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娘传 作者:夏天的绿

    分卷阅读391

    关于钱庄, 祯娘确实是有相当深的执念的。事到如今,甚至远远超过了十年。自她没嫁人起就想过钱庄生意, 然后再到入了山西这个钱庄窝子, 更加确定了方向——即使从这个时候计算, 那也是超过了十年的!

    为了这个钱庄计划, 这些年她一直在小心铺路。结交官场上的人脉,其中最关键的几条线更是下死力气,砸起钱来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结交商场上的人脉, 人情卖出去不知道多少,也是怕自己一个人镇不住, 一向做独门生意的她,只有在这上头开了大口子, 又是山西的,又是浙江的,还有福建、两广等, 这些地方的势力, 一个也没落下。

    至于自身就更不用说了, 兴业钱庄从无到有, 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培养出自己的钱庄人才——真以为钱庄是那样容易的买卖?拿着银子就能够在这一行里呼风唤雨了?那未免太小看天下了。

    这个行当和顾家原本的老本行典当行是一样的, 都是赚钱极多也稳定,按说这样的好生意,若是人人都做得, 那岂不是人人都去做了。没有泛滥开来,除了本钱上要求高, 也就是这里水太深。嘿,看不见的猫腻太多了,若是手上没有足用的人,等着最后一塌糊涂罢!

    然后又用兴业钱庄做别人没有想到的‘创业投资’,靠着这个人无我有的概念,从一众大小钱庄里脱颖而出。到如今,兴业钱庄虽然在一众老牌钱庄里算是新的不能再新了,但确实是有一定地位,在民间也颇有影响力,受到信任。

    人以为这样兴业钱庄就做的足够好了,或者以为祯娘的目的就在于此了——这怎么可能呢,她花费了那样多的心血,如果只是为了这个,根本不值当!这背后有她大的多的目的。

    事实上,现在祯娘在吕宋竭力促成金矿竞标大会为的是什么——确实有为了周世泽使力的意思,但追究最大的原因,还是她也想要得到其中一些金矿。只有得到一些金矿,她才能进军到这一行,从而有机会获取大量黄金。

    而获取大量黄金,以及今后计划的白银,都是为了日后的钱庄‘大计划’,即钱庄发出纸钞——一张纸印刷出来的东西,凭什么要人家相信它就是值上面印刷的钱数?就算是朝廷担保业不好使呢,这一点看宝钞就知道。

    宝钞算是朝廷自己印的了,也就是一开始还好,后面就成了废纸一样。这些年朝廷似乎想重新捡起来宝钞,每年还回收一些,使得宝钞不至于真的沦落为废纸。但宝钞的信用问题,早就积重难返了,况且问题又不是一个两个,朝廷的补救终究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想要真的救回宝钞,有眼睛的都知道,这不过是当今圣上自己一厢情愿罢了。

    而祯娘甚至没有朝廷这块招牌,想要不沦落到宝钞的境地。除了不犯宝钞的错误,譬如不限制地发钞,‘大明宝钞’最初的发行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弥补朝廷财政亏空,其发行主要基于当时所需的朝廷开支,而非流通中真正的需要。官府并未对其发行量进行一定的限制,超发现象十分严重。

    就祯娘所知的,洪武时期发行宝钞的二十四年,平均每年都要发行五百一十五万锭。洪武二十三年,宝钞更是发行到了一千五百万锭。和同样发行纸钞的元代对比,元代发行的纸钞最初也不过二十万锭,后来虽然有所增加,也大多控制在一百五十万锭之下。

    这样看来,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本朝初年的纸钞泛滥到了什么程度。而纸钞泛滥必然带来贬值——在洪武三十年,一两白银可以买四石米,如果用宝钞买,却要十贯。□□死后,大明宝钞的贬值程度日甚一日,到明宣宗的时候,一石米、一匹棉居然要宝钞五十贯。正统九年,一石米已经需要一百贯。从此到今圣之前,大明宝钞兑换铜钱,一贯基本上没有超过两文。

    除此之外,朝廷也不回收已经发出的宝钞,这样市场上宝钞其实是连年增多的。本来就对宝钞没什么信任的百姓因此就更加不信任宝钞了,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

    又譬如,单纯以朝廷为后盾,作为信任,却没有准备金——就连钱庄开存单、银票等都知道不能把钱全部放出去,需要保底放一些,这是为了防范挤兑等问题,也是在危机之中依旧让百姓信任。

    在这一点上,元代发行的宝钞都要做到更好,当时筹划宝钞的人是个明白人!元初发行的纸钞‘中统钞’建立了一套‘丝银本位’制度。规定丝钞每一千两,可以兑换五十两银,而元朝廷主要以银及少数的金,还有其它具有价值的物品作为准备金,以供纸钞持有人兑换。百姓以纸钞兑换,只需扣除一定比例的费用,便可换到银或其它货品。

    有这样的规定在,百姓也确确实实随时可以用纸钞兑换到‘硬通货’,自然格外相信朝廷发出的纸钞,以至于元代纸钞比本朝纸钞流行地多,也并没有演变成恶政。但到了本朝却是倒退了一样废除了这一项,为后来宝钞的崩溃埋下了一个根源。

    另外,还有宝钞常常没有一点准备,凭空进入市场。以及宝钞防伪的能力不足,经常有私人印刷作坊仿制等。这些都是破坏了宝钞的正常市场,进一步摧毁了宝钞在民间存活的希望。

    总之就是这些宝钞曾经犯下的错误,祯娘都会引以为戒就是了。而除此之外,她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绝不是避开这些就足够了——更重要的是她输不起,朝廷做这件事,可以一错再错,哪怕最后都没有对过,那也不要紧。若是真能好不容易能够自己做这件事,那么中间只要行差踏错一步,之前的努力就要全部付诸流水。朝廷,以及那些对她虎视眈眈的对手,绝不会轻轻放过她的。

    趁着这一次的机会,祯娘郑重地与手底下的掌柜,以及合作伙伴第一次谈了自己这个一直没有说出来的计划——这些人以后和她就是要一同奋进的人了,这件事当然需要他们的帮助,她不可能一直瞒到事情尘埃落定那一天。

    祯娘将这个堪称宏大的计划当众陈述,虽然她已经可以使用了平淡无奇的语气,中间所做的事情也是平铺直叙而来。不要说比较那些擅长抖包袱,提起听者兴趣的说书先生了,就是口齿伶俐些的普通人也不及。

    但在这些成日和银钱打交道,把花钱、赚钱、利用钱得到钱当作真正乐趣的人看来,她说出的这些话就是世上最有趣,最令人血脉偾张的话。只听祯娘最终总结道:“赚钱上不用担心,如今投进去的再多,也能赚回来。以我们这些兴业钱庄东家的身家,以及占据兴业钱庄的股数计算。将来发钞少说能拿出三千万两银子,就算保守一些发钞,对半了发,只发六千万两的,那也——”

    祯娘做出摊手的手势,没说完的

    分卷阅读391

    -

章节目录

祯娘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夏天的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天的绿并收藏祯娘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