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懒皇帝 作者:

    最懒皇帝第6部分阅读

    最懒皇帝 作者:

    最懒皇帝第6部分阅读

    半,剩下的金军丢掉火把,没命的向来路逃窜。

    没走几里,“嗖”一支羽箭带着黄sè的焰火腾起,两边的山谷中顿时传来暴雷般的马蹄声,看着那两条如长龙般打着火把冲锋的明军骑兵,金军魂飞魄散,一众首领们再也约束不住,金军士卒一哄而散,四散奔逃,逃散的金军很快便淹没在明军羽林骑兵的海洋中。

    金军接应部队正静悄悄的向前摸去,忽然见到远方升起一支黄sè焰火,“不好,前军遇伏,加速前进”金军接应部队迅速举火,加速向前杀去。

    “嗖”又是一支红sè的焰火升起,紧接着一条火把长龙便在夜sè中显现,随着迅疾的马蹄声和那招牌似的“哟嗬嗬”的啸声,不用问,那是凶残的蒙军情况十分危急,“快撤退”为首的金军将领也不呆,竟不与蒙军交锋,立刻下达了撤军令,两股火把长龙在茫茫夜sè中展开了赛跑。

    情况再次超出了金军的预料,又是一支红sè的焰火升起,金军的左右两边,再次出现两支打着火把的骑兵。

    “快跑,快”金军骑兵只恨马儿少生了两条腿,拼死向前逃跑,明军骑兵速度也不慢,除了少数跑的快的,大半金军很快便被封死在包围圈中,在羽林卫骑兵赶到后,包围圈的金军很快便被“荡平”

    几支明军合军一处,袭向金军大营。

    一路上,金军的兵器盔甲战马等丢的到处都是,整个大营也已经燃起熊熊大火,显然,金军将来不及带走的物资一把火烧了,据夜不收情报,金军残部已经连夜退守漠河城。

    努尔哈赤在漠河城中安定下来后,各将一收拢残兵竟然只有两万余众,是夜,金军损失近六万,特别是最jing锐的白甲兵,基本损失殆尽,金军已经无力再战。

    努尔哈赤气得一连吐了几口血,一口气没上来,已经昏迷过去,看着乱成一团的众人,努尔哈赤的儿子黄台吉站起来大喝道:“都慌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大敌当前,在我大金面临生死存亡之机,诸君更要jing诚团结,万众一心大汗病重,我以皇子身份,命令各军,立即带上必要的作战物资,放弃漠河,退守大兴安岭以北之海拉尔城大兴安岭的十万大山,便是我大金最好的屏障和援军”

    黄台吉这言语让一众人似乎找到了自信,虽然其他几个皇子并不服气,不过,这黄台吉之言,显然是当下最可取之法,众人默默的依言去准备。

    第三十一章 小开同志的幸福生活

    东北的大战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běi jing的小开同志一点也没耽误他的幸福生活,自从其亲政以来,他最大限度的解放了自己,甚至将早朝这一祖宗规矩都推迟了两个时辰,反正别人都暗地里亲切的叫他懒虫子,他也不在乎了。

    个把月以来,他竟然将那次入选的秀女挨个“考察”了个遍,其后世的思想让那些女人们似乎很满意他这个夫君,整天变着法子的诱惑着他,小开同志终于体验到了后世传说的那句:“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的深刻含意了。

    当东北军报传来时,小开同志正舒服的躺在丽妃腿上吃着各地贡来的水果,当他眯着眼看完军报,轻轻一弹那封军报,冷笑道:“黄台吉啊黄台吉,你自以为得计,其实老子早就料到你这一手了。”

    “速召宋小光进宫军机处见驾”林小开一跃而起,推开过来服侍的宫女,边趿鞋子边传旨。

    那丽妃刚想缠住小开,但触到小开冷竣的目光,吓的一哆嗦,不敢再吱声,任由小开同志离去。

    不一会儿,正在běi jing休养的宋小光便来到了林小开面前。

    “罪臣宋小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宋小光大礼参拜。

    林小开看了他一眼,道:“起来吧你罪在何处啊”

