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龙袍成精了 作者:录仙

    分卷阅读127

    朕的龙袍成精了 作者:录仙

    分卷阅读127

    什么秀才郎,呵,老夫倒是听说写这小曲儿的人可是一位了不得的大人物!不仅写了小曲,还写了话本请茶馆的说书先生去说。”

    坐在上首的公孙衡只觉得屁股下有钉子,着实有些坐不住了。

    公孙昊带着一队特殊的越骑军在整个威州东游西逛。每到一处,皆会学着江湖话本里喜闻乐见的大侠,行侠仗义,匡扶大义!而这货更不要的脸就是,他将这些事迹编了小调,还写话本子,夹杂着越骑军真正的各种战绩,硬生生在威州白心里掀起了一股“越骑军热”。

    如今你走在威州,随便拉住一个老百姓问他哪位将军和军队最可靠,最能保护老百姓,十有八-九都会告诉你:“那当然是靖平的萧大将军啊!你还不知道吧,这位可是常胜将军啊!”

    “人家萧将军镇守莫兰河那么多年,莫兰河被他守的固若金汤。如今换了个人来,莫兰河就丢了!哎,要是咱们威州要是给萧将军来守,还怕他娘的球的赛罕人啊!”

    “去年你知道吧,赛罕集结了十万大军去打萧将军,结果你猜怎么着,人家硬是将赛罕给撅了回去。十万人马啊,全丢在了靖平。萧将军是什么人,人家带兵打仗都是冲在最前面的,万夫不当之勇!啥时候威州也出个萧将军,咱们也能过上太平日子咯。”

    越骑军的胜迹是说不完的,官兵们丢了莫兰河也是事实。发生的这么近,大家印象太深了。几个大族发现民间舆论不对劲儿的时候,赶紧派出族人在各处族学里宣扬官兵们的胜迹。

    如今老百姓都相信读书人,让读书人再去宣传一波,就不信这舆论拗不过来。

    奈何等他们在各地书院里宣传官兵时,却发现公孙昊已经提前拉拢了地方乡绅。

    “所以……你是说公孙昊带着你们唱了大半个月的戏?”萧慕延努力克制着自己嘴角的笑意,面容严肃的听着燕平的汇报。

    燕平郁闷道:“可不是。每次帮人前还要说一套词儿,什么吾乃靖平越骑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分内之事等等……”

    太羞耻了好吗!!!

    燕平一边说,就发现周围的人肩膀不住的抖动。最终薛景之终于是忍不住:“哈哈哈哈哈……你们可真是……哈哈哈哈哈……”

    燕平:“……”qaq

    他才没有这么中二,可以换个人来配合公孙昊执行任务吗?!

    第97章

    不可否认, 公孙昊这一招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策略用的十分及时且高效。高源世家自持高人一等,自古“自上而下”的宣传都没有百姓“自下而上”的动员来的彻底, 亲切。经过近两年的历练, 公孙昊傲骨不减, 但那份傲气却趋近平和, 一块璞玉被乱世不断打磨雕琢,终究成了一块好玉。

    只是那些行侠仗义的故事太接地气了, 燕平自觉自己是个军人,又不是街头卖艺的说书人, 着实是演不出公孙昊要求的“大侠气质”。

    燕平决定甩锅,推脱道:“将军,我觉得景之更适合这个差事。”

    薛景之顿时嚷道:“临阵脱逃可不是我们越骑军的作风啊!”又赶紧看向萧慕延,“您说是吧。”

    谁料萧慕延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反驳, 好整以暇问燕平:“理由呢?”

    燕平显然很有准备, 立刻道:“首先, 景之经验就比我丰富……”

    话未说完,就被薛景之匆匆打断:“我怎么就比你丰富了?”

    燕平看了他一眼, 悠悠然道:“跟官兵打交道的经验。”

    薛景之:“……”这还真不好反驳,他独自镇守靖平,近要应付王泰,远要应付鲁王, 着实是经验颇丰。

    “其次, ”燕平咳了一声, 果断道:“景之长得也好看啊!”

    薛景之:“……”卧槽,你还能更不要脸吗?!

    “难道不是?”燕平环顾了一周,薛景之硬是半句话也憋不出来,只能可怜兮兮的望向萧慕延。

    萧慕延不愧是一军主帅,此刻还能绷的住,只是燕平再扯个三四五六条来,他恐怕主帅的形象也要裂了,赶紧道:“临阵换帅视为不详。更何况,燕平你与公孙昊相处半月,早已有默契,这件事便交予你二人,务必要在威州扬我越骑军威!”

    薛景之顿时松口气,而燕平则是心死如灰。萧慕延将公孙昊在威州的做法告诉了柳淑淑,柳淑淑不由感叹真是一点儿都不能小觑古人的智慧。

    或许古人没有明确的信息战,舆论战这样的概念,但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摸索出来到底怎样做才会更有利。柳淑淑当即结合自己见过的舆论战案例,给萧慕延与公孙昊提供了好几条思路,让他们能够形成更加完整的体系去宣传。

    自古官方支持最为致命

    柳阔见他们他们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宣传搞得热热闹闹,终于在连威州主要城郡的百姓都开始传送越骑军的事迹后,柳阔提出要办书院。

    “百姓固然重要,但读书人的笔和嘴自古也都是一把利刃。不少人对这些学子们是又爱又恨,学子们虽然天真,但一腔热血不假。我北方的读书学子万万不可被那些藩王拉拢,只不过如今靖平还没有成立书院的本钱,没有大儒,也没有学子回来靖平。”柳阔思量道,“倒不如以靖平的名义在别处立一处书院,或者一开始挂个名儿也行。”

    公孙昊道:“我公孙家的族学倒是可以一用。”似担心萧慕延等人误解,又解释道,“我公孙世家的族学不仅仅是招收本族子弟,族学内还招收威州各郡的寒苦学子。”

    听闻是这样,柳阔倒是十分有兴趣。柳淑淑却敏锐的发现萧慕延有些不对劲,不像是不喜,却是一种很隐晦的抗拒。

    但古代书院相当于舆论阵地,它的作用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多的是培养一批政-治上的支持者。萧慕延却表现出一种抗拒,这倒是令柳淑淑十分不解。

    柳阔与公孙昊讨论的越发热烈,萧慕延的脸色就越难看。突然,柳淑淑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柳阔一愣,下意识道:“差不多快午时了吧。”

    柳淑淑:“这都说了快一上午了,不如先摆膳吧。”等众人都起身去偏厅时,柳淑淑刻意落后一步,与萧慕延坠在最后。低声问道:“你……刚才怎么了?”

    萧慕延不解的看着她。

    柳淑淑叹道:“刚才若是我兄长与公孙公子继续说下去,你都快要吃人了。你不喜欢公孙公子家的族学吗?”

    萧慕延摇头:“他们说得很好。我……我是因为别的事罢了,与他们无关。”

    见萧慕延此刻没有想说的意思,柳淑淑也不催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结,等什么时候他愿意说了,她自然也愿意听。

    此后几天,关于书

    分卷阅读127

    -

    分卷阅读127

    -

章节目录

朕的龙袍成精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录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录仙并收藏朕的龙袍成精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