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记 作者:八月薇妮

    第469章

    闺中记 作者:八月薇妮

    第469章

    睿亲王萧利天目不斜视地走上前来,对季陶然点头:“季行验。@”

    又对云鬟道:“谢主事,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云鬟同季陶然对视一眼,季陶然会意,撒手退开。

    云鬟浅浅地做了个“请”的手势,两人进了室内。

    萧利天神情倒是坦然自若,回身落座,打量云鬟,目光在她额头的伤处一停,问道:“听说你去探望过皇太孙?”

    云鬟垂手而立:“是。”

    萧利天道:“你们说的如何?”

    云鬟蹙眉,却牵动额头的伤,顿时突突地又跳疼了起来。

    她抬眸看向萧利天:“亲王殿下费心打听此事,不知是什么意思?”

    睿亲王道:“你明白,我总不会害他……正相反,比那些如今是他如眼中钉的人来说,我反而是仁善之极。”

    云鬟冷笑,盯了他片刻,才道:“若亲王真正仁善,又怎会上京后动作频频,又何必在杜先生身上打主意?且故意引殿下夜闯相府?”

    睿亲王好整以暇地道:“因为我那时候,尚且不知。或者说,一直到如今,我才确信。兰剑行宫的时候,你若是肯听我的话,早点拿出那物跟我相认,也省了好些麻烦。”

    萧利天说的含糊,云鬟却心底通明。

    睿亲王对上她略带警惕的目光,忽然轻轻一笑。继而说道:“我先前在宫中跟圣上游园,你猜我去了哪里?”

    这会儿,此人自不会随意提些无关紧要。云鬟略一忖度,即刻答道:“可是英妃娘娘的宫阙旧址?”

    “果然聪慧,”睿亲王笑了笑,道:“那么,你不如再猜猜看,他为什么带我去那里?”

    云鬟道:“我并非诸葛孔明,不能算无遗策。”

    睿亲王方道:“皇帝陛下,是在警示我,他警告我不许轻举妄动。同时也告诉我,他已经知道了。”

    云鬟沉默相看,萧利天起身走到云鬟身旁,低声道:“你心里藏着不肯说的秘密,他都已经知道了,所以才把黼儿下狱,甚至……想要置他于死地。”

    云鬟听见“黼儿”两字,心头一刺,又听到最后一句,更是雪上加霜。

    当即抬头,道:“六爷是我们大舜的皇太孙殿下,而且,我不信陛下会这般糊涂!”

    萧利天仰头一笑:“你不信?我也不信。我问他为何要自毁长城,当时他回答的,却是我们驯狼崽的一个传说,他明告诉我,若是狼崽无法驯化,便要当机立断杀了,免得被反咬。你总该知道他指的是什么?”

    云鬟雪着脸,无声。

    萧利天复又俯身:“你应该知道,我原本可以将这个秘密散播出去,若我如此做了,此刻京内还会如此太平?我不过是知道,若是此事揭露出去,只怕黼儿就无路可退,更可能逼得老皇帝下杀招。你瞧,我是不是甚是仁善?为他着想?”

    云鬟摇头。

    萧利天目光一动:“哦?”

    云鬟道:“亲王不用巧言如簧,你的目的是什么,请直说如何?”

    萧利天挑了挑眉,复笑道:“好,我最喜欢跟聪明人说话。我看你的模样,这次去见他,只怕是‘碰壁’而归,毕竟……被自己向来信任的人这般设计,以皇太孙殿下的性情,反应会可想而知。”

    云鬟只冷冷相看。萧利天却点头道:“我曾风闻,皇帝陛下甚是喜爱赵黼,正是因为他的性情最是肖似皇帝,那么你不如想想看,如今他两个一模一样的冷硬脾气对上,却是谁会低头,亦或者玉石俱焚?”

    云鬟垂首,暗中却握紧了双手。

    萧利天嗤嗤笑道:“你们大舜便是如此,甚是拘泥于血统、门第等话,但是我们辽人不同……我的意思,你可懂?”

    云鬟道:“亲王什么意思?”

    萧利天凝视她的双眼,几乎贴近耳畔,悄然低语道:“皇帝陛下,甚至你,我,都心知肚明……黼儿本是一头狼,他的骨子里流着我长姐身上的血,故而他才这样出色,远胜许多舜人。如今你也看的明白,他为大舜建立汗马功劳,出生入死,最后,却只因为身上的一点血……就被投入天牢,本是经天纬地的人物,如今宛若等待被宰杀的鸡犬似的。你忍心?”