    宋小光偷偷擦了下冷汗,仍然跪着小心的道:“罪臣治理东北期间,对于鲁尔等部落失察,酿成大祸,请皇上治罪”

    小开道:“这只是其一,你最大的问题是民族政策并未深入人心,情报工作出现巨大的失误,出了那么大的事故,我军事先竟然毫无察觉,相反,你一离开别人便起事,显然,别人对你了如指掌”

    宋小光喃喃的道:“臣有罪”

    “现在身体恢复的怎样”林小开盯着宋小光道。

    “臣已经全好了,就是心里憋闷的慌”宋小光道。

    “你憋闷的慌,自己惹下的事还要人家五十多岁的老将去给你擦屁股,你应当是惭愧的慌”林小开抢道,说完将军报扔给他。

    “臣惶恐请皇上治罪”宋小光道,拣起军报悄悄的瞄了一眼。

    “东北的形势我你清楚了,如果是你,你如何处置”林小开道。

    “臣以为,我东北驻军虽然一时无法清除金军残余,但我军只需守住东北平原,便可在战略上立于不败之地,兴安岭虽然对东北驻军形成天险,但黄台吉显然没有考虑到如果我蒙古驻军从蒙古高原向东压迫,则可将其所固守之海拉尔一带变成死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只要我东北驻军政策适当,便是对黄台吉等人的掏心之战,所以,臣以为,解决东北问题,当是以争取民心为上,军事打击为辅”宋小光道。

    “看来你真的是个合格的人选,好,东北的事朕就交给你了,这次要是搞砸掉,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你,你就回家给朕抱孩子去到东北后写个章程报朕审阅后施行,去吧”林小开沉吟着说道。

    “臣谢皇上隆恩,臣定当尽心竭力,戴罪立功臣告退”宋小光道。

    “立刻传朕旨意:东北防务仍由宋小光负责,暂代镇东将军,调戚继光及五万新军回京,朕另有任用。”林小光对立于一旁的军机参谋道。

    “另飞鸽传书给蒙古的杜云开,速调蒙军秘密东进,威逼海拉尔一线,争取将金军残余限制在鄂尔古纳河海拉尔河以东狭小地域”林小开待参谋记录完毕继续道。

    小开同志布置完毕,又坐下来批示了其他几处军报,然后便一身轻松的向后宫走去,继续他的幸福生活。

    “启禀皇上,李太后请您移驾慈宁宫”一个小太监看到小开从军机处出来,忙小跑过来禀道。

    “儿臣参见母后”小开同志一进慈宁宫,便见到李太后正在院子的一角侍弄她的那些花儿。

    “皇上来啦皇上看哀家这些花怎么样”李太后只顾看她的花,头也没回的道。

    小开同志对花本不感兴趣,看了一眼只觉得这些花五颜六sè的看上去还不错,算还漂亮,他装作很认真的看了会,敷衍道:“母后,这些花都让您侍弄的好象有了灵气”

    李太后点点头道:“恩,皇上好眼力,这花跟人一样,你只有按规矩侍弄,才养的好,才会有灵气儿皇上亲政这么久了,什么时候回凤阳老家去去祭祭祖啊”

    小开同志心里一愣,母亲这话里仿佛有话,不过他仍然装着没听出来,道:“当下东北局势还未平定,等东北稳定下来,儿臣便回乡祭祖”

    李太后看了小开一眼,道:“恩,这人啊,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本。哀家托人给你说了门亲事,皇上什么时候有空,见见面,就把这事定下来。”

    小开心里“咯登”了一下,嘴上却道:“娶亲之事儿子本应凭母后吩咐,但此事关系国本,儿臣不得不多问一句,不知母后所说的是哪家的女儿”

    李太后一愣,道:“是江南世家王世明的孙女,他家可是著名的大儒之家,其家族子弟也多在朝为官。”

