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娘传 作者:夏天的绿

    分卷阅读217

    们大明的地界没有,或许外头番邦人那儿有的,他们多用羊毛。也许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说到这个众人还有些苦了脸,只宋熙春道:“这事儿既是顺利,又是极为不顺的。其实这样的工艺和药水咱们大明自己就有的,原来元朝时候人家还用这个做衣服,除了贵族是精选一些格外柔软的毛之外,也是真的有相应的工艺。至于番邦那里武掌柜还没回来,咱们倒是在洋和尚那里打探过,也有差不多的东西,只是不晓得功效上头有什么分别。”

    说到这里宋熙春摊摊手:“只是这效验是绝不合东家的意的,不说那些卖的极贵的毯子、小件等,这些倒是能够用得上。但是东家明显是想把这个同棉布一样来经营,成本上就要控制一些了,这些法子自然就显得不够了。”

    第98章

    祯娘自小参与生意上的事儿, 细处经营算不得什么出众,都是下头人给她主意、给她描补、给她经营。然而如今偌大生意, 只在于她的长处且在别处。人有多大的成就一向不是看他有多少弱点, 更多的时候是看优点在哪儿。

    祯娘凭借的, 一个是她天生就比别人在商场上敏锐。别人只知道做已经做过的市场, 她偏偏就能从无到有,肯定这货物能脱销。另一个就是她在百工格物上格外有眼光了。

    毕竟知道什么货物会脱销也就是一个知道罢了,有些东西人人都知道如果有的话一定好卖, 这不是没有么!譬如效率更好的织机,你说能不能好卖?这就是没有了。你说北边深山里的特产, 裘皮、野参之类,你说能不能好卖?这就是稀罕了。

    因为在百工格物上的眼光, 这才有了后来的海中洲珍珠、火柴、指甲油这些生意。如今这些生意还源源不断给祯娘这边带来大笔的钱财呢!

    但是这一次却遇上了困境,关于如何柔顺、染制皮毛,进展让人头疼——但是这不是没有准备的, 不然呢?这些年都没得人做这个好生意, 专等着你来现摘桃子的?未免小觑天下英雄了。

    祯娘揉了揉太阳穴, 想了想, 暂时也没得主意, 只能先且放下,与苗修远几个道:“这便也罢了,等到武掌柜来了消息再说。其余的就先让匠人们先试着做出更好的, 这事情急也急不得。”

    然后又吩咐:“对那些匠人要格外上心,与他们许诺好, 真个有了进展,银钱上面我们是绝不会亏待。又有一样,他们中间试做,一定要用各种材料,有贱的,也就有价贵的,下头负责采买的经办可别坏了事儿。”

    也只能这样了,毕竟祯娘也不是神仙,不能一口仙气,然后就想什么有什么她最多也就是尽人事听天命,运气好的,当然就能手到擒来。像她以前做的东西,都是顺利的运气不好,实在没得好东西又能怎样。

    不过就是得不着理想的东西,也不耽误她做毛纺的决心。毕竟药水、工艺、机器都到手了,这时候上马这门生意,就没有不赚的,到最后也就是一句赚多赚少的事情。

    这件事先说到这里,其余的还等着议论——生意已经准备到这个份上了,就不能这样零散,好歹得有个架子起来。只因摊子大了,没个统筹,也没个组织,事情且繁且杂,难道都来问祯娘?

    就是祯娘自己觉得没什么不可的,底下人还怕一个不小心漏了什么,到时候差事办不好,坏了生意,那才真是没脸见人了!

    祯娘让红豆把自己梳妆台上的玻璃匣子底下一层的小册子给拿来——这些事情又不是临时决定的,也不能临时决定。早前人没来的时候她就已经预想过了,专门记下来,免得后手不凑。

    “你们还没见过这边的一些掌柜和伙计,其余的都是周家的生意,也不用多说。唯一要说的是他家大掌柜,以及另一些要一同经营这门生意的,且要和你们说——有一件记得,可别因为我在背后撑腰就轻看了他们。”

    几个伙计连忙做不敢,刘文惠还道:“哪里敢有那样的心思,且不说东家知道我们向来不是那样的人只说实在话,人家还是地头蛇哩,咱们难道不知道要低头?只要人不看咱们年纪小,给咱们摆谱儿排辈分,那就是大好事!”

    晓得他们都是拎得清的,只是偏偏要嘱咐一句——也不知道是不是嫁人了,自己变得各种琐碎起来,祯娘心里忍不住自嘲了一句。大概就是最近给周世泽零碎事情打理多了,竟然有了这个话头。

    摇摇头不再想这样事,而是与伙计们说正事:“那大掌柜姓夏,你们以后只管多多尊重。人本身是公爹留下来的老人了,功劳苦劳都有,又是个极帮扶小辈的,你们且用心,有你们好处。”

    祯娘心里想的清楚,夏来保大掌柜不是个仗着资历拿腔作调。虽然太过守成,和祯娘的作风不符合——和这些年轻人的处事也相当不符合。但是人几十年不是白过的,在这里做事,有这样一位前辈指点,好处多着呢。

    “另外还有好几个得用的伙计,这上头都写了,算是会将来一起做事的。其余的都不说,只有这个黄四,你们这些日子就多跟着他来跑。人家是从新疆那边来的维族,草场、绵羊这些都通透的不得了,以后且倚仗人家。”

    然后就是一些人事安排,名义上这些人都是受夏来保统筹,他就是这一次的大掌柜。但其实人做的是大管家的活儿,就是背后支持,左右协调。真正拿主意的是祯娘,实际作为当中又是苗修远压住。

    几个伙计都互相看了看对方,知道这是替以后的工作定了性——苗修远就是走到大家前头了的意思。所谓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这时候先于大家担当大任,以后肯定第一个当掌柜,然后大掌柜有了空,也会先想到他。

    这种事情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最后也什么都没有说。因为做出这种决定不是祯娘自己随高兴来的,苗修远这几年做事大家都看在眼里。既有稳重,又能灵活做事,是众人里面的头一份,那么先拔头筹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所有的生意都是这样子,货物、铺面,甚至本钱都能先靠后,只有经营的人定下来才是基本。只要手头上有足够做事的人,也就有了架子,什么生意做不得?

    于是在周家一些伙计的好奇中,这些夫人娘家新来的年轻人,连同一些之前被看中的自家的伙计,一起开始忙碌起来——人并不算多,祯娘向来觉得质量是比数量更重要的。

    大家都好奇,这样一点的人手,怎么撑起来这么大的生意——关于生意的规模,大家谁能一点数儿都没有?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总避不过去想要打探一些新闻的人。

    在大家的好奇里,生意不紧不慢地准备起来。在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土地经纪

    分卷阅读217

    -

章节目录

祯娘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夏天的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天的绿并收藏祯娘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