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的议论声,密密麻麻,似是遍布了天下。
    各种各样的态度、情绪,将天下几乎所有的目光,都移到了秦国。
    但不管是什么态度,什么情绪。
    一股由衷的震撼,悄无声息间,入侵了每一个人的心中,潜伏下来。
    那种霸气、那种气吞天下如虎的气魄,让无数人眼热。
    东海之滨。
    小圣贤庄中,一声轻哼自一间屋子中响起。
    “师叔、秦王已经表明了态度,我儒家···”
    “不用理会,老夫倒想看看他如何一统天下?”
    “那另一边···?”
    “他们不是向来与我们争吗?不必理会、他们要怎么做,是他们的事。”
    ………
    云雾飘渺仙气笼罩之地。
    “好霸道的秦王!可惜非天下之福,让我人宗弟子全部撤出秦国境内。”一道沉稳、仿佛天塌不惊的声音淡淡响起。
    “是,师兄、天宗那边呢?”一人问道。
    “天宗应该自有打算,不用理会。”沉默几息,那声音继续说道。
    ………
    “嬴政~!传令,我农家弟子全部撤出秦国境内。”
    “侠魁,真的必须如此吗?”
    “嬴政此人,性格霸道残忍,他既然已经对天下人如此说,那就一定会去做。”
    “是。”
    ………
    “巨子,嬴政越发冷酷霸道,我墨家在秦国的弟子当早日撤出。”
    “嗯,你说的不错,立刻传令,如今嬴政和秦国已经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天下要乱了!”
    “那我墨家……?”
    “静观其变。”
    ………
    “师弟,我水家一分为二,我带人去秦国,你带人去楚国,如此定能保全我水家。”
    “师兄,秦国不是说要全部吗?”
    “他只是那般说罢了,我就不信我带领水家一半人去投,他会拒绝。”
    ……
    “真是狂妄,还想让诸子百家臣服,一统天下,痴心妄想。”
    “狂妄的嬴政!”
    ………
    秦国。
    “天下大战将起啊!我们岩家一定不能卷入其中,从今日起,所有弟子全部在山中修炼,不得外出。”
    “可师父、秦国那边……?”
    “我们与世无争,不与秦国作对,为师就不信,他真的就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付我们。”
    ……
    “立刻收拾,秦国疯了,我们火家不能陪着疯,收拾完后,我们马上去齐国。”
    “罢了,我林家一分为二,我带人去臣服秦国,康儿你带人去楚国。”
    ………
    天下诸子百家,哪怕是一心清修的,也全部被惊动。
    或不屑、或愤怒、或不在意、或认真思索。
    等等等等,而包括六国在内的天下人目光,也都望向了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中强大的学派,几乎都是无动于衷,似乎没有听到一般。
    其他的学派,也差不多皆是如此。
    似乎,秦国的霸气宣言,变成了一个笑话。
    只有寥寥数个,派出了一分支入秦。
    他们都在等着,等九月一日到来,等秦国的反应。
    尤其是六国高层,早就议论了不知多少次的他们,却不敢下最终的结论,因为事情太大,大到他们不敢有任何的侥幸、不确定。
    他们只能死死盯着秦国,等到九月一日,秦国做出行动后,他们才能从中做出精准的判断。
    咸阳城。
    大秦境内气氛依旧的火热,所有的官员,以及大部分百姓,都在为那一战做准备。
    眨眼,便是数月过去。
    这一天,帝子受没有在大殿中处理政务。
    当商鞅四位内阁大臣、还有尉缭一共五人奉命前来后,便见自家大王静静站在大殿前方,目光好像在看着远方一望无际的天地。
    陡然,一种一人孤身面对天地的伟岸景象出现在他们心中。
    恭敬地行完礼,几人心中不禁有些疑惑,大王叫他们来做什么?
    还有,大王这般站在外面的情况,还是他们第一次见到。
    旁边唯一站着的人又是谁?
    帝子受一挥手,旁边那个存在感非常低,面无表情的黑衣男子开始说了起来。
    “道家、儒家、墨家……,都没有任何行动,只有几个小学家,派出一分支入我大秦。
    我大秦境内,只有几个愿意完全臣服,其余的,有的在向他国搬迁,有的关闭山门,有的则是派出一分支。”低沉的声音,带着一股没有感情的漠然,在众人耳边响起。
    商鞅他们眉头都是皱了起来,甚至没有去想这人是什么身份。
    心里轻叹,果然,诸子百家中,没有几人理会。
    虽然早就有所预料,但还是有些叹息、不满。
    今日你不臣服,他日……
    “呵。”
    忽然,一声轻笑响起,打破了他们的安静。
    他们都是一怔,目光看向那笔直、仿佛撑起天地的伟岸背影,有了一丝错愕。
    大王、笑了!