    小开道:“儿臣知道了,儿臣这就下旨召见,先考察一下再定吧母后如没有什么别的事,儿臣还有些政务,先行告退”说完不待李太后表示,鞠了一躬便转身yu离去。

    “你等等,皇上,哀家还有话说”李太后忙道。

    “母后请说”林小开压抑住自己心中的不快。

    “你的小弟潞简王昨ri来过了,哀家听说皇上的新政剥夺了士绅的体面,皇上啊,我们朱家是靠天下士绅的支持才坐稳这江山的,你可不能忘本啊这潞简王哀家看他过的很苦,也很孝顺,又是你一nǎi同胞,哀家看不如给他个差使,你们自家兄弟之间也好帮衬帮衬”李太后道。

    “母后,儿臣不敢指责您,但朝廷自有朝廷的制度,论制,封王非皇帝诏命不得离开封地,这是大明铁律,母后难道忘了无论士绅贫民,均是我大明的子民,朝廷维系每一个子民的安危,所以每一个子民则向朝廷缴纳赋税,乃天经地义哪有光占便宜而不付出的理儿此事绝无更改朝廷的事,母后您以后还是少cāo些心吧您的儿子不是个糊涂蛋”林小开一气说完,转身离去,不解气似的又回头拉长声音指着自己的鼻子道:“母后,朕才是当今的皇上”

    “你你这个混小子”李太后气得浑身发抖

    从李太后那里出来,小开一路上压抑着自己心里的恼怒,他犹如一阵风似的到了上书房,几个太监宫女正在边打扫边说笑,小开面如寒霜的闯了进来,吓得那几个人大气都不敢出,一个个悄悄溜走。

    “来人,传羽林卫统领何远鹏禁军统领张天一情报司陈开会立即前来军机处见朕。”林小开竭力让自己冷静了一会,才沉声道。

    第三十二章 安内之一军心

    林小开一言不发的来到军机处,这里,完全是由羽林卫孤儿后代守卫,是小开觉得在皇宫里唯一安全的地方。林小开的面sè仿佛让一向气氛活泼的军机处值守人员觉得忽然间空气好象都要凝结了,发生什么事了人们互相以目光相互询问,大家都是一片茫然。

    当何远鹏,张天一与陈开会匆匆赶到军机处,也立刻感到了气氛的不一样,三人拜见后,林小开道:“将最近这段时间出入宫禁的记录拿来给朕。”

    记录簿很快送到,林小开一言不发的慢慢翻看,一切都没有什么异常,除了ri常太监们出入外,只有潞简王朱翊镠在前ri进宫并见过李太后,这潞简王朱翊镠正是林小开这一世一母同胞兄弟

    林小开合上厚厚记录簿,看着眼前三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一言不发。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然后同声道:“皇上,发生什么事了臣等愿为皇上分忧,万死不辞”

    林小开道:“潞简王进京,还进了宫,为何不报”

    三人诺诺地道:“王爷们奉诏才能离开封地的规矩,从前朝时便已没有严格执行,所以”

    小开叹了口气道:“你们三个是朕最信任的军机大臣,当下朝廷各项新政正处于推陈出新的关键时刻,虽然由于朕目前的强势,反对力量好象并不突出,加上接连的几场军事胜利,更是将矛盾掩盖但这平静之下,焉知不是危机四伏我们必须时刻想到防范于未然,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例子太多太多,所以jing钟必须长鸣就在刚才,太后忽然话中有话,指责朕变更祖制,朕恐怕这是有人要跳出来反对朕的各项新政前兆”

    三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低下了头,加之此事已经涉及太后和王爷,所以,三人一时间也沉默了下来,

    还是何远鹏打破了沉默,他从小开在太子时期便跟随着他,是小开最早的部下,又是小开的武术教练,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在这帮铁杆中,他的资历最老,他对小开道:“皇上,是臣等糊涂了,臣等誓死效忠皇上,保卫新政这也是我大明各军将士的心声”

    张天一与陈开会也忙道:“臣等誓死效忠皇上,保卫新政”

