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梁刚才所处的高地上,郭嘉折扇遥指仓皇北逃的黄巾大军,对我笑道:“张梁直奔许水,肯定不是想喂鱼虾,必有所恃。”

    这时,贾诩也登上高坡,两大军师齐聚,笑谈间,已将千万人的生死成败玩弄于股掌。我看向贾诩,问道:“文和,你说呢?”

    “若张梁今日被灭,黄巾军必会实力大损,其崩溃消亡或在朝夕之间,而我军此刻羽翼尚未丰满,仍需要发展的时间,故为其留下一线生机实属必要。”贾诩嘿嘿一笑,腹黑道。

    “好个养贼自重!”我和郭嘉相视一笑,立刻明白了毒士的险恶用心。

    ……

    三十里的路程,对我军不算什么,毕竟长途拉练就是猛虎军的基本功,还是腿上绑沙袋的那种;可以说,当今天下若论徒步快速行军,猛虎军自认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但对黄巾军就是一个大大的苦差了,正常的行军大家还能做到尽量不掉队,现在一旦要小跑急行几个时辰,差距就出来了,除了黄巾力士尚有余力外,余者无不气喘吁吁,咬牙在坚持,队列从头到尾已拉开了十多里。

    我军的体力远胜黄巾,此刻跑起来是轻松加愉快,也不加速,只是和敌人保持一个频率,看到体力不支而落伍的敌兵,大伙就一拥而上捉活的;这些掉队的黄巾一个个把兵器当拐杖蹒跚而行,更有甚者已如累狗,蹲下身来,伸出舌头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哪还有抵抗之力?故三拳两脚之下就能轻易俘虏一大群。

    丰收了,一万多免费劳动力呀,几顿饭的功夫,这样的生意比抢钱还来得快。

    两个时辰后,许水依稀在望,身后的追兵也越迫越近,黄巾诸将又开始忧心忡忡,因为和他们同行的士卒也就两万出头了。

    哒哒哒,马蹄声忽然响起,只见十余骑士快马加鞭,朝眭固驰来,领头的骑士抱拳行礼道:“渠帅,属下已经准备妥当,于此久候大军多时。”

    眭固点点头,禀明张梁后,便让几人在前面带路,两万黄巾则紧随其后,大军逶迤北行,走了三四里路后,望眼欲穿的许水终于就在眼前。

    许水的来头不小,相传上古大贤许由曾在此地居住数载,其间教人织网捕鱼,又引渠灌溉周围的农田,后人感念其德,故将这条大河命名为许水。

    许水宽阔,河面不下数百米,河水湍急,若无大船,那只有望河兴叹的份。

    感谢上苍,也感谢眭固!

    眼下的景象,让黄巾军将士们的苦瓜脸终于舒展开来,久违的笑容此刻爬上了眉梢。

    他们眼前的这处河岸,是个方圆近两里的高坡,较之周围地势高出了五六米,不仅如此,在这块高地的边缘还人为的修整了一番,变得十分的陡峭,最让人惊讶的是,顺着这高地的走势,还用粗木、砖石混合黏土修筑了一个半圆形的关塞,它据险而建,傲然矗立于大河南岸,任许水东流,观兵凶战险!

    这时,关塞内欢呼四起,随着一阵阵嘎吱嘎吱的门轴摩擦声响,厚重的关塞大门忽然大开,一下子涌出了一个千人大队,正是眭固当初派出的那只人马,其余的一千人仍驻守关内,以防敌袭。

    眭固很满意,不到20天,两千人的小部队就超额完成了任务,不错,这步棋算走对了。

    张梁和其他诸将的感觉就更不用说了,简直有种重获新生的惊喜。

    一行人风风火火走近一瞧,哎哟我的妈,里面的空间还真够大,不说他们两万人,就再来个一两万也毫无压力呀。这些人再看向眭固时,发现平时古板严厉的他一下变得可亲可敬了。

    半个时辰后,所有的士兵都安置妥当时,追兵也陆续赶到,随即将这个新建的关塞团团围住。

    眼前的关塞有点吓人,长约两三里,呈半圆形,倚河而建,虽简易却不失坚固,厚土围墙高约两丈,再加上高坡本身的高度,算起来足有四五丈高,已经赶上一般的城墙了.

    听说这么大的工程十多天就完工,有两把刷子哈…

    嗯,了不起…黄巾士卒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我也不想赶尽杀绝。正好,有了这座关塞的存在,不需我再找其他的理由来对外解释。

    这时,各路将官已齐聚我的身前,纷纷请缨,就连裴元绍和黄半仙也在其中,我觉得好笑,便含笑问道:“你们工兵团也准备参战?”

    裴胖子赶紧回答:“回主公,我们在骑兵兄弟的帮助下,运来一个营的投石机和弩车,现在已组装完毕,只等主公一声令下!”

