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仙桥 作者:吱吱

    分卷阅读165

    雀仙桥 作者:吱吱

    分卷阅读165

    再见萧备,让尹平去陪萧备,自己一个人在内室抄了几页经书,心情才渐渐地好一些。

    而舞姬的事自然也就没能瞒过萧备。

    萧备再次求见,委婉地恳求夏侯虞让他去一趟阿目等人出事的地方:“我从前做过几桩这样的事,比尹平有经验。”

    这倒是。

    萧桓手下无弱将。

    夏侯虞应允了,并道:“阿目当时还带了几个人,你去看看是否还活着。若是还活着,务必要把人带回来。”随后怕他误会,又明明白白地交待了一番,“我要见活人,不是要尸体。”

    萧备应诺,辞了夏侯虞就带着几个手下往阿目出事的地点奔。

    萧桓当然也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件事。

    这原本是件很正常的事——计划失败而已。

    谁又敢担保自己的计划就从来不曾失败过?

    何况夏侯虞的对手还是卢家。

    但萧桓就是感觉非常的气愤。

    他胆痛地笑道:“我怎么说她总是不听的。让她在襄阳避祸,崔浩的事我会想办法的,她不听。我派了人给她善后,她还觉得她处理的很好。也不知道她是哪里来的自信?若她不是当朝的长公主,我看早就被人欺负的不知道在哪里躲着了。

    “宋潜,你这就帮我写两封信。一封给郑多。让他陪着长公主来长安。一封给长公主,让她立刻收拾行李。”

    话音未落,萧桓又改变主意了:“不,你不用写信,我亲自回趟襄阳。我还不知道她,谁的话也不会听,固执起来九头牛也拉不住的。只有我亲自押她过来。”

    宋潜张大了嘴巴,道:“这个时候?”

    *

    亲们,今天的第二更!

    *

    ☆、第一百七十章 赶回

    萧桓也有点烦。

    是啊!

    这真不是个好时候。

    北凉皇室来谈判的人马上就要到了。

    虽然大家都是假惺惺的拖延时间,可他这个主帅也不能不在啊?

    但萧桓觉得襄阳的形势更严峻。

    他不把自己的后院弄清楚了,夏侯虞迟早一天还给他惹出事端来。

    特别是在他的主力都在长安,没有精力和人手照顾夏侯虞的时候。

    萧桓问宋潜:“北凉的人什么时候到?”

    宋潜低声道:“五日后。”

    萧桓有些苦恼地皱了眉,道:“那还是先写两封信去襄阳吧!看看长公主的意思再说。”

    宋潜应声退下。

    夏侯虞接到萧桓的书信却忍不住高声道:“让我去长安?他能在那里呆几天?我从建康城到襄阳,这人还没有缓过气来呢?他又让我搬?难道以后他走到哪里我就要跟到哪里不成?我不去!”

    说完,挑着眉把书信拍在了案几上。

    阿良等身边服侍的都不敢吭声。

    好在是郑多大步走了进来。

    他扬着手里的书信兴高采烈地道:“长公主,都督让我和你一起去长安。太好了!我能去长安城看看了。您听说了没有,都督把北凉人打得落花流水。如今北凉的提起都督的大名都要胆寒,派了来使和都督讲和了。我还以为都督不日就要班师回朝,我没有机会去看看长安城是什么样子了。还好都督让我陪你一道。

    “你说,都督会不会要求北凉割城上贡?

    “我前些日子跟着子丰他们去参加了一个雅集,大家都在雅集上说,就应该让北凉岁贡。至于割城,就算了。那些北凉人最不服管教了。就算是把那些城池拿在手里,派谁去管理,会不会半夜被人割了脑袋还真不好说!”

    子丰是郑多来了襄阳城之后交结的一位世家子弟。

    至于半夜被人割了脑袋,那是印林时发生的一件事。

    他驻守襄阳的时候,屡和北凉起摩擦,曾经攻下过北凉的两座大城。北凉当时六月暴雪,吓坏北凉的君臣,急急地把几个封疆大吏都招了回去,战事也无人理会。武宗皇帝就想把这两座大城占为己有,不仅派了大将驻扎,还派了文官去管理。谁知道那些北凉人十分的剽悍,当天夜里就有人摸进官衙割了几个文官脑袋……

    从此朝廷就只愿意攻城,不愿意治城。

    夏侯虞一下子被带偏了,道:“大家都觉是岁贡好吗?可北凉人不讲诚信也是出了名的,这样他们也觉得好?”

    “北凉人肯定不会遵守承诺的啊!”郑多不以为意地道,“他们以武为尊,崇尚强者,就算答应了岁贡,等到觉得自己有武力和朝廷一战了,又会毁诺的。可能大家觉是,能让北凉人交一年的岁贡是一年,以后说起来也好羞辱羞辱北凉吧?”

    这岂不是自己骗自己?

    夏侯虞心中不悦,道:“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郑多摇头,道:“我倒觉得割城好。就算是一时不能治服那些北凉人,但我们可以北迁啊!把一些没有良地的农户北迁。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土地的难题,又解决了粮食的难题。”

    如今阀门和世家的矛盾,就是因为北地阀门南迁,一下子涌入大量的人口。

    北迁倒不失是个好办法。

    可建康城里的人却未必这么想。

    果然,不过十来天的功夫,夏侯有义就派了人过来,问夏侯虞是割地好还是岁贡好?

    夏侯虞的面色不由沉了沉,道:“都督已经派人将和谈之事告诉天子了?卢大将军是怎么说?”

    来使是章含的徒弟,不知道是不是临行前受了章含的叮嘱,对夏侯虞的态度十分的恭敬,闻言答道:“天子半月前就接到了都督的折子,问天子有何圣意?天子的意思是割城,可卢大将军等却都主张岁贡。天子就特意派了小的来襄阳。”

    大将军等人?

    夏侯虞一下子就抓住了这话的重点。

    她道:“除了大将军,还有谁主张岁贡?”

    来使垂下头,低声道:“还有谢大人、柳大人等。”

    也就是说,整个朝廷都觉得应该趁着这个机会捞一笔。

    难怪夏侯有义要派人来和她“商量”。

    原来是想得到萧桓的支持。

    对一个君王来说,还是收回祖宗失去的国土更为重要。

    看来没有谁去追究萧桓无旨北伐的事了。

    夏侯虞却觉得自己并不足以影响萧桓的决定。

    特别萧桓连别人夏收都不准备放过,她可没有指望他能放过岁贡。

    她想了想,问那来使:“天子要我做些什么?”

    来使想到章含来时的叮嘱:“无论如何把晋陵长公主劝回来,都督打了大胜仗,手下强兵如林,是唯一能抗衡大将军的人。如今都督久滞长安城,只能请了晋陵长公主主持公道了。”

    他不由得目光闪烁,低声道:“天子想接长公主回建康城。”

    夏侯虞讶然,沉默半晌,道:“那崔家

    分卷阅读165

    -

    分卷阅读165

    -

章节目录

雀仙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吱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吱吱并收藏雀仙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