    林小开点点头,叹了口气道:“走,都陪朕到军营去看看”三人跟着小开的仪仗一起出了禁城,直往羽林卫驻地而去。

    林小开一路上没有说话,靠在龙车后的靠垫上想着今天李太后的话,越想越觉得今天的事情显然不是如此简单,自己还是因一系列军事胜利而沾沾延自喜从而低估了保守势力的能量,在这正酝酿着的一场巨大的风暴前,牢牢的掌握住军队,保持军队的绝对忠诚仍然是第一位的。做一个有为之君为何就这么难呢自己主政以来,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可是有些人为什么就是视而不见,考虑的为何总是只有自己的那点点私利呢为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自己难道真的要当孤家寡人这可都是自己这一世最最亲近的人啊

    “启禀皇上,西效羽林卫军营到了”何远鹏来到龙车前禀道。

    羽林卫营官显然早就得到了消息,集合队伍列队在校场上迎接皇上的到来,小开在龙车上向他这支最jing锐的军队将士们挥了挥手,立刻在军伍中响起了雷鸣般的“万岁万岁万岁”的声浪。

    看着整齐的军伍,小开的心情似乎有所好转,他快步走上检阅台,双手向下虚按,军伍中那雷鸣般的“万岁”声才慢慢停了下来。

    林小开待众将士安静下来,大声道:“羽林卫的将士们,在先皇在世之时,羽林卫便先皇指定的太子亲卫,羽林卫更是朕在太子时亲手所创,可以这样说,羽林卫便是朕的骄傲,是大明军队的翘楚,朕知道,你们或是我大明烈士遗孤或是渔民牧民和农民子弟,你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大明的安宁,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在此,朕代表大明亿兆百姓,谢谢你们”

    军伍中再次响起雷鸣般的“万岁”声。

    小开待人们平静下来再次道:“朕今天来,一是看看大家,二是想从你们之中选择一些代表,听听你们的声音。这样吧,恩,每一个营随机推举一名士兵作代表,朕强调,朕这次要的是最基层的士兵”

    很快,近一千人的士兵代表随同小开来到了另一处cāo演场,小开盘膝坐到了地上,那一些士兵都围成一圈,坐了下来。

    “你们都退下吧”小开回头对一干将领们道:“等会儿朕再召见你们。”

    “好了,大家都放开说,今天朕声明,言者无罪,朕就想听听现在大家在训练中生活上以及家里的一些困难”林小开待一干军官都离开后对众人道。

    在林小开动员了几次,士兵们才七嘴八舌的说起了自己对训练组织指挥方面的一些看法。

    “你们的军饷有被克扣的现象吗家中有什么困难”小开再次道。

    “自从皇上实行新政以来,市面上粮食充足,物价稳定,所以我们家中除了农忙时人力不足外,没有什么困难”

    “我原本是逃荒出来的,幸得入伍,现在靠军饷能够让一家人都吃饱”

    士兵们七嘴八舌的道。

    “现在有的大臣建议,说朕应当恢复旧制,你们以为如何”林小开不动声sè的道。

    几个士兵站起来,脸涨的通红,半晌道:“那个大臣该杀”

    “哦这是为何”小开看着他们道。

    其中一个老兵道:“我是陕西米脂人,皇上新政实施以前,我家五口人,需要缴纳的人头税大约是八钱加上各种摊派,加上火耗,我家一年需银一两五,折合成收麦时的粮价,合计要麦二十担;我家一共租了八亩地,丰年时八亩一年收粮近五十担,但地租则要二十担,也就是说我家五口人在丰年时一年一人仅合两担粮,若是灾年,则只有等死或逃荒皇上新政后,由于实行摊丁入亩,改两为元,我家因无地,因而不需再缴人头税,同样是八亩地,我家仅只需支出二十担地租,一人一年的粮食就有了六担,基本能够全年吃干,哪怕是荒年,也好过以前的丰年。而我的军饷,新政前为月银三钱,现为五元,按当时在市面的粮价七钱五,论理说月可购粮小半担,但那时的军饷常常被拖欠不说,还常常被克扣,平均一月到手能有一钱五左右就算不错了,哪有钱养家而现在的军饷是五元,可购粮两担半,没有克扣不说,还能按月发放,完成任务还有奖励,不瞒皇上,我正准备说房媳妇呢现在有人想恢复旧制,这不是绝了我等的念想吗再说,以前的军人,那可是比囚徒强不了多少,哪象现在啊皇上,您可不能听那些被猪油蒙心了的人的话啊”

