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田喜地 作者:无名指的束缚

    分卷阅读112

    欢田喜地 作者:无名指的束缚

    分卷阅读112

    吧?赶紧跟我回家,再不走别说你会不会冻个好歹,我可是要冻出毛病来了。”说罢背起博荣往家去。

    到家后荷花盯着两个人都钻进热被窝,去灶间拨亮了炉子又压了两块儿柴火,见烧起来了才又切了姜丝煮了两大碗红糖姜水,盯着二人都喝了个干净,这才嗔道:“大哥平时瞧着闷气,遇到事儿偏生是个喜欢吃心又毛糙的,我瞧着咱爹娘可都不是这样的,你这脾气……倒是像极了咱爷,以后可不能学他那样不是打老婆就是打孩子。”

    祝永鑫闻言呲了一声,抬手给荷花弹了个脑瓜蹦儿,“你这孩子咋说话咧,有这么说长辈的吗?再说你爷打你们也是为了给你们长记性,以后这话可不许瞎说。”

    荷花吐吐舌头道:“算我说错了,咋还动手咧?白瞎我给你煮的红糖姜水了。”说罢起身儿端着碗勺的离开,在外头把门管好门帘子掩实着,把屋里的空间留给他们爷俩说心里话。

    没多久方氏也回来,见房门紧闭而荷花坐在外头板凳上发呆,不禁问到底是咋咧?荷花把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方氏笑着说:“这下倒也好了,你爹把事儿说了清楚,我这心里可总算是放下块大打石头。”方氏原本就心情不错,听了这个消息之后更是欢喜,没用茉莉做饭,而是自个儿系了围裙去炒了酸菜炒粉条、菘菜洋芋炖豆腐,撒上烤焦的干红辣椒,然后又给祝永鑫滚滚地热了酒,直接在屋里炕上放了炕桌,一家人围着炕桌热气腾腾吃了个满头大汗。

    祝永鑫只烫一小壶酒喝着暖身,吃过晚饭就着急要回城,大半夜的没车只能自个儿走去,方氏拗不过他只好给他多套了一件儿棉衣,又烫了一壶酒用个栓子刚生那会儿的小包被裹得严实,另外在褡裢里给揣了两个饽饽和一些自家的咸菜,免得路上饿了没个吃食。

    祝永鑫临出门前才说,跟掌柜讲好了一直做到腊月二十九才能回来,从二十三过小年儿开始,后面每日都是两倍的工钱。

    方氏嗔怪道:“就算是挣钱也用不着这般的一日都不肯落,分家后的第一个年,你偏生要在外头耗那么久。”

    “没得法子,当初找活儿的时候,若不是因为我能一直做到腊月二十九,人家掌柜还未必会留我下来,咱们说话就得算话,以后那么多个年都在一起过呢,咋就差今年不成?”祝永鑫最后把狗皮帽子拉紧,用宽大的围巾往脖颈和口鼻处都缠了个严实,只露出两个眼睛,又戴上厚实的棉捂子,这才起身往城里去了。

    而祝永鑫离开之后,方氏却是跟博荣单独在屋里聊了许久,荷花扒着门缝都没听到半个字,只是时不时地传出来博荣压抑的抽泣声,听得她心里又是着急又是纳闷的,不过直到最后,这场谈话的内容,都还是以秘密的形式保守在了方氏和博荣的心里。

    手打txt 第七十六章 火上心头 求粉红!!

    第七十六章 火上心头 求粉红!!【粉红140加更】

    好吧,这个应该是昨天的第三更……今天的三更下午和晚上奉上,圆润的滚下去码字,顺便喊一嗓子,粉红啊粉红~亲们用粉红来砸我吧~

    =======》《===== 分割线 =====》《=======

    三日后梅子回门,瞧着她白里透红的脸蛋儿,眉梢眼角都洋溢着幸福的喜悦,不用开口都知道这是桩圆满的婚事,杨氏的心算是踏实地放进了肚子里,对女婿也自然是越看越顺眼,在家足足拾掇了十八道菜,虽说许多都是家常的吃食,但是菜量足,十八道菜也是乡下这边接女婿回门最高的礼遇了。

    荷花直到梅子领着方家小哥儿回门,才知道原来这个小姑父姓方名昊辰,的确是个本本分分的读书人,但是好在谦而不迂,让她很是为梅子觉得高兴。

    中午全家上桌吃饭,自然还是按照老规矩,男人们在东屋,老祝头领着几个儿子跟新姑爷一道,女人和孩子们在西屋,杨氏和梅子做了炕上的主位,祝大姐和几个媳妇作陪,博凯和博荣领着几个小的在下头吃,栓子和留哥儿两个还太小,就也随着祝大姐和方氏荣升到炕上吃饭。

    梅子似乎很是担心方昊辰,直说他不会喝酒,一顿晚饭的时候,竟是找各种借口下地去东屋瞧了三四趟,被祝大姐和方氏取笑得脸都红到了脖子根儿。

    方昊辰虽说酒量不行,但是酒风和酒品还是相当不错的,作为姑爷算得上是很经得住考验,一直坚持到所有人都酒足饭饱,他才一头栽倒在炕上,瞬间就睡熟了。

    梅子不住地埋怨老祝头和几个哥哥,明说了不会喝酒,还偏偏要往死里劝酒,又不放心地给煮了醒酒汤,怎么都叫不醒只好一勺一勺的喂进去,见都喝了睡得安稳了,这才放心地扯了被子给盖上。

    随后梅子就被杨氏和祝大姐拉到厢房里去说悄悄话,老祝头几个人也都喝得不少,各回各家的全都歪倒睡得呼噜震天。

    送走方昊辰和梅子小俩口之后,祝家也正式的进入了忙年。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香满斗;大年三十熬一宿,初一初二各家走。”

    荷花坐在炕沿儿上晃荡着两条腿,看着方氏坐在屋里地上用干的蜀黍杆儿扎马匹,明个儿就是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所以都要准备马匹草料,还要扎一顶轿子,到时候跟灶王爷的神像一起在灶底烧掉。

    她嘴里念叨的是齐锦棠前几日纸条里抄的一首童谣,不过听着应该不是当地的,有些个地方还不甚相同。博宁听她念得好玩,也在一旁跟着学舌,引得栓子也磕磕绊绊地跟着蹦几个字。

    博宁念叨了几遍问:“娘,你说这是啥地方的令儿?那糖瓜是啥东西?”

    方氏闻言摇摇头道:“各地的俗令儿都是不一样的,谁知道是哪儿的,听着倒是大半儿跟咱们差不离,应该也是北边儿什么地方的,糖瓜……谁知道是个啥,说不定是糖水儿泡的瓜果呢。”

    荷花也挠挠头,她只知道糖瓜是祭灶时候的贡品,但是至于到底是啥样要咋做,她也是从来都没瞧见过的。

    第二天,方氏在灶台上摆了香炉、烛台、一盘儿鸡蛋,一杯清水和一盘儿什锦的小点心,用松枝在灶坑引火,将轿子和假马全都填进去烧掉,嘴里还紧着念叨:“今年又道二十三,敬送灶神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

    分卷阅读112

    -

    分卷阅读112

    -

章节目录

欢田喜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无名指的束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名指的束缚并收藏欢田喜地最新章节