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娘传 作者:夏天的绿

    分卷阅读41

    说起来按着这些账房的估计孟本手底下的珍珠产业估值还不到十万两呢!连之前投入的一半都不到。这是因为他们算账可是按着实打实来的,至于看不见的将来,他们是一概不管的。珍珠没有产出,自然就什么也不算了。

    不过顾周氏当时还感慨了几句:“如今银子不值钱啦!不说一些老人说的当初在东南上百万两的家财就称得上巨富了,千万两的更是闻所未闻。就说我小时候,最有钱的人家一个是山西王家、一个是内廷张太监、一个是出了首辅的绍兴孙家,全都是千万左右。看如今呢,最有钱的竟全是东南的大海商,身家起码一千万,与之相比就连晋商也要靠后,更不要其他人家。”

    祯娘当时面色八方不动,道:“这是好事,越是这样将来家里才能出头。以前经商再好,到头了也是尔尔,就是富可敌国沈万三也只是那样结局。但是如今可有了好榜样,大家尽可以各占所能。”

    祯娘这番话是轻描淡写,但是却正好说到了在场掌柜伙计等人的心头上。一个个低头不语,但是心里都是有底的。

    看见账房处理账务,苗修远是伸长了脖子。不比宋熙春和刘文惠,他自学院毕业,这样的场面还是第一回见到。称赞道:“之前只在书上见到,说商家大户有内账房,专门管理产业查账等事情,谨防底下弄虚作假。真正大的内账房少也有十多人,做事算账往往专在一房,运算如飞,彼此对照。如今看了只觉得他们和咱们伙计学的不是一样东西,但是叫人好生佩服!”

    祯娘嘴角微微翘了翘,只是道:“家里只是中等罢了,那些大的内帐房比不上,只不过比一些只有几个账房先生的草台班子强些。”

    其实有几个账房先生做内账房的商贾已经算很有样子了,多的是只有一个老账房跟着东家在产业查账,就算内账房的。至于一些根本没有内账房的人家就不要提了,这样的人家产业少,只怕产业内也没雇佣什么账房,多的是只有一两个人管账。所谓查账,也就是东家自己打算盘罢了。只是如今做账的越来越厉害,真有心弄巧,一般东家可没法子看出来。多得是白手起家的,只会简单加加减减,其余的可不是就要抓瞎!

    祯娘想到这个忽然有些沉思,三个在她手下做事的伙计见她忽然沉默,便问了一句。祯娘回过神来,自然而然地说出:“并没有什么,只是忽然想到一个生意,可能做的。如今多少生意做的并不大的没有内账房,或者内账房不够用。只是按着他们生意的大小,养一个内账房实在划不来。这时候要是专门聘请许多账房,做成一个最大的内账房,到时候专门做这些人的生意倒是好了——每给他们查账一回,就要收钱。”

    三个伙计仔细想了想,竟觉得这真是一个好生意!他们做着伙计,接触的商家多,对于这些事情的了解可比祯娘要深入,更加晓得这个主意多好,多实在!

    刘文惠立刻就道:“大小姐的好主意!咱们做生意这么久了,眼看着那些小商户为着内账房的事情伤透脑筋苦不堪言,但是就没想到这里头藏了一个这样的好生意!到小姐到底慧眼如炬一下竟看出了里头的好处。不然就与几位掌柜说一说,预备起来?”

    没想到祯娘这时候只是摇了摇头,自己否了自己的主意:“不,还是算了,这个生意还不能做。一则专门做这个要多少好账房?好账房可是各家宝贝,家里没那个底子,急急地做这个生意,立刻就被有底子的人学了去,反倒会超出家里。二则其中难处也多,最重要的就是人脉二字和信誉二字,家里在金陵还差着老大一截。做这个生意再等几年罢!”

    祯娘这样说,几个更知道市面上实情的一想,可不是这般,一时也是偃旗息鼓。不过也不算多失落,如今他们又不是闲的没事做,正有火柴生意打理,就算这‘内账房’的事情真能做,也和他们没关系啊!当然,东家更加强盛他们也有好处,这就是他们还有些可惜的原因了。

    刘文惠砸吧了几下嘴,不说话了,苗修远和宋熙春两个更加无话,这就算了。

    话归正传,原是说起顾家翡翠居今日格外人多,是为了去太仓查账。顾周氏带着内账房就要去,当然,祯娘也要去——本来祯娘不必去的,应该在家读书。但是一个是顾家只有顾周氏和祯娘两个,若是顾周氏去太仓,家里不就只有祯娘。

    一个闺阁少女独自在家,不说安不安全,毕竟这挨着盛国公府,再没有宵小之辈的,但是话说出去不好听,所以要带着祯娘一起去。而且顾周氏还想着能借此让祯娘沾手更多事情,这样的大查账也是一个经历了。

    祯娘自己爱着读书,但是所谓上学堂的兴趣就平平了——来盛国公府附读其实是为了家里与公府更加紧密一些罢了。读书在哪里不能读,何况生意上的事情她也有兴趣,自人毫不犹豫地答应顾周氏一起回太仓。

    不过这样一大群人去太仓可就不能马虎了,不能像那些小门小户只要买几张船票到时候搭了金陵去太仓的客船就是,什么样的人家就行什么样的事情。明明有钱的很,还非要那般,你是‘节俭’了,让下头和旁人怎么想呢!

    所以最先的应该是租船!自家租了一条舱船才好——其实顾家租了两艘。好在这不是做生意,不然还要去包货船,那个就更加麻烦了。

    其实说来还是自家有船更加便宜一些,但是实在用不着了。这样的船能用上几回,偏偏价儿还不便宜。这可不是家里用的画舫,无论是在太仓,还是在金陵,顾家都是有画舫的。平常走水路当车马一样用,方便的很。且再精致也是价格有限,毕竟大小在那里。但做客船的舱船就不是了,就是有钱也不该花上这一笔,再看它放在码头无用,白白腐朽。

    其中顾周氏和祯娘带着丫鬟婆子等住的那一艘要求更加严格,倒不是规制上要比另一条好,只是更加琐碎罢了,一丝轻忽都不得。这是管家金孝早早就联系来的——不求多么金碧辉煌,这些租来的船也不能够,但至少也该清洁雅致朴素淡雅。

    祯娘这时候上船,果然和顾周氏很满意。也不见船的主家格外刷漆涂金,与其做成半吊子,干脆不做这些,只是涂了清漆,露出木头本身的纹路来,显得格外干净。丫鬟们上船——不要说顾周氏了,祯娘就带了四个一等贴身丫鬟,和四个二等的。至于家里,就只留下两个二等丫鬟带着三等的小丫鬟看家罢了。那些小丫鬟可不带出门,七八岁的样子,只怕还要反过来照顾她们。

    将离和子夜两个领着其他人,先是给祯娘的舱房窗户上挂上湘竹帘,又隔了两层罗纱。然后布置起来——水晶缸里头安置颜色鲜艳气味芬芳的水果,墙角燃起香炉

    分卷阅读41

    -

章节目录

祯娘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夏天的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天的绿并收藏祯娘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