    云鬟咽了两口唾液:“我不忍。”

    萧利天眼中掠过一道光,才要接口,云鬟道:“然而,亲王所说的有一点不对。”

    萧利天道:“哦?”

    云鬟道:“其一,六爷并不是狼,更不是狼崽子,不需要被什么人驯化,他就是他,天上地下,独一无二。”

    萧利天目光沉沉,似笑又非。

    云鬟道:“再者退一万步,就算在你们眼里认定他是狼、狼崽子,他也是守卫我们大舜的狼,是朝廷藩篱,百姓屏障,而绝不会助纣为虐。所以亲王,请您死了这条心,不要试图挑拨离间,从中得利。”

    室内默然,两人彼此相看,萧利天眼前,这张带伤略显苍白的脸上,是令他觉着刺眼碍眼的镇定跟坚决。

    半晌,萧利天道:“可惜,只有你一个人这么想。”

    云鬟咬紧牙关:“未必。”

    萧利天道:“好,就算是有人跟你一样想法儿,你也改变不了皇帝陛下的心意,他迟早晚只是一个死。”

    深看她一眼,萧利天又道:“你以为,我所做的所有是为了辽舜之争,然而你又怎会知道,我想保住黼儿的最大原因是什么,——只是因为他是我长姐之子,是她最珍视也是最珍贵的血脉!”

    萧利天双眸里有两簇火光,烁烁看着云鬟,又道:“我费尽心思,冒险在此同你说这许多话,便是知道你是真心为了他好之人,也是他所最看重之人,故而同你说明我的心意,到底如何选择,趁着覆水难收之前,你且仔细想想。”

    萧利天去后,云鬟退后落座,不多会儿,便见门口书吏前来,道:“尚书请主事过去。”

    此刻,云鬟就如同身在惊涛骇浪之中,整个人几乎都禁不住地微微晃动。

    仍是坐着,原地调息片刻,才起身出门。

    来至白樘房中,案前见礼,云鬟垂首,耳畔兀自层叠回响着萧利天方才的一句句话。

    却听白樘道:“头上怎么样了?”

    云鬟一愣,抬头看了他一会儿,才道:“没什么大碍,……多谢尚书。”

    白樘道:“你从来最冷静自持,今日竟也能做出这样冲动怪异之事,是怎么样?”

    云鬟只得低头,无法回答。

    白樘见她沉默,便把此情撇开,只淡淡问道:“叫你前来,是为了问你。萧利天先前来,同你说了什么?”

    云鬟心头转念,不答反问:“尚书觉着,皇太孙是个何等样人?”

    白樘淡声答道:“国之良将,天纵英才。”他打量着云鬟:“你如何问这话?”

    云鬟道:“请尚书恕我冒昧,再问一句,尚书可知道殿下是因何入狱?”

    白樘道:“圣上言说,乃是夤夜闯宫,抗旨不尊。”

    云鬟道:“尚书可相信这话?”

    白樘慢慢道:“圣上金口玉言,岂敢质疑违抗?”

    云鬟道:“我可以将萧利天跟我说的话,毫无隐瞒地告知尚书,或者尚书想知道什么,我都可以一无隐瞒,只求尚书答应我一件事。”

    白樘道:“何事?”

    云鬟道:“于国于民,就质疑违抗圣意一回。”

    “抗……旨?”白樘皱眉,眼底神情有些异样。

    黄昏将至,残阳斜照。

    他的双眸浸润在金色的夕照中,半暖半凉。

    这一夜,赵黼便是在刑部天牢度过。

    期间,巽风曾来探过一次,见他沉默面壁,身形于黑暗之中,宛若一道魅灵。

    后,王书悦也又提了新鲜食盒前来,然而赵黼仍是如泥雕木塑一般,任凭众人百般探唤,仍是理也不理,饭菜等更是丝毫也没动过。

    王书悦求了半晌,见左右无人,便又道:“殿下,可要保重身子才好,可知东宫部属都甚是忧虑殿下,太子妃听说事变,也进宫求情去了,如今跟太子皆在宫中呢。”