    “那是六国的方向,你们看到了什么?”没等他们多想,帝子受手臂一指前方,带着淡淡压迫的声音响起。
    商鞅等人顺着那只手臂望去,那正是东方几国的方向。
    一阵沉思,商鞅率先沉声道:“回禀大王,臣看到六国在惊慌。”
    张仪目光微亮,随后微微一笑道:“大王,臣看到六国的目光,都在盯着我秦国,盯着大王您,随着大王的一举一动,而变化着。”
    “大王,臣看到天下在震动,所有的一切,都随着大王命令而动。”范雎马上笑着接道。
    吕不韦看了一眼两人,微微行礼道:“启禀大王,臣看到诸子百家的衰落。”
    尉缭最后一个开口,沉稳道:“大王,臣看到、我大秦与天下的大战。”
    五人相继开口,五种有些不同的答案。
    五人余光相视一眼,隐隐间,他们明白了大王叫他们来的目的。
    “你们知道孤看到了什么吗?”帝子受淡淡说道。
    “请大王赐教。”五人行礼道。
    “孤、看到了清明。”帝子受声音中霸气更加浓郁,“天地之间,函谷关之外,皆是孤敌。
    他们为孤省了很多事。”
    商鞅五人心中皆是一寒,彻底确定了大王叫他们来的目的。
    一个浓郁的杀字,在他们心里升起。
    大王,真的要动手了,叫他们来,就是事先通知他们。
    这也是对他们的一份信任、尊重。
    而不管赞不赞同这种做法,此时,没有一人反对。
    大秦其实早就已经开始疯狂,那就一直疯狂的走到巅峰吧。
    不疯狂的话,又哪有可能去走到巅峰?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支持,那就支持到底。
    “太学即将建立,商相、由你暂代太学监正一职。”帝子受淡淡的声音再起。
    “喏。”商鞅行礼应道。
    “去吧,二十年内,大秦必出函谷关。”帝子受挥了下手,像是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
    五人目光一震,行礼应喏,转身离去。
    大殿前,只剩下了帝子受和那黑衣人。
    数息后,帝子受双唇再启:“孤要一个不留。”
    “喏。”那黑衣人立刻恭敬应道。
    ……
    没有第八个人知道,就在那么一个寻常的日子,秦王简简单单决定了很多人的命运生死。
    时间一点一点向九月一日赶去,无数目光紧紧盯着。
    七月三日。
    帝子受收到了一个让他感到一丝诧异的消息。
    道家天宗掌门人赤松子求见。
    略一思索,淡漠道:“让北冥子来见孤。”
    秦国一座郡城之中。
    一位身穿赤色道袍、看上去五十来岁的道士,睁开了双眼。
    他面前,则是出现了一个黑衣人。
    黑衣人声音淡漠的说了几句,道士眉头微微一皱,但还是点了下头。
    待黑衣人走后,眉头皱的更紧。
    见师叔!
    这位天生帝王的心,恐怕比想象中更大、也更加霸道啊!
    沉默一会,他改变了去咸阳的方向。
    数天后。
    一处有些飘渺、出尘的山谷间,道士声音沉重的说了起来,最后轻轻一叹道:“师叔,他真的可以一统天下吗?”
    “不知。”两个平淡的字响起,充满了淡然,似乎一切都不放在心上似的淡然。
    停顿了一下那声音继续响起:“他乃是天生帝王,我天宗只需顺应天意走即可。”
    “可秦王霸道,他要是因为人宗原因呢?”道士眉头皱起。
    “我亲自去一趟咸阳,你照看好你师妹。”
    “是。”道士微微一礼。
    数天后。
    身穿淡蓝色道袍、看上去六十多岁,仙风道骨、平淡自然,道家天宗真正的掌权者——北冥子,走进了秦王宫大殿。
    那一刻,两种不同的气息,就在无声无息间,开始碰撞到了一起。
    一霸道威严,欲使万物臣服。
    一淡然自在,仿佛与天地相融。
    随着北冥子脚步向大殿深处迈去,这种碰撞就越加的激烈。
    直到在他第五十一步时,才结束。
    结果是一开始就注定的。
    北冥子头微微低了一下,他来这里,便表示了道家天宗愿臣服。
    所以又哪来的碰撞、对抗?
    那只是一次展示自己实力的方式罢了。
    (第二章,今天没有了,大家早点睡,我也要调整好作息,白天全力码字。还有,第三个盟主出现了,今世有悔,谢谢,欠你三章,明天就开始补。)
    ………………

章节目录

重生商纣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星辰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星辰雨并收藏重生商纣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