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王出征在外,诸君当同心勠力,保我国境,护我万民。”王太妃言道。
“臣等,遵命。”众臣肃容下拜。
“四方馆可有消息传来?”王太妃又问。
耿雍起身答道:“大雪封路,并无大贤北上。”
“冀州百姓,丰衣足食否?”
“粮秣已转运毕。冀州属吏正分批运抵各城营地,足够灾民饱食。只是黄巾逆乱,为造机关诸器,将城内房舍尽数拆除,若要重建家园,尚需时日。便是六位国主之王宫亦未能幸免。皆残破不堪。诸国相来函,急需我国良匠代为重筑。”耿雍再答。
“无出意外。开春后,陛下当昭告天下,再增三县。三县属吏,工匠,农人,是否足备?”王太妃再问。
“已调配完毕。”耿雍再答:“北新城,本就是幽州最南之县,民生安定。东二十里樊舆亭,乃北上难民聚集之地。已在南易水港口,设流民大营。高阳乃北地坚城,可为蓟南重镇。听闻三县归蓟,高阳难民纷纷返乡。高阳城中亦设流民营地,日日施粥救济,不曾断绝。文安有大泽,径百余里。屯田极佳,却非循吏不可牧守。臣等窃以为,此三县若再配蓟国南部数城,可增设置‘蓟南郡’,置二千石官为宜。”
“右丞可有适合人选?”王太妃问道。
参照蓟都尹的设立,将一郡政务交由娄圭打理,可谓人尽其才。蓟国一县扩六县,又增为九县。若雍奴薮屯田毕,可再增二县。便是十一县。且蓟国人口稠密,已有近二百万众。富庶可比一大州。正因民众聚集,故一县民政,可比数县之巨。三县为郡,正当适宜。
“臣以为,可由诸城令长,相互推荐,再由王太妃、王妃甄选。”耿雍答道。
王太妃轻轻颔首:“如此,诸位可有合适人选?”
众人纷纷看向千石首席。
楼桑令乐隐,起身答道:“臣,首推南广阳令崔季珪。”
南广阳城与南关城,一上一下,一西一东,恪守巨马水路。二城居中而守。又可经纵横水网,驰援各城。立城之处,乃距北岸数里之遥的一座荒丘。居高临下,适合守备。如今,荒丘早被重楼盖满,鳞次栉比,直伸到巨马水边。横竖五里,内外三重。
南广阳港与南广阳城,隔巨马水相望。城池在北,港口居南。港口亦有护城河环绕,并围建障墙,本是一座障城。后因并六县为国,南广阳退居国中,不再守备国境。于是南广阳港亦经多次扩建,现为南广阳港城。凡港城,皆隶属南港下辖。
蓟国因水而兴。巨马水路经年不冻,商船往来如织。南广阳城、港,富庶可比楼桑。两座坚城各纳民众,万五千户,及五千户。南广阳一地,有民二十万余。亦是督亢秋成之重镇。
城令崔琰,功不可没。
且从资历而言,崔琰又高出诸如阳乡长崔林、新昌长陈群等少年长吏。出任一郡之守,正当适宜。
不等乐隐落座,众人便纷纷点头。
并六县为国时,为区分县长与城长。刘备将县长俸禄提升为比千石。城令则由比千石,擢升为千石。且与百官有言在先:只需编户过万,口过十万,便可擢升为令。户破二万,人口破二十万,可食双俸。
简而言之。城长,秩三百石;县长,秩比千石;城令,秩千石;县令,亦秩千石。待并三县为郡,设“尹”,秩二千石。县长、县令皆是暂设,日后当除去。因刘备欲分封诸子为县侯。那时,则需置家丞、国相。并县后,各县令长,当酌情晋升为“尹”。
比如,范阳令管宁,便是“蓟西尹”的上佳之选。
“二位国相以为如何?”见百官无异议,王太妃遂看向高居中二千石位的两位国相。
“臣等,附议。”
“王傅以为如何?”王太妃又看武将第一人。
“臣,无异议。”黄忠言道。
“如此,右国相且书信陇右,待蓟王定夺。”王太妃言道。
“喏。”
位列千石俸排列之中的崔琰,亦难掩激动。蓟国四师,六大谋主,右国令等人,皆不常在。二千石位列,如今只有蓟都尹娄圭一人独坐。能与之并列,何其幸也。
投向崔琰的目光,亦多有艳羡。须知,除去得食二千石俸,六百石王宫行人亦升为千石王宫舍人。两项相加,食俸七十五万六千钱。堪比食中二千石之九卿。再加春腊二赐,近乎百五十万。皆是蓟国上币,四出文钱。实在是……高俸。