    但不管他说什么,赵黼只是恍若未闻。

    王书悦不得已,只得又将食盒放下,无精打采地去了。

    次日早朝,以静王为首的群臣,几乎除了沈相之外的所有文武百官,均都出列请求赦免皇太孙赵黼之罪。

    面对群臣如此恳切求赦,皇帝面色森然,未置可否,只挥袖叫退朝而已。

    入夜,宫中寝殿。

    赵世扶额沉思,这数日来如雷霆风云般的种种一一从眼前闪过。

    早朝上群臣的跪请,先前太子赵庄的哀告,以及那一夜,赵黼望着自己时候的那种眼神。

    赵世长长地叹息:“萧利海,你就算死了,也不肯让朕安宁……”

    萧利海前来和亲之时,却已经并非二八少女,她在大辽成名甚久,甚至可以跟男人一样领兵带将,有“大辽明珠”之美称。

    赵世第一次见她,却并不是因为和亲,而是在很久之前,两国交战的时候,对万人丛中那辽国少女,一眼难忘。

    他只是没想到,有朝一日,辽人竟会把这明珠似的女子送来京城。

    虽然后来他也隐隐知晓,这跟辽国皇族的内斗有关,萧利海不过是身不由己地当了一回筹码。

    毕竟是带兵的辽国公主,又曾经是赵世惦记在心上的人,收入内宫,那种风情滋味……自是舜国的这些贵女所无法比拟的,起初那半年,赵世几乎也有些神魂颠倒。

    大概也正是因为这种久违的“心动魂消”,让赵世的心也有些软了。

    其实早在两国商议和亲的时候,赵世便知道辽人的心思,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更何况萧利海更非凡人,就算是悍武辽人之中,也是极出色的。

    若非生为女子而是男儿的话,只怕必有一番不世功勋。

    所以赵世表面儿接纳,心中提防。他开始的想法儿,只是想面上过得去而已,实则并没想到竟会真的“如胶似漆”,而且发生了他最不愿见的那一幕,萧利海有了身孕。

    而且赵世是“后知后觉”知道的,距离萧利海有孕的日期,已经过去了三个月。

    赵世很难说清楚,当时后宫内侍是怎么伺候的、竟如此大意……最初他每次都会叫人准备绝子汤给萧利海服用,也许是后来有些懈怠了。

    本来想狠心再给她一碗汤药,萧利海苦苦哀求,而根据脉象看来,她怀的极有可能是一位公主。

    此刻回想往事,赵世也有些分不清楚,当时他究竟是信了“是公主”的话,还是不忍心看萧利海那样失望,所以才默许她将孩子生了下来。

    当知道她生得是个男婴之时,赵世才知道何为后悔莫及。

    萧利海对这孩子甚是喜爱,朝夕片刻不肯离身,辽人的体质大概真的跟舜人不同,又或许是因为萧利海习武出身,虽然才生产了,却恢复的极快。

    那一夜,赵世前来探望,见她正抱着小婴儿喂奶,喜盈盈对他说道:“陛下,你看这孩子,眉眼儿多像是陛下?”

    赵世欠身看了一眼,却也听出萧利海话语中的讨好之意,只好微微露出几分笑。

    萧利海却满目爱意地看着那孩子,竟脱口说道:“这孩子将来长大了,一定会像是陛下这样英明神武……”

    赵世先是笑了笑,继而心头猛地一刺。

    他几乎忘了掩饰,陡然便站起身来,双眼冷冷地看着萧利海跟她怀中的孩子。

    森冷的目光叫人不寒而栗,萧利海下意识地抱紧了怀中的婴儿,而那孩子也仿佛察觉不安似的,哇哇地哭了起来。

    响亮刺耳的哭声,让赵世心惊肉跳。

    后来,萧利海抱着孩子**而死,赵世虽然震惊而怒,甚至回想起来,也会忍不住忧伤轻叹,但是心里,却又何尝不是松了口气?

    他惊于萧利海的绝烈,但也佩服她的绝烈,她竟然会做出那样的抉择,一了百了。

    可……到底是因为当时后宫内沸沸扬扬的辽国血咒案子逼得她无法承受了呢,还是因为……

    赵世本以为自己再也不会知道那个答案,毕竟一切的忧心忡忡不得安宁,都埋葬在鸣凤宫的废墟里了。

    直到……发现了赵黼的真实身份。

    赵世才明白,原来一切,尚未结束。

    手指抚过眉端,却再也无法抚平眉间的皱蹙,赵世无声地笑了起来。

    当此秋夜,风急月黑。

    刑部之中,白樘接到宫中使者所传口谕,有些惊疑:“这会儿要召皇太孙?不知所为何事?”

