试验。

    毕竟一个瓷器的烧成,是要经过多次失败尝试的。釉面、器型、大小这些都是平日里烧窑总结出来的经验。

    而现在,高师傅正把这些告诉给徐久照。

    从古到今,高仿瓷的烧制技艺并没有多大的改变,这些东西徐久照早就烂熟于心,甚至在听到错漏的时候,徐久照都想要去纠正高师傅。

    徐久照抿着嘴唇,忍住了。

    张文钊来溜达过几次,多数都是问问话,知道情况正常就走。

    这次的仿古瓷是要卖到上海去的,来自上海的古玩卖家专门慕名定制的。

    等了一天,经历了三天三夜,窑门终于打开了。

    邵师傅跟他的助手们把匣钵搬出来,放置在空地上,二百来个匣钵一眼看上去还挺壮观。

    冯忠宝兴奋难耐的晃来晃去,他时不时的碰碰徐久照:“紧不紧张?”

    徐久照无奈,怎么他这个旁人比起当事人还要积极?

    冯忠宝却是不听到答案不罢休,眼睛一眼一眼的瞄着徐久照的表情。

    “……”徐久照默然了一会儿,只得说:“紧张。”

    冯忠宝立刻就露出过来人的表情,手拍着他的胳膊说道:“都一样,我第一次的作品被放进柴窑里烧的时候也可紧张了。可惜那次没烧成,失败了。现在虽然烧过很多次了,却因为成功率依然心里边忐忑啊。”

    徐久照手往身后一背,下巴抬起,斜睨了他一眼。忐忑算个啥?!他那个时候,烧不好是要吃挂落的,最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掉脑袋。

    最轻都是扣薪俸,挨板子。徐久照早就练出来了,说实话没有这压力,他真的一点也不紧张。就是好奇这无心之作会被烧成什么样。

    匣钵被摆了出来,邵师傅领着助手们功成身退,高师傅大手一挥,窑师窑工们一一上前,把成品瓷器从匣钵当中取出来。

    “这个烧的还不错。”“这个也还行。

    分卷阅读14

    -

章节目录

再生之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南瓜老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瓜老妖并收藏再生之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