    “就是,皇上,有了新政,我们老百姓和普通军户才有盼头啊,新政好不能变啊”士兵们说不出什么大的道理,但切切实实的利益他们哪个不知道因而大家都七嘴八舌的恳求。

    林小开点点头道:“刚才这个老军讲的很好,大家都是这个想法吗”

    众军士都点头道:“都是这个想法,皇上,新政不能变啊”

    林小开道:“朕有时也很为难,如果有一天朕需要你们用武力或者说用生命去保卫新政,你们愿意吗”

    “我等愿意,誓与新政同生死”几个士兵带头喊了起来在场的士兵很快受到了感染,也跟着喊了起来

    接着,小开又召见了羽林禁军内卫新军各部军官将领;小开会后又单独召见了各军政工司的代表在小开的这个时代,军队是新政最大的受益者,因而成为新政天然的最坚决的保卫力量军心可用,这也让小开同志内心更加坚定起来,铁腕护政的计划在小开的心中渐渐形成。

    第三十三章 安内之二问计

    小开同志回到禁城,已是晚上,小开在上书房与何远鹏,张天一与陈开会三人草草吃了点东西,继续商议今后的计划,当三人退下后,小开又再次召来内务府总管安得海,小开沉声对他道:“由内务府传旨:一自即ri起,加强宫禁盘查,所有太监宫女无内务府手令,一律不得出宫二再次重申封王非皇帝诏命不得离开封地的铁律”

    小开在上书房踱来踱去的反复考虑着自己可能遇到的情况,忽然,如同灵光一闪,他大声道:“来人,摆驾张大学士府”

    “皇上,这时候”一个太监看看天sè道。

    “恩”小开回头看了他一眼。

    “奴才遵旨”那太监忙道,飞奔而去准备车驾。

    由于小开的穿越,历史上早已故去的张居正虽然已不大视事,但仍然健在,依然顶着小开坚决不允许其辞去的首辅大臣之职。

    小开的车驾很快便来到了皇城南脚下新的张大学士府,小开下车后示意了一下,一个侍卫上前轻轻叩响了门环,等了许久,一个女声才应道,“谁啊,这么晚了,张大人已经休息了有事明儿再来吧”

    那侍卫刚要说话,小开忙道:“请通禀先生,学生朱翊钧前来拜见先生”

    那女声道:“朱翊钧朱翊钧是谁啊皇上”旁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仍然是上次小开见过的那个小姑娘,不过现在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小开一眼就认了出来。

    那女孩被小开看的面sè一红,忙低下头福了一下道:“皇上请稍等,我这就去通报”

    少倾,张府便中门大开,一从仆人跪伏于地接驾,张居正也在那姑娘的搀扶下前来迎接皇上的到来,张居正一见皇上,颤颤巍巍的要跪下,小开忙上前一把扶住恭敬的道:“学生冒昧,深夜前来,还请先生见谅”

    张居正道:“皇上这是哪里话,皇上到访,老臣蓬荜生辉,这是老臣的荣幸,外面风大,皇上请”

    “先生请”两人客套一下,便一同进了张居正学士府正堂。

    两人分宾主坐下后,张居正道:“皇上深夜来访,不知有何事须老臣效力”

    小开将自己与太后之事以及自己的猜想及应对全盘托出,张居下不愧是政坛老狐狸,他沉吟了一下道:“皇上的感觉十分敏锐,老臣也以为这是保守势力反扑的前兆,皇上,您仅仅只从军事和舆论上进行预备还是不够的,皇上与其被动等待还不如主动釜底抽薪,一举拿掉他们反扑的机会,皇上创造xing的将行政与司法分离,但老臣以为,不如再专设一立法机构,这样,三驾马车互相牵制,权利架构才能得以稳定,皇上居中控制,方为得心应手”