    那传旨太监道:“陛下并没说,只叫快去,请尚书快些协同行事。”

    白樘略一思忖,不敢怠慢,便命巽风跟浮生一块儿去天牢“请”赵黼。

    赵黼数日水米未进,只因他毕竟行伍出身,曾经两军交战山穷水尽的时候也曾熬过,是以仍是精神强悍,未曾倒下。

    若换作第二人,早支撑不住。

    只不过巽风跟浮生相请,却未曾“请动”。

    因使者还在等候,白樘只得亲来相看,开了牢门,问道:“听闻殿下不肯进食,可还能撑得住么?”

    赵黼冷冷然,更好像什么也没听见。

    白樘道:“如今圣上召见,我陪殿下入宫面圣,殿下若无大碍,且请……”

    见赵黼毫无反应,白樘一挥手,巽风浮生等便暂且退出。

    白樘道:“先前谢主事来见殿下后,可知萧利天也寻过她?”

    赵黼眼珠动了动,却仍不曾出声。

    白樘从后相看,复曼声道:“殿下不想知道萧利天对她说了什么?”

    赵黼这才冷笑:“尚书何必卖关子,尚书向来对别人说了什么是最清楚的。上回她来见我,尚书听得可也满意?”

    原来上次云鬟来牢中相见,赵黼早听出隔壁间有些异样动静,当时他虽心神不属,但只一想,就知究竟。

    白樘见他道破,却仍泰然自若:“原本是我进宫求情,圣上便命我跟王公公一块儿旁听。”

    赵黼复冷道:“难为尚书了,偷听也能说的如此冠冕堂皇,奉命而为。”

    白樘却偏偏说道:“只是,虽然我在场,不至于会眼睁睁看着谢主事自残,可殿下也毕竟心狠了些。”

    赵黼忍无可忍回头:“不错,我是因为听见你在场,所以知道你必然忍不住会出面拦着她,你……你……”

    忽然想到今夕何夕?哪里是好辩论这些的时候,赵黼压了那气,忽地凉凉一笑:“我不跟你说了,现如今说什么都是无用,只有一句,你若真的对她有心,那么……”

    一想到那下雨天所见,心忽然乱跳且绞痛。

    赵黼强作无事,只漠然道:“你对她好些。”

    白樘仍是淡淡地,仿佛不懂赵黼在说什么似的:“既然如此,殿下可随我进宫了么?”

    赵黼觉着已经将心掏出来了,对方却仿佛并未搭理,他愤愤转头。

    本有生无可恋之意,是以就算宫内有诏命,他也不放在眼里,横竖已有必死之志。

    但跟白樘说了这几句,不知怎地,心里竟又有一蹙火苗,有些艰涩地烧灼,当即冷看了白樘一眼,咬牙道:“我怕你们么?”跳下地来,便往外去。

    谁知他毕竟是入定良久,双腿气血不畅,几乎一个踉跄,忙扶着门扇站住。

    又因饿了几天虚耗身子,竟有些手颤心跳,眼前微微发昏。

    白樘在后过来:“殿下如何?”举手将他的手臂扶了扶。

    赵黼将他的手推开:“死不了,若这会儿死了,倒也干净!”

    这一行人出刑部,风驰电掣往皇宫而来。

    正将到皇城之时,忽地见眼前一道雪亮光芒闪过,只听得“咔嚓”一声,一道极长而刺眼的闪电,从紫禁城的顶上斜斜地蜿蜒劈过。

    白樘微微色变,抬头看去,却见在那巍峨的皇城背后,阴雨密布,隐隐地有雷声轰鸣,火蛇乱窜,似一场极大风暴,正在等待拉开序幕。

    白樘心头震动,一念之间,几乎就想要勒住马儿,仿佛这一去,便会有什么骇人的大事发生。

    但是宫使在侧,皇命在身,白樘屏住呼吸,刹那间,耳畔是崔云鬟的那句话:尚书可否质疑违抗圣意一回?