所谓“品高俸不薄”,正是如此啊。
如前所说,为行高薪养廉。刘备将王宫内官俸禄,亦做区分。
门客食俸四百石。行人食俸六百石。舍人、洗马、门大夫,食俸千石。庶子、少师、王傅,皆秩二千石。
《周礼·地官·舍人》:“舍人掌平宫中之政,分其财守,以灋(法)掌其出入者也。”掌理王宫用谷之政务,计其人数多寡、爵秩高下,以定禄食用谷之多少。
也即是说,王宫内官,亦各有分工。并非虚职。
王太妃又言道:“先前迁升事宜,蓟王亦有王命送达。左国令且宣诏吧。”
“喏。”左国令士异,这便从袖中取出蓟王诏书,朗声诵读:
“擢升雍奴长钟繇为雍奴令。兼领王宫行人。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泉州长邴原为泉州令。兼领王宫行人。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安次长华歆为安次令。兼领王宫行人。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新昌长陈群为新昌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阳乡长崔林为阳乡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南关长吕常为南关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三台长胡辅为三台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长安长甄逸为长安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封范阳令管宁,西林令阎柔,益昌令卢节,容城令卢俭,平曲令刘涣,南广阳令崔琰,为王宫行人。”
“臣等,领命。”
凡有同僚出列,便惹百官赞叹。
如上所言。编户过万,口过十万,便可擢升为令。户破二万,口破二十万,可食双俸。
故钟繇、华歆、邴原,皆喜食双俸。
钟繇屯田千里,移民不断北上。年前又安置邺城妇孺数万,因而达成双食俸之线。
安次县内安置有二十余万上谷乌桓部族。若非马邑,草场等督造稍稍滞后,华歆也早已撞线。
泉州如南广阳。一港一城,因水而兴,繁华鼎盛。加之甘宁、胡玉、郭祖等,已悉将家眷迁入,送邴原轻松达线。
“臣等,遵命。”众臣肃容下拜。
“四方馆可有消息传来?”王太妃又问。
耿雍起身答道:“大雪封路,并无大贤北上。”
“冀州百姓,丰衣足食否?”
“粮秣已转运毕。冀州属吏正分批运抵各城营地,足够灾民饱食。只是黄巾逆乱,为造机关诸器,将城内房舍尽数拆除,若要重建家园,尚需时日。便是六位国主之王宫亦未能幸免。皆残破不堪。诸国相来函,急需我国良匠代为重筑。”耿雍再答。
“无出意外。开春后,陛下当昭告天下,再增三县。三县属吏,工匠,农人,是否足备?”王太妃再问。
“已调配完毕。”耿雍再答:“北新城,本就是幽州最南之县,民生安定。东二十里樊舆亭,乃北上难民聚集之地。已在南易水港口,设流民大营。高阳乃北地坚城,可为蓟南重镇。听闻三县归蓟,高阳难民纷纷返乡。高阳城中亦设流民营地,日日施粥救济,不曾断绝。文安有大泽,径百余里。屯田极佳,却非循吏不可牧守。臣等窃以为,此三县若再配蓟国南部数城,可增设置‘蓟南郡’,置二千石官为宜。”
“右丞可有适合人选?”王太妃问道。
参照蓟都尹的设立,将一郡政务交由娄圭打理,可谓人尽其才。蓟国一县扩六县,又增为九县。若雍奴薮屯田毕,可再增二县。便是十一县。且蓟国人口稠密,已有近二百万众。富庶可比一大州。正因民众聚集,故一县民政,可比数县之巨。三县为郡,正当适宜。
“臣以为,可由诸城令长,相互推荐,再由王太妃、王妃甄选。”耿雍答道。
王太妃轻轻颔首:“如此,诸位可有合适人选?”