    小开心中的震惊已不是掩饰所能掩盖的了,三权分立,对,这可是后世几百年才尝试出来的东西啊

    张居正看了小开一眼道:“其二,除了好的权利制约机制,还在于用人,皇上的官员任期制甚好,但还是要注意人才的争取马上新科便要取士,皇上可从中”张居正说到这时停住了。

    小开一笑,道:“先生金玉良言,学生记住了。”

    一直在一旁服待的那个姑娘忽然道:“皇上,还有一点最重要的你和外公忘了”

    “哦”小开含笑望着她。

    张居正忙道:“这是老臣的外孙女郑月儿,您见过的,从小就这样没大没小的,皇上莫怪”

    小开摇头笑道:“原来是郑姑娘,不知姑娘所说何事在下洗耳恭听”

    郑月儿咬了咬嘴唇,道:“皇上忘了后宫这一块,皇上危机,在外廷,亦在后宫”

    小开正sè道:“请问何以见得”

    郑月儿道:“皇上虽然新政,但后宫后位虚空,所以后宫之中其实无主,由于后宫无主,无形之中后宫之主便成太后,在太后心中,除了皇上,还有其他诸王与公主,太后久居深宫,不了解外情,所以易凭个人喜好偏听偏信,从而与皇上生出嫌隙,同样,由于皇上后宫无人能与太后沟通,所以,这嫌隙一旦扩大,便是皇上的危机皇上当前,稳定后宫实为第一要务”

    郑月儿一番话,不仅小开,包括张居正都刮目相看。

    小开忽道:“姑娘有如此见识,不如”说完笑看向张居正。

    张居正见状哈哈一笑道:“问小月儿自己吧”

    郑月儿道:“要我帮你,须过我三关我可不嫁庸材”

    小开笑道:“哪三关”

    郑月儿眼珠一转道:“皇上就以此画为题,作一诗词如何”说完朝中堂画一指。

    小开一看,那竟然是一幅长城瑞雪图,小开一看那图意境,不禁脱口将后世毛太祖的沁园 雪背了出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yu与天公试比高。须晴ri,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sāo。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shè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小开诵毕,张居正竟然一辑到地道:“皇上之心胸,古往今来,无人可及,大明幸甚,天下幸甚”

    小开脸sè微红,郑月儿仍然在在品味小开刚才所念的那道沁园 雪,未了,她道:“皇上何不将此词录于此画之上”

    小开点头,郑月儿取下那画,小开也不推辞,笔走龙蛇,很快,便一挥而就。

    在众人的赞誉中,郑月儿道:“听爷爷说皇上文武双全,能否与小月一试”

    两人说着便来到院中,郑月儿做了个请的手势,便做上进心了起手势,小开一看,竟然是太极起手势,小开大笑,也以太极对之,两人你来我往,斗了个不亦乐乎,张居正看了会笑道:“小月儿,歇歇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皇上一直让着你,你认输吧”

    郑月儿一愣,待看到小开手中不知何时拿走的那方手帕,才一顿足道嗔道:“便宜你了”竟撇下众人径直进了里间。

    小开呆了呆,张居正道:“皇上如果看月儿还可心,老臣愿做此媒”

    小开忙道:“若如此,学生多谢先生”

    小开低头看看那方手帕,上面所锈,竟然是一枝红梅,旁边所配是陆游的咏梅词,小开道:“这首词虽美,但意境太过神伤,朕再填一首,请先生一并送还于小姐。”

    小开反正无耻了一回,一不作二不休,将无耻到底的jing神再次发挥,将毛爷爷的词再次剽窃了:卜算子 咏梅

    风雨送归,

    飞雪迎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

    只把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第三十四章 安内之三柳暗花明

    小开回到禁城,已是深夜,但想想今ri之事,小开竟然头一回有了种睡不着的感觉,月儿秀丽的容颜和不俗的见识谈吐让他的心好象有一只小鹿在奔跑,想着想着嘴角便浮起了笑容,要睡了,明天还有早朝呢这该死的夜晚,怎么长天怎么还不亮啊小开同志度过了自穿越以来第一个不眠之夜