    刹那迟疑,前方宫门已开。

    黑洞洞地皇城大门,像是一头巨大的野兽慢慢地张开了嘴,风雷闪电中,响起隐隐地咆哮声。

    寝殿门口,赵世仰头看着夜空中风云际会,心头竟也有些微澜起伏。

    宫奴长长地报了声:“皇太孙殿下,刑部尚书进见。”

    赵世回身,缓缓地步回龙椅上坐定,目光往下扫落,便见两道人影从殿外前后而入。

    白樘倒也罢了,赵世只是打量着那一身玄衣的赵黼,不过才这几日,他居然憔悴瘦削了许多,腰间的衣带都仿佛宽了些许。

    整个人看着沉默而清瘦,跟赵世记忆里那个明朗的少年……全然不同起来。

    看着,竟有些难掩地心疼。

    虽然知道不可避免,这一刻,赵世心中仍是想:倘若时光倒转,一切还有所选择的话,宁肯再多下些力气隐瞒,不让他知情,或许事情就不至于到达这一步。

    赵世道:“白爱卿,你且殿外等候。”

    白樘遵旨,仍旧退出殿外。

    殿中,只有皇帝跟赵黼两人相对。因格外沉默,殿外的风雷之声隐隐传来,格外清晰。

    半晌,赵世道:“听说你在牢房之中,水米不进,是为什么?”

    赵黼冷冷淡淡,一声不吭。

    赵世道:“你莫非是想饿死自己么?”

    赵黼仍是不理,从进殿内后,他也未行礼,也未跟赵世目光相对,就仿佛在无人之境。

    也许是从来纵容他惯了,如今看他这般模样,赵世竟并没有多恼怒,反而觉着有些好笑,便道:“就这么不想活了?”

    赵黼听他声音里带笑,方冷然抬眸:“皇帝陛下是什么意思?要处置似我们这等待罪死囚,难道也不肯给个痛快,还要猫捉耗子般戏弄妥当才动手?我死了你岂不是更高兴么?”

    赵世道:“哦,朕尚未给你定罪,你自个儿倒是先定了?”

    赵黼竟道:“是!绝不敢再劳烦皇帝陛下半分。索性让我自生自灭去了,岂不便宜?”

    皇帝一时并没有再开口,眸色几度变换:“朕知道你心里恨朕,可是……就如同我先前所说,你是最像朕的一个子孙了,倘若你在这个位子上,你又会如何料理此事?”

    赵黼嗤笑出声,面露不屑:“我可没有皇帝陛下您这般心忧,因为我只有一个女人。”

    ——这可果然是他的回答方式。

    皇帝语塞,几乎就忍不住笑出来,然而毕竟已经不是昔日相处的时候了。

    赵世摇了摇头,叹道:“你是说,谢凤吗?”

    他顿了顿,忽地道:“不,或许,朕该叫她……崔云鬟?”

    赵黼原本睥睨傲慢,直到皇帝说了这句,才变了脸色。

    他微睁双眸,继而又攥紧了拳头:“你

    作者有话要说:  、你怎么知道……”眼中透出忧疑震惊交织之色:“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的?”

    赵世轻轻地敲着龙椅的把手,慢条斯理道:“不必问,你只需要明白,朕……曾经为了你,曾做到何等的宽容厚爱。”

    赵黼心头微震,咬牙跟皇帝对视片刻,暗怀警惕冷笑说:“那又怎么样?以前有多宽厚,现在就有多狠辣,不是么?”

    kikiathena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1-08 02:16:12

    雨过天晴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1-08 13:44:19

    雨过天晴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1-08 13:44:26

    小六爱十七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1-08 14:30:53

    飞鱼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1-08 18:39:50

    飞鱼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1-08 18:39:53

    飞鱼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1-08 18:39:57

    飞鱼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1-08 18:40:01

    飞鱼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1-08 18:40:06

    飞鱼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1-08 18:40:10

    kikiathena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1-08 21:59:15

    谢谢小伙伴们,鞠躬~(按头六六(づ ̄3 ̄)づ╭❤~

    其实这一章本会写到一个大情节……

    于是你们做好准备啊,今天一定会出现='‘’=

    第469章

    -

    第469章

    -

章节目录

闺中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八月薇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月薇妮并收藏闺中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