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郎 作者:枫香

    分卷阅读140

    户部郎 作者:枫香

    分卷阅读140

    一脸懵逼地带着小钟离开,留下的师爷也跟着懵了一会儿:“少郎君只打算养三五头羊?”猪倒是养了三五百头,这比例是不是有些不对啊?

    许明旭一点都没觉得不对:“嗯。待到过年的时候,送回京城去,让祖父祖母尝尝地道的安长羊。”再送一两头到屠家去,小耗子这一年要是能够长得壮实一些,想来能多吃几口羊肉。

    师爷抬手拈了拈唇边的小胡子,慢了半拍才道:“少郎君一片孝心。”问题是养一头是养,养两头也是养,为什么不多养一些呢?不是雇了那么多人养猪么?赚钱和尽孝冲突么?不冲突啊!

    许明旭的脑子里只想着,多了小耗子也吃不完,只能看着别人吃自己眼馋,多可怜啊。

    新县令要养羊这件事情,并没有引来当地百姓的关注。在如今的大汉,官员隔上一段时间就会给当地百姓带来一波农业新科技,或者是优秀的粮种和经济作物之类的,百姓们在感激之余,也难免习以为常。

    现在的县令喜欢养殖,也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事情。养猪什么的不好说,但是在养羊方面,全安长县的人都充满了自信,觉得给新县令指导指导一点问题都没有。

    许明旭没理会这些,开始将自己早就列好的计划修修改改之后,按部就班地筹措起来。

    屠浩早在两年前就弄过农村合作社,专门种植葡萄。许明旭也亲身参与过。在国子监的时候,戚七更倾向于负责各种对外联络事宜,真正助理的工作是许明旭在做,对这方面大概流程总是知道的。虽然安长这边民风和京城不同,可到底也没遇到什么大问题。

    当天气进入挥汗如雨的夏天的时候,许明旭的县办养猪场内,猪崽已经被当地的农户领养走了一多半,多出来的空间刚好给长大后的猪用来分圈。

    猪圈之外,又有百姓在匠人的带领下造牲口棚。地下挖十字形的炕道,上面盖上石板,最上面再用三合土铺整齐。牲口棚的墙壁也非常坚固。

    “简直比人住得还好。”一个工匠感慨着,手上动作不慢,只在额头上的汗水快要流到眼睛里的时候,才抬手擦一下。

    另一个工匠咧嘴笑着用下巴点了点另外一边的工棚:“那肯定没人住得好。”

    那边是他们这些人暂住的地方,地基要比这边的牲口棚要高,底下自然也是有炕道的,墙壁坚固,地上除了三合土之外,墙壁内外都用石灰抹得雪白。

    这白房子刚盖出来,就引来了安长人的围观,很多人直接把这地方叫做雪房子。

    许明旭也是来了安长之后才知道,这地方原来还产石灰,质量算不得太好,可是用来粉刷墙壁也足够了。这个工棚不过是试验用的,现在看来效果不错,可以用来改善当地百姓的住房条件。

    现在大部分的人家房舍都是用的土墙,不易打扫不是什么大问题,主要是土墙容易干裂,如果碰上下雨下雪,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屋里面寒气逼人,每年冬天都是一场生死较量。有条件的人家会每年进行修补,但是安长气候干燥,修补的地方和原来的墙面无法很好的结合起来,往往一两场霜冻就能让墙皮剥落。

    条件稍稍好一些的人家,外墙会加入一些石块,这样墙壁当然会更牢固不错,但是中间用于填补空隙的泥土天长日久之后难免剥啄,最后成为一个个窟窿,成为一些野蜂的最爱。

    至于住着砖瓦房的人家,在安长还真的是少数。

    “想不到这石灰还能这么用。”夏天炎热,隔几天却也会下一场大雨。工棚是新盖的不错,可屋子里面竟然半点潮湿都感觉不到。有心思的工匠就暗暗盘算起来,“石灰又不是难得之物,不过是里面加一些草茎,回去之后我打算自己烧了,给自家的房子也抹一遍。”

    这石灰现在看着倒是不错,但是真的是不是经久耐用,他心里还不确定。但是摆在眼前的,屋子抹了石灰之后,从原来的灰扑扑变得洁白,看着干净又亮堂,可比原来的房子好看多了。

    石灰他们自己就会烧,新县令这里用的秸秆,他们没那么多秸秆,完全可以用草茎,处理略微费事一些,可是他们也不是天天都有活计做,空下来的时间慢慢来就是了,并不费什么。

    其他工匠一听觉得有道理:“说的是,咱们回去后就先把屋子抹上一遍。”

    “全都是白惨惨的一片会不会不太好看?”

    “总比灰扑扑的好。”

    “往里弄点颜色还不简单?”

    “说得容易,你弄一个试试?”

    “试就试!不过咱们得先问过许大人。”

    一众工匠一想也是:“对,要问的。”

    “这方子是许大人的,咱们可不能随便就乱用。”

    “对,一定要问过许大人!”

    “什么事情要问过我?”许明旭骑着一匹毛色有些暗沉的枣红马,慢悠悠地小跑过来,轻健地跳下马背,拍了拍让马自己去玩耍。

    这是他从军营弄来的一匹战马,生了病刚治的差不多,今天可以出来跑跑,再过几天调养好了就要重新送去军营。

    围起来的草场上,像这样的战马还有十多匹。

    战马是相当珍贵的军事物资。他能够接触到这些战马,还是因为编纂的农经的时候认识的几个经验丰富的兽医,再加上姚管事的牵线搭桥。军营那边也就是最近才透口风,说是会送来几匹小马驹。

    匠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刷石灰墙的事情,许明旭完全不以为意:“此法民间多有流传,你们拿去用就是了。”又对着不远处正在和小羊玩耍的书童叫了一声,“小钟,回了!”

    “哎!”小钟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从小羊嘴上把自己订的小册子给抢了回来,顶着一身的草屑跑去套车。

    安长这边也有番商,只是和京城那边的有所不同,多是从西面过来的,言语不通之下,不仅交流困难,还会发生很多不必要的误解。他家少爷说了,得相互学习,促进国际交流,以便坑人……不对,是为了互利互惠。

    主仆二人回到县衙之后,小钟继续勤勉地学习,许明旭提笔给屠浩写信。这是他每天的习惯。只是信每天都写,现在却不像以前住在万春庄时那样方便,得隔上一阵子才能寄出去。

    屠浩每次收到的信都是厚厚一摞,内容不仅有文字,还有许明旭画的安长的各种风貌,最近一封上画了一匹匹精神奕奕的小马。

    看着信上说的将来带他骑大马,他高兴之余又有些忧心:“我觉得到时候我会长得很壮实,这些小马长得没我快,会被我压伤的。”

    戚七:“您别想太多。”

    作者有话要说:  大太阳o(*////▽////*)q:不骑大马,可以骑哥哥。

    小耗子 o(〃'▽'

    分卷阅读140

    -

    分卷阅读140

    -

章节目录

户部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枫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枫香并收藏户部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