    早朝按时进行,虽然小开同志抛出的议案成立立法会,虽然这立法会定位于皇帝的立法咨询机构,但同样引起了朝野巨大的震动,其组员第一次除了官员,还吸收社会各阶层的代表,除了士绅,甚至还有商人农民牧民虽然朝廷上争论的热火朝天,但小开同志的心思显然并不再这上面,第一次,他走神了。

    好容易结束早朝,小开同志不时派太监去打听张居正何时入宫,直到第五次派人,才有消息报来,张太傅已经进宫面见太后。

    等待,对小开来说,成了一种煎熬,他在屋里踱一踱去,后来,他实在等不了了,脸皮一厚,干脆以给去太后请安的名义自己跑了过去。

    李太后显然还对小开的气还没有消,脸上透露着一丝明显的冷淡,不过,也许是张居正的工作起了作用,李太后也没有给小开什么难堪,只是没好气的道:“哀家与张大人商量个事,你在外间去等候”

    小开悄悄望了一眼张居正,两人眼神一对,小开如心有灵犀般顿时明白了,他略有些尴尬的来到外间,在外间对里面的谈话听的不甚清楚,小开急的在屋里踱来踱去,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不过李太后最后那句话倒是听清楚了:“是该有人管管这个无法无天的小混蛋了”

    小开心中一愣,紧接着张居正就告退出来了,对小开点点头一笑,指了指里面,道声:“老臣告退。”便转身离去。

    小开硬着头皮进了里间,母子二人静立了一会,小开瘪了瘪嘴道:“母后,那ri孩儿不该冲撞您”李太后接口道:“哀家再怎么说也是你的母后吧还你才是皇帝,哀家还是皇帝他娘呢”

    李太后继续数落小开道:“身为一国之君,有政治敏感xing是好的,但无论是什么事,只要一听到不同意见,便立刻想到一棍子打死,这岂是为君之道哪怕是对不同政见,你应当是争取说服,再争取,只有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为你所用,你才不会是孤家寡人”

    小开脸sè一红,道:“母后教训的是,儿臣知错了。”

    李太后叹了口气道:“刚才张太傅做媒,yu将他的外孙女郑月儿许给你,看你那样儿似乎都等不及了吧”

    小开面sè一红,道:“什么都瞒不过母后还请母后成全”

    李太后忽然落泪道:“为了你这个混小子懒虫子,哀家是cāo碎了心还不落个好你以为你这些天做的事哀家不知道虎毒还不食子,你太让哀家伤心了”

    小开忙跪下抱着李太后的膝盖摇晃着道:“是儿臣糊涂了,请母后降罪母后,儿臣知错了,再也不敢了”小开作为穿越者后世人,当然明白什么时候该服软,所以,他有些无赖的学着记忆中太子小时候撒娇的样子抱住了李太后的小腿,将头枕在李后有膝上,这一动作不禁也勾起了李太后对他小时候的回忆。

    李太后绷着脸任小开摇晃一会,毕竟骨肉连心,再怎么着也是自己的儿子,又能怎么样呢再说,老是这样被他抱着腿也不成样子,她抬腿踢了小开一下啐道:“滚吧,哀家刚才已经和张大人商议过了,迎娶郑月儿为正宫皇后,你高兴了吧你自己的事自己去cāo心办吧哀家不管了。有了个媳妇管着,看你还飞上天去”

    小开一跃而起,竟然吻了下李太后的手一下道:“儿子谢谢母后”

    李太后反手便给了小开一个爆栗子,啐道:“混小子,快滚吧,你在这尽影响哀家清静”

    从李太后那里出来,小开忽然间觉得心里的郁闷不觉间竟然一扫而空,真是人逢喜事jing神爽,虽然昨夜一夜无眠,小开同志竟然还是一跳三尺高,连蹦带跳的向军机处而去,弄一干随从的太监宫女们也只得跟在后面一阵飞跑,哪还有半点帝王的威仪

    “这孩子,照你目前这个折腾法,唉,你的身后,只怕是誉满天下谤也满天下张居正啊张居正,你可真是个老狐狸不过这一手,咱们是各取所需,哀家也就真的放心了”李太后在窗里看成着小开蹦蹦跳跳的远去,不由摇头叹息道。

