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娘传 作者:夏天的绿

    分卷阅读284

    边宣传。又有一些红姐儿穿上,同时也放在成衣铺里让人看。手法得当,果然好多妇人都有了兴致。就祯娘看到的,现在太原常见坐在门槛那里织毛衣的妇人,向来南边也是一般罢。

    虽然对将来的女孩子极有可能多学一门女红手艺有些歉意,想她当年扎花、打络子、裁衣、缝补、厨艺等女红一路学下来,已经头痛了全不知道她学这个做什么,难道她如今是自己做这个?倒是多看两本《天工开物》之类的书籍有效验的多。

    但是看到今年南北毛线的出货量,祯娘心里稳妥了自己手织的毛衣比买来的毛纺织品做衣服更加保暖更加好穿,也穿的更久,这是不假的。不过两者以重量论售价,其实差不多。毛线的加工流程摆在那里,自然可以说赚头更大。光是毛线一样,就增加了不少收入呢。

    这样看来,生意真的赚了很多。但是今天唱主角的却不是这些赚大钱的生意,而是另一桩从账册上来看,没赚钱反亏钱的生意。是的,正是兴业钱庄,李在业摊开账本道:“兴业钱庄几乎冗存了东家所有生意的银子,说是等于东家的身家也没错。不过关于资助别人开办自己生意,也就是东家所言‘投资’筹划,我们是定下了底线的。第一年不熟悉业务,不能拿这东家的钱杂耍,卡了一个五万两银子的数在。”

    祯娘点点头,不问他们是怎么花完了这笔钱的,只是淡淡道:“怎样,这笔钱你们花完了没有?若是没有花完,就结转到明年投资筹划里。”

    在座的其实胆子已经很大了,每个月看流水,年末看总结。里头的数字常常在眼前过,再小的胆子也练大了。但是听说投资筹划要一年不问进账,光花掉就五万两,一个个的还是忍不住看向了李在业这人在东家生意里有甚资历?从平遥来前也没资历,如今打理这样大的资产,他能拿的住?

    况且想想,说是去年一年,其实哪里来的一年!满打满算半年多罢,这就要花完五万两,这就好比每月要使出八千两左右。若是个败家子自己花,想要花完,那也是难的!

    别说花钱谁不会啊,花钱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呢。不说是做生意花钱,就是败家子花钱也一样。一个乡下普通财主家,家资不过几千,最值钱的是几百亩田亩。这样人家的子弟,陡然让他做个败家子只管花钱,他们自己觉得是花钱如流水了,可换京城里高门贵胄家的败家子看,那还真是扣扣索索都算不上!

    至于做生意里头花钱就更难了,因为生意里花钱最后都是要赚回去的。譬如祯娘的兴业钱庄,最是明显。与人家说的清清楚楚白纸黑字是要从人家那里捞好处,不过这也是担了风险的,算是阳谋。明知被她抢了肉吃,还要谢她当年资助呢!

    和祯娘的淡定一样,李在业似乎也是个天生干大事的一样。他没有一点初担重担的忐忑,也回之以镇定,道:“已经是花完了,我们预计的是今岁能花掉十万两,这是因为去岁花钱中我们学到了许多,譬如如何更好的花东家的钱。”

    经过半年多是尝试,他们已经渐渐摸到了一点门道哪些生意回报不算高,但是见现快,银钱闲置的时候可以考虑;哪些生意回报高,但见现慢,不急等着用钱,大可往这里花钱;还有哪些生意看着花团锦簇,其实是花木瓜空好看;以及哪些生意是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实惠全在里头了。

    祯娘听他徐徐道来,知道自己已经得到最重要的东西了人,能干的人。话说回来,当做钱庄容易吗?里头水深着呢!祯娘又没得祖上传下来的一个遍布两京十三省的钱庄,只能靠自己挣!

    然而靠自己挣,如若不是祯娘另辟蹊径,早在开始做对外的业务的时候,就被其他钱庄挤兑一番了有眼睛的人都知道,以自家的资本,只要不是安于给自己产业做个统筹,最后都是要做大的。同行如冤家,到时候真能刺刀见红的!

    即便是这样,那样自己开钱庄的问题祯娘也都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手,当合用的伙计掌柜那么易得?特别是居中统筹的,既要有本事,又要信得过,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天大的难题。就算是如今的李在业,祯娘也不是全信的她用了法子分他的权。理由都是现成的,经验不够。

    甚至祯娘这里,缺人手会更多,人家能挖角,能像自己一般去平遥淘换。自己就只能尽可能找些相宜的,然后放到自己钱庄业务中历练,等到熟悉了自己这一套,这才真是得用了。如今说他们更会花钱了,祯娘当然喜欢,这就是做的更好逐渐得用的意思。

    不过,虽说才过去半年,好多生意只能看到前景,还看不到实在的手艺,但也有一些生意已经见效了。李在业不是一个不知道说话的,便捡了其中有些意思的道:“其实都写在账册里,东家有兴致了看两页,有社么不知道?不过其中有一位李先生的‘生意’有些意思。他本是一个读书人,平常在城隍庙那边写信的。是他听说了咱们兴业钱庄做的几桩业务,因此亲自上门的。”

    祯娘倒是想不出来一个靠写信为生的读书人是如何赚钱的,若是有别的本事,为何之前没得举动?因此问了一句。就听李在业道:“原来那李先生要写一段书,就是话本小说、传奇那类。只因为家里没得隔夜粮,怕一写二三月,就要饿死,一直没定下心。我们看了他写的一两个故事,料定是个有才的。便管了他一家人三个月的生活,写出故事来,赚的一半银子归钱庄。”

    祯娘想的到,一家人生活三个月,若是俭朴些过,花的银子少少!钱庄怎么也出不了多少钱,就算亏了又值多少?也是试试这条路行不行的意思。

    果然过了二三月,写出十几个故事来,恰好集成一本。拿了到书铺说,人家看过就要帮着印当时是花了一百五十两银子买下的。一百五十两算什么呢,在祯娘的生意里连个水花也激不起来。但从回报的时间、回报的倍数来说,相当惊人了。

    祯娘听了一怔,忽然想起那本书自己还看过,当时还觉得好。原来是因为自家生意才看的到这本书的,祯娘忽然觉得有意思起来。不过她没说出来,这样的闲篇扯出来,真能无穷无尽。

    总的来说,祯娘赚了不少钱。更重要的是产业扩大了很多,直接的有祯娘名下的各种生意、各种作坊不断扩大体量。间接的则是透过兴业钱庄,那些拿干股的就不是产业了吗?即使没赚钱也是啊!

    李在业笑着赞道:“没有东家这般会做生意的,简直神鬼一般。原来谁想到这个上头。如今又好多生意,虽然还没有赚钱,但是将来赚不赚钱是已经看的出来了。有些老板不是后悔,就像借钱与咱们把干股买回来我们那里耐烦理会他们!若是能长期赚钱的好生意当然是

    分卷阅读284

    -

章节目录

祯娘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夏天的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天的绿并收藏祯娘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