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娘传 作者:夏天的绿

    分卷阅读323

    手上的东西,有些人会暂时屈服于你,替你达成你想要的目的,这是当然的,也是这世道里的道理!

    第140章

    由祯娘发帖子的酒席当然是人人都到了, 然后祯娘当众把意思一说,并且首先出了五万两。大家不管是愿意的还是不愿意的, 最后也只能乖乖思虑该出多少, 而不是出不出。心里抱怨最多的大概是祯娘真是舍得, 五万两的调子可是起的高, 她出五万,其余的总不能几百一千就应付罢。

    就好像你自家凑份子,与亲朋好友过生日。虽说可以按着等级递减, 小辈都可以少一些。但也没有大家都是几百几十,到了你这里就成了几两了。自己不觉得丢人倒是小事, 只怕大家如何看呢!

    世情如此,所以大家所谓出钱出力都是比照着来的。祯娘这五万两好比就是鱼饵, 有些人鱼饵用的一般,所以只能有小鱼小虾上钩。有些人鱼饵好,那就引的来大鱼——五万两确实是好鱼饵了。

    这种情形大家也不免感叹, 周参将果然是一个舍得的, 能做大事呢!为了让大家入瓮, 竟然舍了自己五万两银子!这才真是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只是拿孩子套狼的事情大家见得多了, 却没见到这样拿自家孩子套狼的。

    再加上流传的, 可是会影响周参将的观感——而到时候买债券可是看人家脸色,大家一时大方起来。方家大太太就眼珠一转,最先响应道:“我不敢与参将夫人比肩, 就低一等,出上三万两银子。”

    方家二太太就私底下嗤笑了一声, 方家如今还没有分家,这种事似乎该算一家人的,其实不然。他们家的规矩,虽然没分家,子孙们却可以经营各自小家庭。方家大太太为了将来的债券先花这一笔,受益的自然也只能是他们大房。

    然而表面上是嗤之以鼻,心里又何尝不是羡慕。大太太娘家富贵双全,嫁的也是长子,如今还是家里的当家夫人。手上可以支配调度的银钱不知多少——这又是一个和那顾祯娘一样生来命好的,她心中忍不住忿忿。

    最终事情果然如愿,在泉州这些有钱妇人的‘踊跃’支持下,最终凑出了八十七万两银子。按照之前估计的,整个福建水师订单价格在二百万两上下来计算,这笔银子何止是定金,若是遇到一个贪腐的,能把好大一块搂到自己怀里。

    周世泽当然不是这种人,甚至他没有让这笔银子在账上走过。直接把定金下给了信誉良好的船厂、火药厂这些厂子,至于剩下的也尽可能花掉——找钱的时候很难,花钱的时候却很容易,特别是为了一支水师花钱,那真是如流水一样。

    周世泽这就是趁人不备了,大家还没回过神来,自然也就更谈不上商量这笔钱该存在哪个户头,花在哪些东西上面。这时候快刀斩乱麻,等到其他人想要分润钱财的时候,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了。总不能去问收了钱的厂子退款罢,这些厂子都是大厂,背后的东家谁也不怵。

    也有人暗中嘀咕道:“这也忒不守规矩了!给咱们水师衙门的银子竟然不入账,直接就由着参将大人花掉了。要是人人都这样做,贪腐起来根本不能监督!账目岂不是乱了套?那我们这些算钱粮的还有什么用。”

    面对这样的,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明明知道周世泽为什么要这般,不过是为了自己利益说话。另一种是真糊涂,真不知道周世泽为什么这样做。实在说,真糊涂的只怕比揣着明白装糊涂还要麻烦!坏事的是他们,不能说的也是他们,人家还自认为天下第一正直呢!

    也有眼明心亮的,便回了这人道:“怎么不可以,这可不是朝廷拨的银子,只是泉州各界捐的罢了。按照人家的说法,由领头的给水师采购东西,众人都可监督,保证银钱落到实处。这领头的是谁,你不知道?正是咱们参将大人的夫人!左手倒右手,你说他能不能自己决定了。”

    “东家,如今外头都在议论这件事呢!都说周大人是上辈子积德,这辈子回报。娶了您,这辈子路好走得多,还能比别人在官场上少用心二十年!”刘文惠如今已经从琼州回来了,与祯娘接着说糖业生意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个。

    这时候祯娘的肚子越发大了,之前都把糖业的事情交给顾周氏帮忙,这时候更加不会逞能了。她只是时刻关注这件事,等到以后也能快速上手而已。譬如今日,她又不用做什么,只是旁听着刘文惠和母亲说就好。

    刘文惠是个有些滑头的,他一上来也不是先说糖业的事,而是提起了最近的新闻,暗中捧了祯娘一下。好在他这人知道分寸,这种事从不多做,也就是讨好一下。况且他有真本事,于是这就和那些阿谀之辈不同了。

    祯娘坐在椅子上,身体日渐沉重,连起身都不敢随意。于是只是摆摆手,让他正经些,然后道:“又拿这些事来说,说的多了我要生气了,今岁少你年底的分红,你信不信?还是快把正事说了。”

    刘文惠立刻做出低头的样子,正襟危坐道:“首先先说琼州那边的事儿,土地进展的很顺利。那边其实就是荒地,若不是一年三熟的好地方,还不如在这边开荒来的好,招人多难!”

    还有其余的工作,譬如说平整土地建立榨糖厂。作坊厂子建起来很快,并没有什么难的,在刘文惠从琼州那边过来的时候,已经至少做完了一半。倒是生地养熟这样的事,因为送过去的破产农户还只是第一批,只能说开了一个头。

    说到榨糖厂,如今榨糖的机器并没有搬进去,甚至刘文惠都没有见过,依旧是祯娘一口许诺的。这时候还没看到影子,刘文惠也忍不住问道:“榨糖厂我走的时候已经有样子了,如今只怕差不多完成,就是不知道东家说的机器从哪里来。”

    祯娘选定的机器从海外来,她当初打听的很细,知道外国有自己的提炼技术与机器。两边进行对比能够知道,大明与西夷的可以说是各有优势。只能说大明的更加适合小作坊形式,单个成本并不高,有些家庭都可以负担。

    至于西夷的,大概是这些年来他们一直致力于开展甘蔗园,大量生产蔗糖,这都是大生产的做派。实际上也是这样,这些西夷的国家里,能够做甘蔗园和榨糖厂生意的也只能是他们的显赫人物。

    祯娘并没有要一直瞒着刘文惠的意思,只是之前不确定能不能弄到这些机器而已。如今看来是比较容易的——对于做机器的来说,卖给谁不是卖呢,赚的钱才是最实在的,他们哪里管着机器是欧罗巴用还是亚美利加用,至于大明,那就更不管了。

    甚至他们还考虑到一趟海运路费高昂,若是机器坏了大明这边不会修那是多么浪费,所以愿意培养会修机器

    分卷阅读323

    -

章节目录

祯娘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夏天的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天的绿并收藏祯娘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