    小开同志即将迎娶郑月儿的大婚消息很快便流传开来,虽然小开同志已经有了几个妃子,但在那个时代,从秀女中选妃与正儿八经的迎娶正宫皇后是天壤之别的两回事,而这郑月儿,又是首辅大人之外孙女,江南世家大族郑氏之后,礼部哪敢怠慢用现在的话说叫时间紧任务重,争分夺秒不放松

    天子娶亲,不比民间,一切都按古礼进行,大致可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六礼,须六礼齐备,方才是婚礼举办之时。

    礼部官员解释了半天,小开同志也没搞明白,只觉得这当皇帝结个婚,那可不是一般二般的复杂和麻烦,算了算了,小开同志也懒得去牺牲他宝贵的脑细胞弄明白了,不是有礼部嘛,自己依言而行,一切照准便是了,主意一定,小开同志便立刻没心没肺的将此事放下,继续过他懒虫的幸福生活。

    钦天监推算吉时祭告天地宗庙派礼部正副尚书作为正副婚使到女家行求婚,问名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看着小开同志那一脸悠闲的样儿,忙的脚掌打泡的礼部官员们也不禁纷纷摇头暗骂道:“这个超级懒虫,这到底是谁大婚啊真他娘的是皇帝不急恩,不对,是官员急”

    第三十五章 大婚

    皇帝大婚,这是古老帝国的又一大胜典,选好的ri子还没到,整个京城便已是到处张灯结彩,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当清晨阳光撒向巍峨的紫禁城,钦天监的官员神气活现的在乾清宫门口拖着长长的嗓音大喊:“吉时已到鼓乐,起”

    随着那一声,“咚咚咚”紫禁城上的钟声响彻四方,宣告着这一盛大仪式的开始。

    鼓乐声中,小开穿越皇帝那重达十几斤重的龙袍步入乾清宫,升座

    从各地进京朝贺的王公文武百官也都穿着节ri礼服拜伏于地,山呼万岁

    司礼监冯宝待众王公大臣站立到两旁后,将ru白sè的麈尾轻轻一拂,接过小开递过来的圣旨道:“圣旨下,百官跪接”

    文武百官再次拜伏于地,整个大殿响起冯宝抑扬顿挫的声音:“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江南郑氏之女月儿,贤良淑德,品貌端庄,今册封为正宫皇后,着礼部尚书侍郎为正副迎亲使钦此”

    整个皇宫,也是到处张灯结彩,一条大红的地毯,从太和殿大殿一直铺到承天门外

    承担宫禁防卫的羽林卫禁军比平ri多加了三倍的岗哨,张天一与何远鹏陈开会三个站在城楼上,眼睛象鹰一样的盯着进入禁城的每一个人。

    张天一忽然道:“我怎么老是觉得眼皮跳,该不是会发生什么事吧”

    何远鹏一改往ri爱开玩笑的劲,道:“我也觉得似乎哪里有什么不对劲,不行,今天的事不能出任何纰漏。老陈,你坐镇,我和老张一起再去巡视一遍”

    陈开会本来话少,点头道:“好的,你们再去巡查一遍,小心无错,我也在城楼上到处看看”

    何远鹏与张天一两人分开,一左一右带着军士开始巡查,从承天门开始,过午门,三大殿,这时,一个军士跑来对何远鹏道:“陈大人请您立马到城楼上去。”

    何远鹏匆匆赶到,张天一已经到了,两人异口同声道:“发生什么事了这么急要我们回来,我们还没查完呢”

    陈开会脸sè凝重,指着护城河边的一棵高大的柳树道:“你们看,那个树叉上是什么”

    两人顺着陈开会所指的方向,费了好大劲才看清楚,那棵树上的树顶上,竟然好象放着有一包什么东西在绿叶的掩映下,如果不是刻意去看根本看不出来

    “快,把它弄下来

    最懒皇帝第6部分阅读

    -

    最懒皇帝第6部分阅读

    -

章节目录

最懒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肉色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肉色屋并收藏最懒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