众人纷纷看向千石首席。
楼桑令乐隐,起身答道:“臣,首推南广阳令崔季珪。”
南广阳城与南关城,一上一下,一西一东,恪守巨马水路。二城居中而守。又可经纵横水网,驰援各城。立城之处,乃距北岸数里之遥的一座荒丘。居高临下,适合守备。如今,荒丘早被重楼盖满,鳞次栉比,直伸到巨马水边。横竖五里,内外三重。
南广阳港与南广阳城,隔巨马水相望。城池在北,港口居南。港口亦有护城河环绕,并围建障墙,本是一座障城。后因并六县为国,南广阳退居国中,不再守备国境。于是南广阳港亦经多次扩建,现为南广阳港城。凡港城,皆隶属南港下辖。
蓟国因水而兴。巨马水路经年不冻,商船往来如织。南广阳城、港,富庶可比楼桑。两座坚城各纳民众,万五千户,及五千户。南广阳一地,有民二十万余。亦是督亢秋成之重镇。
城令崔琰,功不可没。
且从资历而言,崔琰又高出诸如阳乡长崔林、新昌长陈群等少年长吏。出任一郡之守,正当适宜。
不等乐隐落座,众人便纷纷点头。
并六县为国时,为区分县长与城长。刘备将县长俸禄提升为比千石。城令则由比千石,擢升为千石。且与百官有言在先:只需编户过万,口过十万,便可擢升为令。户破二万,人口破二十万,可食双俸。
简而言之。城长,秩三百石;县长,秩比千石;城令,秩千石;县令,亦秩千石。待并三县为郡,设“尹”,秩二千石。县长、县令皆是暂设,日后当除去。因刘备欲分封诸子为县侯。那时,则需置家丞、国相。并县后,各县令长,当酌情晋升为“尹”。
比如,范阳令管宁,便是“蓟西尹”的上佳之选。
“二位国相以为如何?”见百官无异议,王太妃遂看向高居中二千石位的两位国相。
“臣等,附议。”
“王傅以为如何?”王太妃又看武将第一人。
“臣,无异议。”黄忠言道。
“如此,右国相且书信陇右,待蓟王定夺。”王太妃言道。
“喏。”
位列千石俸排列之中的崔琰,亦难掩激动。蓟国四师,六大谋主,右国令等人,皆不常在。二千石位列,如今只有蓟都尹娄圭一人独坐。能与之并列,何其幸也。
投向崔琰的目光,亦多有艳羡。须知,除去得食二千石俸,六百石王宫行人亦升为千石王宫舍人。两项相加,食俸七十五万六千钱。堪比食中二千石之九卿。再加春腊二赐,近乎百五十万。皆是蓟国上币,四出文钱。实在是……高俸。
所谓“品高俸不薄”,正是如此啊。
如前所说,为行高薪养廉。刘备将王宫内官俸禄,亦做区分。
门客食俸四百石。行人食俸六百石。舍人、洗马、门大夫,食俸千石。庶子、少师、王傅,皆秩二千石。
《周礼·地官·舍人》:“舍人掌平宫中之政,分其财守,以灋(法)掌其出入者也。”掌理王宫用谷之政务,计其人数多寡、爵秩高下,以定禄食用谷之多少。
也即是说,王宫内官,亦各有分工。并非虚职。
王太妃又言道:“先前迁升事宜,蓟王亦有王命送达。左国令且宣诏吧。”
“喏。”左国令士异,这便从袖中取出蓟王诏书,朗声诵读:
“擢升雍奴长钟繇为雍奴令。兼领王宫行人。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泉州长邴原为泉州令。兼领王宫行人。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安次长华歆为安次令。兼领王宫行人。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新昌长陈群为新昌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阳乡长崔林为阳乡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南关长吕常为南关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三台长胡辅为三台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擢升长安长甄逸为长安令。秩千石,‘铜印黑绶’。”
“臣,领命。”
“封范阳令管宁,西林令阎柔,益昌令卢节,容城令卢俭,平曲令刘涣,南广阳令崔琰,为王宫行人。”
“臣等,领命。”
凡有同僚出列,便惹百官赞叹。
如上所言。编户过万,口过十万,便可擢升为令。户破二万,口破二十万,可食双俸。
故钟繇、华歆、邴原,皆喜食双俸。
钟繇屯田千里,移民不断北上。年前又安置邺城妇孺数万,因而达成双食俸之线。
安次县内安置有二十余万上谷乌桓部族。若非马邑,草场等督造稍稍滞后,华歆也早已撞线。
泉州如南广阳。一港一城,因水而兴,繁华鼎盛。加之甘宁、胡玉、郭祖等,已悉将家眷迁入,送邴原轻松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