    好,既然大家都手痒,那么就开打吧。

    咚咚咚!战鼓响过,投石机和弩车突然发威,漫天的箭雨和石球砸进关塞。

    不过,这次眭固已有防备,无数竹排,木排或是木门迅速斜斜支起,士卒就近躲在下面,以避箭石。

    我手举千里眼,把敌兵的反应都瞧在眼中,不禁莞尔,对面的敌军也在逐步成长,不知我这次放水是好事还是坏事?

    张梁不再迟疑,他留少许兵力守住关塞高墙,其余人等皆退到河边,把木排、竹排和几艘大小木船推下河面,开始横渡许水。

    一时间,百舸争流,千军渡河,浩浩荡荡的向许水北岸进发。

    黄巾军果然有后手,不过也在预料之中。这样也好,我马上下令停止攻击关塞,调集投石机,弩车和所有弓箭手打击正在渡河的敌军。

    不过,距离太远,弓箭手射程有限,少有能射到的,即便弩车也只是能打到刚下河的敌人,只有投石机能打到河心,再远亦是无法,何况数量太少,是故威慑力不小,若论杀伤也是微乎其微。

    抢渡许水的行动持续了小半天。终于,当返回的船只、竹筏来接走最后一批士兵时,张梁、眭固和褚燕几人才跳上一艘大木船,迎着河面冷风驶向北岸。

    众人默然不语,任凭冷风拂面,他们静静地注视那一点点甩在身后的关塞,心思复杂,情绪低落;来时人多势众,气吞山河,现在却是夹着尾巴仓皇北撤,此情此景任谁心中也不会好过。

    “大家不必沮丧,今日败于猛虎军之手,绝非坏事,若无此战,如何能知晓与天下精锐的差距!只要吾等以此战为鉴,师敌之所长,知耻而后勇,如此,一支横扫天下的强军此日可待!”张梁见到诸将情绪不高,就开口给手下打气道。

    眭固闻弦歌而知雅意,也附和道:“大帅所言极是,即便以猛虎军之强,也并非不可战胜。首先。我们练出一只足够数量的骑兵,即可机动作战,又有强大的突袭能力;其二,我军可多备投石机,弩车,弓箭手,如此便会拥有出色的远程打击能力;其三,我们同样可组建重甲步兵,长矛方阵,若再遭遇猛虎军,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了今天撤回的两万人作为精兵种子,我等卧薪尝胆,再接再厉,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军便会涅槃重生,到时天下必任我驰骋。”

    张牛角,褚燕等将领都听得两眼放光,张梁亦是大喜,他走近眭固,轻抚其肩膀,大笑道:“哈哈哈,吾得白兔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黄巾大将张梁虽败不弃,尽显豪雄之姿。

    ……

    关塞内,两万黄巾已撤得不剩一兵一卒,我站在一座高高的瞭望塔台上,凭高远眺,千里眼很快锁定在一艘木船上,上面的兵士衣甲鲜明,居中的几人气度不凡,一看就是黄巾军的重要人物。

    张梁忽然心中一动,顿时觉察到有人在远处窥探,他转身来到船尾,遥遥望见关塞靠近河岸的一座高塔上,一个挺拔的身影正向这边看来,他定睛分辨,原来此人竟是猛虎军的统帅沈浪。只见他的手上平端着一只奇怪的圆筒,那筒口晃动间亮闪闪的,不知是何物?

    我也是一惊,观其人的气度和装扮,马上猜出了他的身份:正是黄巾军的主帅,人公将军张梁。第一次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对手,我亦是饶有兴趣,调好千里眼的焦距,张梁仗剑而立的雄姿近在眼前,一阵水面风袭过,吹得他身上的披风猎猎飞扬,煞是威风。

    败军之将还在老子面前摆酷,我不乐意了,忽然嘿嘿一笑,向他伸出了右手,做了个恕不远送的姿势。

    见我做出这个举动,张梁脸色微变,他深吸了一口气,忽然昂头吼出了一句话,语速很慢,让我从他变化的口型中译出其中意思:今日之恩,来日必报!

    对于张梁离开青州前放的狠话,我忍不住哈哈大笑,因为这让我想到了一部动画片里的经典台词,那个大反派灰太狼的叫嚣:我还会回来的!

    公元185年4月即光和8年,自张梁以下十多万黄巾军大败于青州,仅仅逃回两万残兵,猛虎军一时威震中原,青州各郡亦传檄而定。

    注:因穿越者无意间显示的一手本事,从而改变了历史的进程,让黄巾军多撑了一年,所以多了个光和8年。具体原因后面情节会交代清楚。

章节目录

屠龙1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弹指一千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弹指一千年并收藏屠龙1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