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娘传 作者:夏天的绿

    分卷阅读371

    人受着皇恩,这就要吕宋上任,周奶奶可不是就要随同去。”

    然而也有一位相好的妇人,她是个平辈交往的,用不着奉承方家二太太,因此有话直说道:“也不见得是这样了,说不得是周大人和周奶奶两个伉俪情深呢!不然周奶奶何必跟着去?既然已经儿女双全,那就留在泉州也好,去到金陵也好。总之东南地方她哪里又呆不得!”

    这话果然是极有道理的,要知道如今官员上任,不带家眷的好多呢!一个家里有长辈的,须留下正妻代替自己侍奉双亲。另一种则是说不准能不能在任上站稳脚跟,打算一切安定了再接家眷过去。

    然而还有另外一种,就是不爱家人管束。于是说一两样理由,就把老妻幼子留在老家,自己上任做老爷去了。然后外头有贴心人如何如何,再没得人来管束。

    周世泽此去要去到吕宋,那边气候湿热,外来人难以适应这是谁都知道。且刚刚经历了许多战事,到底是个什么情形,谁也不敢打保票。把家眷留在大明,按理来说可以说是有理有据了!

    但是两人竟没有这样,就可见以往传说的夫妻亲密,伉俪情深,果然不是装出来的虚假,而是真正有这件事的——要说这种事还是女人家最为关注,男人家就从来看不到这些细处。

    旁边还有个海商人家的陆太太,拿了帕子捂住嘴笑道:“也不只是这样,我是看我们周奶奶图谋的远大呢!因此想的也和一般人不同。一般妇道人家,听说要去吕宋,忧心也忧心死了。只是周奶奶不同,她想到的只怕不是那些难处,而是往吕宋去的好处!”

    此话一出,在场五六个妇人都愣住了——去吕宋那等地方难道还能有什么好儿?不得不说这是人以群分了。方家二太太自己是个没得大见识的,因此平常的相交的一班太太奶奶也不算有高瞻远瞩的。

    这陆太太说的,她们竟然是之前全没想到的。只是既然提了出来,要是不傻,想想也就知道了。话说吕宋有什么好?不提的时候懒得想,提起来了一想就知道,只因为实在太明显了。

    吕宋好的,无非是两样。一样是那边的‘宝货’!黄金和铜料,另外还说有宝石之类,这几样东西可不是要让人打破头!而周世泽在那边是大权在握,就算不能恣意妄为,但哪有厨子不偷吃的,就算有一些连带的好处,那就受用不尽了!

    譬如说到时候,听任吕宋自己决定该发往和人的那部分货物,同样都是发货,给谁不是给,那就再周世泽的一念之间了。凭借掌握南洋这一片的大量黄金交易和铜料交易决定权,那就是数之不尽的钱财了。当然,前提是要运作的好。

    另外一样就是地利。可以想见的,既然吕宋成了大明的地界,那么以后在南洋一带的航线,哪一个不会在这里停留?买卖货物、靠岸补给,事情也不少了。然而整个吕宋都由周世泽说了算,家里有这边航线生意的人家,还不赶紧求到到门上去了!

    有的时候一个大权在握的官员就能够支撑起一个有势力的大家族,不为别的,正是权力。他们有权力决定很多事情,所以多得是机会凭借这些决定大发其财,或者和别人‘交易’——这就是人情了!然后你方便我我方便你,整个家族就因为这些人情,渐渐都提拔起来了。

    而周世泽当了吕宋总督,这个官对他自己的仕途到底有什么好处且不好说。但是对于祯娘的生意,说不定比他做了正一品的都督还要来的有效验。不说别的,就说那些任凭周世泽权力施为的事情,祯娘倒不见得要做什么不厚道的,只名堂正道地就足够她把整个东南海商的弦紧上一紧了。

    因此虽有惊异的,也有见识高的一下就看出门道来了。且心里思量:周家奶奶这就要随着夫婿去往吕宋,本来就该好好送一送的!更何况今后人家周大人是身居要职,东南多少人家赶着要奉承呢!何不如今且先厚厚送一份礼?

    因此就不约而同地打听周家什么时候下帖子,也好齐齐去到周家说话——这也是应有之义,又不是那些讲究洒脱不恋栈的隐士高人,为了全了礼仪,在离开泉州之前,也该和泉州这边有过相交的人家说一声。

    又因为周世泽身居高位,祯娘生意遍及东南,这甚至不能只是下个帖子说一声,到时候再城门略送一送?——就算是为了别人方便,也要办个酒席,好把人都凑集起来。不然到时候,有的礼仪没尽到,还要烦恼别人,也是没意思。

    于是祯娘早早准备了起来,让几个帮衬的师爷,用上上的大红柬纸并苏州花笺写了上百个请帖儿,最后再用另一封大红纸封套。只在请帖儿上写明白了三日之后周府请开宴会,为的是这几年多谢诸位亲朋近邻的周到。如今要离了泉州,也好说一声,道个别话!

    因有这一桩事,这几日周府上上下下都是忙的脚跟打后脑勺一般。有那些安排厨房的,事情最重,自然不消说。有那些打理当日茶水的,也是早早就分派了下去,这一日还再三教训。至于当日迎来送往侍奉客人、管理器具收拣餐后、叫唱来客记录礼品等等,也是不一而足。

    再等到三日之后,果然是个热闹非凡!不知道的泉州百姓还道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自从早上起,满泉州的贵人都好像是朝一处跑,因为去的方向相同,各家大大的排场竟把泉州新修的宽敞地不得了的大路堵了起来,这也是新闻了!

    只因这些排场实在大!凡是男子,大都有功名在身,有的是正当着官,有的是家里有钱,给买了一个虚衔——这也是有钱人家的风俗了。自古有钱了就免不了和贵人家里交往,若是座中只有自家一个平头百姓,那有多少礼节?竟是数不过来了!既然是那样磨人,倒不如给买个好名头,有面子,也得用。

    于是只见个个都是骑着大白马,头戴乌纱,身穿各自品级对应的补子,腰间不是金带、玉带,就是犀角带,粉底皂靴,有排军喝道,张打着大黑扇,前呼后拥,都至少有十数人跟随。但凡是街面上一个男子看了,都免不了咬着手指头发痴一遍,想着那若是自己就该多好!

    至于太太奶奶小姐们,讲究则更多了。都是乘坐了香车大轿,旁边有奶娘嬷嬷小丫头陪伴服侍,下面前后则都是家人护卫。等到最前和最后,甚至有小厮手持藤棒呼道,让闲杂人等不能随意靠近。

    “听说这都是送那边周府上的老爷去到吕宋那边做总督去的!只是稀奇了,人都说人走茶凉,吕宋是什么地方,就如同古时候的岭南一般。按说世人谁不在这上头眼明心亮,怎的这一回却是这样。”

    旁边有个年高一些的,有心卖弄,便捻了几下胡子道:“这就是你们小人家了,见识有限。哪里知道那吕宋

    分卷阅读371

    -

章节目录

祯娘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夏天的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天的绿并收藏祯娘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