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娘传 作者:夏天的绿

    分卷阅读128

    豆绳、利是、聘金、饰金、龙凤烛、对联 。

    至于香炮镯金,就是无骨透脚青、大鞭炮大火炮、龙凤成对喜镯,以及斗二米的糯米一百二十八斤、砂糖八十六斤二两,这些自然更是妥妥当当。

    看过聘礼两边都说了一些场面话,又有刘媒婆在中间插科打诨,倒是十分喜庆热闹起来。顾周氏看过聘礼不只是看过,她立刻指使着几个婆子从聘礼中分出一半——除了槟榔,槟榔按着礼节自家只留下一个,其余的都会退回去。这其中有含义,意味着一郎到尾。

    这也是如今大户人家的礼了,小户人家可能上上下下就指着聘礼呢,怎可能退回一半。能各样退回一些,就算十分厚道了。更多的人家就是槟榔只留下一个,其余的都全留下——女儿出嫁要嫁妆,家里急等着开销,甚至儿子的聘礼弄不好都指着这一注财货呢!

    这也不出乎周妈妈和钱妈妈的所料,大家都是这样过日子的么。只有钱妈妈拿出亲自捧着的一个锦盒道:“这一样聘礼却不是能分作一半的了,正是家里夫人原留下的传家之物,是给每一代长子媳妇的,这一回正是带来一起做下聘之物。”

    锦盒打开,里头放着一顶金镶宝钿花鸟冠——这顶冠子用粗金丝做成上小下大的攒尖圆框,框架当心一直金累丝镶玉做成的孔雀。其下贴口沿一溜五只金镶宝小孔雀在前,一溜金镶宝钿花在后。又以大小不等的金钿花自第二行起一次推向上方,且节节收束,顶端处以一簇宝钿花结成一朵而关顶。

    这只冠子端的华美非常,其中累丝、镶嵌技艺精湛也就罢了,关键是其中用的宝石成色十分极品,多得是如今有钱也没处买的好东西。这样漂亮的冠子,顾周氏自己有一顶,祯娘却是没有的——祯娘还不到戴冠子的年纪。

    说起来这顶冠子也是当年周世泽父亲送与他母亲的定情之物,所费颇多——这还是九边那边易得一些西边小国流出的好宝石的缘故。然而如今的话,就是九边,好宝石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顾周氏见这个忙让祯娘出来,钱妈妈亲自给祯娘戴上这顶冠子——旁边的人看了无不贺喜的,这件事便是成了。这时候顾周氏又拿出茶叶、生果 、莲藕、芋头和石榴、贺维巾 、长裤、鞋、扁柏、姜、茶煎堆、松糕等各有寓意事物,这些东西也是回赠周家聘礼的礼物,其中譬如鞋、裤等针线活儿还是祯娘亲自做的,这也是惯例。

    赞过一回手艺,又有四周亲朋好友吃酒相贺,直至晚间才散去。之后几日周妈妈钱妈妈依旧常常上门顾家,还带着刘媒婆,这也是为了商定办亲事的日子。一般来说大定之后两个月或者一百日就该成亲,但是周世泽远在九边,又是卫所子弟,真的说不准什么时候有闲能够来金陵亲迎。

    再加上顾周氏有意多留祯娘几年,最后说定了两年后择日完婚。事情完了,两位妈妈这才又返回太原。

    顾家上下因为这件下聘的大事忙忙碌碌有一个多月,真是人仰马翻——真以为让周妈妈钱妈妈高看一眼很容易么。顾家虽然本来就算得家风井然,但也没到那些百年世家的份上,自然是有些‘装样子’了!

    现如今事情水到渠成,顾周氏立刻给家里仆人都多发了一个月月钱。得了这样的好处,这一个多月就不算白干了,于是上上下下都赞起太太大方体恤的‘恩德’。

    至于事情的主人公祯娘也算是松了一口气,每日也能安心读书写字之类了。这里要说,今岁起她是真的悠闲,只因为学堂不用她再去读书了。

    随着她们这一批女孩子年纪越来越大,一个个都要定亲后,读书自然就要少了。这时候正是跟着母亲学习后宅管家事情的时候,自然心思就不能多多放在学堂里。道今岁开学,所有定亲的女孩子都不用去上学了,不过学堂里的女孩子可不会减少。

    玉浣她们还有些更小的堂妹甚至侄女儿,早前因为年纪相差并不在一处念书。如今年纪最大的几个既然不上学了,这样看来也就差不了多少了——盛国公府子孙繁盛,‘兴旺’着呢!

    不过就算是在家里了,大家也不算断了往来,或者赏花会宴,或者办诗会,又或者就是一个盒子会。她们这些人还是常有往来的,这也是闺阁里无聊,要各种寻些事情找趣味了。

    祯娘就是有时与朋友消遣,有时在家专心读书,不止日子过得悠闲,就连学问长进也十分快了——读书越是到后头就越是艰难,但是迈过一道坎后又会有顿时通明之感。祯娘大觉满足,倒是越发沉迷了。

    顾周氏原先是不管祯娘读书如何的,在她看来如今名门女孩子爱个读书有什么的,将来嫁人了还能帮助交际呢。不然其他夫人聚会,行个风雅就领都不行,可不是丢人了。

    但是祯娘如今沉迷于此,竟是别的一概不管的样子依旧让她觉得不好。凡是过犹不及,譬如读书是好事,但是成了书呆子就不是好事了。因此叫来祯娘,多多教导她后宅事务,这也是让她有些别的事情可做的意思。

    祯娘书读的好,做生意也十分厉害,但是管家的事儿就是大姑娘上花轿了。这也不稀奇,家里本来就只有顾周氏和祯娘两个正经主子,事情再多也有限。顾周氏是当家主母随手就处置了,祯娘没沾过手,自然不晓得里头的门道。

    说是全然不晓得那又不对了,所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祯娘就算没做过这些,好歹日常所见耳濡目染,大概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程度。顾周氏正经来教她,也能很快上手。

    顾周氏最先教她后宅账目的管理,她指着家里的账本子道:“这个是最要紧的大事,又因为你是常常见外头账目的,所以拿给你先学这个,算是触类旁通的意思。等到明白这个,再说别的。”

    顾周氏把家用账本上的种种开销列出来,先让祯娘熟记,道:“这些明目大抵就把咱们这样人家所有的开销包进去了,将来你去太原也是大差不离的。只是不同人家数额会有不同,譬如咱们家和盛国公府,固然是一样的明目,但是数目却是不同的。,这些你心里要有个底。”

    一家人的开销自然由一家人的进账决定——这是理想的最好的样子,一般人家都是这样。即是大部分用于日常开销,小部分还能存起来,以备一些大事。譬如置宅、儿女婚嫁等,这些都是要耗费大宗银子的。

    只是也有很多人家是不能这样的,譬如盛国公府就是常常入不敷出——盛国公府如今是实权派的勋贵,论理不该这样。只是当年老国公遗言不许这一辈分家可是坑惨了如今的国公爷,可别小看了只是多了几十口人吃饭!

    这几十口是主子,多了他们自然就要多出几百口下人。也不说什么奢侈

    分卷阅读128

    -

章节目录

祯娘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夏天的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天的绿并收藏祯娘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